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名里的乡愁

2022-06-30陈培元

苏州杂志 2022年3期

陈培元

常熟有着五千五百多年的人类活动史、三千一百多年的文明史和一千七百多年的建城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古迹遍布城乡,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前些时候,与几位友人一起编纂《常熟地名掌故》,在确定基本的纲目后,分头搜集资料,踏访相关人士,辛勤编写之余,感悟良多。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一个地名,都有它的“出处”,都有独特的含义。地名的“出处”和在地名上发生的故事,便形成了独特的地名文化,是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它,承载了一个地方重要而富特色的文化元素,是“留住乡愁”不可或缺的文化标志和区域印记。

地名与本地的地理风貌、人类活动、社会变迁等密切相关。

常熟北临长江,南望太湖,山水交辉,地势平缓,气候温和,经济繁荣,因而“常熟”这一地名,就是从“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来。七条溪水从虞山东麓流出,横贯城区,“七溪流水皆通海”,淙淙流水似一张七弦古琴,在不停地弹奏优雅动听的乐曲,人们抓住了这一自然特征,便有了常熟的别名——“琴川”。

常熟东乡的碧溪,有九个紧挨在一块的小河潭,流水相连,汇成一溪,溪水潋滟清澈,碧波粼粼,故夸之为“碧溪”。再如常熟南郊的“藕渠”,那里有荡墩河、划船浜、赵段褛、肖泾港、前港河,河道狭小如渠,且历代种藕,夏日时节,荷花飘香,有藕有渠,故称“藕渠”。常熟城区的八字桥,位于粉皮街中段,南北向者,为升仙桥;位于太平巷西端,东西向者,为庆仙桥。以两桥形似“八”字,遂统以八字桥称之。

常熟人文荟萃,名家辈出,以记叙人文历史命名地名,是常熟地名的一大特色。常熟尚湖位于常熟城西、虞山之南,面积比杭州西湖还大,初时称“西湖”(东湖为昆承湖)、“山前湖”,相传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姜尚(姜太公)避纣王暴政,隐居于此垂钓,故名“尚湖”。

⊙ 常熟方塔,摄于1928年

言偃是春秋时期从常熟走出去的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如今的常熟,与这位思想大家相关的地名众多,有东言子巷、西言子巷、言子墓道、言子专祠、言子故里亭、言氏家庙、言子阙里坊、言港桥等。

晚清年间,翁氏在常熟地位显赫,家族中走出翁心存与翁同龢“两代帝师”“父子宰相”,翁同龢与翁曾源“叔侄状元”,翁同书与翁同爵“兄弟巡抚”,与翁氏家族关联的地名有翁家花园、翁府前、翁家巷门、翁氏丙舍、翁家庄、翁相府第等。

号称常熟东乡第一镇的梅李,因五代十国时,梅世忠、李开山两位将军在此防守多年,且治军严格,爱护百姓,为纪念他俩的杰出贡献,取两将军之姓为镇名。

常熟有条醉尉街,与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相关。其时张旭地位极高,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张旭在开元年间任常熟尉,他嗜酒,每酒必醉,每醉必狂,遂挥毫飞舞,人称“醉尉”,因常醉倒在常熟某条小街,街由此得名。

在常熟,与名人关联的地名还有很多,如东张、吴市、王市、何市、问村、下甲村、帝藏、花园巷、南赵弄、君子弄、会元坊、子游巷等,其背后都有一大串名人故事。

有些地名的本身,就是地方历史事件和历史演变的见证。如常熟东乡有一地名叫烟墩(今何市法灯村),这里很早以前濒临江海,官府在此构筑烽火台,昼夜点燃烟火,为在江海里航行的船只提供信号。那烽火台俗称“烟墩”,临近的村落亦用之名。沧海桑田,虽然如今的“烟墩”已为内陆,但地名延续至今。位于东张的洗马桥,本名西木桥,元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义军南下驻军于此,适逢三伏天,战马汗湿全身,士兵们于桥畔洗刷战马,在此养精蓄锐,再上战场,里人为纪念此事,将此桥更名洗马桥。常熟水北门毛家桥附近,原有一座四百多年前建造的“退寇桥”,是专为纪念在那里打退倭寇侵犯而命名的。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曾在常熟辛庄镇张家门、王泾滩招兵抗元,那里的百姓为纪念徐达这位名将,将附近沿河一带的自然村庄取名“招军岸”。压路机是一个有血泪斑斑历史的地名。民国二十六年 (1937)11月,常熟至江阴公路刚竣工,筑路工人还没撤走。11月13日,侵华日军在常熟沿江高浦口、徐六泾口、野猫口、白茆口等处登陆,然后兵分数路向常熟城区进犯。其中一路日军沿着常熟至江阴这条公路一路烧杀过来,杀死许多筑路工人和无辜百姓。停在菜园村西长田岸的一辆压路机,因来不及撤走而在腥风血雨中慢慢锈蚀风化,最后成了一堆废铁,压路机一名由此而来。

