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发展应用

2022-07-07张润国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台信息技术

(中共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委党校,甘肃 张掖  734500)

摘  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村。面对百年之大变局,中国农村的基层治理工作也需要在改革的道路上进一步与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相结合,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因此,文章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挖掘信息技术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典型应用,并以此为依托量身设计一款功能齐备的系统,切实提升信息技术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基层治理;平台;设计与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2)04-0137-05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ZHANG Runguo

(Party School of Minl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Zhangye  734500, China)

Abstract: In 2022, No. 1 central document focused on the countryside again. Facing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past century, China’s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combined with big data,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nformatization on the road of reform. Relevant staff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refore, ta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arrier, this paper excavates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designs a fully functional system based on this,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platform;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0  引  言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提出要求着力推动科技信息化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综合应用,将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发展真正与信息化、科技化、物联网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信息技术指导农业发展,信息系统推动农村基层综合治理水平提升,为农村基层服务人员提供一体化的系统支持。

1  信息技术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中大面积的应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预示着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与社会数字化发展正在紧密结合,也预示着在未来的农村、农业发展进程中,数字化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1.1  基层数字治理可加快農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基层农村治理与数字化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最优结果就是在农村、农业发展中呈现出基层数字治理的带动效应和模范效应。带动效应体现在基层数字治理工作可以纠正传统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弊病。在传统的农村产业发展中,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与农业产品的附加产值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会衍生出农产品与销售之间巨大的时间真空和价值真空,从而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而数字产业经济下的农村治理可以利用大数据、5G和物联网等新的数字渠道和数字媒介,有效克服传统产业销路中存在的弊病,从而让农产品走出价值洼地。此外,基层数字治理还可以加快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在长时间的传统化发展进程中已呈现出发展后推力放缓,发展后劲不足等特点。基于此,农村发展中借助数字化的发展模式,可以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助推力,助推效应显著。

1.2  基层数字治理有利于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在深刻地改变着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数字化治理进程较之城市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认识不足、覆盖不足、发展潜力不足。认识不足主要是农村地区的数字化人才对数字化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都存在不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覆盖不足主要是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基础建设程度不高和数字化覆盖范围不广,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潜力不足主要是农村地区在认知不足和覆盖不足的背景下,未能让数字化真正深入到农村地区的治理工作中去,村民对农村产业发展与数字化融合的热情不高,没有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数字化产业发展的红利。因此,基础数字治理工作对推动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不仅可以让村民迅速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也可以让村民切身感受到数字化对其生活和思考带来的巨大变化。

1.3  基层数字治理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基层数字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对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构建新型数字化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数字治理体系是一个较为宏观庞大的系统,它不仅需要实现数字化在农村治理各个方面的有效运用,还需要将数字化深入到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裙带效应,即通过推动农村数字化应用普及,来提高整个农村地区、农民群体的数字化应用与发展。对于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而言,这种发展进程需要借助数字化的软件优势和平台优势,将农村中的发展个体全部纳入平台的运作程序和运行环节,以此实现农村数字化的平稳发展,推动数字化进程在三农经济中的不断发展。

2  信息技术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主要困境

当前,信息技术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推广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人才保障、数字化模式认识对接上。

2.1  农村基层数字治理缺乏资金支持

推广农村基层数字治理工作不仅需要思想上的支持,还需要政府财政在资金上给予保障。但当前各地方政府在财政支持和保障的力度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速度远低于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地区在推广数字化应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延期和滞后,在构建数字化产业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限制性;二是农村地区保障数字化的发展基金不均衡,尤其体现在中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距上,中东中部地区的农村数字化发展前景相对较好,资金扶持力度较大,而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整体上还存在滞后性,导致数字化的普及速度放缓。

2.2  农村基层地区缺乏专业化数字治理人才

随着数字化的大面积普及,各地区对数字化专业性治理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特别是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对数字化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但地区人才需求的增长和专业化人才的缺乏形成一对共生的矛盾。出现这对矛盾的深層次原因,一是高校科研院校专业性数字化人才储备力量明显不足,导致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二是未建立健全自身人才孵化机制,各地方政府在数字化人才孵化机制上的政策导向和资金保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点,导致数字化治理人才的培养上仅有理论机制,缺乏实践性的保障;三是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导向性难以与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相融合。当前专业性数字化人才的服务区域主要面向城市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缺少相应的专业性数字化人才,不能为农村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助力。

2.3  农村基层干部数字治理能力不足

农村基层干部数字治理能力不足也是当前农村基层数字化治理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之所以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干部对数字化的理解不够深入;二是农村基层干部对应用数字化治理的方式和模式较为程式化和单一化,没有从多元和全面的视角深入到基层数字治理进程中,对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也未能深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从而使整个数字化进程陷入被动发展的局面。

2.4  农村基层数字治理方式不适应新时代要求

本文集中收集整理农村基层数字化治理过程中的典型实例,并依据实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数字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农村基层数字治理方式和治理模式不适应新时代要求,部分地区还出现脱节和脱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基层数字治理方式存在滞后性,新时代所需的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未能与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相呼应和相衔接,导致整个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不能适用时代发展要求。

3  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基层治理系统设计

3.1  治理系统设计原则

农村基层治理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应用群体的使用场景、应用范围和组织管理,一方面要降低使用门槛,另一方面则要具有较强的管理便捷性和通用性,为此提出四个设计原则:

(1)友好性原则。友好性原则主要是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农村基层治理系统的应用场景为农村基层管理单位,系统运行载体存在计算机配置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治理系统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此因素,删繁就简,确定系统流畅运行的优先级。第二,农村基层治理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因此治理系统的友好性尤为重要,确保治理人员上手难度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操作步骤的掌握。

