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2022-07-05丁建明

当代体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竞赛篮球环节

丁建明

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对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教师们不仅需要注重受教育者现阶段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养成。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体”一环的直接表现,该科目的教导,不仅能够强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有效保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落实教学工作时,既要达成素质教育政策下达的任务,还要保障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简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展开研究,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1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二者在本质上有着极为紧密地联系,体育教学旨在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的成长与发育,而健康教育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免疫力,塑造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最大程度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其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项教育工作皆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身心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身体抵抗力,因此,二者本就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递进的关系,教师于体育教学环节中渗透健康教育,便能够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其次,体育教学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上相对受限,以至于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项目时,多在体育课堂之上,而健康教育则与之不同,它能够融入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可以起到一定调理小学生身心状态的效果,教师将二者进行整合,则可以更进一步保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再者,体育教学有着较大的运动量与较高的轻度,而健康教育则与之相反,二者融合,则可以起到强弱互补、“阴阳调和”的效果,进而在强化小学生运动功底的同时,又保持了小学生良好的生活状态;最后,教师在体育教学环节中渗透健康教育,还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使教学环节变得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进而,让小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与运动的项目当中。

2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2.1 趣味导入,引发学生运动兴趣

导入工作是小学教学体系的伊始环节,有效的导入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体育预习、预热效果,还能够有效焕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活力。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导入工作所起到的实际效果,教师则可以基于“趣味”角度,选用多种备受小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引导,并在这一环节当中,逐步引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逐步奠定健康教育渗透所必需的基础与前提。

例如,教师设计导入工作时,可以根据课程的运动主旨,选定相应的导入载体。如,教师在教学“篮球”“足球”等课程时,可以选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导入。比如,于课前阶段,为小学生们提供若干球类器具,让小学生们到篮球场上、足球场上进行自主运动,以此来强化对该运动项目乐趣的感知。又如,教师在教学“跑步”“体操”等课程时,可以选用借助数字技术来辅助导入工作。比如,课前阶段,教师联动多媒体投影设备、电子白板设备,播放某一体育项目的运动健儿在奥运会场上为国争光的赛事集锦、专业比赛的赛事纪录视频等素材,让小学生们可以以最为直观的方式,感受到该项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而,在不同项目的导入环节中,切實点燃例如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并保障了后续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落实。

2.2 巧设竞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健康状态,而有效的体育竞赛,便能够以最为直接的形式落实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便可以将教学视角聚焦于“竞赛”,让小学生们以体育比赛的形式进行学习与练习,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强健小学生的身心体魄、逐步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例如,教师开展“篮球”相关的课程时,可以将教学环节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技巧讲解与演示”,该环节,教师应占据主导位置,主动讲解、传授小学生篮球运动所必需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此来奠定篮球竞赛的基础;第二阶段为“健康教育与赛制讲解”,该环节,教师则需要对“篮球运动”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小学生们可以清晰知晓“篮球运动”对身体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后,再告知小学生们篮球竞赛的规则与注意事项,以此来保障篮球竞赛的开展;第三阶段则为“磨合与竞赛”,该环节,教师则应参照一定的标准,将小学生划分为3-4人的合作小组,并给予小学生们一定的磨合时间,让他们熟悉彼此的运动习惯,最后,再遵循“五分淘汰交替制”进行比赛。小组人数少于正常数目,可以保障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完全融入到篮球竞赛的环节当中;“五分淘汰交替制”则能够充分点燃小学生自身的求胜欲望,让小学生们可以在比赛时更加进取、更为努力。在竞赛时,教师则需要肩负起监督与指导的责任,其一为了保障篮球竞赛的有序性与安全性,其二为了指点小学生的运动技巧、规范小学生的运动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创设跨班级篮球竞赛、跨年级篮球竞赛以及跨校区篮球竞赛,更高的强度,则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小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选用竞技比赛的方式开展授课,既达成了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安排,又落实了健康教育与健康实践项目,进而在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保持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

2.3 专项训练,强化学生免疫能力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比有着更强的发散性,教师在渗透健康教育时,也应针对性地布置运动项目,让小学生们可以得到更为有效、更具实效的教育与训练,并在这一环节当中,逐步强化小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

例如,教师创设专项训练任务时,可以根据体育课开展时的客观条件进行布置。如,冬季体育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冬季拉练活动,让小学生们以冬季长跑、户外越野、负重慢跑等形式进行跑步训练,这一角度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跑步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存在的枯燥感,还能够让小学生在寒冷的冬天,保持较高的核心体温,进而强化了小学生抗寒冷的免疫能力,并降低了小学生由于气温降低而患染感冒、发烧等生理疾病的可能性。春、秋季节的体育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长距离匀速跑、体操、瑜伽等训练项目,春秋季节温度变化较大,教师选用强度、耗时适中的体育运动作为训练的载体,既有利于激活小学生的核心机能,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体血液循环,并在根本上提升了小学生的身心免疫力。夏季的体育课程,教师则可以选用足球、篮球等强度加大的项目作为训练的载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选择游泳作为训练的参考。该类运动存在的特点是运动量较大、排汗量较多,加以夏天气温较高,小学生在从事这些运动训练时,则可以更为高效的排出身体内部的杂质、减少身体内部的体脂,塑造更具线条感的肌肉组织,并全面增强对生理疾病的免疫能力。教师对不同季节的体育运动项目做出精心设计,既保障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又实现了健康教育的高效落实,进而强化了小学生自身对健康疾病的免疫能力。

