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罗派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有效性及对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7-05叶建宁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卡因无痛分娩硬膜外

叶建宁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东莞,523000)

无痛分娩为产科的一种常规分娩方式,在不影响产妇机体及确保胎儿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缓解甚至完全阻滞分娩疼痛,帮助患者顺利生产,提高患者产后睡眠质量[1]。罗派卡因硬膜外阻滞为无痛分娩中重要的镇痛、麻醉举措,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镇痛时间长,可在维持产妇机体血流动力学循环,稳定呼吸循环的同时,还能提高分娩后产妇的睡眠质量[2-3]。本研究选取无痛分娩产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罗派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有效性及对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滨海湾中心医院麻醉科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41±5.11)岁,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9.86±5.62)岁,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12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我院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2)对本研究知情;3)临床资料齐全;4)具备正常听力、沟通能力;5)感知功能、自主意识清晰;6)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2)排除合并代谢性疾病;3)排除凝血功能、血液系统疾病;4)排除长期服用止痛药物;5)排除对研究药物存在过敏现象;6)排除存在肝肾功能不全;7)排除中途退出研究。

1.4 护理方法

1.4.1 基础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将乳酸林格氏液(500 mL)注入给予扩容,经鼻以2 L/min氧流量给予吸氧处理,结合产妇进行实时体制监测。

1.4.2 对照组接受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 在产妇宫口扩张至3 cm距离时即刻选择L3~4为麻醉穿刺间隙,向头方向置管,成功穿刺后置管4 cm,且在确保未有回血现象后,注3 mL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96),观察确定在硬膜外腔外后再注入舒芬太尼(AstraZeneca AB,瑞典,注册证号:H20140764),0.48 μg/mL;以及0.75%氯化钠混合液注入6~8 mL,并连接上电子镇痛泵。

1.4.3 观察组给予罗派卡因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方法基础上加施0.075%的罗派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1 μg/mL,10 mL/h。全程需对产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心率等进行密切监测。

1.5 观察指标 1)呼吸循环功能相关指标:采用IntelliVue-MP50型监护仪(德国PHILIPS公司)持续监测2组麻醉前及分娩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参数变化;2)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评2组产妇分娩前、分娩后疼痛程度,总分10分,得分越低则疼痛程度越轻[4];3)睡眠质量: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通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7个维度评估麻醉前、分娩后2组睡眠质量[5],每个维度0~3分,总分为21分,分值越低则提示睡眠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呼吸循环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情况比较 麻醉前,SpO2、R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组SpO2、RR指标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SpO2、RR指标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呼吸循环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情况比较 分娩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组VAS评分较同组分娩前低,但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情况比较分)

2.3 2组患者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情况比较 2组患者分娩前,PSQ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观察组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分娩是妊娠妇女的重要时刻,分娩时因盆底肌扩展、子宫收缩等因素导致机体产生剧烈疼痛,同时还会引起产妇不良情绪,儿茶酚胺释放影响产妇呼吸循环功能,增加风险事件的发生率[6]。常规硬膜外阻滞虽有较好麻醉效果,可在一定程度缓解产妇分娩中机体的应激反应,但作用时间短暂且镇痛作用有限,导致呼吸循环难以维持稳定,影响产妇分娩后睡眠质量[7-8]。因此,进一步探寻最佳麻醉方案,维持产妇呼吸循环功能,提高产妇睡眠质量,是目前研究重点。

SpO2、RR属于反映机体呼吸循环功能的标志性指标,可有效评估产妇氧合状况,反映呼吸性酸中毒情况,为早发现低氧血症、高碳酸提供有效临床依据,提高分娩安全性[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娩后SpO2、RR指标均较对照组高,提示罗派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产妇产程中,可稳定产妇呼吸循环。罗派卡因是无痛分娩中的常用镇痛药物,其机制与布比卡因理化性质极为相似,属于长效性酰胺类麻醉、镇痛药物,可在不影响子宫胎盘血流前提下实现麻醉、镇痛效果,且对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无明显毒性,进而可维持机体呼吸循环功能,同时罗派卡因有较好的血管收缩作用,无需额外增加机体肾上腺素,进而可有效改善机体应激反应,避免风险事件发生;与此同时,罗派卡因浓度较低,能在不影响运动神经的前提下,阻滞感觉神经传递,使感觉与运动阻滞出现分离效果,进而实现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还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高产妇分娩后睡眠质量[11-12]。同时研究结果还发现,分娩后观察组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罗派卡因硬膜外阻滞可改善疼痛程度,提高分娩后睡眠质量,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罗派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产妇产程中,可稳定产妇呼吸循环,控制疼痛程度,提高分娩后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卡因无痛分娩硬膜外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人文关爱护理与体位护理联用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无痛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健康有影响吗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