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术后肿瘤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2022-07-05殷高政刘健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障碍肿瘤疼痛

殷高政 刘健

(潍坊高新区人民医院,潍坊,261000)

睡眠障碍患者常伴随出现一系列身心疾病,如抑郁、记忆力减退、内分泌紊乱等。有调查数据显示,睡眠质量异常在癌症患者中发生率约为49.7%,且确诊为癌症后,患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从而导致睡眠质量降低[1]。采用介入术治疗癌症肿瘤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更为严重,所以会导致睡眠质量进一步降低。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介入术后2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潍坊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介入术后2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5例,女95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6.2±10.3)岁。

1.2 纳入标准 1)均为肿瘤患者,均为介入术后1 d;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排除正进行运动干预或心理治疗者;2)排除不识字者;3)排除肝性脑病者;4)排除认知障碍者;5)排除精神病史者。

1.4 研究方法 所有对象均采用医院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各为7个条目,共14个条目,总分11~21为肯定症状,8~10分可疑症状,0~7分无症状)[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3](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内容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总分为21分,各项采取0~3分计分,PSQI>7分为睡眠障碍)、基础情况调查表(涉及内容为24 h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用于评估疼痛、治疗方式、癌症病理分期、人口学资料如婚姻、学历、性别、年龄等)等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64分,回收率82.0%。

1.5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情绪相关性。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本次有效回收问卷共164份,睡眠障碍(PSQI>7分)48.8%(80例),其中女52例,男112例。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患者的PSQI得分情况:肯定抑郁29.3%(48例),(10.8±4.7)分;可疑抑郁15.8%(26例),(9.5±4.1)分;无抑郁54.9%(90例),(6.1±3.8)分;肯定焦虑14.6%(24例),(11.9±4.4)分;可疑焦虑15.8%(26例),(10.2±4.8)分;无焦虑69.5%(114例),(6.8±4.2)分。见表1。

表1 肿瘤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睡眠质量以24 h NRS评分、抑郁情绪为独立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2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2.3 PSQI及各因子得分情况分析 本次有效回收问卷共164份,睡眠障碍(PSQI>7分)48.8%(80例),其中女52例,男112例。其中主观睡眠质量(1.32±0.75)分,入睡时间(1.54±1.08)分,睡眠时间(1.03±0.98)分,睡眠效率(1.18±1.15)分,睡眠障碍(1.44±0.59)分,睡眠药物(1.29±0.84)分,日间功能障碍(0.78±0.75)分。见表3。

表3 PSQI及各因子得分情况(分)

3 讨论

当前肿瘤患者多伴随有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患者大多表现为神经性以及继发性功能缺失,部分肿瘤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情感异常,而长时间以及持续的焦虑将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均称为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本研究对肿瘤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况以及围术期术后状况的了解,并结合相关护理措施,来改善危险因素,并提升整体护理效果,为患者临床早期诊治和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4-5]。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主要通过放射治疗。现如今在临床中会有50%的患者需要使用放射治疗。目前来说,肿瘤患者放疗后一般带有负性情绪,主要体现为悲观、失落[6]。除此之外生命质量较低、治疗依从性较差。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实施综合护理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的睡眠障碍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心理指导,通过播放视频以及舒缓音乐,缓和患者内心压力,与此同时可对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避免其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

外科手术作为当前临床中进行治疗肿瘤的首要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将会造成组织直接损伤,同时使患者出现病理性改变。作为当前临床中的特殊表现,患者易发功能障碍以及焦虑症,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因素。在临床中,情绪障碍常发生于肿瘤患者介入术后[7]。受焦虑、烦躁等因素的影响,表现为肿瘤患者的特异性,并存在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治疗具有一定挑战。作为当前独立危险因素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8]。

有调查数据表明,在介入术后肿瘤患者中,发生睡眠障碍的概率为48.8%,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本次有效回收问卷共164份,睡眠障碍(PSQI>7分)48.8%。该结果与前述调查数据较为接近。本研究显示,肯定抑郁29.3%,可疑抑郁15.8%,肯定焦虑14.6%,可疑焦虑15.8%,这表明介入术后发生抑郁焦虑等症状的肿瘤患者较多,且不同症状者的PSQI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睡眠质量可受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通过对患者开展音乐疗法和正念减压干预,可对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改善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睡眠质量以24 h NRS评分、抑郁情绪为独立影响因素。该结果表明,对于肿瘤介入术后患者而言,抑郁和疼痛是导致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一般疼痛程度越高,则其睡眠质量越低,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对疼痛程度准确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疼痛或止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最后,针对肿瘤患者介入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缓解不良情绪,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同时还需注重缓解患者疼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睡眠障碍[9]。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发生睡眠障碍的概率较高,且睡眠质量主要受到疼痛强度和抑郁情绪影响,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

猜你喜欢

障碍肿瘤疼痛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滚蛋吧!肿瘤君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怎么给疼痛分类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