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便签便签说句话

2022-07-05段永祥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2年5期
关键词:日记本小姑娘优点

段永祥

开始留意玲玲,源于一篇她写的日记。那篇日记不长,三百字左右,远远达不到我对五年级学生的要求。

日记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又错了

2021年9月12日 星期天 晴

早上,妈妈要出去干活。临走前,她让我和妹妹在家里做作业,差不多的时候把饭煮上。

一开始,我和妹妹认认真真做作业。做着做着,题目把我难倒了。想来想去我都想不出来,心想等妈妈回来教我吧。我便把数学作业收起来,开始抄语文课本里的词语。

妹妹好像没遇到什么难题,不一会儿就做好了。她坐到沙发上看起了电视。我忍住电视的诱惑,把词语抄完,接着去厨房里择菜、洗菜、做饭。

快12点时,妈妈回来了。吃饭前,她检查我们的作业。妹妹的作业清秀整洁,几乎没有错误。我的作业则是擦擦改改,还空着一些。妈妈的脸色立马变了,瞪着我说:“你看看你,这作业做得比你妹妹差远了。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上课怎么听的?”

对不起,妈妈!我不该空题的。我上课要好好听讲,要向妹妹学习。我会改的。

读完这篇日记,我看了看日记的作者——张玲玲。

小姑娘长着一张瓜子脸,丹凤眼,长睫毛,蒜头鼻,头发黑又长,却经常用根皮筋随意地扎起来。刘海从额头上垂下来,遮过眉毛,好像眼睛也遮住了似的。

小姑娘的形象爬进我脑海中,她日记里的“又错了”“对不起”“不该”“要”这些字眼让我疑惑:遇到难题空着是很正常的啊!这怎么也算错呢?怎么需要道歉和保证呢?也许是我多虑了,可能只是小姑娘文不达意,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

直到一周后看到她的另一篇日记:

对不起

2021年9月1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放学,妈妈来接我,问我考试的成绩。我愉快的心情一下子变得不愉快了。

妈妈说,妹妹的成绩排在他们班前五名,每一个科目都有进步呢。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妈妈说:“你倒是说话啊,是考得很差吗?”

“都没有及格。”我小声地说。

妈妈不说话了。回家的路上,她一句话也没说。

对不起,妈妈!我不该不及格的。我上课要好好听讲,好好考试,要向妹妹学习。我会改的。

看完这一篇日记,我意识到,玲玲这个小姑娘心理的问题不小。我搜寻着她的言行和表现,来为自己的揣测找到可信的证据。

上课,玲玲从来不回答问题。很简单的问题,她也一个字不说。她缓缓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接着埋下头,任刘海挡在她和我之间。齐读课文,我从她旁边过,只看得见她嘴唇翕动,听不见她的声音。她手里拿着笔,我让做笔记,她就动起来,我没说记,她就一个字不动。大部分时间,她仰着头看向讲台,但当我的目光投射到她眼里时,她马上低头,眼神躲闪,好像觉得她不看别人,别人就不看她似的。

上课是这样,下课也是这样——不怎么说话,不止是我,任何一个人(包括她的同学、朋友)看向她,她也是立马低头回避。

紧接着,我又在她的日记里看到这样的句子:“出错的总是我。”“我要是像妹妹一样漂亮就好了。”“真希望我可以换一颗聪明的大脑。”“我怎么这么笨啊?”

这是一个极度自卑的小姑娘。再这样下去,小姑娘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任何一个人在她面前,她都会诚惶诚恐。

多方了解,我才知道:玲玲的妈妈跟爸爸离婚了。妈妈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生活。玲玲有个妹妹上一年级,漂亮又聪明。玲玲的反应慢,听课看上去还算认真,但写起作业就错误连篇,成绩在班上靠后。

我把玲玲叫到走廊上,问:“你在家中总是出错吗?”玲玲像我预想的那样,埋下头,看着自己的鞋不言不语。

我接着问:“是你不知道怎么回答我?還是你不想回答我?或者是,你怕答错了?”

她扯着衣角,快速抬头看一眼我,又快速回到之前的状态。

谈话没有进展。我让她先回教室。

我得先跟她交谈上,才能引导她改变。该怎么办呢?我思考着。想来想去,我决定试着从日记入手。

我是新调来这所学校的老师,这个四年级班之前的语文老师是代课的,从教他们的第一周开始,我就要求他们要写日记。内容不限,字数不少于四百字。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对着日记本抓耳挠腮,对着字数愁眉撅嘴。三周以后,他们知道了日记就是写真实的生活。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吃到什么,想到什么,都可以写。不过,对于字数,他们还是愁眉苦脸的。

我想放低对玲玲日记的要求,用降低难度的方式来牵着她走,走进她心里,让她重新认识自己。

我问她:“你想不写日记,或者减少日记的字数吗?想的话,就点点头,不想就摇摇头。”

她还是一动不动地站着。

我继续说:“如果想,你就不用写日记了。写什么呢?我会给你一张写有问题的便签纸,你把答案写在日记本上就可以了。”说完,我递给她一张浅黄色的便签纸,我写在上面的问题是:1.写出你的10个缺点;2.写出你的10个优点。

“写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抵一篇日记了。”我说。

玲玲看了看便签纸,脸上显出一丝笑意。拿起笔,翻开日记本作答。不过,没多大一会儿,她就慢下来了,咬着笔头凝思着。

等日记本收上来,我看到玲玲这么写——缺点:学习不好,笨,写字不好看,听课不认真,不会举手回答问题,做菜不好吃,扫地不干净,洗衣服不干净,乱花钱,忍不住会玩手机,不漂亮。

我数了数,她填了11项,而另外一个“优点”的答案,则是“无”。我的心开始隐隐作痛,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她经历了什么?怎么会没有优点呢?

