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有光墓园的变迁

2022-06-30陈益

苏州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归有光墓园昆山

陈益

⊙ 归有光墓园

明隆庆五年(1571),归有光先生于太仆寺丞任上去世,四年后归葬故乡昆山。墓地在东南门内金潼里,祖茔之右(今昆山市震川西路电信公司内),其子子骏特意请国子监祭酒王锡爵撰写了墓志铭:

秦汉以来,作者百家。譬诸草木,大小毕华。或春以荣,或秋以葩。时则为之,匪前是夸。先生之文,六经为质。非似其貌,神理斯述。微言永叹,皆谐吕律。匪笾匪簋,烝肴有飶。造次之间,周旋必儒。大雅未亡,请观其书。

墓志铭写得不错,波澜意度,很能与归有光的文风接近。然而据钱大昕后来考证,这并非王锡爵亲笔,而是由唐钦尧代写的。

清乾隆六年(1741)四月,也就是归有光在金潼里祖茔之右归葬一百六十六年后,新阳县知县(当时昆山由昆山、新阳两县分治)丁元正刚刚上任,便来到距离县衙仅数百步的金潼里,拜谒归有光墓地。他没有想到,一代大儒的墓地,在湫隘嚣尘中,简直快要找不到了。在《丁明府元正修复先生墓记》的记述中,可见归氏墓园荒废已久。

墓门石柱仅存,隔墙古树一株,扶疏轮囷,阴可覆冢。上施斧斤者且数四,以关合阖风水得全。登陇四望,溷厕秽积,累累错于前。其左右屋而翼者,圈而牧者,坑而土室者,园而灌溉者,厂而为磨、为舂、为廪、为栈、为庖湢者,瓜分瓦裂,日以侵削。

丁元正实在无法忍受眼前这种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的状况,即命令手下人稽册籍、绘图、勘文,召集侵占了墓地的居民喻之于义、动之以情、怵之以法,很快将他们说服,及至踞者吐之,价售者偿之,碍者毁之,回归墓地原样。

在丁元正的心目中,归有光先生是一个非常值得敬重的人,是一个宇宙间不朽的人,是一个以自己的道德文章独立于世的人。这样一位旷世文才,终老于太仆寺丞任上,未免太可惜了。作为后学,他如今所能做到的,只是修缮墓地,在四周的隙地栽种数百株松柏,并且派人专门看守。修葺一新后,每年春秋两季,他恭恭敬敬地前来祭扫,以表达自己对归有光的崇敬之情。

归氏墓地占地五亩多,墓有两冢。东冢是归有光高祖南隐公和夫人俞氏之墓,西冢是归有光和夫人魏氏、王氏之墓。旁边还有坟堂屋等建筑。据传,归有光重孙归庄晚年筑室于丛冢间,萧然数椽。他将与妻子隐居之地署名“推仔楼”——将“推仔”二字拆开,恰是“才子佳人”四字。全然是黑色幽默。

丁元正修葺墓园后,竟意外地出现了一幅令人惊讶的景象:西冢穴前的芦苇几乎全都发出奇异的光,满地闪烁,一连几夜不肯消退。附近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都说是震川先生显灵的征兆。

归有光出生前“有虹起于庭,其光烛天”,逝世后多年又有奇光在墓穴前闪烁,这或许只是一种想象与附会。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宁可相信这是真实的,绘声绘色地描述。因为作为一代散文大家的归有光,在人们心目中真的是“有光”的。

此后,归有光墓园几度荒杞,几度修葺。

据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修归太仆墓》记载,乾隆己未进士许君,在都城时,一晚忽然梦见归有光手持名刺来拜谒,说:“我的庐舍被邻居侵占殆尽,祈求先生秉公处置。”醒来后,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后来他被派任昆山县令,上任后,归有光后人上诉归家祖墓被侵占一事,顿时想起曾经做过的梦。他立即前往勘察丈量,凡是侵占的,全部清退归还,并且立碑定界。同治九年(1870),陈其元代理由昆山县分治的新阳县事,发现归有光墓又是一片芜秽。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加以修葺,为之建立了墓门,并令其裔孙祖英世守。他很诙谐地说:“然余并无所谓梦兆也。”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报人”林藜来到古城昆山,专程寻访归有光的墓地。他在记述亲身经历见闻的《萍踪识小》一书里,写下了当时的观感:“归有光的墓地,在昆山城内的一条兴学路上,一座摇摇欲坠的牌坊上,刻着‘归震川先生墓道’等字样,上面那些碧琉璃瓦已破败零落,两边的围墙也快倒了。这儿曾在民国二十三年重修过,没想到如今又是这么个残破的样子……游人打从牌坊的正面走了进去,没一会就来到归有光墓前,那是一个用水泥堆糊成的大馒头墓茔,石人石马及华表全没有,就算必备的香台也不见了,只有几条半欹半倒的石凳还立在墓旁,以供游人休憩——一代大儒的归宿地,未免孤零寒伧了一点!”

上文提到的“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当时昆山各界人士曾筹款重修了归氏墓园。墓左还建有一座“御倭亭”,纪念归有光嘉靖三十三年(1554)的抗倭功绩。1956年,此处被列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文保单位名录,但之后又遭受了破坏。

时序到了1989年底。金潼里归有光墓园地块,当时早已归属电信局所有。为了建造机房大楼,工人在平整土地时,挖开墓地,将归有光夫妇的遗骸暂时移葬。

文物管理部门闻讯后,立即采取妥善的保管措施。据参与工作的有关人员回忆,归有光遗骸为一身官员装束,大体完整,随葬物有玉带扣和宝剑等。很快,经政府有关领导批准,在东大桥西堍(距原墓园300多米处),依照原有风貌,重建水泥圆顶墓穴,墓前立有青石墓碑,并书“明南京太仆寺丞归震川先生之墓”,并召集昆山的归氏后裔三十余人,专门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墓园开辟为公园,命名震川园,供人们游览和凭吊。

震川园内,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显得分外幽静。墓前是一个明式亭轩,飞檐拱顶,花窗敞亮。人们将它命名为“惠爱亭”,是为了颂扬他的从政思想。亭南围墙上,有巨幅雕塑《项脊轩志》。归有光先生与他的散文名篇,浑然一体,耐人寻味。香樟、松柏,枝叶茂盛,为前来吟读的人们投下一片荫凉。围墙外,便是日夜流淌的娄江。昔日归有光曾为“三江”水利殚精竭虑,如今流水声日夜陪伴一代大儒,使他在九泉之下永享安宁。

震川园中植有数十株梅花。寒冬季节,自有一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气象。梅花的可歌可咏之处,就在于它寄托了中国文化人的骨气、品格和精神,也正是归有光先生可敬可叹的“项脊精神”。那一片临寒无惧的烂漫,给静谧的墓地带来春的消息,让墓园生机盎然。

园前有一条通衢大道震川路,即昔日的兴学路。它穿越老城区和开发区,正是古城昆山从遥远的历史走向辉煌的象征。

猜你喜欢

归有光墓园昆山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借一场火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太辛苦了
黄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