APP下载

传统家礼的常礼教化及对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启示

2022-07-08宋子墨

西部学刊 2022年12期

摘要:传统家礼是中华传统家文化和礼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涵盖冠婚丧祭四大礼仪以及常礼。传统家礼的常礼内涵立足于礼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传统常礼涵盖面广博,包含个人容止言行、家庭睦亲之礼、社会交往之禮等仪节与教化内容。传统家礼常礼教化运用以理训导法、知行合一法、以身示教法、陶冶教育法等基本方法。传统家礼常礼教化的礼意与方法为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青少年礼仪教育应当对其去粗存精,推陈出新。

关键词:家礼;常礼;常礼教化;青少年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2-0109-04

“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带着民族烙印的礼文化积厚流光,故中国一向被冠以“礼仪之邦大国”的美誉。在礼文化中,中华传统家礼是一种基于亲缘关系的规范体系和伦理道德秩序,其中的“常礼”则是传统家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贴合日常生活礼仪与准则,对国人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礼仪礼节可以表现公民道德素养,要求“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1],建设礼仪文明。传统家礼常礼教化的内涵、仪节、方法等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高度契合,是推动公民养成道德实践习惯的重要资源。本文旨在挖掘中华传统常礼文化的内涵,研究其教化功能和方法,挖掘传统家礼的常礼教化对当前公民礼仪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借鉴价值。

一、传统家礼的常礼内涵及其教化意义

(一)家礼及常礼内涵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从狭义层面定义礼,礼乃符合道德的行为规范;从广义层面定义礼,礼包括符合道德的治国理念、规章制度和合于日常的交往方式等。家礼之说最早来源于《周礼》的“家宗人”,无论与狭义礼还是广义礼相较,家礼都显得更民间化。传统家礼中会出现各类被称为常态化的礼节即常礼,也叫“通礼”。《朱子家礼》中,朱熹单独作了一章《通礼》,并说明此章记载内容“皆所谓有家日用之常礼”。

(二)常礼教化的意义

古往今来,家礼发挥着齐家之用。在传统社会中,家礼教化有助于维护封建家长的权威,因为传统家礼强调行为制度与伦理规范,能够维系家庭生活秩序。家礼因其带有血缘宗法色彩,故其同时起到敦亲睦族、稳固亲族关系的重要作用[2]。家礼教化不仅包含了礼仪文化教育,还包含了道德教育与责任意识教育,具有广泛的教化意义。传统家礼的常礼教化渗透在生活细节之中,旨在培育子弟的日常行为,对人们进行行为语言方面的调整或规范,培养人们在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二、常礼仪节的类别与教化内容

(一)容止言行

传统家礼针对仪容所制定的仪节有一番讲究。容貌可指人的表情,人的表情要对应各异的场所。《礼记·玉藻》作了“君子之容舒迟”的规范,如“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还涉及人的各个部分,如“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礼记·冠义》云:“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可见,穿着仪表亦属于常礼仪节的一部分。宴饮是亲人团聚、友朋相会的重要方式,传统家礼中对这类活动也有诸多礼节性的安排。《礼记·曲礼上》中提出了餐饮时需要戒绝的13个“毋”,即“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3]传统家礼的常礼仪节要求接待访客时要严肃恭敬,《郑氏规范》第一百一十一则写道:“见宾客亦当肃行。”

礼是从使用得体的辞令开始的,许多传统家礼都教育子弟谨言慎行。唐代柳玭的家法思想中提出“虑言之或失”,希望后人能够三思而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称谓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恰当礼貌地称呼他人是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颜氏家训·风操》中对不同对象的称呼制定了“加尊字”“加贤字”的礼数,如外祖父母、父母长姑、中外丈人、从祖族祖等,体现了古代礼制中的亲属称谓礼。传统家礼对坐立行走这类常见仪节有着详尽记录,强调人们一举一动的规范性。《礼记·曲礼上》提出“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其中也包含了诸多跪拜拱手的仪节。北齐颜之推受到的家庭礼仪教养一向严整周密,他在童年时代就学习“规行矩步,安辞定色”,因此他在《颜氏家训·序致》中也对后辈做出了相同要求。

(二)睦亲之礼

传统家礼对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是有要求的。朱子在《家礼》开篇《通礼》中对家长居家之礼提出了要求,他提到“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认为家长要率先遵守礼法,以身作则。《温公家范·卷四·子(上)》中,司马光以为不孝是最大的恶,他提出作为人子如果在侍奉至亲时不够用心诚心,那么“虽有他善累百,不能掩也”。传统家礼重视兄良弟悌,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兄弟》中认为人或许能够做到友爱天下之士,可总是“失敬于兄者”,这样的状况令他慨叹“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他以此警示后人,认为兄弟要牢记和谐相处的礼仪规范。孙奇峰在《孝友堂家规》中提出“兄曰友,弟曰恭”,以期兄弟之间及时沟通、不生嫌隙。

