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女性体育参与的回顾与展望

2022-07-08蒋克欣蒿立哲

体育时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

蒋克欣 蒿立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獻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272-03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高度重视女性健康和体育参与,支持广大女性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建党百年来我国女性体育参与的演进历程、特征和展望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女性体育参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启蒙、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进四个历史阶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女性体育参与历程特征包括以党的执政理念为核心、女性体育参与工作思路明晰、党和国家治理服务的比重逐渐升高、女性体育参与的内涵逐渐深化。在“十四五”时期,新时代女性体育参与的水平将达到新高度、竞技实力再上新台阶、女性体育职业化日趋完善、体育观念和主动健康的意识得到新提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女性体育

女性体育参与是女性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行为方式和实施路径。百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女性身心健康和各项合法权益的保障,在女性体育参与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女性的健康素养水平等[1],这一系列举措都充分证明了女性体育参与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全面建成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女性体育参与的演进历程,梳理其特征并展望新时代女性体育参与的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和丰富新时代女性体育参与的实践、开启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新征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女性体育参与演进历程

(一)女性体育参与的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女性体育参与事业正处于觉醒阶段。在广大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范围内,全党以“红色体育”精神为基调,不断推进体育建设,增强全民体魄,始终践行男女平等的思想,掀起了女性体育运动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1933年中央苏区共有俱乐部1917个,举行的体育运动比赛达200余次,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超十万人[2],苏区的“八一”建军节运动会、延安的“九一”扩大运动会、妇女运动会等赛事如火如荼,女性取得了比较优异的运动成绩。一些民族企业还组织了女子篮球队、排球队,开展体育竞赛;在农村地区也开展着女性有机会参与的放风筝、踢毽子、斗鸡等简易的体育游戏。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引导着广大女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参与革命和社会生产劳动,振奋体育民族精神并在抗日战争中贡献了重要力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理论精神,打破旧有封建体育思想,启蒙女性体育参与的发展,积极探索女性体育新路径,将女性解放事业、国家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女性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女性体育参与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体育参与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女性独立自主的地位,在各方面拥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紧接着又出台《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为女性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随后,国家迅速成立了全国妇女联合会,贯彻男女平等的思想,为女性工作的开展从中央到地方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扩大社会参与的范围和领域,推进女性体育参与事业的稳步发展。这一时期女性的群众体育也迅速发展起来,“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口号家喻户晓,以学校、工作单位组织的集体广播体操、企业间的联赛、职工运动会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海鸥”女子锻炼队更成为了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群众性女性体育典型,闻名全国,为女性体育参与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女性更加有意识地关注身体健康,积极地投入到国家的体育事业建设中来。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女性体育的竞技运动成绩在世界体坛的各个项目的颁奖台初露锋芒,仅在1959—1976年间,我国就已经有13位女性运动员在世界级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冠军的头衔,占获得总金牌数量比例的30.2%[3],为中国早期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阶段将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观和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建设道路上的国情结合起来,广大女性开始全面地、合理合法地进入到体育领域,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取得很多重大的突破和发展,逐渐实现了身体和精神的自由,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强。

(三)女性体育参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1979—2012年)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女性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在新时期间共颁布15份与女性体育参与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数量大幅度增长,也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1979年《全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1993年《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若干意见》,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使我国女性逐渐从家庭大步迈向社会,走向体育事业发展的潮流中,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和基础。在群众体育参与方面,我们党和国家努力构建能够有效保障女性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积极举办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促进女性体育人口比例增加,强体育健身的观念意识,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女性竞技体育方面,乘借《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成功申办的东风,很快便撑起了“半边天”,从1984年第23届亚特兰大奥运会至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共取得了201枚金牌,女性运动员共获得了113枚,占总数比例的56.21%[4],为中国奥运事业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女排获得了史无前例的“五连冠”,让无数中国人留下了兴奋激动的泪水,“女排精神”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新时期阶段,女性体育参与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的关注,参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热情和机会不断上升,个体自我健康意识不断觉醒,运动参与的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和成就,助力完成体育大国的建设。

(四)女性体育参与的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将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赋予了女性体育参与丰富的内涵和活力。随经济的发展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等政策条例的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女性群众体育实现了质的飞跃。第一,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社会支持系统的逐步完善,女性体育人口比例不断攀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体育社会组织数量由2012年的23500个增至2018年的53750个,增幅达到128%[5]。第二,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升级和扩大,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和途径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追求品质和效果。第三,女性体育参与动机也日趋多元化,更多地转向为促进社交、修养调整、情感表达等精神层面的新追求,达到身心和谐。奋进阶段的女性竞技体育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女性的风采,不论是以自强不息著称的中国女排,还是问鼎女足亚洲杯的“铿锵玫瑰”;无论是青春无敌的谷爱凌还是不懈追梦的巩立姣,女性运动员的坚韧不拔、永不言弃、敢打敢拼的精神和品格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青年学子的榜样,鼓舞着广大女性更加关注竞技体育领域,成为实现体育强国中国梦的主力军。纵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女性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更多的顶层设计和突出的成果,将竞技体育和日常的群众体育的生活紧紧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女性体育参与的长足发展,与世界女性进行深度交流合作,为世界女性体育事业的飞跃贡献了中国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女性体育参与历程特征

