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民俗文化教育比较研究

2022-07-08王钦

西部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

摘要:民俗作为一种生活化的群体文化,是塑造青少年国民人格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中日都是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国家,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神秘性、实用性特点,而日本民俗文化则有多重性、均质性特点。日本民俗文化教育的经验:在教改中设“社会科”,把民俗文化渗入国民普通教育中;强调“活用”民俗文化;确立“文化立国”战略;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不人为设置壁垒。日本民俗文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一)重视民俗文化的实践性;(二)提升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三)开拓民俗文化的创新性。以此实现民俗文化教育功能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教育;中日比较

中圖分类号:K891;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2-0071-04

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世世代代传承沿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作为一种生活化的群体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通过人们日常交往活动中的态度、语言及行为体现出来,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个体的社会化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1]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于东亚“儒教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自古就有着密切的文化往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鼓励年轻一代加强民间文化交流。日本学专家刘德有先生认为,民俗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交流是最容易在两国人民心灵中架起一座桥梁的,这桥梁便是友好的桥梁,相互理解的桥梁。因此,民俗文化的教育不仅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不同文明之间在对话中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多元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一、中日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民俗文化特点

1.民族性与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衍生了多样化民族,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外,独具魅力与特色的文化小传统也在神州各地生根发芽,而民俗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小传统的主要表现形式。以饮食民俗为例,不同民族在选材、烹饪方法、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例如,以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为代表的八大菜系,还有朝鲜族的泡菜、蒙古族的手抓羊肉,等等。与此相似的还有节日习俗,有端午节、泼水节、中秋节等,不同民族的庆祝方式也不尽相同。总体说来,由于国土辽阔,民族多样,使得我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百花齐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

2.神秘性。中国民俗古朴且神秘,这与我国民俗历史悠久存在必然关系。民间传承着大量古老风俗,“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依然存在,宗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使中国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尤其是佛、道二教的传播与流行,加深了中国民俗的感性特征。虽然现代人主张理性且唯物,但是民俗中的神秘理论依旧存在,加上宗教的渲染,使得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色彩。

3.实用性。中国民俗文化虽然形态各异且五花八门,但却主要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普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也反过来服务民众,满足着民众的不同需求,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举个常见的例子,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往往遵循着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经验、古语、谚语等,为人们种植农作物、收获粮食提供参考和便利。

(二)日本民俗文化特点

1.多重性。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很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地汲取外来文化。隋唐时期,日本频频派使团来学习中国,也会在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近代,去学习欧洲文化,二战之后美国文化又在日本兴起[2]。因此,可以说日本民俗文化的多重性体现在其集合了各个国家之所长,是一种带有明显多元化特征的综合性文化。在衣食住方面,与“洋”结合,和服加西装,和食加西餐,和室房间加西式客厅。在宗教信仰方面,神佛合一。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东亚邻邦,日本民俗文化从古至今吸收了很多中国的文化元素,如祭典文化、赠答习俗、日本茶道、和服文化等[3]。这些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之后又进行了日本化改造的民俗文化依然保留至今。

2.均质性。一般来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由此呈现出民俗文化的不同特色。日本由于地处岛国,封闭的外部环境和单一的民族构成等因素,使得各地域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别较小,有些差别可谓微乎其微,几乎不受到宗教、地域的影响与限制,由此奠定了日本民俗的均质性特点。例如,日本没有一个地方不把“生鱼片”和“寿司”作为美味佳肴的,也会在浪漫的樱花季,开展一系列赏樱活动。还有每年夏季的烟火大会,各地观看的风俗习惯也大致相同。诸如此类的民俗活动还有很多,体现了日本民俗文化的均质性和普遍性,这也是相似的地理风貌以及人们集体意识的映射。

二、中日民俗文化的教育现状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都十分重视民俗文化的教育板块。只是面对世界格局的千变万化,中日民俗文化的教育现状呈现出较大的不同。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教育现状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诸如古色古香的故宫里出现了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这样代表欧美的饮食文化元素,情人节的玫瑰也逐渐取代了七夕节千年情思的美好传说,孩子们对于哈利波特、海贼王等外国动漫的了解和喜爱,远远超过了对宝莲灯、木兰从军记、葫芦娃等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国产动画片和读物,可见西方文化对于我国民俗文化的冲击较大,让我国民俗文化受到极大威胁和挑战。此外,互联网上英语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中文,这表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的绝对控制权,形成了对网络信息的垄断和倾销,使得我们的语言体系正在遭受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冲击。半土不洋的网络用词、缩略语等通过传媒与娱乐走向社会,成为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写作语言和生活用语。长此以往,我们的民俗文化体系势必将面临极大的冲击,中国的民俗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我国民俗文化教育功能的缺失,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外来文化的入侵对民俗文化产生影响。二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与社会经济的转型,对民俗文化造成冲击。三是学校教育对民俗文化的态度较为淡漠。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隐性课程”具有高度的相通性[1]。长达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漠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去传承和发掘民俗文化了。缺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熏陶,缺乏对中国传统民俗的了解,导致了青少年民俗观念的淡漠和民俗知识的匮乏。如此来看,中国民俗文化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方可更好地扭转当前时局。这对于重拾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日本民俗文化的教育现状

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和日本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日本民俗文化得以完整保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19世纪70年代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并形成了日本近代教育的基本框架。二战以后,日本进一步提出了“教育立国”的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让战败后废墟中的日本得以重建,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教育改革。在教改中新设一门“社会科”来取代以往的国史课,即把民俗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渗入到日本国民的普通教育当中,使民俗学迅速成为一门热爱本国、了解家乡的乡土教育主课。作为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民俗学的普及从小学到大学,从知识普及到学术研究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渗透。政府当时的目的在于改变国民战败后普遍出现的悲观、宿命论等消极情绪,认为国民的意识改造,只有从教育开始,从儿童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日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保护”上,而是重在强调“活用”,即在妥善保护的同时,能活用这些文化宝库,去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

