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语文专题学习活动 激发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2022-07-05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天津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苏轼诗歌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范 睿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的鲜明特色是以生活主题和文体组织单元,优化和整合教科书各个系统,突出学习重点。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难实现单元主题的要求的落实,依然是以“篇”为载体的单篇教学为主。单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知识的零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留给学生的只能是碎片化的记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从教情、学情出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把语文专题阅读学习实践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是当前聚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胆尝试。

一、什么是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是指确定专题,然后选定材料,围绕专题进行阅读、练习、写作的学习模式。所谓“专题”,应该有一个“魂魄”的东西存在,它是“专题”的灵魂或精神所在。1.可以选一个人,如苏轼、如鲁迅;2.可以选一本书,如选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人和书可互为依托;3.可以选一种文化现象,如梅兰竹菊;4.可以选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如《背影》《祝福》;5.可以是一个话题,如亲情、英雄等;6.可以是一种文体,如说明文、散文等。此次课题研究将部编版教材中狭义上的各个单元话题,通过提炼、整合和改变,丰富了内涵,衍生以下五种模式的专题:一是教材各单元的文体专题。如说明文单元和诗歌单元等。二是教材各单元原有的话题。如亲情专题和民俗文化专题等。三是整合教材不同单元中的课文组成新的专题。比如,将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关雎》《蒹葭》《子衿》和李商隐的《无题》,还有九年级下册必读名著《简·爱》整合为爱情专题。四是改变原有话题提炼成新的专题。比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话题本来是“探险”,引导学生认识探险的意义,然而《伟大的悲剧》《带上她的眼睛》都以主人公的生命终结而告终,难以引导教学目标。因此,研究者将单元话题提炼改变为“英雄”专题。五是将初中六册课本中某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整合在一起学习,如苏轼专题、鲁迅专题等。专题学习主题突出,注重文本阅读,将语文知识融入学习的全过程,写作内容与专题所读、所学息息相关。经过探索,除了大专题学习,研究者还进行了小专题学习的尝试。专题学习持续时间最长一个月,最短三天,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二、专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激发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题确定后,在探讨如何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下,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学生的学习流程图。这是一个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再创造的过程,对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会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研究者在开展语文专题学习活动,激发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备课

专题的确定需要充分分析学情,并提出预设目标。预设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专题学习“总标题”的拟定,这决定了内容范围的限定和学习走向的预估,关乎阅读哪方面的内容和思考、研究哪方面的问题的确定;二是学习目标的基本确定。要从思维、语言、人格三方面给专题学习进行价值定位,也就是这个学段学什么“知识”是有价值的。在探讨如何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下,教师的备课不再单纯地为自己的“讲”或“教”,而是由学生的“先学”变为教师的“先学”,然后设计教学流程:开题—泛读概述—精读原著—上网研读—选题写作,五个环节力求达成教与学的同步运作,协调匹配优化学习内容。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多“导”少“带”,让学生阅读品味,以突破课文的难点。

(二)课堂教学

专题学习课堂教学环节需要一间计算机教室,每个学生一台电脑,教师将备课阅读资料发在电脑上和学生共享,泛读概述和上网研读环节学生都要使用电脑阅读。学生阅读文章或整本书后会在讨论组里讨论交流阅读心得,促进了语文学习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以下是教学环境的变化,还有教学内容的变化。

1.教材各单元的文体专题教学

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的诗歌单元等。以诗歌单元为例,九年级上、下学期各有一个诗歌单元,九年级下册时由于有中考压力,很多学校将诗歌单元省略,但笔者认为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露的泉水,在这种情况下将这两个单元进行整合,在九年级上册进行一个诗歌专题学习。导学单设计为:第一部分是认识诗歌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是诗歌批注示例《我爱这土地》,批注符号:“/”表停顿,“·”表重读,“Δ”表示押韵的字,意象用圆圈圈出,重要形容词画波浪线。第三部分是照猫画虎,按以上赏析诗歌的方法评析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蓉的《乡愁》两首诗歌,一篇课内一篇课外,比较阅读。第四部分是书海泛舟,阅读并赏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拓展阅读诗歌名篇和练习中考习题。第五部分是妙笔生花:(1)冰心和泰戈尔的诗歌语句短小,意象鲜明,亲切自然,非常适合初中生进行仿写。结合自己的体验,并发挥想象,写一首小诗。(2)根据所学诗歌知识,自由创作。诗歌专题阅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2.改变原有话题提炼成新的专题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单元主题本来是“探险”,引导学生认识探险的意义,然而其中几篇文章都以主人公的生命终结二告终,难以引导教学目标。因此笔者将单元主题提炼改变为“英雄”,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和人生观。