(2)稳定性原则。农村基层治理系统记录了大量的基层信息和相关数据,因此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极为重要。举例来说,农村基层信息普查工作中,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调查统计工作,一旦有系统崩溃或宕机的情况出现,不仅造成基层工作的停滞,还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进度。

(3)层级性原则。农村基层治理系统服务于农业主管单位的各级职能部门,加上行政区域的划分和行政层级的界定,建立系统的层级性原则,对不同的层级授权其范围内的权限,既能确保系统数据的保密性,也能确保系统运行过程中操作的便利性。层级越高权限越大,反之则越小。

(4)通用性原则。随着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统一化,降低基层农业管理部门填报系统的烦琐性成为大势所趋,在设计农村基层治理系统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全国各地的因素,在设计初期预留开放接口以供后期升级之需以及各地区依据自身需求建立子系统。而治理系统的架构和操作方式则需具有通用性,符合全国各省份/地区的操作习惯。

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农村基层治理系统设计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广大农村基层管理部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法,即作为全面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采用C/S架构,该系统由三级架构组成,分别为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基于C/S架构的农村基层治理系统,得益于三级体系的架构优势,在系统结构和运行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兼具高扩展性和易升级性。该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为系统的核心节点,客户端软件的代码编写和程序设计具有较大难度。上述三级体系架构共同服务于农村基层治理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

(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是初始设置、基础数据设置、个性化设置,其中初始设置为治理系统的基础功能,面向的对象是各级农村主管部门的系统管理人员,他们能够对该系统的运行参数、人员账号、权限设置、密码密保修改等内容进行调整。在基础数据设置中,分别为财务设置和计生设置,财务设置是指将该系统与数据财政部门进行数据互通,实现相互校验。个性化设置部分则包含系统背景更换、主题切换两个部分,以供管理员选择使用。

(2)人口管理模块。该模块分为固定居民管理、流动人口管理、计生管理三个子系统,其中固定居民管理包含户籍信息管理、兵员管理和犯罪人员管理。计生管理则包括妊娠妇女管理、新生人口及去世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是指对短期内居住人口或租户人员的管理。人口管理模块流程图如图2所示。

(3)村务管理模块。该模块由事务管理、任务管理、村委会管理和集体财产管理四部分组成,旨在使村务信息化、透明化、公开化,为打造民主开放的乡村文明提供技术支撑。

(4)党务管理模块。覆盖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救助工作和党务工作,救助工作包含农村残障人士救助和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党务管理则由优抚对象、意见反馈、党员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

(5)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模块与当地的财税部门数据互通,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预算经费的支出进行统计和记录,实现收支平衡。财务管理模块的使用能够将农村基层财务支出收入进行科学统计,规避以往账目不透明的问题,规划、财务部门也可以使用系统的开放端口建立专项资金管理账目,实现对特定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科学高效地使用经费,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系统的核心,不仅承载着系统平台的底层逻辑运算,更是各类数据统计、分析、存储的重要节点。通過对比各类系统数据库的优劣势,结合农村基层治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使用需求,采用微软的SQL 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的管理系统。

3.3.1  基层农村治理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

为了确保治理系统的功能设置能够全面覆盖基层治理的全流程,需要从底层数据库层级进行设计,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数据库信息设置尽可能完善,为基层信息统计登录过程降低设置难度;第二,预留便捷接口,确保新类型信息能够快捷添加,满足未来应用中的新增需求。

以人口管理模块为例,居民子系统中的家庭需要设置家庭编号,选取户主人员,登记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记录联系方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家庭人口数量、新农合数量以及计生户等家庭相关信息。在人口信息模块中,将身份证号与基层派出所的户籍系统进行信息关联,获取居民姓名、生日、婚姻状况、性别、联系方式等信息。在流动人口模块与人口信息模块中所含信息的基础上添加暂住时间、暂住事由等信息,系统E-R图如图4所示。

3.3.2  农村基层治理系统数据库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将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结果转化为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支持的数据类型。当前数据库基本为关系数据库,只需将概念设计的E-R图转换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二维表结构即可。该系统选用微软的SQL 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数据安全性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建立视图,然后将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转换为物理模式即可。

4  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基层治理系统测试结果

以人口管理模块为范例对系统功能设计、操作、界面、数据库等内容的可行性进行测试和验证,最后的测试结果达到设计目标且符合应用标准,如图5、图6所示。

5  结  论

基于数字化引导对农村治理体系模型进行数字化平台化设计,是农村数字化基层治理体系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农村整体发展进程中与数字化有效融合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从平台模块出发,有效推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晓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1,24(4):90-93+102.

[2] 罗依平,付楠楠.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数字治理方略研究——以湖南省S市S乡为例 [J].行政科学论坛,2021,8(12):49-53.

[3] 刘洋.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研究 [D].荆州:长江大学,2021.

[4] 孙岩.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现状与对策探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21(4):23-25.

[5] 王小艳.数字技术驱动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能 [J].中国农村科技,2021(1):46-49.

[6] 韩春梅,李侠,张玉琢.农村基层治理的技术契合与创新进路 [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21-12-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200310.1740.004.html.

[7] 金军.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 [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9):13-17.

[8] 安宇.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19,38(5):65.

作者简介:张润国(1987.10—),男,汉族,甘肃张掖人,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与物联网应用。

猜你喜欢

平台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指媒广播制胜方略浅析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搭建医院工会全方位服务职工平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