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苏迪曼杯石宇奇技战术运用分析

2022-07-05孔祥宇李旭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杀球接发球后场

孔祥宇 李旭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苏迪曼杯”又称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是代表世界羽毛球最高水平的团体赛事,比赛的一般上场顺序为男子双打、女子单打、男子单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尤其是在团体赛中,男子单打比赛扣人心弦,并且作为第三场比赛,处于整场比赛的转折阶段,引导着整场比赛的走向,备受人们关注。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竞争愈演愈烈,运动员的实力差距不大,技战术的运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在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上,虽然已然完成了新老交接重要阶段,但目前运动员各方面的状态仍未成熟,石宇奇作为中国新生代球员代表,虽然具备了与世界顶级选手抗衡的能力,但与林丹、李宗伟等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应有更高的危机意识。在2021 年苏迪曼杯比赛中,石宇奇作为中国队男子单打选手,半决赛对战韩国选手许光熙,大比分2∶1逆转取得比赛胜利,并且在决赛对阵日本选手桃田贤斗的比赛中越战越勇,大比分2∶1取得比赛胜利。基于此,该研究以石宇奇在半决赛和决赛两场比赛(共6局)的技战术运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看石宇奇vs 许光熙(半决赛)、石宇奇vs桃田贤斗(决赛)两场比赛,从多种角度对石宇奇的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在比赛中的突出优势与存在的不足,进而为我国羽毛球男子单打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2021年苏迪曼杯石宇奇技战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平台,以“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为关键词,搜集了有关石宇奇的报道与文献,并查阅了大量与羽毛球技战术相关的文献,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录像分析法

通过腾讯视频软件,观看2021 年苏迪曼杯羽毛球比赛半决赛、决赛中男子单打选手石宇奇的比赛录像,并通过慢放录像,进行数据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

统计石宇奇比赛数据,使用Excel 2019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球与接发球统计分析

2.1.1 发球技战术分析

发球既是比赛的开始,也是技战术运用的重要环节,出色的发球能直接得分或者迫使对方接发球失分,同时还能直接获得第三拍的主动权。通过观看两场比赛视频,统计发球数据(见表1),发现在比赛中,石宇奇发球落点变化较少,主要以前场1 号位和5 号位为主,发1号位的次数有62次,占58.5%;发5号位的次数有42次,占39.6%。1号位、5号位这两个区域离发球者距离较近,球的飞行时间短,接第三拍的难度较小,容易抢占主动。其次是2 号点位,共发了2 次,占1.9%,2号点位的发球难度相对较大,球的距离远,飞行时间长,球的路线呈“小斜线”,容易被对手抓扑。其余的3号点位、4 号点位、6 号点位是后场的3 个点,男子单打球速更快,发后场球容易被对手进攻,丢失比赛的主动权。

表1 石宇奇发球技术统计表

2.1.2 接发球技战术分析

如表2所示,石宇奇两场比赛共接发球91次,其中弹推球使用次数最多,达到了59 次,占64.8%;其次是搓放球,共使用了31次,占34.1%。在羽毛球接发前场球中,高质量的搓放球、弹推后场球,也有助于改变接发球节奏,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石宇奇接发网前球大多都是横拍推、放,接发球时,击球点较低,威胁较大的竖拍击球几乎没有,两场比赛中共有1 次抢扑,占比1.1%,给对手第三拍的压力较小。后场接发在两场比赛中没有运用。整体表现出石宇奇对接发球技术的运用比较保守,多以控制为主。

表2 石宇奇接发球技术统计表

2.2 前场技战术分析

通过表3 可以看出,石宇奇使用最多的一项技术是挑球,共使用了108 次,占比27.6%;其次是推球,共使用91 次,占比23.3%;第三是放网,两场比赛共使用90次,占比23%。通过前场技术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石宇奇主要通过网前推挑控制对手后场,结合放、勾技术的使用,充分调动对手,从而创造进攻的机会。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发现,石宇奇在面对不同的对手时,挑球的弧度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常常出现被抓突击的情况。随着现阶段羽毛球男子单打逐渐变得愈来愈“狠”,节奏越来越快,网前的争夺影响着全局主动,即使后场有再强大的进攻实力,也需要积极的抢网意识和细腻的网前技术的共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表3 石宇奇前场技术统计表

2.3 中场技战术分析

一名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具备相当扎实的防守技术,从而才能由守转攻。根据回球特点的不同,将中场技术分为挡网、抽球、接杀挡网和接杀挑球四类。如表4 所示,石宇奇在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接杀挡网,共使用了44次,占45.83%,其次是挡网技术,共使用29 次,占30.21%,接着是抽球,共使用22 次,占22.92%,最后是接杀挑球,使用仅1 次,占1.04%。可以看出,在比赛中石宇奇在防守时,主要依靠挡网前球,化解对手杀球和抽球的进攻,调动对手前后跑动,在此基础之上,接杀时适当结合挑后场球,通过落点的变化,限制了对手的连贯速度,创造进攻的机会,体现了强大的攻防转换能力。

