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传播机制

2022-06-30刘虹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思政教育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在此背景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探究媒体融合新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传播模式有助于推动此项工作。文章从话语传播构建、扩展、爆发、消退全过程入手,将启动机制、驱动机制、变动机制和阻动机制四个演变机制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传播工作结合,分析其话语传播机制的立体结构。建议通过主题、主体和载体三个维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宣传教育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工作不是简单的种类叠加或者技术变更,而是不断从自发到自觉、单一到复杂的发展提升过程,同时,高校应在教书育人全过程、多环节发力,过分重视传播效应同样不可取。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传播;高校;思政教育;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038-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传播模式和传播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当下,话语信息通过媒体传播至受众,虽继续保留较强的语境性、主题性、动态性和理据性,但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均出现新的特征。正如陈锡言所言,“要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必须从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对各种社会思想以及各种价值观中能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话语进行整合。意识形态这一功能的实现,是以话语体系为载体的”[2]。

这套话语体系是如何反映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如何整合不同受众的利益诉求?目前学界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传统媒体转型、新旧媒体融合,二是媒体融合的内涵、外延及应用。与此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已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已有学者意识到,媒体融合为高校思政工作,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出多元细分的话语传播机制。周红、巩倩倩的《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路径探析》,以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为主线,分析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3]。沈艾娥的《新媒体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建议通过整合传播定位、传播渠道、传播主体及传播符号等手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效果[4]。王炎龙、江澜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基本逻辑——从媒体话语叙事到文化价值认同的新透视》立足不同媒体的话语叙事逻辑,阐述新媒体在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和内涵[5]。这些研究均为文章的展开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面临的挑战

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影响较广的界定是美国西北大学李奇·高登教授提出的“五种融合”说。不同于作为“中介”的媒介的融合,媒体融合则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集合体”形式出现的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的融合[6]。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旨在“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和知识”,“使受教育者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良好的教育效果依赖于有效的传播,依赖于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与受众、传播内容与渠道等要素之间的配合与相互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一)传播环境复杂化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意识形态渗透手段更加复杂、多变、隐蔽;媒体融合造成多个舆论场相互胶着、相互影响的传播格局,主流话语空间被挤压,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被弱化;在算法技术的支撑下,受众更易持续接收到单一内容的精准推送,长期处于“信息茧房”中,识别不实言论、不良思潮和错误观念的能力不断弱化;有关社交媒体的规范尚不完善,对传播主体的监管力度亟待加强;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还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宣教,难以做到课上与课下协同作用,尤其容易忽略网络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二)传播主体多元化

得益于网络传播去中心化的结构性特征,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传受关系和传受地位也发生巨大改变。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仅靠思政课教师或囿于学校教育都无法实现良好效果。幸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特别是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移动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中,受众也可以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主角。校园媒体扮演导演与演员的双重角色,影响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效力;高校思政教师是主力军,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键;学生组织是具有辅助作用的传播主体,需要受到约束和指导;思政课之外的其他教育者和学生依托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媒体渠道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高度参与性,也已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

(三)受众需求情感化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使用媒介时的自主性对传播主体形成制约。受众对理论的接受,并不完全取决于理论内涵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受众的情绪与情感取向等非理性因素对理论的接受往往产生重要影响[8]。为达到预期传播效果,传播活动不仅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还要满足受众接触媒介时的个人认同需求、社交需求、娱乐消遣需求、情感需求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媒体崛起、媒体融合程度加深方便受众依据个人兴趣与需求在虛拟的网络社会中找到组织,通过互动与内容生产获得群体认同和精神认同,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基于情感的认同正是建立在传播方式由生硬到柔软、从晓之以理的理性宣教到动之以情的感性沟通转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传播主体从受众的情感取向出发,打造形象化、场景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过程,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四)传播内容异质化

面对网络信息过载,受众期待在有限的时间里接收到更有价值、更有针对性的内容。因此,内容供应方会根据传播内容特征、受众需要、渠道优势,通过调整传播角度、完善内容、创新展现形式等手段生产出异质化的内容,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报纸、杂志适合以大篇幅的文字+图片的形式实现严肃、深度、权威的专题报道;网站及新媒体端擅长融合文字、图片、视频、H5等形式,呈现“短、快、新、繁、享”的传播内容,吸引受众积极参与,并在社交网络进一步扩散传播内容。当下,能够在充分了解师生群体需求后,结合渠道优势创新传播内容的高校并不多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力度亟待加强。

