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妖魔鬼怪“创想经”(二)

2022-07-06杨波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2年6期
关键词:创想故事情节金鱼

杨波

《西游记》对妖魔鬼怪的创想是有思维路径的:以生活中的现象为起点,更以生活中事物的本质为依据,夸张中不乏鲜活,编撰间难计精妙。吴承恩笔下的妖魔鬼怪虽是动物修炼幻化成了人形,但其动物的本质还是无法改变的。他以此为依据设计妖魔鬼怪的行为、语言和命运结局,诙谐顿生,道理浑然天成。

在《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中,偷走袈裟的熊罴怪与孙悟空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快到中午时,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读到这一处,让人不禁愣怔:这可是打着架呢,怎么还能像中场休息一样吃吃喝喝呢?再细想想,这熊罴怪可不就是一只好吃的熊憨憨吗?真是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高大威猛的熊罴怪一下子便多了“萌萌哒”的属性。而后在第二场争斗到红日沉西时,那怪道:“姓孙的,你且住了手。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来,与你定個死活。”天大地大睡觉最大,果然是熊憨憨的懒惰本色。动物就是动物,不好吃懒做的熊罴怪又怎能是“好熊怪”呢?这样一只憨憨的熊罴怪,其结局自然不能被猴哥打死,安排它给菩萨做个“守山大将”好了。

看,就用了两句对话,熊罴怪这个取经路上的工具人就在文字中鲜活起来,成为西游百妖图谱中有趣的一个,也让这一段降伏熊罴怪的故事一波三折的发展有了层次感。

细品品,顺着动物的本性想开去,妖魔鬼怪们的行事作风就有了依据,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创想人物的真实。

再看《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中的“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的金鱼精,看外表描写那真是仪表堂堂,可它在行事上却是谨小慎微。作为一个大妖怪,它会因为童男的“善能应对”而“不敢来拿”、会听到孙悟空的报号“闻言就走”、会发现孙悟空在岸边设伏之后“紧闭宅门”。为什么这妖怪的行事作风与其外形有这么大的反差呢?细想想它的真身——“金鱼”的日常习性,其反常的行为举止就能说得通了。这就是一条胆小的金鱼罢了!这也让妖怪的形象与举止有了反差萌,增添了阅读趣味。

再细细品读《西游记》中的其他妖魔鬼怪,吴承恩在创想中对这些仅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工具人都精心雕琢,让其有形、有性,那他笔下的西行故事怎么能不精彩呢!

同学们平时在编写故事的时候,也常常会以动物为主角。作为故事的设计者,你有没有关注过故事中的动物应该会说些什么呢?它说的话是否符合动物的习性特点呢?

再拓展来说,当以人物为主人公时,有没有一开始就为这个人物设计出鲜明的个性特点,然后依据其个性特点再设计人物的语言呢?

要知道,人物在故事中绝对不是架构故事情节的一根线、一块砖,他应该在故事情节中表现其个性魅力。其人物形象鲜明而饱满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才能在回想故事时侃侃而谈,成为名著佳作中的亮点。

例文

黄粱“狗生”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六小学校六年级

陈祉夷

在小姨家待了两天,我感受到做一只小狗是多么幸福。没有作业,可以无忧无虑地蹦蹦跳跳;趴在洒满阳光的床上,想摆出什么样的姿势,就摆出什么样的姿势,酣然入梦,怎一番自在了得。直到我体验了一把“狗生”——

在梦里,我真的变成了一只狗!白里透亮的绒毛,高翘着、打着卷的小尾巴,真是可爱极了!开心的我,撒起欢儿来,立志要好好享受“狗生”的恣意。我前爪扒地,躬身加速——噌,我优雅地跳上椅子,跃上了窗台,动作行云流水,有一种武功高手的感觉。

小姨喊了狗狗的名字,这是可以下楼玩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蹿到门前,不料等待我的是——狗绳。是的,依法遛狗是必须要拴狗绳的。于是一切都不美好了:下楼的时候,我想从台阶上蹦下去,可绳子一紧,失败了;在楼下看到小朋友们在那边玩,我也想参与一下,可绳子又一紧,去不了哇;最羞耻的是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小便,这是我能做的吗?当然不能啊,于是我拼命地往家的方向刨腿——不要惊讶,在狗绳的生拉硬拽下我只能刨腿。

终于回家了,可等待我的是更大的悲哀:大人和孩子们在兴高采烈地享受美食,而我的面前只有一份像小饼干一样的狗粮。望着餐桌上的红烧肉、炸鸡腿,再看看面前这一份天天都要吃的狗粮……天哪,我当时怎么就觉得“狗生”是自在非凡的呢?

静静地趴在桌子下,我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看到的“狗生”和我经历的“狗生”不同呢?果然,人是不能做白日梦的呀!我还是快点从虚妄的梦里醒来吧!

点评:

小作者化身为狗,虽然有了狗的外表及动作特点,但他的思想还是人。小作者借用心理旁白描写的方法,展示了人在“狗生”经历中的思考,进而感悟到人生道理。59E89B05-577A-4913-B486-1A2651C7CA6F

猜你喜欢

创想故事情节金鱼
小金鱼
艺术创想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小金鱼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基于图灵机原理的新式教育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