表4 石宇奇中场技术统计表

2.4 后场技战术分析

从2004年到2012年,以林丹、陶菲克、李宗伟为代表的选手,依靠凶猛的后场进攻,“统治”了那个时期的羽坛,也为现代羽毛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后场技术主要分为高球、吊球、杀球3 种,其中高球的飞行时间长,弧度高,一般用于调动对手;吊球和杀球都属于进攻性技术,两种技术在比赛中组合使用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通过表5数据看出,在后场击球时,石宇奇大多都是以杀球的方式回击,两场比赛总共使用了154次,占42.8%,其次是吊球,共使用了136 次,占37.8%,最后是高球,共计70次,占19.4%。石宇奇在后场进攻时展现了强大的进攻能力和隐蔽的后场一致性,通过杀球给对手在防守上制造了相当大的难度,迫使对手的站位向后退,再结合吊球,利用大对角线的结合,让对手在防守时难以侧重,并且还有起跳停顿高球直接得分,在中前半场的防守给对手相当大的压力。

表5 石宇奇后场技术统计表

2.5 主要得失分技术分析

2.5.1 后场主要得失分技术分析

如表6 所示,石宇奇的主要得分都是通过后场进攻,得分次数最多的是杀球,在两场共6 局比赛中,杀球共计得分48 分,在主要得分技术总数中占77.42%,同时杀球也是失分次数最多的技术,共失分10 分,占主要失分技术总数的28.57%,所以在使用杀球技术时,转变杀球使用的目的,不以一拍打死为主,适当降低杀球的质量,不追求大角度、大力度,更多要注意加强自身对接下一拍的连贯性,减少杀球的失误率。起跳杀球的速度快,落点更“尖”,是大多数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但在起跳杀球的同时,前半场的空当也暴露得相当明显,在对手成功防守的情况下,由于杀球速度很快,意味着一杀完球,就要快速从后场移动到网前,反而会导致体能大量消耗,从而导致出现杀球出界、下网等失误情况出现,这时杀球的效果并不显著。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早期林丹同样也是贯彻“杀上网”这一战术打法,通过积极主动的进攻,直接得分,也存在一定的失误率。但伴随年龄的增长,在职业生涯中期,转变为“拉吊突击”打法,旨在技战术组合中更加注重稳定、控制,不再是单一的进攻,通过高远球、吊球结合合理运用,创造出合适的进攻机会,再进攻,不会轻易暴露空当,这是林丹打法转变的成功之处,同时为石宇奇后期训练的方向提供参考。吊球的得分与失分次数相近,比赛中关于吊球的得失分都位于边线处,角度非常刁钻,出界球也仅差于毫厘之间,在总共使用136 次的情况下,得分10 次,丢分8 次,从数据上看,说明了大部分的吊球的质量中规中矩,但对个别落点靠近边线的球在细节上的掌控,落点的精确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表6 石宇奇主要得失分技术统计表

2.5.2 前、中场主要得失分技术分析

前场搓球、推球、勾球3项技术主要作为迫使对手起球不到位,后场进攻前的铺垫手段,因此直接得分相对较少,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前场单项技术使用次数相对较少,推球失分次数8次,占总失分技术总数的22.8%;搓球失分次数3次,占总失分技术总数的8.6%;勾球失分次数3次,占总失分技术总数的8.6%,数据表明失误率并不低。失分最多的是接杀挡网,共使用44次,失分7 次,一方面说明了接杀球防守技术存在不足,另一方面说明在战术制定中,前期技术使用配合、球路组织不合理,导致给对手进攻机会过多,也是接杀球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石宇奇发球主要以前场1 号位和5 号位为主,落点较为单一。接发球大多是横拍推、放,拉开对手为主。

(2)前场技术主要以控制对手后场两底线再结合搓、勾技术调动对手跑动,创造后场进攻机会。

(3)中场接杀挑球的使用有效地限制了对手进攻的连贯性,创造防守反击的机会,具有强大的攻防转换能力。

(4)后场动作一致性极其隐蔽,给对手的防守造成相当大的难度,且有很强的杀球直接得分能力。

3.2 建议

(1)增加发球落点的变化和练习发后场球,面对前场变化多的选手时,可以适当偷发后场球,将对手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后场,降低对手前场给自身第三拍带来的压力。接发球要加强竖拍的练习,养成竖拍习惯,提高抢网的意识。

(2)前场的搓球、勾球小技术多加磨炼,增加细腻程度;推、挑球技术要根据对手的身高作出相应调整。

(3)加强低重心防守的能力训练、接杀挡网技术的稳定性,提高防守能力。另外,在战术的制定上要更加有针对性,限制对手的进攻,降低中场接杀挡网失分率。

(4)在把杀球作为一种得分手段的同时,也应把杀球当作为下一拍创造机会的手段,有效降低杀球的失误率,同时还要加强吊球的训练,提高对吊球落点的掌控能力。

(5)后场快速的杀球和隐蔽的一致性作为有效的得分手段应继续贯彻使用,并通过这两场比赛取胜的案例,为中国羽毛球国家队男子单打队员训练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杀球接发球后场
一个偷发后场引发的争论
直击2021奥运新增项目
网球运动中接发球技能的强化探讨
混双面对女生时你会怎么打
后场头顶之后场头顶高远球技术
中场突击技术之
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后场腾空杀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关于杀球的一些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