(五)传播渠道矩阵化

矩阵传播是媒体融合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目前主流媒体和高校媒体在媒体融合实践过程中最常见的选择。在意识形态传播方面,高校媒体早已不满足传统媒体为主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而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新媒体,或依托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注册官方账号,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或依托新闻客户端开放平台注册官方账号,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形成传播矩阵后,多平台互动、跨地域合作屡见不鲜,其功能、手段、价值皆可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目前很多主流媒体和高校媒体矩阵传播仍采取叠加模式,多平台重复发送同样的内容,引起了受众的审美疲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作,处理好这一主体内部的子系统与传播要素之间的协调问题是实现协同性发展的前提之一。实践证明,传播技术的创新强化了教育的力度,传播内容多样化拓展了教育的宽度,互动传播常态化保障了教育的深度,内容生产合作化提升了教育的精度,媒体融合优势为全方位、多層次、全覆盖的思政教育提供可能。

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传播机制的立体结构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及运行原理,在传播学视野下,话语的传播机制也可以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话语传播的要素,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另一部分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运行规律,包括话语构建、推广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系统性过程。

网络背景下话语传播机制的研究可参考同等环境下的舆论传播机制,学者基于网络舆论传播机制阶段,将舆论生成和传播机制划分为三阶段模型、四阶段模型,甚至五阶段模型和六阶段模型。其中,将其划分为涨落阶段、序变阶段、冲突阶段、衰退阶段[9]的四阶段的划分模式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标准,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启动机制、驱动机制、变动机制和阻动机制四个演变机制[10]。

(一)话语传播构建阶段:教学话语资源的开发触发启动机制

就场域而言,话语大致可以分为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学术话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由官方主导建构,并在公众中被广泛讨论的议题;民间话语通常自发形成,多源自受众频繁使用的新媒体,起到配合与补充的作用;与此同时,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学者提出相关概念、范畴、表述,为高校教师丰富教学方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依循。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的语言范式较为理性和抽象,包含大量口号、文件,缺少叙事性话语和鲜活素材的真诚表达。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并不认同和遵循同一种语言范式,无法形成有效的话语互动。目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高校尝试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话语表达范式,开发教学话语资源,大胆借鉴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语言,借助媒体融合优势,将图文、音频、视频、H5等感性方式融入正确的国家观教育、民族观教育、历史观教育、全局观教育。

(二)话语传播扩散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相互促发驱动话语传播“微循环”

这一阶段,高校突出教学重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理论论断提出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等教学重点与多种授课模式有效结合,通过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国内外时事政治等丰富素材,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明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这一阶段的话语传播效度受到学院课程开发、授课教师的媒介素养的影响。校内外主流媒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了话语传播的时、效、度;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促发,传播主体与受众互动顺畅,传播内容的选择、风格,传播策略受到传受双方的影响进而调整改善,推动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话语传播“微循环”。

(三)话语传播爆发阶段:新媒体赋权受众,引爆“现象级”传播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话语在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的共同作用下,有可能形成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舆论热点和现象级传播作品。一般来说,新媒体赋权受众是由小众传播到群体传播,最终实现多级裂变式传播的过程。受众参与内容的生产、加工、分享、互动过程,“意见领袖”通过制造话题、频繁互动对受众群体产生影响,完成小范围的议程设置;初次传播的受众转化为传播主体,传播形态也由点对点、点对多的链条式传播升级为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多对点的多元并存的裂变式传播,层层转发、发布、扩散,进而形成舆论热点。

(四)话语传播消退阶段:舆论监督反馈机制促进高校调整改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式

大学生使用最频繁的媒体终端是智能手机,小屏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受众的注意力容易被各种突发资讯和人际交流的内容占用。缺乏吸引力的传播内容在得不到同质媒体、专家学者、受众的反馈信息时,就会淹没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相反,短时间内高密度的反馈可以让信息获得更多关注,实现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传播效果。在所有反馈形式里,受众反馈是有效传播的重要一环,也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深入师生的重要依据,如高校官方抖音上传内容后,抖音采取的算法推荐的分发机制使得关注度高、点赞量多的视频会被优先推荐给其他用户,用户甚至会跟风模仿,创作更多主题一致的个性化内容。