在大量的常熟地名掌故中,广泛传递弘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千多年前的一天,常熟这方“荆蛮之地”,突然来了一群穿衣戴帽的“文明人”,为首的是北方中原地区周族的领袖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他们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最后转辗千里,到达长江入海处的“荊蛮”之地,和当地人融为一体,给乡民传授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久而久之,兄弟俩受到了土著人的拥戴,被推举为部族首领,并把这个地方起名为“勾吴”。此后,勾吴逐渐强大,至春秋时期一度雄视中原,成为强大的吴国。这就是虞山地名掌故——“让国避位”。它向人们传递的不仅是顾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大局意识,还体现了一个“仁”字,泰伯、仲雍拥有宽仁、谦让的品质,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万世景仰。

明崇祯年间,江苏巡按路振飞,特地为常熟城区报慈里的“鱼侃墓”,立石碣写“第一清官鱼公墓”。鱼侃系常熟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及第,先后担任刑部、工部主事,曾跟随都御史王竑监督漕运,曾奏请创设“浅滩夫”,以确保河道的畅通,为时人所称颂。后来他出任开封知府,断狱如神,深得百姓爱戴。由于他传承了包拯的精神品格,人称“包老”。他卸任回到家乡后,把自己在开封府知府任上所积攒的俸禄——八两银子全部捐出,全然不顾自己生活的艰辛和拮据。一次他卧病在床,妻子搜罗了家中可食之物,熬了一碗麦粥让他喝下。当地官员知道他的处境后,想通过馈赠的方式接济他,但都被婉言谢绝。鱼侃死后,连入殓的寿衣都没有,只能穿着平日里的布衣入殓。由此有了“第一清官”之誉。它,突出了一个“节”字。节,讲气节、重操守。数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坚定的信仰和追求,砥砺自己的品格和节操。

地名掌故浩繁如星,反映的内容和意蕴也是多元各异的。不仅有与地方风土俗习和人文思想相关,寄托着人们的某种向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还有茶余饭后的某种“段子”笑料,有娱乐、消遣之功能。“火烧陆家市”这一地名掌故,说的是明嘉靖年间工部侍郎徐栻的孙子徐鼎祚,居常熟东乡陆家巿。有年冬天,他在家中生火取暖,不慎燃及室内器物,火势渐烈,当时深更夜静,烈焰破屋腾空,火舌燎及邻舍街坊,映红了陆市半边天际。众人奔走相告,可徐鼎祚不但不让家人救火,还命家人阻拦前来救火的人群,而他站在高处欣赏浓烟滚滚、烈火四燎、房屋倒塌爆哔的“景观”,结果烧毁了陆家市半条街。徐鼎祚挥金如土,是民间出了名的“徐三败”。其实这一掌故不仅仅是个“笑料”,它能从反面教育大家要珍惜财物,勤俭养德。

一座城市,一处乡村,都是有生命的。纵横交错、有名有姓的街巷和道路,是它坚韧的脉络。那些老街老巷、古桥古庙、名楼名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沧桑岁月的见证,和百姓情牵意连,难舍难分。

百姓们每天面对的日常生活,有柴米油盐,也有风花雪月。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不少古建筑、古遗址和文化遗存遭到破坏,有的地名在,而原物已不存,原物成了印象,地名成了记忆,地名掌故成了恋恋不舍的乡愁。

文化遗产中,既有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地名“原物”——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地名掌故。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的保护和传承,同样重要,失之同样难于复制。特别是老街老巷、古桥古庙、名楼名宅等“老地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前不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第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常熟李市村、吕舍村、问村和沈市村榜上有名。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也在2013年10月制定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政府之所以会有传统村落、古村落等项目的评选,并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保护,其目的是留住这些“老古董”。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组织文史专家、乡贤能人搜寻挖掘地名掌故,宣传、弘扬地名文化。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将这些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