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课9月进校园,作为家长,您怎么看?

2022-07-06青木川

现代家长 2022年6期
关键词:种地劳动家长

青木川

5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不同目标。此标准将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执行。

按照新课程标准,小学5至6年级的学生要会做两三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炖骨头汤等。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普遍关注:以前一心只读圣贤书、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如今居然要洗手做羹汤了!

从中央到部门不断强调劳动教育,其实是在直面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的孩子,体力劳动太少了

据了解,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它既关注劳动知识技能,又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关注劳动成果,又关注劳动过程表现。它重视日常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它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依照学生年龄和年级的不同,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其实,早在2021年8月24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就说:“体力劳动,我相信永远不会过时。”而在这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都强调了一个观点: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结合。

从中央到部门不断强调劳动教育,其实是在直面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的孩子,体力劳动太少了,孩子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有的家长娇惯孩子,包揽所有家务,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结果孩子认为劳动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学着劳动,但看孩子“正忙”帮不上,净帮“倒忙”,还让自己费“二道手”,太麻烦,不如自己干了省事;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小,弄坏了东西或者碰着磕着了,不给孩子劳动的机会。

这样一来,孩子的劳动积极性被打消,也就不愿意主动干活了。

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才会尊重劳动,才会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节俭的习惯

其实,不让孩子参与劳动是一种短视行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创造环境、提供条件,想方设法也要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教育。因为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教育,好处多多。

1.劳动教育包含着各方面的教育契机。劳动中,孩子能真正懂得劳动的价值,培养对劳动者的尊重,这是德育;劳动中,孩子能将文化课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益脑益心,这是智育;劳动中,孩子能强健体魄、磨砺意志,这是体育;劳动中,孩子需要眼、脑、手、脚等和谐配合,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是美育。

2.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自主发展期,一个是3岁左右,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自我服务的简单劳动,如自己吃饭、穿衣、刷牙、整理玩具等。另一个是青春期,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孩子掌握劳动技能后逐步放手,如为家人做晚餐、采购生活用品等。勞动教育契合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是培养其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最佳方式。

3.劳动教育有利于缓解压力。有调查显示,经常做家务的学生,挫折感弱,学习主动,遇到困难不气馁,积极想办法解决;依赖性小,在听课、做笔记、整理学习用品、完成作业等方面更有条理和方法。

4.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家庭中,最能培养孩子沟通、协作能力的方法是做饭。用一则真实事例来说明:父母在疫情防控期间,都做了社区志愿者,无暇照顾孩子,让两个孩子自己做饭,并提供菜金。结果,从采购食材到端菜上桌,孩子们都独立完成。父母回家后,吃上了搭配合理的热乎饭。姐姐烹饪了菜肴、蒸了米饭,弟弟制作了简单的蔬菜沙拉。父母大大表扬了孩子们。弟弟因自己成功制作蔬菜沙拉而高兴,姐姐因领导弟弟圆满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而自豪。

5.劳动教育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现实感。现在,有些孩子迷上了短视频和网络游戏。深度触网的孩子获得了感官刺激,却活得没有现实感,内心很浮躁。而劳动教育是最直接的肢体锻炼,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现实感,使孩子获得真实体验,还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克服浮躁情绪。

6.劳动教育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才会对劳动人民有感情,才会更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节俭的习惯,同时增强责任心和动手能力。

“我来城里打工,就是为了我的孩子不种地。没想到,你们城里学校还教孩子种地!”家长对此很不解

劳动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但依然有家长对此心存疑惑。

疑惑一:劳动教育不就是种地吗?答案:并非如此。

成都市三环边有所小学,10多年来一直深耕劳动教育。学校里有花园、果园、菜园,还有木工坊、陶艺室、金工坊等劳动教室。学生们播种、收割、采摘果实,甚至入池挖藕,很是开心。但是因为这所学校有近一半学生是农民工子女,所以有家长对此不理解:“我来城里打工,就是为了我的孩子不种地。没想到,你们城里学校还教孩子种地!要说种地,我一个农村人不比你们城里人懂得多?”

要说种地,确实是这位家长懂得多,要说教育,那还是学校更专业。学校教孩子种地和这位家长在农村种地并不一样。学校除了教科学的种植方法、让孩子一步步实践外,还会引导孩子珍惜劳动成果,理解他人的辛苦,感恩他人的付出,从而更加尊重他人。就是说,学校做的是劳动教育,重点是教育,而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劳动。6C1A6999-1494-42A2-9FE9-BC7B225671BB

疑惑二:劳动会影响文化课学习吗?答案:不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意思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来说,劳动和学习同等重要。

一是劳动能促进手脑结合。在具体劳动中,思维信号一次次由手传到脑,再由脑传到手,这样的结果是“脑让手变得更灵巧,手让脑变得更灵活”。

二是劳动能增强思维能力。劳动实践中,孩子通过思考观察到模仿动手,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劳动能促进脑发展。研究表明,劳动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相似,对大脑和心脏都有积极影响。劳动中,人会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

所以,劳动不仅不影响学习,还有利于学习。

疑惑三:如今科技发达,劳动还有必要学习吗?答案:有必要。

如今,全自动洗衣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的出现和普及,让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而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劳动由科技产品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有必要学习劳动吗?答案是:有必要。

社会再进步,科技再发达,穿衣叠被、清洁打扫等内务整理还是要做的。这些日常劳动能极大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立自强意识。

另外,亲子劳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劳动过程中,父母、孩子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共同的经历会给双方留下美好的回忆,无疑会增进彼此感情。而且,有劳动经历的孩子,更理解人、尊重人,心理也更健康。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孩子干活,而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锻造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家庭是孩子参与劳动实践最好的练兵场。面对9月就要实施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家长该怎么办呢?对此,郑州市二七区人和路小学校长王芳提出以下建议:

1.拆解劳动任务。给孩子布置劳动任务,家长应指示明确,且任务要匹配孩子的年龄和劳动能力。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好。”这个任务就太模糊了,孩子会无从下手。不如这样告诉孩子:“先把床铺好,再把书桌收拾一下。”同样,对孩子收拾书桌要有指导,确保他知道收拾书桌的方法、步骤,然后再安排孩子整理书柜、打扫房间地板等。

2.耐心陪伴、温柔鼓励。孩子学会了某项劳动技能后,会很兴奋,愿意多练习,可不一定能做好。比如,小学生兴冲冲地在家洗袜子,可用了很多水,把衣服打湿了,也没把袜子洗干净。家长一看不耐烦了:“走开走开,我来洗。”家长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这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搭把手,递一下肥皂,挽一下袖口,协助孩子完成。然后,鼓励孩子,真诚赞美他的劳动成果,让他有兴趣、有信心做下去。

3.树立良好家风。良好家风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让孩子知道人人都要劳动,都要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一切美好生活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

4.以多种形式参与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劳动技能展示活动,跟孩子一起,展示劳动技能、体悟劳动精神。二是可以参与学校的劳动课程,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带进学校,与学校积极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三是可以带孩子近距离观察家长的工作,让孩子了解家长的职业特点,理解劳动的社会价值。

总之,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孩子干活,而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锻造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家长要正确认识这一点,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做事情时,家长不要打击他,不要嫌他笨、嫌他慢,可以在他做完之后提出建议,帮助他下次做得更好。父母舍得用孩子,鼓励孩子有担当能付出,孩子才会更出色,也更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目前,劳动教育和体育、美育一样,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家长们千万不能再“唯分数论”了。

【编辑:杨子】6C1A6999-1494-42A2-9FE9-BC7B225671BB

猜你喜欢

种地劳动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种地钓鱼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错了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如何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