(一)以党的执政理念为核心

回望百年,我国女性体育参与历程中最鲜明的特征是以党的执政理念为核心,女性体育参与的实践从未知到有知再到群众、竞技体育的双开花,取得了一系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辉煌,都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秉承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男女平等的思想,创造性地将女性解放运动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女性体育参与的实践紧密结合,发挥全社会的协同保障女性的基本权益和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女性体育参与由此扬帆起航。广大女性也自觉融入到世界女性体育运动的潮流中,积极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流,互相借鉴经验,与全世界体育文明对话,为世界女性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女性体育参与工作思路明晰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女性体育参与和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立足中国现实,对女性体育参与工作的思路明晰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女性体育观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第一,男女平等的思想贯穿百年。从建党之初中共三大明确提出要男女平权,到1954年将男女平等写入宪法,直到2012年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完成了党和国家全方位“认证”,为我国的女性体育参与奠定长远性和根本性基础。第二,女性体育参与政策逐渐增多,指向性愈发明显。从《共同纲领》中提倡女性体育,到后来陆续颁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亿万妇女健身活动”的通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是女性体育参与发展的战略性定位和强有力的支撑。女性体育参与的空间、方式和途径扩宽,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第三,女性发展法制建设日益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条例的颁布为女性体育事业整体性健康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立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为女性合理合法地进入到体育参与实践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党和国家治理服务的比重逐渐升高

建党百年来女性体育参与快速发展的历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党和国家不断强化政府职能,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与创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满足女性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需求,达到均衡协调的发展。一方面,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设立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行政机构到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体育社会组织涌现,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渐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6],逐渐由单向的行政部门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女性体育事业服务的发展转变;另一方面,体育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依法登记的组织数量稳步增长,据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依法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达4.81万[7],草根和网络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超百万[8]。各级各类的体育社会组织在女性体育参与历程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共同承担起了女性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任,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家庭趣味运动会、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以及各种与奥运同行的比赛,极大地增强了女性体育参与的热情和社会影响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党和国家治理服务的比重逐渐升高,女性体育参与的形式和途径、范围和广度、资源和供给、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女性体育参与的内涵逐渐深化

回望百年以來,中国共产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女性观思想,不断创新中国特色女性体育事业发展道路,深化女性体育参与的内涵。在不同的时期女性体育参与的具体内涵不同。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女性体育参与注重身体的解放和自由,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与战时需要、国家建设和振奋体育民族精神息息相关。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女性体育的参与象征着她们彻底从社会底层走出来,奋力争取和男性平等的权益,有意识地关注体质健康,积极投入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女性体育人口比例增加,体育健身的观念意识增强,注重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逐渐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女性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女性的体育参与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动机也日渐多元化,更多地转向为精神层面的新追求。

总之,女性体育参与紧紧跟随着党和国家建设与发展,女性体育参与的内涵逐渐深化,体育参与的动机逐渐多元化,主动健康的意识进一步加强,从身体的解放到站上世界竞技舞台的中央,从社会底层走出来成为社会发展的巾帼力量,激发女性在体育事业中无限的“她力量”。

三、新时代女性体育参与的展望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女性将在体育舞台大放光彩,成为中国体育更强大的有力支柱。第一,女性体育参与的健身水平将达到新高度。党和国家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放共享体育社会资源,持续推进运动健身场地绿色生态建设、体育健身科学指导和科普项目工作,实现全民健身发展的均等化、融合化、智慧化、法治化[9]。第二,女性体育参与的竞技实力再上新台阶。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团女选手有298人,占比达到了69%,获得了53枚金牌。女性运动员占据着主要地位,赛场的参与度上升趋势明显,且中国的竞技体育正处于高质量的发展转型重要时期,未来有着无限大的可能。第三,女性体育职业化日趋完善。在目前的世界职业体育体系下,女性体育发展潜力强劲,女性运动员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媒体关注,随着女子力崛起的社会风潮,众多优质的体育偶像满足了各品牌方的一切想象,因此女性职业体育发展前景蒸蒸日上。第四,女性体育参与的观念和主动健康的意识得到新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女性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自身文化素养、体育参与观念和主动健康的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参与的过程中女性体育文化的魅力和中华体育精神内涵深入人心,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最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新时代女性在体育参与实践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自豪感是体育事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育强国梦重要巾帼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9/27/content_5639412.htm,2021-09-27/2021-11-07.

[2]中國奥委会官网.追忆百年党史 传承体育精神—中央苏区时期体育运动一瞥[EB/OL].http://www.olympic.cn/museum/news/benguan/2021/0401/378519.html,2021-04-01/2021-12-04.

[3]董进霞.女性与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9年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情况[EB/OL].http://www.stats.gov.cn/,2020-01-25/2021-12-04.

[5]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sport.gov.cn/zfs/n4977/c23655706/content.html,2021-10-25/2021-11-06.

[6]马海韵.“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内涵——基于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137-145.

[7]周铭扬,白杨,缪律,等.新时代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状、目标与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01):1-7.

[8]陈丛刊.体育社会组织监管的价值诉求、多维困境与实现路径——基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视角[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4):13-18.

[9]史小强,戴健.“十四五”时期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形势要求、现实基础与目标举措[J].体育科学,2021,41(04):3-13+59.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