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7-05朱晓静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血管肢体约束

朱晓静

(德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德州,253500)

在临床诊断脑血管病中,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Total Cerebral Angiography,全脑DSA)为检查脑血管的主要方法,是该类疾病的“金标准”,其采用的技术为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在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时,术中需肝素化处理,对患者存在一定创伤,所以术后为防止形成局部血肿、穿刺处出血等,需对术肢制动12 h,局部压迫6~8 h,静卧24 h[1]。对于患者而言,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会增加一些不适症状,如肢体麻木、腰酸背痛,且患者面临较大痛苦,加之担心夜间不自主活动,所以其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过对患者采取安全的制动方案,则可帮助患者改善睡眠,减少不适症状[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德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6±13.4)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4±14.2)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诊断显示满足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标准;2)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且自愿加入后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为首次发病,无既往或先天性心脑血管发病史。

1.3 排除标准 1)排除精神类疾病以及认知障碍者;2)排除依从性较差且不能对其进行随访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下肢制动干预 对家属和患者开展知识宣教,待其回到普通病房后,患者术后平卧24 h,术侧肢体保持12 h伸直制动,其余肢体不受限。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肢制动中用约束带辅助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下肢制动中用约束带辅助,采用棉布约束带在术侧脚踝部系好,以2根手指能够插入为松紧度,在床档固定,床档和肢体牵拉具有适宜松紧度,叮嘱患者术侧肢体需保持伸直位,以舒适为宜,且可水平移动,约束带固定12 h,不能屈膝、屈髋,

1.5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3]。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4 2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对于全脑血管造影术者而言,因术后需加压包扎穿刺部位,并经弹力绷带固定,尽管此种方式减少了出血,但需对术侧肢体制动,因患者担心伤口出血,所以其下肢制动时不敢移动,整个躯体僵持,加

之伤口疼痛,在强迫体位长时间制动影响下,患者产生肢体麻木、腰背酸痛等症状,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4]。而通过在下肢制动时对患者采用约束带辅助,可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其过度关注制动,且不会在下肢摆放时刻意关注体位,同时可松弛背部肌肉,放松背部神经,有效减轻了紧张、恐惧等心理,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不适症状。另外此种约束带辅助下患者可适当翻身,可合理固定制动术肢,并能避免过度屈膝、屈髋,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5]。通过应用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还具有减少穿刺局部出血与血肿发生概率的作用。在使用踝部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过程之中,作为患者可以不必考虑下肢摆放位置,所以会有效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并且能够适当进行翻身。在应用约束带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使用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使用目的,并且在约束期间加强巡视,关注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确保患者使用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下肢制动中约束带辅助发挥着极大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下肢制动中约束带辅助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肢体约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肢体语言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肢体写作漫谈
马和骑师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体检别忘查脑血管
面试六禁忌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