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2-07-06李振坤张冬梅杨林胜朱永根杨琰钱锐汪航朱素素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亚健康合肥市检出率

李振坤, 张冬梅, 杨林胜, 朱永根, 杨琰, 钱锐, 汪航, 朱素素

亚健康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阶段,机体无明确的疾病,但存在活力、生理功能和适应能力下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工作和生活状态[1-2]。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改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生活作息不规范和压力大等原因[3-4],其身心健康更容易受外界干扰,产生情绪不稳定、社会交往异常等亚健康问题。有资料显示,大学生的亚健康检出率在50%~60%之间[5-6]。如果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未及时得到调整,可能会导致头痛、虚弱和抑郁等症状的发生,甚至诱发疾病[7]。本文通过分析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干预和减少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地理位置分布,在合肥市内随机抽取4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所大学,每个学校随机抽取10个班级,抽中班级的所有在校大学生均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 250人,共发放问卷1 250份,回收问卷1 198份,回收率为95.84%。剔除无效问卷61份,获得有效问卷1 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0.96%。

1.2 调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对核查无误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方法比较量表的得分。对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故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定量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定性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为(20.01±1.38)岁,女生占59.46%,大一学生占42.92%,医学院校学生占31.57%,生源地是城市的学生占60.95%,月均生活费用在1 000~1 500元之间的学生占49.69%,500元以下的学生占3.25%。

2.2 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得分情况

安徽省大学生SHMS V 1.0总转化得分为(63.43±11.00)分。SHMS V 1.0的3个子量表中,生理亚健康子量表的转化得分最高,为(68.90±11.69)分;社会亚健康子量表的转化得分最低,为(59.47±14.96)分;9个维度中,身体运动功能的转化得分最高,为(85.95±16.22)分,认知功能的转化得分最低,为(55.55±17.49)分。见表1。

表1 亚健康评定量表各维度和量表的得分情况

2.3 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检出率

研究结果发现,处于疾病、重度亚健康、中度亚健康、轻度亚健康和健康状态的合肥市大学生SHMS V 1.0量表总分转化得分分别为:[0,52.43)、[52.43,57.93)、[57.93,68.94)、[68.94,74.44)和[74.44,100]。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检出率为70.5%,其中重度亚健康检出率为15.2%,中度亚健康检出率为38.9%,轻度亚健康检出率为16.4%。见表2。

表2 合肥市大学生不同健康状态的构成

2.4 不同特征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量表的得分情况比较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PS、MS、SS和T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S、TS得分男生高于女生,SS得分女生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PS、MS、SS和T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学生各维度得分最高;医学院校学生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其他院校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源地是农村的大学生SS得分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生活费用不同的大学生在S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月均生活费用在500以下的大学生SS得分最低。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得分情况 单位:分

2.5 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上述建立的SHMS V 1.0的TS、PS、MS和SS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学校、生源地和月均生活费用为自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学校和月均生活费用对TS、PS和SS得分有影响(P<0.05);性别、年级、学校对MS得分有影响(P<0.05)。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比例为70.5%,高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9-11]。这可能是因为国内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测量工具和研究方法不一致,且各地区存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测量结果不同。本研究发现,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心理和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较低,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压力源越来越多。面对来自学业、就业和社会交往等压力,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应对压力的能力不足,易产生各种心理、社会问题[4]。大学生的压力管理与健康息息相关,如果长时间处于应激(压力)状态,不仅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状态,还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和消化道系统,诱导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和急性胃溃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4,6]。有关高校可定期举办压力管理和心理调节的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应对压力的挑战。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男生的PS、MS及TS的得分均高于女生(P<0.05)。提示女生的健康状况较差,这与孙振轩等[12]、李白坤等[11]的研究相同。女性因受到月经期、排卵期等生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特定的亚健康状态;且因自身性格特点以及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女性面临的工作竞争逐渐增大,女大学生有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高校女生的焦虑程度普遍高于男生[13-14]。同时,调查发现女生SS的得分较高,可能的原因是女生倾向于通过家庭支持、朋友之间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男生更倾向于自我处理,两者应对压力的方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15]。

研究显示,低年级大学生的亚健康量表得分较高,且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显示高年级大学生SHMS V 1.0子量表得分较低(P<0.05)。可能是因为低年级大学生刚刚经历过高考,还保持着高中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较强的自律意识[12];而高年级学生的课程负担较重,且即将毕业,面对考研、就业的压力,造成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有效的锻炼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健康状态较差。

调查发现,医科院校学生的亚健康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较高,且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学院校学生的TS、PS、MS和SS得分均高于其他院校(P<0.001)。可能是因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平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与健康有关的教育活动,健康意识较为强烈,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6]。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亚健康,减少亚健康带来的危害[7]。高校大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减少酗酒、抽烟、熬夜和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经济条件与其健康水平息息相关。结果显示,月均生活费用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在各维度的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月均生活费用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相比,月均生活费用在1 500元以上的大学生在TS、PS和SS的得分较高(P<0.05)。可能原因是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相比,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更在乎他人的看法以及有较强的孤独感[17];面对来自学业和经济的双重负担,不能够很好地应对,从而导致诸如精神紧张、自我封闭的“心理贫困”状态[18]。提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关部门要更加关注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的心理、社会健康,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他人的评价,降低可能的负面影响。

此外,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一是在研究对象选择中,选取的四所院校并不能完全代表合肥市全体大学生的情况,研究结果外推性受限;二是所有的信息都通过自填问卷获得,会导致潜在的信息偏差;最后,由于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存在方法学局限性,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大学生未老却处于不完全健康状态,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建议重点关注女性、高年级、非医学院校学生和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干预,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心理、社会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亚健康合肥市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