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2022-07-06张俊华李国栋

高教学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创新能力

张俊华 李国栋

摘  要:高校专业教师全面发展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而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科研创新有助于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同时,职业素养的提升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以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育为例,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概述学科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需求,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阐述环境科学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途径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期为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及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专业教师;环境科学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9-0154-04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teachers in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a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innov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working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lso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The paper takes the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in recent year,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iscipline are summarized.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are expounded based on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training, education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compound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achers from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Keyword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novation ability; professional teachers; environmental science

素養是指一个人的修养,包括父母遗传而获得的素质和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素质。职场上是指职业素养,生活中是个人素质或道德修养,因此,个人素养既受周围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又受所从事行业的工作种类和性质的影响,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1]。职业素养是社会成员在各项实践活动中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职业素养的形成及提升,表现在从事专业技术人员行为习惯的养成、职业技能的培养及职业信念的坚守等方面,是决定一个人或从事行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更是影响各专业开展密切合作、交流和技术成果取得突破的前提保障。职业素养的提升更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身体、自我反省的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较好的个人素养来做支撑和保障。

科研创新力是实践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原因,又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科研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各行业的共同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是影响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耦合度最高的教育层次[3]。在探索未知领域的技术和知识方面具有不怕困难、勇于钻研的韧性和不怕困难的吃苦拼搏精神,并形成了较好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心及行业行为准则。个人、团队成员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事高校教育的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专业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4],也是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最有效方式,因此,高校专业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促进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多年环境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以期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现代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其对专业教师的素养要求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交叉学科,应用多学科理论解决目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关,在经济发展中为解决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环境科学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已形成了具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环境类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学内容、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日趋完善。环境科学专业多由地理学、化学、生态学、土壤学、生物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老师组建,课程多是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设置多侧重于科学类,内容是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的补充或删减。因此,造成现有专业的发展往往是依附于原有的学科,缺乏自身的特色,在解决综合环境问题方面能力较薄弱。

环境科学专业学科交叉强,研究问题广泛,涉及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下的宏观大环境和区域小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因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在近年来的培养中,逐渐增加环境工程类的课程和实验课程,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量,力求在培养过程中巩固和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虽然在理论和实践课时上都有所增加,但因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质量来讲,人才需求量大,高水平实用性、综合性人才缺口大。学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就业困难,供需矛盾突出。针对目前专业培养中的问题,除了在学生的培养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外,还需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应对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二、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职业素养的提升要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社会的发展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相互依存、密切相关,而大学又是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场所,在教育过程中要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相联系,动态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社会需求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不仅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培养,还要注重对行为举止、做人做事方面的培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自身对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了解、社会对全面综合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教师团队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等影响着学科发展,人才质量提升及行业需求,这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合理布局及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学科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专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二)提升专业素养,完善自我

学科发展不但需要新教师或科研人员的加入,还需要教师在从事职业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关注学科发展中的前沿技术、研究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课堂内容中。在解决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学科问题时,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知识内容已不能满足科研要求,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关注学科发展态势,掌握最新的技术方法,以综合视角解决新问题。教师要大量阅读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研究动态,为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除了具备较新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新的技术方法支撑,对低含量污染物质进行监测,更精确地对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经过短期的训练,能快速融入实验指标的测试,对实验中获得的实验数据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有欠缺。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教师指导参与实验的学生多读、精读文献,掌握某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发现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潜力。同时,教师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基础上,要及时与人交流,主动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一方面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发现不足,希望专家给予好的建议和思路。

(三)提升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5]。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其言行举止受到关注。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加强和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中的青年教师是我国大学发展的主力军,且呈现出高学历的发展趋势。大学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中,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构建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养策略是今后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发展方向[6]。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尽管教师呈现高学历且年轻化趋势,但在工作中的行为、言行、举止及工作态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到上班不迟到,上课不迟到,教学结束后不提前下课。上课前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负责,维持课堂纪律,及时解决学生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对待学生要耐心,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工作中,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从他们身上学习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在言行、举止和学习知识方面要成为表率,做到胸怀宽广、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不和别人攀比,提升内涵,給学生做一个榜样,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师表,更要做到严于律己、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衣着得体。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厌学、不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不学、没有用的不学、怕吃苦或少吃苦、眼高手低等现象。作为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自身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择业观念。教师必须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作为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按实际情况,对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获取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在学术上存在一些不良现象的个人,给学校、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给教育行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工作中要杜绝这样的行为,发扬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教师要有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中,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从生活和工作的小事做起,不断积累经验,积极进取,并对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累工作经验,少走弯路。积极听取学生和身边人给予的建议和指导,完善自我。尤其要重视课堂教学,认真听取学生对讲课内容的要求,适时调整讲课内容和讲课方式,以简单易学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多与同事交流,学科交叉为研究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丰富研究内容并拓宽研究领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专业技能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处理与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的能力,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样重要。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还要在生活中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以正确的方式引导。

