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市横山区羊产业建设规划要点

2022-07-07冯小丽雷院玲薛瑞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绒山羊肉羊母羊

文│冯小丽 雷院玲 薛瑞(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畜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横山地域广阔,草地、畜牧资源丰富,早在秦汉时期就水草丰美,牛羊塞道,畜牧为天下饶。2021年,全区林草面积436万亩,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1.4%。其中林地166万亩,占25.8%,草地270万亩(人工草地150万亩),占42%。年产草量173.5万吨,可载畜量为347万个羊单位。其中灌木林及乔木枝叶产量33.2万吨,天然草地产草量26万吨,人工草地产草量70万吨,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43.3万吨。全区有各类畜禽品种40余个,其中自主培育的陕北白绒山羊,是2003年被农业部命名的新品种。

“十三五”期间,横山区畜牧业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体畜牧工作者的努力下,以提升畜牧产业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为主线,切实推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开展饲草料基地建设,突出发展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羊产业,加大规模养殖企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有力地推动了横山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牧业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根据国家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范精神要求,结合国家西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和省、市政府“十三五”规划战略,横山区人民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定以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化为主导,构建种养加为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横山羊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横山羊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到“十四五”末,羊子饲养量达到360万只,羊肉产量达到3万吨,形成横山羊肉、横山绒山羊、横山羊绒三大品牌,建成全国羊产业品牌名区。实现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目标。着力打造榆林乃至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村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区域布局与产业规划

根据横山区域资源优势特点,按照“一县一业”整体规划布局,横山羊产业区域布局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横山肉羊”主产区,中部无定河、芦河川水地区高档羊肉(绵羊肉)生产基地的布局规划,突出“横山绒山羊”“横山羊肉”“横山羊绒”“横山羊绒毛服饰”等特色品牌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为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

1.北部风沙区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在波罗、雷龙湾、横山、赵石畔、塔湾等五个镇的芦河、无定河以西,以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原种场为龙头,马家梁科技示范园为中心,重点发展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培育特细绒型、细长绒型、多绒型、多胎型和体大高产型(肉用型)五个新品系,建成长城沿线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规划建成波罗镇的杨窑则、长城、邵小摊,横山镇的马家梁、曹阳湾、吴东峁、顾兴庄、兴丰、攀丰、砖梁、李界沟、魏墙、古水村,雷龙湾镇的永忠、哈兔湾、酒坊沟、周界、魏沙沟、郭梁、沙梁,赵石畔镇的杜羊圈、水掌、郭家湾,塔湾镇的塔湾、芦沟、付园则、马圈湾、韩羊圈、陈大梁、八岔等30个育种示范村,10个良种养殖小区,30个家庭牧场,1000个育种专业户,建立“科研院所+原种场+良种繁殖场(养殖小区)+育种专业户”联合育种机制。年存栏基础母羊20万只,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羊30万只。

2.南部丘陵沟壑区“横山肉羊”主产区。主要在石湾、魏家楼、响水、殿市、韩岔、高正、武镇7个镇以及双城、艾好峁、南塔、石窑沟4个办事处和波罗、横山、赵石畔、塔湾镇的芦河、无定河以南地区,以陕西王梁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中心,“香丰”“香草”和“双城乡”羊肉为重点,打造特色横山羊肉生产基地。重点扶持建设5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场(每场平均存栏100只能繁母羊,出栏200只羔羊)、5000个适度规模养殖户(户均存栏母羊50只,出栏100只),继续实施“北种南调提质增效工程”,提高产绒产肉性能,扶持规范现有羊肉加工企业,打造特色羊肉品牌,建设特色横山羊肉主产区。辐射带动全区年存栏绒山羊及其改良羊140万只,出栏200万只,其中出栏种羊60万只,出栏率142.9%,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年产横山羊肉30000吨,羊皮200万张,羊绒1440吨,母羊群体平均产绒量达到750克以上。

3.中部无定河、芦河川水地区高档羊肉(绵羊肉)生产基地。主要在白界、党岔和波罗的沙河、二十克、龙泉墩村等川道地区,凭借榆横工业区三产服务区优势,以肉绵羊杂交改良、培育肉羊新品种为重点,通过高科技高档羊肉加工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建立产加销一体化高档肉羊生产基地。重点引进世界著名肉绵羊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和杜泊三个品种为父本,引进湖羊自群繁育、加上本地现有的小尾寒羊、陕北细毛羊和蒙古羊及其改良羊为母本,集成应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扩大肉绵羊良种繁育群,推广肉羊经济杂交改良技术、肉羊育肥技术等,建立肉羊经济杂交生产体系。扶持建成1个纯种肉羊繁育场(存栏母羊200只)、20个肉羊改良人工授精站(120只公羊)、40个湖羊繁育场(100只母羊)、40个杂交一代繁育场(每场100只母羊)、100个商品代肉羊繁育场(每场100只母羊)、500个规模养殖户。到2025年,年向社会提供纯种肉羊600只,杂种一代母羊4000只,父母代母羊50000只,出栏肉羊15万只,年产高档羊肉3000吨以上。