中华礼仪重视“礼主于敬”的说法,认为敬是礼的纲领,行礼一定要怀有恭敬之心。《朱子家礼·通礼》强调子弟要遵守尊卑长幼的礼节,不仅要履行“晨亦省问,夜亦安置”的基本礼节,也要做到“不敢以贵富加于父、兄、宗族”的要求。虽然传统礼节讲究尊卑长幼秩序,但也要求尊长者对卑幼者有相应尊重。北宋司马光在《司马氏居家杂仪》中认为,长者在接受女婿或外甥的叩拜礼时,要“立而扶之”,在接受外孙叩拜礼时,“则立而受之可也”。朱用纯在《治家格言》中记载了“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的礼仪,他认为使亲族和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止息争端。除了亲族,礼待乡邻也尤为重要,于是他提出“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这也是家礼中流传下来的睦亲之礼的智慧。

(三)交往之礼

在古代,家庭或宗族通过设立私塾家塾等办学机构对子孙开展为学之礼的训导。《论语·述而篇》强调为学必须谦虚谨慎、善于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家礼也包括对童稚的常礼教育,如“洒扫应对、识文断字”等。其中,《颜氏家训·勉学》更注重礼仪、学问的早教,认为“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传统家礼的常礼中,尊师重道已经是世人深谙的礼俗了,如北宋范仲淹在《家训百字铭》中教育子孙“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南宋诗人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写下“勿令与浮薄者游处”的礼训,提醒晚辈慎重交友。例如,在《袁氏世范·卷中》的“处己·与人交游,当有分寸”一则中,袁采提出“与人交游,无问高下”的交友准则,他还认为与朋友相处“须常和易,不可妄自尊大”,告诉后辈朋友之间的相处要以“平等相待”为交友之礼。明朝陈龙正在《家矩》中谈到与朋友、同学交往时,教育子弟“芝兰之士,易远难亲”。这些都体现出交友时必须要谨守亲善远恶、彼此平等相待的礼节。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提出了“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的礼治主张,历代家礼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将儒家理念融入了日常礼仪之中。《彭氏家训》中,彭端吾认为做人必须要从“诚”出发,假设“少一不实,尽是一腔虚诈”,是不能称得起人的。明代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提到假设田地财物是用非正义的手段得到的,那么“其子孙必不能享”,强调了理财要以礼为准,做到诚信和取之有道。南宋赵鼎所撰《家训笔录》教人和顺方能接物,如“与人和则可以安身”,以求和气之礼。

三、传统家礼常礼教化的基本方法

(一)以理训导法

古人常以谆谆教导的形式教化子弟,传统家礼的常礼往往散载于家礼文本、族规家训等处,由教化者修订成文,以說理教导、引经据典、论述观点的方式呈现给受教化者。《治家格言》《朱子家礼》等采用了格言警句的模式,《郑氏规范》明确制订了一百六十八则规范,激起了子弟自我教育的愿望。颜之推自成一家之言,以自身经验传授,并适当引用史实观点实施教化。古人以理训导时会运用相应的技巧。例如,颜之推在风操篇中运用南北风俗习惯对比、今昔对比等比较教育法说明了如何称呼他人的礼仪规范;在典型引导时,颜之推既重视正面典型,也选取了不少反面事例让子孙引以为戒。更有《孔子家语》采用对话体形式实现常礼教化,其中卷第六论礼、卷第七礼运、卷第十曲礼子贡问等,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及其他人的问答和言谈行事。

(二)知行合一法

《礼记》不仅围绕“孝”提出了许多细则,还提出了具体行为的标准,《司马氏居家杂仪》则呈现了简明实用的居家日常礼节范式以供子孙效仿,这说明传统家礼的常礼教化还需引导人们进行实践锻炼。为学习常礼,郑氏家族规定初一、十五聚会时,家族众人要朗诵道德歌诀、家规祖训;每天早晨则以击钟为号,家人要集中于“有序堂”进行诵读。其中,未成年子弟要认真朗读男女训诫之词[4]。除此之外,郑氏规范制订了具体的学习教程,规定小儿五岁就要参祠讲书、学礼。为了使子弟更好地遵守行为规范与日常礼节,不少家族采用了惩罚管理的措施。例如,唐代陈崇订立家法,规定陈氏一族设立一所刑杖厅,若有子弟日常行为不端,有失礼仪就会受到刑责。

(三)以身示教法

《论语·述而篇》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里仁篇》云“见贤思齐焉”,这都强调了榜样典范的力量是巨大的。常礼教化重视以身示教和长者垂范,首先是发扬家长的表率示范作用。宋代刘清之著有《戒子通录》,鉴于父母会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模仿对象,他提出“父孝子必孝,不教亦须孝。”这就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呈现好的礼仪修养。其次,常礼教化还要发挥师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孔子以诗、礼传家,又与弟子论礼,评论礼仪规范,教化影响深远。颜氏家族会“请师保”,义门郑氏家族也请宋濂等大儒担任过私塾教师。古人希望师者的言传身教、礼仪风度能够对子弟产生积极的影响。常礼教化同时关注同辈群体的榜样影响。颜之推在《慕贤篇》中认为人在少年时应该多结交有德行的君子,这是因为与俊彦君子相处,自身礼仪修养能得到提升。

