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滴定实验”的命题思路和案例分析

2022-07-05方志坤

中学化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指示剂锥形瓶标准溶液

方志坤

一、“滴定实验”命题基本思路和考查内容

1.基本思路

(1)一个中心: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见量化摩,遇问设摩”。

(2)两种方法:①守恒法:包括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②关系式法。

2.高考考查内容

(1)考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2)考操作: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滴加指示剂、滴定终点。

(3)考指示劑的选择

①酸碱滴定:指示剂变色范围尽量与反应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强酸与弱碱滴定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强碱与弱酸滴定用酚酞作为指示剂,而强酸与强碱滴定既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

②淀粉:涉及到碘单质的滴定。

③若反应本身有明显颜色变化可以不添加指示剂,如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

(4)考终点判断

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一滴xx溶液,溶液(或沉淀)由xx颜色变为xx颜色,且30秒内颜色不恢复为原来颜色。

(5)考计算(难点)

思维如图1所示,根据涉及方程式→找关系式(方程式计量关系/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列式计算

特别注意:待测液是否稀释后取一定量?单位是否换算?待计算量对象是某物质还是某元素?

(6)考误差分析:c=1(V表示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若V、偏大cB偏大;若V、偏小→cB偏小。

特别注意:误差来源于滴定管中液体(可为标准液或者待测液)体积变化!首先分析滴定管中液体用量的变化,再根据计算式分析误差。

二、“四种滴定”实验的案例分析

1.酸碱中和滴定法

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只有c·K≥10—8,滴定才有明显突跃。一元强碱滴定多元弱酸,只有K/K≥103时,才有分次突跃。

类型一:常规酸碱中和滴定

例1[2017年全国卷I,26(5)]用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来测定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测定过程如图2所示。

已知:NH3+H3BO3==NH3·H3BO3

NH3·H3BO3+HCl-NH,C1+H3BO3

取某甘氨酸(C2H3NO2)样品mg进行测定,滴定时消耗浓度为c mol·L—'的盐酸V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的纯度≤<%。

解析由题意可知,甘氨酸样品中的氮元素先转化为NH3,再被H3BO3吸收,转变为NH3·H3BO3。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n(C2H,NO2)=n(NH3)=n(NH3·H3BO3),再根据

NH3·H3BO3+HCl-NH4C1+H3BO3

可得n(NH3·H3BO3)=n(HCl),

所以n(C2H3NO2)=n(HCI)

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类型二:分步酸碱中和滴定(双指示剂法)

用标准的盐酸滴定NaOH和Na2CO,溶液,示意图如图3所示。

例2 [2021年湖南,题15节选]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

NaHCO3的含量,过程如下:①称取产品2.50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②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0.1000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V1mL;

③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0.1000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V2mL;

④平行测定三次,V1平均值为22.45,V2平均值为23.51。

(1)指示剂N为,描述第二滴定终点前后颜色变化。

(2)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第一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第一次滴定终点为Na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呈弱碱性,第二次滴定终点为溶解有CO2的NaCl溶液,呈弱酸性,故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

(2)第一次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HCINaHCO3+NaCl

第二次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NaHCO3+HClNaCl+H2O+CO2↑

25mL产品溶液中NaHCO,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2-V1)mL,故产品中的m(NaHCO3)= 0.1000 mol/Lx(23.51-22.45)x10-3Lx250/ 25x84g/mol=0.089 g,故产品中NaHCO,的质量分数为0.089g/2.5000gx100%≈3.56%。

(3)第一次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凹液面在所读刻线的下方,则V1偏小,由(2)分析可知计算所得NaHCO3的物质的量偏大,质量分数偏大。

2.氧化还原滴定法

根据标准液的不同,氧化还原法分为碘量法、高锰酸钾法等。滴定中,KMnO4、K2Cr2O,等为常见的氧化剂,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为常见还原剂。若未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往往通过电子得失守恒找出关系式。

类型一:标准液滴定待测液

例3 [2018年全国卷II,题28(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7282BB09-C119-4914-9920-22EAECC897A4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解析①当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②加入过量锌粉后,Fe3+全部转化为Fe2+,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将Fe2+全部氧化为Fe3+,MnO。被还原为Mn+,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得:5Fe2+~MnO4。所以n(Fe2+)=5n(MnOg)=5cVx10-3 mol,m(Fe2+)=5cV x10-3x56g。

類型二:待测液滴定标准液

例4 [2018·全国卷II,题26(2)]利用K2Cr2O,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g·mol—')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称取1.2000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用100mL容量瓶配成样品溶液。取0.00950 mol·L—'的K2Cr20,标准溶液20.00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2O2-+6I+14H+==3I2+2Cr3++ 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2+2S2O23——S4O—+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mL,则样品纯度为%(保留1位小数)。

