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养技术

2022-07-04孙爱玲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妊娠期饲养管理哺乳期

孙爱玲

摘要:妊娠母羊的科学管理至关重要,不仅影响母羊的健康,而且关系羔羊的出生率、成活率等。因此,必须加强母羊在妊娠期、哺乳期和羔羊在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以期保证母羊良好的繁殖力和羔羊较高的成活率,保证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肉羊;妊娠期;哺乳期;羔羊;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6.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03

Abstract: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pregnant ewes is very important,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health of the ewes, but also affects the birth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lamb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ewes during pregnancy,lactation and lambs during lactation,in order to ensure good fecundity of ewes and high survival rate of lambs,and en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arm households.

Keywords:mutton sheep,gestation period,lactation period,lamb,feeding and management

0  引言

在肉羊养殖中,母羊在整个养殖场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决定了养殖场的规模,还直接影响了羔羊的出生率。母羊妊娠期、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和羔羊哺乳期的科学管理是养殖场户首要工作任务。

1  母羊妊娠期营养需要特点

母羊的妊娠期是指從配种成功后到产羔之前这个时期,一般为150 d左右。可以按照时间将妊娠期划分为2个阶段:妊娠的前3个月称为妊娠前期、妊娠的后两个月称为妊娠后期。在妊娠阶段,母羊增重可达7.5~12 kg,母羊不仅要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而且此时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均由母体提供,在妊娠后期,还要为泌乳做准备,因此要为此阶段的母羊提供营养全面、均衡且充足的配合饲料。此时可以将母羊的营养需要分为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胎儿生长发育需要。

1.1  妊娠前期母羊营养需要

胎儿在妊娠前期主要是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的发育,而在妊娠前期的体增重非常缓慢。妊娠前期的营养需要基本与空怀期的相同即可,仅供维持母羊自身维持需要,保证妊娠母羊体重不变或者稍微增重。不能导致母羊过肥,否则会造成母羊生产时的难产,也会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早期胚胎的死亡。

1.2  妊娠后期母羊营养需要

胎儿出生时体重的80%都是在此阶段生长的,因此要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能满足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提供比空怀期高得多的营养物质,必须迅速调整日粮配方,其中蛋白质含量、能量水平要比空怀期分别增加50%、20%,矿物质中的钙、磷水平比空怀期增加2倍,维生素含量也要比空怀期增加2倍,同时注意其他营养物质的及时供应。

此阶段需要注意,要根据母羊和胎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为体质较差的妊娠母羊提供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以便保证羔羊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也能保证母羊正常的繁殖性能;当妊娠母羊所怀胎儿为两羔及以上时,需要提高营养物质水平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1]。

2  哺乳期营养需要

哺乳期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妊娠母羊产羔后处于哺乳期,另一种是羔羊处于哺乳期。

2.1  哺乳期母羊

除了保证发挥正常泌乳功能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外,还要保证能尽快恢复母羊的体质,以便可以尽快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缩短空怀期。因此,这个阶段是母羊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最高的时期,一般需要维持营养需要量的3~4倍的营养水平;或者需要妊娠前期营养需要量的180%左右;再或者比妊娠后期营养需要量高25%左右的营养水平。另外,对于哺乳期的母羊,要注意区分成年经产母羊和初产母羊两种。成年经产母羊,自身生长发育已经成熟,此时的营养需要分为维持自身营养需要量和产奶营养需要量两部分;而初产母羊,还需要一部分的营养物质满足自身发育,因此哺乳期的营养需要主要分为维持需要量、自身生长发育需要量和产奶需要量3部分。

此阶段需要注意提供充足的能量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一方面是能量水平会严重影响产后12周的泌乳量,对羔羊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若母羊出现了产后瘫痪等疾病,可能是由母羊泌乳初期出现的能量负平衡导致的[1]。

2.2  哺乳期羔羊

根据羔羊发育规律,可以将哺乳期分为哺乳初期、哺乳中期和哺乳后期3个阶段。哺乳前期的羔羊,必须采食初乳,并且要定时定量定温的饲喂初乳,因为初乳中富含IgA、IgG等免疫球蛋白,使刚出生的羔羊获得被动免疫;并且刚出生的羔羊不具备采食或者具备较弱的采食饲料的能力,必须依靠母乳获得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母乳中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来自母羊所采食的饲料,少部分来自机体储存的营养物质。哺乳中期的羔羊,可以慢慢诱导处于此阶段的羔羊逐渐采食开口料和精饲料。母羊的乳汁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并且随着羔羊的快速生长,母乳已不能满足羔羊的营养需求。因此处于哺乳后期的羔羊,需要开始补饲。产奶量受到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即使增加营养物质的供给,产奶量也不再提高,因此要科学的对羔羊进行补饲[2]。

