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新人视域下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
——以S高校为例

2022-07-07泮佳琪王嘉瑶

教育现代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大学生

泮佳琪,王嘉瑶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金华)

一 引言

新一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2018年,在全国教育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此外,2020年,国家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应当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践行劳动教育,发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及接班人的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也应是高校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整个工作过程不乏进展缓慢、实施问题、忽视劳动教育、歧视劳动者、忽视他人成就等现象。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因此,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劳动兴趣,培育时代新人,已成为高校十分迫切的教育任务。我们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讲话精神,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开展新时代教育[1-4]。

二 相关理论概述

(一) 时代新人的内涵

时代新人的概念起源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报告在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系列讲话阐释了“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在新时代的体现和要求下,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必须接好历史的接力棒,争做走在时代前沿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特别要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新时代特指从十八大以来至今为止,习近平总书记任职之后的这几年时期。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建设、社会民生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顺应民众的期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等伟大愿望,可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劳动教育是指在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在参加课外活动、积累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产劳动与学习教育相结合是加速社会发展的最有力途径,知识学习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最基本特征的体现。通过参与劳动体验,学生可以增加对劳动的理解和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坚持将参与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准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培育时代新人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5-8]。

根据社会发展时期的不同背景,大学劳动教育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含义。劳动教育不是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经验。学校应将劳动融入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更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要通过劳动强化思维和实践能力,将简单的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鼓励学生从事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体力劳动,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校组织学生劳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发展技能,同时享受劳动的乐趣。

三 新时代S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本研究以S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行为及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以问卷星形式发放问卷,共填写了3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67份,问卷有效率为95%。

(一) 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

如图1所示,97%的该高校大学生认为劳动能锻炼个人能力,能促进其个人发展,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可见,大学生普遍在观念意识上认可劳动对个人成长很有价值。

图1 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

(二) 大学生的劳动态度

如图2所示,25%的该校大学生表示喜欢从事劳动,26.3%的该校大学生对劳动持有说不上喜欢不喜欢、无所谓的态度,表示有劳动任务就接受。然而,48.7%的大学生不喜欢劳动活动,感觉又累又无聊。可见,一些大学生未能在劳动中体会到幸福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

图2 大学生是否喜欢劳动

在劳动倾向的研究中,当学生被问及为什么不参加工作时,如图3所示,15.6%的该校大学生表示“不会做”,5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时间学习”,24.6%的大学生则认为“有人会去做,不需要我来做”。数据显示,艰巨的教育任务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这意味着大学生没有时间参加劳动,也因此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精神和力量,转而给参加劳动增加了更多障碍。

图3 大学生不参与劳动的原因

(三) 大学生劳动参与行为

如图4所示,79.8%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比做家务更重要,19.8%的大学生认为二者同等重要。显然,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比家务重要得多,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

图4 大学生对于学习与家务的重要性认知

如图5所示,40.7%的大学生经常参加家务劳动,而半数以上的大学生不经常参加家务劳动。这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参与劳动的热情并不高涨。

图5 大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频率

如图6所示,59.6%的大学生每学期参加一次社会工作,只有7.7%的大学生每周参加一次社会工作,15.7%的大学生每月参加一次社会工作。可见,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频率总体较低。

图6 参与社会公益劳动频率

(四)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状况

如图7所示,14.43%的大学生表示,劳动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师。而57.73%的大学生表示劳动教育是由科任老师代课。由此可见,S高校对劳动课程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对劳动课程的设置并不重视,或者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概念比较模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未能深刻感受到劳动教育的价值。

图7 学校是否有专门的教师教授劳动教育课程

四 新时代s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新时代s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劳动观念淡漠

根据对大学生的劳动态度以及劳动价值的认知问题上的调查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在意识观念上认可劳动能促进其个人的发展,但在态度和行动上是排斥劳动活动的,这说明普遍大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处在新时代社会的大学生,不愁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消费是用在享受上,也开始追求方便省力的生活状态。现在大学生在家点外卖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各种跑腿服务就能不出门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消费越来越频繁,劳动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不受重视,崇尚劳动的观念被排斥在大众价值观之外。

2.劳动教育学科地位偏低

S高校虽然设置了与劳动相关的教学课程,但也有学生表示学校并没有设置专业的劳动教育科任老师,而是由其他科任老师代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期末考试时,劳动教育课程往往被其他教师占据。尽管劳动课程因其重要性而被列入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在具体实施中,它的地位远远低于作为边缘学科的其他课程。虽然部分地区的部分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然是小火,没有形成燎原之势”。劳动教育在学校的另一个边缘化表现是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尚未明确。