(四)情感陶冶法

传统家礼常礼教化运用了情感陶冶法。首先是人格感化。历代家礼中,教化者靠自己高尚的品德、人格以及对后人的深切期望来触动受教化者,促进其思想转变。例如,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过庭之训,不仅教诲了他的儿子孔鲤、触动了他的弟子们,还深深了影响无数代中国人。其次是环境陶冶。传统家礼常礼教化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人们受到熏陶和感染。据《宋史》记载,陈崇“为家法诫子孙”,建立了书堂做训诲之用,创立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教导弟侄、蒙童习礼。此类家塾的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家庭礼仪、伦理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世家大族也十分注重家风门声熏陶,其代代承袭、不断完善的礼仪规范促成了常礼教化的氛围。最后是艺术熏陶。传统家庭进行常礼教化时,会通过故事、音乐、诗歌等文化艺术形式,使子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教子篇、兄弟篇、风操篇中引用了大量生动的故事,教导子弟谨记睦亲之礼、兄弟之礼、交往之礼等。经过发展,传统家礼的常礼教化也有了不同载体,如家教诗文、训诫铭字、礼仪歌诀等,这使人得以在艺术熏陶中学习常礼。

四、常礼教化对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启示

(一)常礼礼意教化对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启示

培育习惯,自我约束。当前文明礼仪环境受到破坏,致使许多青少年礼仪意识淡薄,而传统家礼中的常礼教化对家庭成员的仪容举止、言谈交往做出了细致要求,能够使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为当前青少年的日常礼仪行为提供教育标准。青少年在日常居家生活中应当注重仪容仪表,与家人交流时要心平气顺,在饭桌上也要懂得饮食礼节,注意吃相等。当然,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简化传统常礼中的缛礼,突出礼仪教化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尊长孝亲,维系亲情。在信息化时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趋于单一化,家人亲密度下降,导致青少年礼仪教育出现漏洞。而传统家礼的常礼教化提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长惠幼顺的礼仪要求和具体做法,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寻回遗失的家庭美德,也能提升青少年的礼仪素质。当然,随着家庭成员关系的日趋平等化,也应当剔除常礼教化中一些落后的封建观念。

尊师敬友,修习涵养。青少年礼仪教育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备途径,但当前青少年群体关于尊师敬友、以礼修身的礼仪意识较为淡薄。而传统家礼常礼教化中的在学之礼、交友之礼、修身之礼等体现出了青少年修身进德、修习涵养、学会待人处世的重要性,有利于青少年人文内涵的造就。青少年应当重视优秀传统常礼的教化功用,真正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行为上的传承。

(二)常礼教化方法对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启示

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存在内容抽象、礼仪知识零散甚至错误的问题,而传统家礼中的常礼教化有着清晰的教育理念,如注重运用以理训导法,引经据典,说理教导,这能够为青少年礼仪教育提供丰富滋养和理论引导。需要注意的是,今人在借鉴以理训导法时,不能拘泥于古板说教、理论灌输,而要加入教育技巧,因材施教,灵活教育。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缺乏实践性,青少年对礼仪的学习大多停留在书面上,而传统家礼常礼教化运用,如诵读、建书屋等具体实践方法能塑造子弟的礼仪意志,以实现常礼教育目标。今人也应该发挥合力,组织系统的礼仪实践活动,以求翻新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物质载体。部分家礼制定者在实践过程中会采用惩罚措施,如唐代陈崇订立家法的同时,设立了一所刑杖厅惩罚子弟,这是应当为今人所摒弃的。

传统家礼常礼教化中,家庭内部的以身示教尤为重要,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也应当重视。家长要从言谈举止、侍亲对众等各方面树立榜样,启发孩子学礼受礼,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除此之外,教师也应以身作则,用言行影响学生,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遵守礼仪规范,鼓励青少年以礼相待[5]。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措施偏于教条,是一个单向度的教化过程,注重社会礼节而忽视了家庭礼仪大环境,缺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情感互动。陶冶教育法则能为青少年礼仪教育注入情感,利用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染等方法,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学习氛围和礼仪教育环境,也能使青少年对礼仪规范形成精神上的认同并对礼序产生心灵上的归依。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001).

[2]陈延斌,王伟.传统家礼文化:载体、地位与价值[J].道德与文明,2020(1).

[3]东篱子.礼记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2.

[4]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451.

[5]沈定军.对青少年礼仪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9).

作者简介:宋子墨(1997—),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单位为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