日本文化厅在1996年正式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2006年,日本政府在修订的《教育基本法》中新增加了一条内容:“基于我国的传统与文化,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4]第一次以法律条文确保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国家层面的大力宣传推广加上教育模式的积极引导,使日本国民从小就具备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众对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自觉性认识。即使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日本也并没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任何壁垒,他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依然珍视其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不遗余力地去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三、日本民俗文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视民俗文化的实践性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国家,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化遗产保护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而青少年的参与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一直受到日本政府及民俗团体的重视。例如,日本宫城县南三陆町入谷地区八幡神社的一项大型祭典活动“入谷の祭りと打囃子”(舞狮子、笛、大小太鼓组成舞蹈阵营,抬着神轿游行)。它已有200多年历史,被国家指定为“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祈祷五谷丰登和家人平安的民俗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宫城县的小学生成为参加主力,此祭典纳入到学校的社会、体育、美术等课程当中。此外,从日本都教育委员会所编辑和发行的《日本的传统与文化教材集》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种类繁多,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广泛领域[5]。包括学习使用日本传统的包袱布、制作动漫画卷、了解世代相传的日本民歌、学习和服的着装等。茶道、花道、柔道等传统文化内容被编入小学课本,而且日本人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例如,在小学课程中有专门的茶道、礼仪、烹饪等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正确的三观。从日本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不难看出日本在基础教育上的理念,并可理解其在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发展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也一直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而国民的意识改造首先要从儿童抓起,注重其本土文化意识的启蒙和实践性提高。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汉字大赛,诗词大会等节目,都是以中小学生为参赛对象,掀起了国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也唤醒了人们对于国学和传统民俗文化早期教育的重视。此外,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如泥人张、糖人这样的民间技艺,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能也很有必要通过中小学的课堂教育途径得到传承和发扬。例如,陕北的安塞腰鼓,早已纳入了安塞县小学生的体育课程当中。在泛娱乐时代,这不单单是对民俗的保护,更是对年轻一代故乡爱、家国情的熏陶。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全面工程,其中青少年的参与确保了国家和地域的文化主体性,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塑造最重要的阶段,培养他们的本土文化意识和认同感,尤其在中小學教育这个知识文化的最初积累环节,应纳入一定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二)提升民俗文化的吸引力

和服、动漫、日本料理、祭(传统庙会)等,这些充满日本元素的民俗生活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风靡世界,构建了别具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形象。尤其是日本动漫,作为现代日本的文化名片,从饮食到穿着再到日本的日常生活习俗,这些民俗文化被分解成一个个“文化符号”,四散在动漫作品的各个角落,从而不显山不露水地完成了大和民族文化形象的构建。精致美味的寿司、优雅华丽的和服、漫天飞舞的樱吹雪、随处可见的“泡汤文化”。有些作品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甚至会将日本一年的民俗生活意境都展示一遍。例如,春天的赏樱大会、夏天的盂兰盆节、秋天的红叶、冬天的被炉和大年初一的神社参拜,等等。此外,萌、御宅、二次元、治愈系等动漫用语也作为一种文化输出,成为时下年轻人爱用的流行语。

中国的动画事业目前虽然和日本有一定差距,但中国有一批经典的国产的优质动画片,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天书奇谈》等,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建筑和山水风光。近年来,也出现了诸如《哪吒之魔童转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优质动画电影。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虽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民俗文化会通过教育的形式得到更好地传播。我国的青少年也能够充分地领略到本民族的文化魅力,并且致力于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形象,向着国际社会弘扬我们优秀的民俗文化,并加快其走向世界的步伐。

(三)开拓民俗文化的创新性

日本人十分善于创新和活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即在保留本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化体验方式[6]。比如,他们十分珍视的传统手工业。会在国内外不断举办工艺大展,并且在公开展示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平台和高科技的现代数字影像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文化财产的认知作用和教育价值,使全世界包括日本的年轻人在内,通过充满创意的、“活态化”的民俗文化,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彰显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我国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但如何让沉睡的传统民俗推陈出新,赋予其更多的时代内涵和教化功能是关键所在。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传统文化的“面目”决定着它的亲近感与传承度。例如,故宫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介绍故宫的文创产品,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还有一些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非遗“盲盒”手办,如贵州苗族的“黄平泥哨”等。这些创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国潮、国风文化走进年轻一代的生活,在无形中对其起到了教化作用,让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也能焕发生机。因此,传统民俗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而应该在保留其固有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进行开拓和创新,才能够与时俱进。

结语

通过中日民俗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把握两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教育现状,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有助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跨文化交流。教育是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一种良好的形式,也是学校特色化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青少年的本土文化意识,使其成為懂得欣赏民俗的继承者,使抽象的文化内涵演化为活生生的个体实践行为,从而奠定民俗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基础,为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命力。民俗文化通过教育的途径得到传播,对地方经济、文化的活性化和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永婷.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董百会.中日民俗文化对比与对日文化课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3]陈勤建.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4]李晓红.日本中小学传统·文化理解教育[J].亚太教育,2015(5).

[5]钟启泉.日本“和”文化教育的图景——日本教育学者中村哲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6]冯彤.浅谈日本民俗文化的传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0(1).

作者简介:王钦(1984—),女,汉族,陕西延川人,日本东亚大学博士研究生,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化。

(责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河北民俗文化的翻译及外宣策略研究
体验民俗文化,传承乡村记忆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高职民俗文化课程的建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