解析第一步反应完成后,溶液中存在I2,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当硫代硫酸钠恰好将I2消耗完,溶液中蓝色褪去,若30秒不恢复原色,即为滴定终点。

滴定过程涉及到两个反应:

I2作为第一个反应的产物,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将前后两个步骤联系起来。根据Cr2O2—与I2、I2与S2O23—的计量关系可得:

硫代硫酸钠的纯度为

类型三:返滴定法

例5[2019·天津,题9(5)]环已烯含量的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向ag环已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mol Br2,与环已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2与足量KI作用生成I2,用c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Br2+→Br ②Br2+2KI==I2+2KBr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样品中环已烯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解析返滴定示意图分析:

测定过程中环已烯和KI消耗的Br2为bmol,根据计量数关系可知n(Br2)=n(环己烯)+n(I2),而2n(I2)=n(Na2S2O3),综合上述关系可得n(Br2)=n(环己烯)+1/2n(Na2S2O3),则n(环已烯)=n(Br2)-1/2n(Na2S2O3)=(b-1/2cVx 10—3)mol,所以样品中环已烯的质量分数为(b—1/20Vx10-)molx82g·mol÷agx100%= (-学)

3.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的一种方法。常根据硝酸银为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卤化物、硫氰酸盐等,也可用硫氰酸铵或硫氰酸钾为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银盐,又称银量法。Ag+X=-AgX↓,式中X为Cl、Br、I、SCN 等离子。

滴定剂与被滴定反应物几乎完全反应时,滴定剂和指示剂反应生成其他颜色的沉淀,当固体产物颜色发生变化时,达到滴定终点。

例6 表1列出了各银盐的颜色和K值。以K2CrO4为指示剂,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测定溶液中Cl—浓度。

(1)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若用AgNO,溶液滴定KSCN溶液,可作为滴定指示剂。

A.BaBr2 B.NaClC.NaCN D. Na,CrO4

分析当溶液中Cl—几乎完全沉淀时,Ag*与CrO2—生成砖红色的Ag2CrO,沉淀,若且半分钟内不变成白色,说明反应达到终点。用AgNO3溶液滴定KSCN溶液时,首先要求Ag+与SCN—先沉淀,当SCN—沉淀完全,Ag+才与指示剂沉淀,所以BaBr2和NaCN不能用作指示剂;其次要求Ag+与指示剂生成的沉淀具有不同的颜色,所以NaCl和NaCN不能用作指示剂。根据溶度积计算可知,当c(Ag+)相同时,Ag+先与SCN—反应,再与CrO2—反应,且Ag2CrO4的颜色(砖红色)比AgSCN深(白色),故选用Na2CrO,作为指示剂。

4.配位(络合)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是利用配位反应进行滴定的一种方法,经常涉及陌生药品,比如EDTA、紫脲酸胺等。但根据题干提供相应信息,能顺利找出相应数量关系,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例7 [2021·成都三诊,27(5)]用滴定法测定NiCO3产品中镍元素含量。取2.500g样品,酸溶后配成250mL溶液,取20.00mL于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滴入几滴紫脲酸胺指示剂,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2H2Y溶液进行滴定。

已知:I.Ni2++H2Y2--[NiY]2-+2H*, II.紫脲酸胺:紫色试剂,遇Ni2+显橙黄色。(1)滴定前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是。

(2)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如果紫脲酸胺滴入过多,终点延迟,则会导致。

答案:(1)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mL~5mL待装液,倾斜,缓慢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口放出,重复2至3次。

(2)①滴入最后一滴Na2H2Y溶液,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紫色且30s不变色。②测得Ni含量偏高。

该题型往往信息量较大、涉及连续反应和陌生物质,会给考生带来较大心理压力,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但是,该题型一般高起点低落脚,只要充分理解滴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常见考查内容进行有效归纳和总结,有效提取和运用题干所给信息,问题便很容易得到解决。关于计算,若相关量以字母形式给出,或数据较为规则,则计算难度不大,容易得到结果。

(收稿日期:2022—04—10)7282BB09-C119-4914-9920-22EAECC897A4

猜你喜欢

指示剂锥形瓶标准溶液
定值痕量溶解CH4标准实验溶液的配制试验研究
隔空灭火
浅谈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对滴定终点的影响
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检定中常见问题探讨
影响离子色谱分析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准确把握中和滴定实验中的“三点”
通过指示剂使反应现象清晰呈现的实验设计
吞吞吐吐的瓶子
小议环境监测质量准确度的控制
对自然界中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