3.劳动参与度不高

从问卷中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参与程度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劳动参与度不高。例如,在回答“参与家务劳动的频率”这一问题时,58.8%的受访者表示偶尔参与,而对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频率,59.6%的大学生每学期参加一次社会工作。分析问卷结果,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片面地认为劳动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增加学习成本,一旦有劳动任务,就会放在所有任务之后,并在对待劳动的态度上产生倦怠情绪,甚至出现厌恶劳动、拒绝劳动的情况。

(二) 新时代S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劳动观念淡漠,缺乏劳动意识

纵观各大高校,依然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况。90后、00后大学生从小就缺乏劳动实践,认为努力学习即可,缺乏正确的劳动认知,甚至出现“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跟农民工一样”此类对农民工的鄙夷心理。这种对劳动的错误认识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缺乏劳动锻炼,实践能力不足,很多毕业生参与工作后因怕吃苦而打退堂鼓,现状堪忧。

2.高校劳动教育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各高校教学内容也涉及了劳动教育活动,但由于缺乏基本原则、制度组织、长期计划,在如何推动劳动教育在高校中开展的具体措施尚未明晰,导致在具体行动方面后劲不足。例如,一些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创造了学生可能的劳动,但在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没有规定明确的要求以及目标,在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和学生的高度自觉性下,很容易将劳动形式化以及娱乐化,学生并不是在实践活动中切身体察劳动的意义,而是为了获取实践分而去想方设法获取成绩,功利主义不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踏实劳动的观念,完全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意义。而上述问题都源于高校劳动教育机制不完善。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虽然社会越来越进步,但鄙视生产劳动的思想和行为屡见不鲜。人们下意识地把劳动分成三、六、九等,都希望从事所谓的优势职业。当这思想反映到教育中时,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学业成绩,往往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常用手段。经过高考洗礼后迈进大学校园的这一批新时代大学生,无论在学习成绩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过度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致学生上了大学后难以再去调整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自然会从思想认识到行为都回避劳动,抵触学校的劳动教育,改变学生的劳动观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极大挑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年轻一代生活条件优越。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当一些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人取代,人们更加不喜欢劳动,贪图享乐,甚至追求一劳永逸。劳动被视为需要解决的一类“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 时代新人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培育路径

(一) 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

劳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崇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追求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为了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劳动的热爱。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准确把握劳动观念,塑造热爱劳动的情怀。二是让学生理性认识劳动教育的基本功能,通过复杂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教师在实施劳动教育时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做简单的体力劳动,还要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创造更为丰富的价值,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三是创造平台供学生在劳动中收集智慧,在大学集中讲授实践课程的场所最为普遍的就是实验室,这是学生在劳动中需要动手和思考的创造之源。在实践中必须解决劳动过程中的新问题,当这种需要被接受时,学生才有创造的欲望。在劳动中,学生才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在劳动中,学生们有机会了解劳动过程中的各种事物,并为发明创造提供原型和灵感。例如,鲁班在劳动时因为割草的启发而发明了锯子。学生劳动的过程还是动脑筋的过程,活跃的思维活动可以激发创造性的灵感,这是创造性想象的条件,因此劳动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过程[9-13]。

(二) 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机制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是把劳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建立适应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反映劳动教育和培训本质和权利的具体概念和范畴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创新研究方法,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以便适应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优秀劳动文化的基础上,树立新的劳动价值观,弘扬新的劳动精神。

完善的教育育人机制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技能,高校通过采取多种劳动教育育人形式,丰富劳动教育活动,提高劳动教育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劳动教育形式,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情怀。二是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结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劳动技能水平。三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应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学会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体会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四是结合劳动教育和学生活动,开展手工制作、电气设备检验维修、公关活动、展览活动等劳动相关部门活动。五是保持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打造校外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提高劳动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总之,高校劳动教育通过多种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从而倍加珍惜劳动成果[14-18]。

(三) 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外部环境

劳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繁衍的必由之路。是劳动,把贫瘠的土地变成千里沃野,筑造了林立的高楼,打通了便捷的现代交通网络。我们的国家要想繁荣,就必须依靠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部分大学生沉浸在虚拟环境中。大学生应当清楚的是,所有的智能设备都是由人类的劳动创造,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更多的智能工人。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大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还需要具备劳动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整个社会要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利用不同领域的各种权力和资源,助力劳动教育。例如,劳动教育通过企业、当地社区等社会主体实现对劳动实践新形式、新方法的支持与配合,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各地区应重视相关教育的发展,积极承担教育育人的社会责任,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六 结语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究等方法,以S高校劳动教育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解实施S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大学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后浪”,高校身兼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精神,应在现有的劳动教育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全社会都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并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为国家建设培养出大批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