3  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

妊娠阶段是保证肉羊生产实现多胎、多产、多成活率、多健仔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要从饲料营养、科学管理等方面着手,保证为妊娠期母羊提供最舒适的环境和最全面的营养需要。

3.1  妊娠前期母羊管理

此时受精卵在母羊子宫定植但还没有形成胎盘,受到不良环境影响时可能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甚至死亡。因此,此时的饲养管理任务主要是尽量避免造成应激、保胎、防止流产、增强母羊体质等。

3.1.1  饲料搭配

第1个月时,此时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基本与维持营养需要持平即可。在适合放牧的季节基本可以满足母羊的营养需要;如果妊娠前期处于冬季、春季等不适合放牧的季节,则要适当补充优质的饲草料,如干草类(燕麦干草、苜蓿干草、羊草等)、秸秆类(豆秸、麦秸、花生秧等)、糠麸类(谷糠、豆糠等)等粗饲料。第2~3个月时,根据母羊的体况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特点,适当补充精饲料,此时,母羊的日粮组成大致为:20%全价配合饲料+30%青绿多汁饲料或者青贮饲料+50%青干草或者青绿饲料。全价配合饲料的成分主要包括能量饲料(玉米、麸皮)、蛋白质饲料(豆粕、杂粕)、矿物质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等配制而成;青贮饲料包括全株玉米青贮、半干青贮、黑麦草青贮等。为了避免母羊流产、胎儿发育缓慢、畸形等现象,一定要确保饲草料和精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发霉变质、腐败、有毒有害的饲料原料。提供温度适宜、干净、无污染的饮水。

3.1.2  日常管理

对于妊娠母羊的管理一定要做到耐心、细心、精心、周到。妊娠母羊圈舍尽可能密度小,如果可能,可以单栏饲养,避免发生拥挤、碰撞、顶撞、跌倒等导致流产;圈舍环境保持安静、通风、干燥、清洁等,避免应激;饲养人员尽量安排具有丰富经验、认真负责的年轻人;天气晴朗时可以让母羊自由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起到母健仔壮的作用。

3.2  妊娠后期母羊管理

胎儿出生体重的80%都是在此阶段生长的,因此,一定要保证母羊营养充足,否则会导致胎儿发育缓慢甚至死亡、出生重低、体弱等。

3.2.1  科学营养

为了满足妊娠母羊自身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每天必须补充一定量全价配合饲料和优质青绿饲草。保证饲草料的质量,避免出现中毒、流产甚至母羊死亡的现象,给养殖场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每天提供给母羊充足的、全面的营养物质,可以定时的对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全价配合饲料和青绿饲草的营养成分进行专业检测,以便于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尤其是更换饲料原料时。全价配合饲料的饲喂量一定要根据母羊的情况、胎儿的数量、母羊所处的环境等及时进行调整,饲喂量太少,不能满足母体及胎儿的营养需求;饲喂量太多,则会导致母体过肥、胎儿过大,导致难产甚至死胎。保证充足的、温度适合的饮水,确保饮水干净、无有毒有害物质、无病原菌的污染。产前20 d,为了防止母羊便秘及保证产后充足的乳汁,应提供易于消化的饲草料,如块根块茎、青绿多汁的饲料等。为了避免初生羔羊体重过大导致难产或者分娩时间过长,造成羔羊的成活率降低,体质弱等现象,应该适当减少饲草料的饲喂量。为了确保母羊的順利生产、提高妊娠母羊的泌乳量、增强羔羊的体质,可以邀请专业反刍动物营养专家配制适合妊娠后期的全价配合饲料。

