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v6物联网智能感应门控系统的仿真实现

2022-07-07沈高峰

关键词:读卡器控系统摄像头

沈高峰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引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包含两层意思: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拓展的网络,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物联网用户端延伸到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任何物体[1]。目前物联网的相关产品已渗透到社会经济民生的各个层面,在工业、农业、电力、建筑、交通、物流、环保、医疗、安保、家居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2020年整体产值超过5万亿元规模[2],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众多厂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物物相连的物联网需要大量的IP地址资源,32位的IPv4地址远远无法满足感知智能终端的联网需求,特别是在智能家居、安全监控、汽车通信、智能穿戴等普及之后,通信地址的需求将会成倍增加[3]。本文基于思科公司(Cisco)开发的Packet Tracer7.2软件,通过智能家居中的门控系统仿真设计,实现IPv6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

2 仿真场景部署与IPv6地址分配

Packet Tracer(简称PT)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官方推出的网络设备、物联网设备模拟器,支持路由交换、安全、无线、物联网的大部分实验,能减少对真实网络设备的依赖,极大地扩展网络拓扑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从PT7.0版本开始,增添了物联网设备,包括家居(Home)、智慧城市(Smart City)、工业(Industrial)及电网(Power Grid)四个模块以及面板(Boards)、执行器(Actuators)和传感器(Sensors)三个元件库[4],每个模块包含若干IoT设备,如本文中需要用到的RFID Card(RFID卡)、RFID Reader(RFID读卡器)、Trip Sensor(触发传感器)、Webcam(摄像头)等。登录方式分User Login(用户登录)和Guest Login(游客登录)两种,用户登录需要注册Cisco Netacad帐户,游客登录则限制了网络拓扑的保存次数[5]。

2.1 仿真场景及拓扑图

IPv6物联网智能感应门控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通过RFID卡(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操控,另一部分通过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器)操控。RFID卡包括RFID读卡器(RFID Reader)和RFID标签卡,通过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Server)、笔记本电脑(Laptop)、智能手机(Smartphone)及智能门(Smartdoor)相连。MCU连接切换按钮(Toggle Push Button)、触发传感器(Trip Sensor)、摄像头(Webcam)及智能门(Smartdoor)。智能手机通过无线AP接入中心交换机,设置两者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均为“IPv6IoTTest”,认证方式(Authentication)采用安全性能较高的WPA-PSK,加密类型(Encryption Type)使用AES。除服务器本身外,其他连接到中心交换机的设备都将通过服务器动态分配IPv6地址,如图1所示。

图1 IPv6物联网智能感应门控系统仿真拓扑图

2.2 IPv6地址配置

按照RFC2373协议,128位的IPv6地址分为八个16位字段,每个字段必须包含一个十六进制数字,相邻字段之间用冒号分隔,每段中连续的0可省略为“::”,但只能出现一次,IPv6用前缀来表示网络地址空间[6],如本文服务器的IPv6地址:6001:1::254/64。

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用来分配IPv6地址、前缀以及DNS等配置的网络协议,所有的协议报文都基于UDP数据报格式,客户端使用546端口号,服务端使用547端口号。通过DHCPv6可以为主机分配特定的地址/前缀、DNS服务器、域名等配置参数,便于网络的自动配置和管理[7]。

服务器通过手动方式配置IPv6地址,其他与服务器相连的设备通过DHCPv6自动获取IPv6地址,如表1所示。

表1 服务器、与服务器相连设备IPv6地址配置表

3 DHCPv6设置和服务器注册

在服务器中设置DHCPv6,域名“IPv6DHCP”,前缀“6001:1::/64”,租约有效生命期(Valid Lifetime)2592000秒,首选生命期(Preferred Lifetime)604800秒,如图2所示。

图2 服务器中DHCPv6设置

手动配置服务器和DNS的IPv6地址均为6001:1::254/64,在服务器中设置映射6001:1::254的域名“www.ipv6.com”。配置完毕后,连接服务器的设备都能自动获取IPv6和DNS地址,以智能手机为例予以说明,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手机通过DHCPv6自动获取的IPv6和DNS地址

设备在获取地址后,可以由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通过域名、IPv6地址和IoT监视器(IoT Monitor)三种方式在服务器注册,这里以域名注册为例予以说明,设置账号和密码均为“IPv6Test”,如图4所示。