(五)各科教师多沟通和交流

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内容有重复,每位老师上课都会讲授,这不仅占用了大量上课时间,还会造成课程重点、难点内容设置和讲授中不全面和不深入。因此,每位专任教师要及时沟通和交流,减少重复的内容、增加学科前沿内容,并根据自身的特点,编制适合教学的教材。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的专业特长,突出专业教育中自身的特色。

三、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有完备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科研实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既能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也能对知识的传播起到应有的作用,需从以下几方面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一)学科交叉有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环境科学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学科交叉打破了学科严格的界限,获得了广阔的视野和研究技术,有利于成为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科间的交叉与协同创新是目前学科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协同创新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配合,沟通、互动和高校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最优化,从而更高效地实现创新。这就要求相关学科的教师要加强交流和合作,打破原有只关注自己学科方面的问题和对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不足,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二)做到终生学习

环境问题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关,同时伴随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新材料、新物质的产生,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分解不能快速去除有毒有害物质,迫切需要从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研发新的工艺流程、筛选高效去除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群、选择合适的处理场所等措施,为正常的生产、生活的环境需求提供保障。同时,环境领域的科学问题在每个阶段都会发生变化,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认识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进取、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不仅要有奉献精神,也要汲取新的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具备持之以恒的态度,需要时刻关注研究的动向和社会需求,在工作中做到默默无闻,努力进取,持之以恒。

(三)加强与同行的合作

合作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各方的优势推进工作的开展。不定期到其他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访学交流,学习他们在学科发展中的优势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特点,认真学习并掌握学科发展中急需的技术,研发新工艺,多途径与同领域学者建立联系,不定期地把老师请过来讲学。同时,不定期把老师、学生派出去学习交流,为学校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

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引进人才是促进学科发展和提升学科竞争力的快捷途径,培养本单位年轻老师和特色学科发展方向更是一项重要的紧迫任务。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学习和交流。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向这方面倾斜,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后备军,他们年轻、有朝气、进取心强,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发展中,因此,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五)研究队伍和实验基地的同步建设

科研队伍的组建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各种资源的整合,团队合作是从事科研工作者具备的重要素养,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提升工作技能,扩展研究领域。

建立实验基地,开展实验工作。实验基地的建设是研究持续进行的前提条件。从环境科学专业本身的特点来说,现有的研究基本是调查现有的环境污染状况,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了解环境变化的动态,要了解小尺度上污染物的变化,需要建立实验基地或试验田,这需要一定经费和管理人员的投入。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在室内进行模拟实验,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物质的变化。加强与中科院研究所的合作交流,借助实验站长期的定位实验,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可以对试验田或模拟实验进行样品取样、实验室内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老师的讲解、实验过程分析,以简单易学的教学方式把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四、结束语

提升职业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是一名高校教师一生需要追求的目标,需要不断努力进取,为之奉献。更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给予教师更多的成长空间和环境。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综合利用各学科发展优势解决新问题,这既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对从事环境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师,对科学研究热点问题的把控、理解及对知识的运用,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工作方向的选择和对社会提供服务的水平。在新形式下,教师综合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影响和决定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及我国环境科学专业与国际的接轨,也是教师培养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79-80.

[2]李函颖.英国大学科研创新力及其原因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103-109.

[3]潘昆峰,袁娟.中国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基于2014年17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5(7):33-40.

[4]乔南.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2):44-46.

[5]陈锐,吕建明.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J].中國电力教育,2010(24):35-36.

[6]张忠华,桑瑜.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71-75.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助“《污染生态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2020HGSYJX005);河南大学2020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英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HDXJJG2020-62);河南大学地理学科重大教学质量工程培育项目(精品课程)“《气象学与气候学》慕课的中英校际共建与示范”(2020022);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气象学与气候学》”(2021-41)

作者简介:张俊华(1975-),女,汉族,河南舞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理学。

*通信作者:李国栋(1978-),男,汉族,甘肃张掖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助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两点建议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