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疗效研究

2022-07-01涂晓娟陈晓霞杨祎娜

武警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角化丙酸软膏

舒 心,涂晓娟,陈晓霞,张 巍,杨祎娜,郑 姣

手足角化性湿疹是一种发生在手或足部的局限性湿疹,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激发的一种Ⅳ型超敏反应。内在因素包括特应性体质、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等,外在因素包括接触橡胶等变应原、接触化学清洁剂、物理性摩擦、温度变化、紫外线等。皮损通常位于手掌部及手指掌侧、足跖部,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干燥、肥厚、皲裂等,常伴剧烈瘙痒或疼痛,严重者还伴有渗出及糜烂等。目前对于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以至对患者的生活、情绪以及人格造成严重影响。药物治疗以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为主。然而由于病程易反复,导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代谢紊乱、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手足部位过厚的角质层也会干扰局部药物吸收,影响治疗效果。夫西地酸是一种高效、窄谱的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选择性,具有脂溶性、组织渗透能力好的特点。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了其在治疗湿疹方面的独特疗效。然而,关于二者联合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中心皮肤科2019-09至2021-06收治的手足角化性湿疹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纳入标准:(1)符合湿疹诊断标准;(2)皮损发生于手足部;(3)无皮肤破溃或渗出;(4)皮损基本对称分布。排除标准:(1)曾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或免疫功能低下;(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皮损合并有真菌感染。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使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江苏知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22,10 g/支)涂抹患处,早晚各一次,治疗4周。(2)观察组。先给予夫西地酸乳膏(爱尔兰利奥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928)涂抹患处,使用保鲜膜进行封包,每晚1次,1周后使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早晚各一次,治疗3周。两组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切忌用热水烫洗及化学洗剂等不良刺激,避免接触过敏原。

1.3 观察指标 (1)4周后评价两组的疗效。疗效标准:治愈,皮疹基本消退,瘙痒等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皮疹明显消退,痒感等减轻,疗效指数60%~89%;有效,皮疹有所消退,痒感等有所减退,疗效指数20%~59%;无效,皮疹消退无改变,痒感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20%。(2)于治疗前及4周后对患者的瘙痒、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进行评分。瘙痒评分0~3分,分值与瘙痒程度呈正比。EASI评分包括临床症状(0~3分)和皮损面积[无皮损(0分)、≤25%(1分)、26%~50%(2分)、51%~75%(3分)、≥76%(4分),EASI总分=症状分值×面积×指数(上肢0.2,下肢0.4)。DLQI总分0~30分,生活质量受疾病影响越大,评分越高。(3)于治疗前及4周后检测外周血中IL-2、IL-4、IL-5和TNF-α。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71.43%(<0.05,表2)。观察组治疗前后对比见图1、2。

2.2 瘙痒、EASI及DLQI评分 4周后,两组的瘙痒、EASI以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表3)。

2.3 炎性因子水平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4周后外周血中的IL-2、IL-4、IL-5及TNF-α数值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表4)。

2.4 安全性评价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和4.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5)。

3 讨 论

湿疹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内分泌、自身体质、外界刺激及精神因素等均有关系,此外细菌、真菌感染在湿疹的发病过程中也占有重要作用。手足部角化湿疹因为暴露概率较其他组织大,容易受外界接触因素比如肥皂、清洁剂的影响,加大了其临床治疗的难度。患者因感到瘙痒难忍后剧烈搔抓,导致皮损加重,增厚苔藓化,陷入“瘙痒-搔抓-苔藓化”的恶性循环。加之手足部为暴露部位,常因影响皮肤外观而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困扰,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手足部角化湿疹的临床特点是浸润性肥厚为主的局限性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的苔藓化。其发生主要为Ⅳ型超敏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局部皮肤的微生物感染参与致病过程。丁蓉研究发现,慢性湿疹患者皮损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提示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夫西地酸乳膏属于梭链孢酸类抗菌药物,其通过抑制核糖体易位对延伸因子G(EF-G)造成干扰,阻止EF-G-二磷酸鸟苷复合物的释放,继而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最为敏感,对部分厌氧菌也具有抑菌活性。夫西地酸具有脂溶性的特点,使其组织渗透力好,外用药可达皮肤深层,能有效减少超敏原毒素物质的产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包括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甲酸,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止痒作用,主要用于角化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皲裂等。考虑到手足角化性湿疹的皮损特点,常为干燥皲裂或肥厚性皮损,为了促进药物吸收,本研究观察组将两种药物序贯使用,先采用夫西地酸封包疗法,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然后又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软化皮损,避免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引起激素性皮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的瘙痒、EASI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夫西地酸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可更好地缓解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症状,减轻皮损面积和瘙痒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生活质量指数的恢复,与国内邓晶晶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发现,与大多数Th细胞亚群(Th1、Th2)相关的基因均在湿疹皮损中失调。Th1分泌IL-2和TNF-α,有促炎作用,IL-4、IL-5则为Th2所分泌,具有抗炎的作用,二者比例失衡提示患者体内抗炎与促炎因子出现了失衡,引发机体的炎性反应。湿疹患者血清中IL-4、IL-6、IL-33等炎性因子水平异常升高。本研究发现,观察组4周后的IL-2、IL-4、IL-5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可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序贯使用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可明显改善皮损形态,减轻炎性反应及患者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角化丙酸软膏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食品添加剂丙酸钙的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软膏开封别久放
5-氨基乙酰丙酸对奶油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蛋壳中碳酸钙生物转化成有机钙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