图4 通过域名在服务器注册的结果

4 智能感应门控系统控制模式

智能感应门控系统采用RFID标签卡、触发感应器和切换按钮控制三种模式。RFID标签卡和触发感应器的控制条件在服务器中进行设置,切换按钮的控制条件通过MCU编程实现。

4.1 RFID卡控制模式

设置2张RFID标签卡的ID分别为2001和3001,RFID读卡器获取IPv6地址后,通过账号密码登录服务器,设置控制条件为:①当RFID标签卡的ID=0时,RFID读卡器的状态为“Waiting”;②当RFID标签卡的ID>2000或ID<3000时,RFID读卡器的状态为“Valid”,此时摄像头打开,门开启;③当RFID标签卡的ID<2000或ID>3000时,RFID读卡器的状态为“Invalid”,此时摄像头关闭,门关闭。

4.2 触发感应器控制模式

触发感应器获取IPv6地址后,通过账号密码登录服务器,设置控制条件为:①感应器触发后,摄像头打开,门开启;②否则,摄像头关闭,门关闭。

4.3 切换按钮控制模式

切换按钮通过在MCU中编程对摄像头和门进行调控。与MCU相连的设备接口分为数字接口和模拟接口,分别以D0~Dn和A0~An予以标识,对接口的读操作有 digitalRead()、analogRead()、customRead()三种,写操作有 digitalWrite()、analogWrite()、customWrite()三种,支持Java Scrip和Python两种编程语言。根据PT设定的规则,切换按钮的输出口为D0,状态为“0”时,未按下按钮,状态为“1”时,按下按钮。MCU的输入口为D0~Dn,读取按钮按下状态为“1023”,使用Python语言进行编程。

(1)切换按钮主要程序代码

5 结果验证

5.1 动态IPv6地址的获取情况

经过测试,所有连接服务器的设备均能动态地获得IPv6地址,以REID读卡器为例来说明,自动获取的IPv6地址为6001:1::206:2AFF:FE2B:3E3D,如图5所示。

图5 REID读卡器自动获取的IPv6地址

5.2 设备之间的通信情况

具有IPv6地址的设备之间能相互通信,以智能手机pingRFID读卡器的IPv6地址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

图6 智能手机ping RFID读卡器IPv6地址结果

5.3 IoT设备在服务器的控制条件设置

IoT设备在动态获取IPv6地址后,通过自带的“RemoteServer”选项,以账号密码“IPv6Test”远程注册后,在服务器中可以设置控制条件,如图7所示。

图7 在服务器中设置IoT设备的控制条件

5.4 系统整体运行情况

经测试,无论是连接服务器的IoT设备还是由MCU控制的IoT设备,都能按照设定的控制条件,智能地感应并控制摄像头和门的开启与关闭,如将RFID卡_2001靠近RFID读卡器时,RFID读卡器读取ID为“2001”,摄像头和门立即开启,而当RFID卡_3001靠近RFID读卡器时,RFID读卡器读取ID为“3001”,摄像头和门立刻关闭,如图8所示。同理,当按下切换按钮时,MCU读取到按钮传递过来的数字“1023”,将“1”分别写入到摄像头和门的数字接口,此时摄像头和门开启。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提高了家居生活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图8 RFID读卡器分别读取RFID卡_2001和RFID卡_3001的结果

6 结语

物联网从概念到技术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促进国内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产业环境以及支撑其运行的网络基础正在逐渐完善,在“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长城战略咨询(GEI)预测,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10年将向3个阶段发展(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形成三大细分市场(传感器、RFID、M2M)。智能门控系统是一种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集自动识别功能和智能管理措施为一体。将IPv6与物联网融合在一起,自动识别系统采用RFID标签卡及RFID读卡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切换按钮和触发感应器,通过仿真实现的方法,节约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应用效率,同时为物联网的拓展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读卡器控系统摄像头
浙江首试公路非现场执法新型摄像头
一种基于自主发射控制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设计
摄像头连接器可提供360°视角图像
关于DALI灯控系统的问答精选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与淘汰命运抗争 看懂笔记本的读卡器
颜值与功能并重
基于EMV非接通信规范的非接触读卡器设计
多合一读卡器
无法开启摄像头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