例如,学生学习本单元除了精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和《带上她的眼睛》三篇课文外,还和课外名著相结合,阅读《水浒》有关武松的章节。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不为表面的光环所迷惑,还指导学生阅读了潘知常的《说<水浒>人物》有关武松部分和林世芳、杨家驯的《重新解读<水浒传>》,从非常规角度看水浒人物,颠覆传统看法,学生心目中的武松形象轰然倒塌,学生的英雄观得到了完善和提升。

3.课本中整合学习作家的所有作品

初中六册课本中某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整合在一起学习,如把部编版入选苏轼的作品的集中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 密州出猎》。揭题激趣、原作精读、作品泛读、讨论写作四个环节层层深入的感悟体会,首先从苏轼生平初步感知其人,其次学生反复阅读重点作品进一步感悟苏轼,再次阅读别人眼中的苏轼作品深入感悟苏轼,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写作,呈现自己心中的苏轼形象。学生在整个专题的学习中,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认识了解了苏轼,通过写作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还将更多的语文活动融入专题性学习,在苏轼专题学习中穿插讲苏轼轶事,朗诵苏轼诗文,赏析苏轼诗词名篇,为苏轼写墓志铭和课前三分钟交流《苏东坡传》的阅读感受等活动,既增加了专题活动的趣味性,又与中考练习相契合。应用苏轼专题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自主走近范仲淹、李白、杜甫、陶渊明……专题学习多了后,应该考虑建立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让每小专题集合起来也成为一个体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苏轼专题与其他专题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文人士大夫对生活、理想的选择方面有更深的认识。

(三)作业交流

由于专题学习的开展,学生的作业交流形式也发生改变。学生的QQ 群里常常会分享上课的阅读资料,学生阅读文章或整本书后会在班级QQ群里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学生下课会主动索要复习资料,课下师生、生生会共同探讨专题学习问题,突破了传统专题学习模式的限制。部分学生完成的选题作文后,笔者在每班挑选几篇整理成资料印发给全班学生上课交流学习,并完成1+1+1的任务(就是提一点优点,提一点缺点,提一点改进意见)。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管是被选中的交流者,还是阅读者都获益良多。

(四)课程评价

专题阅读课程评价由单一评价转向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多元评价、从静态评价转向发展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人文评价。

1.学生学业评价

项目(1)完成精读4 万字、泛读20万字的阅读量(2)课堂表现(3)读书笔记(包括书上圈点勾画)(4)学习同伴互评(5)撰写课程学习总结、论文或阅读作文赋分30分20分20分10分20分备注60~75分为“合格”、76~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撰写的文章获市级二等奖以上或在报刊上发表,一般可认定为“优秀”。专题课程学习结束,颁发“专题课程学习结业证书”。

2.专题课程本身评价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下面六个方面对专题课程本身进行评价:

(1)课程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2)课程内容是否具体恰当;

(3)课程实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4)阅读方法是否多样合理;

(5)时间安排是否恰当;

(6)教学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专题学习课程评价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专题阅读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是教师下一次专题学习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

三、收获

在专题学习后,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任务中解放出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阅读作品,围绕专题选取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备课重心转移到了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时间进行海量阅读,遨游在书海中。这也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的成长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这才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师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构建了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语文学习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学生的成长主要体现在:1.学生学会潜心静气阅读作品;2.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3.专题阅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4.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宽;5.弥补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差异,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思考

开展语文专题学习活动,激发了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会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新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新的思考。

其一,专题学习也育人。研究者认为专题教学目标更多应指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掌握知识。若学生能自主地分析专题学习与习题考查的知识点间的关联,那么学生在成绩上取得进步是必然的,并且意义可能还不止于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价值感,让学生在面对习题时不再像面对判刑书那般凝重,同时感受到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知识并不玄奥,它是有体系的,当教师用心去认知它就会发现其很容易被掌握。

其二,专题学习也需要分层。专题学习的难易度如何把握?如何照顾学生的兴趣?如何兼顾学生的差异?笔者建议专题学习布置作业可以考虑分层定制,分层布置作业。

其三,建立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应该考虑建立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让每个小主题集合起来成为一个体系,这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其四,专题学习和中考要求相结合。开展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为突破口,教师不断转变、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更加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考试题型、内容、范围、分值均会变化,因此如何将专题学习与省考对接,仍需要长期的探索。

五、结语

总之,所有的实践,无论是小的收获或是失败,留下的是许许多多的思考以及漫长的道路需要继续前行。有效的思考会成为经验,成为前行路上的铺路石。笔者相信,携有效的思考上路,前行途中有待花开。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苏轼诗歌
省妇联召开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腰痛专题学习的必要性
从善如流
物理专题学习的“分类+变式”设计——以直流电路动态分析专题学习为例
苏轼“吞并六菜”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苏轼吟诗赴宴
诗歌岛·八面来风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