三、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传播的三种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作为一个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除了利用好课堂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之外,媒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从结构上看,可以通过主题维度、主体维度和载体维度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促进意识形态话语主题的有效引领,用好媒体融合技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智慧化

主题维度是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呈现效果。当前,大学生的媒体使用情况呈现出碎片化、场景化和追热点的倾向。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凭借场景化的传播优势,连接用户实时场景与虚拟场景,身临其境般的表现形式大大激发了用戶的参与热情;既定热点或即时热点与传播内容相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流量。具体而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摆脱刻板经验,一是按照碎片化传播需求,将原有的课程、书籍等“大部头”内容拆分为短小精干的文案、故事、漫画、微视频等轻量化内容,选择在学生早起后、课间等碎片化时间里推送;二是掌握学生使用媒体的在线时间、兴趣偏好等信息,尝试AI、VR、AR等可视化、可触摸、沉浸式体验的新科技,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场景融入传播内容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三是通过借力热点或制造热点,根据既定热点,如重大节庆和重要时间节点提前策划选题,或立足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情况,结合即时热点,打造内容更贴近师生的传播内容和产品。

(二)促进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有效构建,打造优质传播团队,参与议程设置

主体维度涵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所有参与者。面对媒体融合大趋势,高校建立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能综合利用多种媒体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优质团队迫在眉睫。高校应培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加入传播视角,学习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规律、特点,将前沿技术适配、应用、整合到内容生产中,借助话语的柔性力量,让学生愿意听、乐意学。要转变专注于教材进行理论宣讲的模式,整合高校传播主体力量,积极争取议程设置主动权,打造舆论易于聚焦的中心话语,在增加各类媒体上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质内容供给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辨明各类传播信息的是非真假,加强校园舆论引导。最后,建立传播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强化传播主体责任,凝聚线上线下力量,培养受众与媒体间的有机互动,构建以主流媒体为主导、自媒体及人际传播为辅助,共同努力、紧密配合的多层次传播格局。

(三)促进意识形态话语载体的有效运用,“小情境”配合“大情境”,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教育路径

网络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如果说AI、VR、AR等技术手段营造了“实景”小情境,那么,高校还可以在高校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精神风貌和管理模式等隐性教育方式上发力,铺开实景的大情境。一是促进教学活动与媒体传播相结合,思政课教师通过新旧媒体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兴趣偏好,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课堂内容,形成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相关工作全方位提质增效。二是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将融媒体平台的便捷、快速、体验感好、互动性强的优势与班团会、“三下乡”、各类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了解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成就、民族团结光荣传统等,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三是将媒体融合技术融入常态化教育和专题性教育,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熏陶相结合,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

四、结语

高校在话语传播构建、扩展、爆发、消退全过程运用媒体融合技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宣传教育深化内涵、创新方法、丰富形式,可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方面,从主题维度、主体维度和载体维度三个方面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传播不是简单的种类叠加或者技术变更,而是不断从自发到自觉、单一到复杂的发展提升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另一方面,过分重视传播效应也不可取,高校只有在学科教学、人才培养、日常管理、队伍建设等各环节发力,才能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和涵育高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2] 陈锡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3] 周红,巩倩倩.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路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0):89-93.

[4] 沈艾娥.新媒体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J].民族学刊,2021,12(5):10-16.

[5] 王炎龙,江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基本逻辑:从媒体话语叙事到文化价值认同的新透视[J].民族学刊,2021,12(1):49-56.

[6] 孙新.我国媒介融合研究议题的变迁[J].青年记者,2021(14):41-42.

[7] 陈立鹏,张珏.关于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N].贵州民族报,2020-09-11(A03).

[8] 徐家林.受众的情感取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分析[J].探索,2010(5):119-122.

[9]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92-326.

[10] 易承志.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2(1):78-92.

作者简介?刘虹,硕士,助理研究员,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出版实务。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思政教育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