我把玲玲叫到走廊上问:“你的缺点都是谁发现的?”B7FB0624-46A4-4135-8C9B-0402C0C2080A

“我妈。”她说。

“你写的每个词,你妈都说过吗?”

她点了点头。

“为什么没有写优点呢?”

她把头低下,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没有优点。”

“怎么可能没有优点呢?我就知道你的几个优点啊!”我说:“老师问的你都回答了,不撒谎,你的第一个优点是真实!你值日,擦黑板够不着的地方,你跳起来擦,直到擦干净为止,你的第二个优点是责任心强。同学身体不舒服,你帮她接热水、打饭,你的第三个优点是热心。”

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玲玲,看她有什么反应。她仍然低着头,但能看到嘴角是向上弯着的,两腮微红。

“你妈妈没有夸你,一定是她担心夸了你后,你会骄傲。我相信你妈妈和老师一样,心里觉得你是个特别棒的孩子!”

等玲玲回教室后,我走到走廊尽头给玲玲妈妈打了个电话,了解玲玲的情况。

电话一接通,她妈妈就问:“是不是玲玲成绩又下降了?”我打断她的话:“玲玲越来越胆小了,在学校里都不怎么说话。她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是错的,浑身都是缺点,没有优点。你有没有想过,再这样下去,孩子会出问题的?”

电话那边火急火燎地问:“出什么问题?老师,会出什么问题啊?”

“抑郁,或者其他。”我说:“如果我们继续否定她的话,对她的成长非常不利。你们经常批评她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吗?你们有夸奖过她吗?”

电话那边沉默了。我又追问了一遍,她才缓缓地说:“没有夸奖过她。”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你想,当你的家人批评你啥也做不好时你心里好受吗?如果再拿你跟另外的优秀的人比较,挑你的毛病,你能默默承受吗?”

我的话似乎警醒了玲玲妈妈,她问:“老师,我确实是疏忽了。我该怎么做呢?”

“不要拿她跟妹妹比,尤其成绩。多夸夸她,让她慢慢建立信心。”

“嗯嗯,我照你说的去做。”

“我有个想法,我们实施‘让便签说话的计划——把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写在便签上,让孩子不仅能听见,也能看见。”

于是,我又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发掘玲玲的优点,随时肯定她,鼓励她,表扬她。除此之外,她作业本上的评语是写得最多的,每周她至少能收到我递给她的两张便签纸。一张写了两三个问题,引导她把答案写到日记本上,用以关注她的心理状况;另一张是对她优点的肯定,上面写着:

“今天,你的书桌整理得特别整洁,你的第四个优点是会收纳。”

“作文里的‘唇红齿白这个词语用得特别好,咱们课本里没学过,你的第五个优点是善于积累。”

“表册签名,排队打饭,你不争不抢,先让着别人,你的第六个优点是礼让他人。”

“这次默写比上次多对了七个字,说明你努力去识记了。你的第七个优点是上进。”

……

玲玲妈妈那边,也用便签纸把玲玲做对的事写下来,把对玲玲的夸奖写下来。玲玲妈妈说:“老师,我准备了一面墙用来贴便签纸,现在已经贴了好几张了。这些便签纸像奖状一样,正在改变着孩子。”

一张一张便签,把玲玲的心理问题疏导出来,把玲玲的优点记录下来,被她珍藏着。慢慢地,我看到她听课时的眼神不再躲闪,脸上的微笑多了起来。她会试探着举手回答简单的提问了,她的日记用便簽抵过的少了,日记的字数一次比一次多了。

尽管玲玲的成绩仍然没太大变化,但我知道,她的内心正悄悄发生着改变,这从她看人的眼睛,她说话的声音,她走路的步子都能看出来。

春天已接近尾声,看一眼窗外,那么多的小草挨挨挤挤,正沐浴在阳光下,可心的绿色,一点一点多起来,一点一点浓起来。

后记:

教书这么多年,我第一次看到孩子躲闪、飘忽不定的眼神,第一次遇到好几篇日记都是以道歉和保证为结尾的生活记录。玲玲的案例,让我反思:我们究竟要塑造一个怎样的孩子?只是成绩吗?只是懂事吗?只是听话吗?

在我印象中还有多年前的两个学生,原本两个孩子成绩不分上下,后来其中一个孩子考了两次第二,他的家长拿着成绩单和第一名比,多次用“第二名”这三个字刺激他,而不是肯定和鼓励,那孩子的成绩慢慢就下降了,降到了中上水平。

我特别不喜欢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我会问把孩子比来比去的家长:你们是别人家的父母吗?我常常会问自己:你是别人家的老师吗?不是的话,凭什么要求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

一个孩子就是一棵小树苗,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施肥捉虫,我们很多大人却常常送去狂风暴雨,盯着一张标准图片,拿剪刀大刀阔斧地修枝剪叶,如果不及时刹车,是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的。

上帝给我们一个孩子,不是让父母和老师用来挣脸面的,自己的面子自己挣,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半年的时间过去,玲玲虽然没有达到“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那种效果,然而我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她跟以前不同了。玲玲妈妈身上也发生着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变了。B7FB0624-46A4-4135-8C9B-0402C0C2080A

猜你喜欢

日记本小姑娘优点
春天小姑娘真好
春天的小姑娘
独一无二的日记本
学生的优点单
采蘑菇的小姑娘
12星座之优点大集合
我的日记本
采蘑菇的小姑娘
小侦探南柯之三 两本日记本
食疗有何优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