二、配套产业规划

1.开发性商品草业生产基地建设,实现草畜同步发展。首先,通过机械化设施技术在无定河、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建成青贮饲料和规模化商品草生产基地。其次,在南部丘陵沟壑区建成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豆科牧草产品生产基地。最后,在北部风沙区建立草灌乔生态型林草基地。草业将成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规划坚持人工种草、天然草场改良和林地改造。到2025年,累计各类草地面积达到380万亩。其中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180万亩(其中种子基地10万亩),累计集中连片建立改良灌丛草地100万亩,集中连片建立草灌乔林地100万亩。年产草量达到180万吨以上,羊单位平均0.5吨。

2.大力推广粮改饲技术,建立高效设施精饲料生产基地。坚决实施种植业以种粮为主向种草、种精饲料为主的转变,满足羊产业需要。以王圪堵水库区域为核心,建立无定河流域粮改饲基地30万亩。其中水地10万亩,山地地膜玉米20万亩。到2025年,辐射带动全区粮改饲面积达到80万亩,占整个农业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全区粮改饲产量160万吨以上(指青绿饲草料产量),力争实现精饲料自给有余。

3.依靠羊粪无害化处理和加工利用技术,建立有机绿色蔬菜基地和有机绿色瓜果生产基地,实现农业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全区全年可生产羊粪360万吨,可生产有机肥400万吨以上。按每亩需要2吨计算,可以满足全区180万亩高效设施农作物的营养需求。不仅可以满足80万亩粮改饲的有机肥需要,还可满足30万亩有机绿色蔬菜基地(每亩3吨)和80万亩有机绿色瓜果生产基地的有机肥需求。

三、主要建设任务

1.发展总量有所突破。加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扩张养殖数量,提高生产能力,羊子饲养量发展到360万只,存栏140万只,出栏200万只,年产羊绒1440吨,羊皮200万张,羊肉3万吨。

2.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草食家畜产业化水平提升有所突破。坚持自繁自育与良种引进相结合的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家庭适度规模高效设施养羊模式,加快建成长城沿线陕北白绒山羊商品生产基地、中部川水地区高档肉羊杂交改良示范基地和南部山区横山羊肉生产基地。

3.良繁体系建设和供种能力有所突破。高度重视狄青塬种羊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人才配置,迅速提高种羊质量,力争把种羊场建成国家级顶层核心场。同时要以马家梁科学养殖示范园为重点,加强长城沿线陕北白绒山羊保种基地建设,建成15个育种示范村、20个良种繁殖场、1000个育种专业户,形成年出栏30万只良种羊繁育基地。

4.科学养殖模式推广有所突破。以家庭适度规模为重点,大力发展存栏能繁母羊50只以上(南部30只)的舍饲养羊模式,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

5.羊产品质量监测手段和能力有所突破。完善县级兽药、饲料等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饲料及羊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强化检测手段,努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6.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有所突破。健全完善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等兽医工作体系,提高兽医人员素质;全面实施国家动物防疫体系二期规划,强化体系建设支撑;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重大动物疫病消灭计划;进一步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

7.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有所突破。积极推进羊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点是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自主培育育种能力;组装配套应用集成技术,改造传统养殖技术,推进健康养殖;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养殖生产全程监管,提升养殖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推行畜禽舍饲或设施饲养,发展“三元”种植,提升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实现产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保障措施及扶持政策

1.加强组织管理。

(1)成立羊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副区长担任组长,区畜牧、发改、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进行宏观指导,组织协调、项目资金整合,优惠政策制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具体业务工作。

(2)成立专家工作站。聘请产、学、研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负责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等的技术审定,以及关键技术的技术咨询等,为领导小组进行决策提供咨询,进行经常性的技术指导。

2.政策保障。

(1)项目运行机制。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服务,形成良好投资环境。

(2)加快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愿意种植的农户,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体化、集约化经营。鼓励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农民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委托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社将土地经营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配,实现“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

(3)人才引进开发机制。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引进和聘用机制,吸引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参与羊产业建设,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建设。

(4)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扎实推行“四化”,即农技推广队伍多元化,农技推广行为社会化,农技推广形式多样化,农技推广服务规范化。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省内外农业科研科教机构合作共建。

3.构建财税扶持政策体系。

(1)落实现有政策。目前,政府出台了科技金融扶持政策,包括土地供应、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信贷担保、信息宣传、科技创新、人才扶持、基础设施优惠等政策。投融资方面,政府对园区的建设投入实行引导性模式,设立专项资金、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园区投融资平台,打开了由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担保的信贷模式。在信贷支持政策的支持下,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园区建设。

(2)整合涉农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实现羊产业建设投资多元化。招商引资办公室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融资功能,由政府控股或参股,广为吸纳各种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实行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互结合。采用信用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和土地参股等多种方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教育科研单位、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融资体系。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种子种苗工程资金、科技三项资金向现代羊产业建设倾斜。

(3)进一步完善发展优惠税收政策。在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对园区进口自用的农业生产资料、科研设备设施、种子种苗等,适用国家有关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政策的,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收优惠。另外,对园区水电费用一律按照农用标准来收取。

(4)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帮助洽商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加大对园区内科技和加工型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把园区建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适当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

猜你喜欢

绒山羊肉羊母羊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我国绒山羊种质资源、产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