3.2.2  圈舍环境

圈舍的准备。消毒为了确保母羊的拥有健康的体况及确保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母羊转入分娩舍之前需要做好相关消毒工作。对于温度的要求。由于刚出生羔羊的具有发育不完全的组织器官、较差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较差的体质等生理特点,因此需要较高的圈舍温度维持体温的恒定。当产羔季节遇到冬季时,需要提前将分娩舍封闭好,避免出现漏风、漏雨雪的情况,防止冷风侵袭造成羔羊发热流感或者冷应激等。湿度。要保持干燥,潮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也可能导致羊吸入携带病菌的粉尘继发各种呼吸道疾病。母羊垫料。要及时更换母羊的垫料,保证垫料的干净、干燥、松软。一方面垫料可以降低湿度,破环病原微生物繁殖的条件,保证母羊和羔羊的健康;另一方面,垫料具有保暖作用,可以防止母羊和羔羊直接接触地面导致受凉,进而引起腹泻和发热感冒等疾病。保持垫料干燥的措施包括定期更换垫料、防止雨水饮用水浸湿垫料、在南方比较潮湿的季节用生石灰、米糠等吸附性物质吸附潮湿的水汽等。接生器械的准备。所用器械使用前用高压灭菌锅(若没有,可以使用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处理。用1%高锰酸钾对母羊的后部肢体、乳房、乳头等进行清洗消毒,并丢弃羔羊出生后挤出第一滴初乳,可能被污染,然后人工辅助羔羊吮吸初乳,使其获得足够的被动免疫并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避免疾病的发生[3]。

4  母羊和羔羊哺乳期饲养管理

4.1  母羊

4.1.1  饲粮搭配

产羔后母羊的营养需要主要是恢复体质和产奶需要,如果饲料配制不科学,一方面影响母羊产后体质恢复,空怀期时间较长,影响下一次的发情配种,推迟后一个繁殖周期,降低繁殖效率;另一方面,如果母乳不充足,则会影响羔羊的健康。因此要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的供应。母羊产后的前3 d不宜饲喂过多精料,应在消化系统恢复正常之前逐渐的增加饲喂量。刚生产完之后可以直接饲喂熟豆浆或者温热的米粥等,保证正常的泌乳功能[4]。1个月后逐渐减少全价配合饲料的饲喂,多饲喂一些优质干草,但防止过渡饲喂导致乳腺炎和酮血症的发生;30~40 d时达到泌乳高峰期,之后逐渐减少,这时的营养需要也要随泌乳量的变化而变化。

4.1.2  产后护理

母羊分娩后,要注意观察是否将胎衣排出,是否将恶露排干净。如果没有及时排出,则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辅助排出。饲养人员要训练羔羊养成定时吃乳的习惯,防止乳块在乳房中集结,避免乳房炎的发生。另外,需要专业人员每天记录母羊的精神状况、体温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延误治疗。保证母羊充足的饮水,尤其是当饲料中蛋白质、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高的情况下,充足的饮水可以保证对营养物质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4.2  羔羊

羔羊出生后即进入到需要吃母乳的哺乳期。因此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成活率、健仔率、增强羔羊的抵抗力等。

4.2.1  母乳与补饲

羔羊从出生到2月龄称为哺乳前期,此期主要依靠母乳和补饲的饲料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除了保证充足的母乳之外,还要注意补饲有利于促进羔羊消化系统发育的饲料。当母乳不足時,可以寄养或者适当饲喂代乳粉。出生7~10 d后即可适当采食饲料,可以饲喂一些适口性好的精饲料;15~20日龄时可以饲喂一些促进胃肠道发育的优质禾本科或者豆科牧草。羔羊出生后2个月到断奶这段时间称为哺乳后期,这时母羊的产奶量开始下降,外源饲料成了羔羊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要适当加大饲草料的饲喂,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4.2.2  生活环境要求

刚出生的羔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量均较差,因此要做好相关措施,避免造成羔羊的患病和死亡。饲养管理人员一定要确保羔羊出生后能吃到足够的初乳,获得被动免疫,有效降低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要做好羔羊疫苗的接种工作和日常驱虫工作,这些均可以有效的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哺乳期羔羊对环境方面的要求有3点。第一,要保证羔羊适宜的环境温度,尤其是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保温,也要做好相对湿度、空气质量等其他影响羔羊健康的环境工作,避免感冒等疾病影响羔羊的正常发育。第二,要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卫生工作,避免羔羊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加强羔羊舍的通风换气等。第三,每天要使羔羊有足够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食欲,而且也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5]。

5  结束语

在肉羊养殖过程中,管理好母羊妊娠期和哺乳期及羔羊的哺乳期至关重要,不仅影响羊场的繁殖效率,而且影响出栏量。因此,广大养殖户一定要做好这两个特殊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管理,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琨.母羊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0(3):22-23.

[2] 王晨.高山美利奴哺乳期母羊养分利用规律及其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3] 艾买提·买买提,古丽格娜,刘佳佳,等.母羊妊娠期的日常饲养管理重点[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5):95-96.

[4] 阿布都艾尼·阿布都.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兽医导刊,2021(9):92-93.

[5] 张海军.羔羊阶段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9):53,55.

猜你喜欢

妊娠期饲养管理哺乳期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