2.4 生活管理,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健康教育,二者开展的根本目的皆是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在落实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在课堂之上安排小学生进行运动、锻炼,还应以理论化的方式,教导小学生体育、健康相关的知识与内涵。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则可以通过生活管理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小学生们在生活分析、生活思考的环节中,感知体育内涵、感悟健康知识,进而,养成学习、成长所必需的健康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程的非训练时间,教导小学生生活相关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如,“同学们,适度且充足的体育运动可以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那在生活中,从事哪些行为也有利于保持我们的健康状态呢?”教师围绕生活提出问题。小学生A思考后举手表示:“老师,我认为充足的休息睡眠,合理的饮食搭配也可以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小学生B补充说:“老师,我觉得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劳逸结合也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小学生C则说:“……”教导小学生健康行为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对“不健康行为”作出讲解,如,熬夜、抽烟、喝酒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创设“健康生活”的项目体系,其内容,应细化到学习的各个阶段、生活的各个时间节点。如,“清晨”这一项目板块,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规划,6:30起床,自行穿好衣物,并从事简单的体育锻炼;7:00-7:15调整身心状态、洗漱,根据运动的出汗量,自行决定是否需要更换衣物;7:15-7:30吃早饭,蔬菜、牛奶、鸡蛋均衡搭配;7:30出发上学。后续内容,教师则可以给予小学生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师以生活管理的形式渗透健康教育,既养成了小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又规律了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进而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5 教学联动,保持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分为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教师通过体育教学以及生活管理等方式渗透健康教育,其主要针对的便是“生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则需要教师在引导小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同时,与理论学科的教师进行联动,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健康建议,进而在维持小学生生理健康的同时,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例如,教师落实健康教育时,可以从“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角度出发。“生理健康”角度,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运动情况,合理规划现阶段的运动任务与运动项目。“心理健康”角度,教师则需要与各科任的教师进行联动,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健康建议。理论学科的教师多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授课时,为了保障教学的进度、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教师往往会选择最常见的“板书文字”的方法进行授课,这一方法的运用,虽然能够起到知识传递的效果,但也会为小学生带来较重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此时,体育教师便可以为理论学科的教师提供建议,如,改变教学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授课,以此来降低教学的枯燥性与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减轻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借助体育游戏(原地蹲起、原地跳跃、俯卧撑、平板支撑等)来辅助课堂练习,让小学生在解答题目的同时,身心可以得到适度的锻炼,压力可以得到相应的排解。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还可以与理论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利用教学之余或自习课的时间,带领小学生到操场上进行体育比赛、趣味运动,以此来释放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改善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教师将体育教学、健康教育和理论学科的授课进行整合,既有利于增强各项教育工作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还有利于构建学习、运动、生理、心理的良性循环体系,进而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6 家校联动,养成学生健康习惯

健康教育本就存在着较强的发散性,仅依靠体育教育一方施力,远远无法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则可以基于“家校联动”的角度,将小学生的家长带入到健康教育的环节当中,通过发挥家长独有的优势,来扩大健康教育管理的范围,并在教師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下,逐步建成更适宜小学生成长的健康环境,逐步养成小学生积极、良好的健康习惯。

例如,教师开展家校联动的健康教育时,可以从“线下联动”“线上联动”两个角度出发。“线下联动”角度,教师可以创办体育亲子活动,让家长们走进校园,陪同小学生一起进行锻炼与运动,以此来保持小学生的健康状态;也可以创设“健康教育”主题的座谈活动,与小学生的家长们面对面、零距离地沟通与健康教育的看法和心得,并围绕于此,调整未来的体育教学计划与健康教育安排。“线上”角度,教师则可以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小学生的家长进行线上沟通,或为家长们提供健康教育相关的素材,由家长扮演“教师”的角色,教导小学生健康相关的知识;或为家长们布置健康教育的任务,由家长监督小学生进行每日运动与每日锻炼。教师选用“线下”“线上”两种方式开展家校联动的健康教育,既有利于提升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与范围性,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从事健康活动的概率,进而在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切实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落实。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立足多元角度,选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进行整合,既培养了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升了小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又塑造了小学生健康的意识观念、保持了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康状况,进而,为小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蓝溪梅永小学(中心校))

猜你喜欢

竞赛篮球环节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