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现状比较研究

2022-06-29张叶恬陈新元蒋云霞龚熠宁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工作量公办民办

□张叶恬 陈新元 苏 卫 蒋云霞 龚熠宁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主体包括公办园和民办园。2003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并形成“以社会力量兴办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师资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S市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不平衡。幼儿园教师的存在是影响幼儿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他们的总体生活条件和质量决定了幼儿园和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的未来。本研究通过对S市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在工资待遇、工作量、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具体差异的比较,了解S市公办园与民办园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和生存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地位。在对幼儿园教师自身社会地位认知的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中各有61.9%和45.65%的教师认为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不太尽人意”。只有2.38%和6.52%的人认为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高且受人尊敬。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后续研究表明,这可能与S市社会大众对幼儿园教师群体存在误解以及教师自我认知的偏颇有关。其中职业待遇和职业压力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

工资待遇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S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收入普遍集中在4,000元以下,占比均高于80%。其中,民办园教师的收入随着数额的增加,人数占比呈递减趋势,并且4,000元以上者占比高于公办园(公办园11.90%,民办园19.56%)。访谈发现,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收入构成与公办园教师的职业收入构成不尽相同。而与较低的工资待遇不匹配的是较大的工作压力。由于幼儿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关注儿童兴趣与需要、发挥儿童主体地位方面有了新的标准。调查数据表明,各有42.86%和43.48%的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后的职业压力“大了很多”。因此,不论是民办园还是公办园,幼儿园课程改革后,教师的工作压力与以往相比均变大了。

(二)工作时间。调查显示,S市幼儿园教师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8~10小时之间。但同时可以看到,民办幼儿园教师平均每日工作时间在10~12小时者占比23.91%,而公办幼儿园教师平均每日工作时间10~12小时占比7.14%。显然,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较公办幼儿园更长。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平均每日工作时间比较

(三)工作量。整个S市幼儿园教师每日工作量普遍出现“偏大”和“超负荷”的现象。公办园教师的工作量“超负荷”占比42.86%,“偏大”占比52.38%;民办园教师“超负荷”占比50%,“偏大”占比41.3%,然而认为每日工作量为“正常”或“清闲”的教师明显占少数,公办园和民办园分别仅有2.38%和4.36%的教师认为每日工作量“正常”、2.38%和4.34%的教师认为每日工作量“清闲”。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对工作量的评价为“偏大”、“超负荷”。民办园教师的“超负荷”占比达到了调查数量的一半,比公办园教师工作量更加繁重。

(四)专业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本研究主要调查了S市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获得继续教育机会。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在公办园中有超过70%的教师能够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而在民办园中只有超过45%的教师拥有。因此可以得出,民办幼儿园教师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比公办园教师获得的机会少。这一点不利于民办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将会逐渐拉大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专业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影响民办园的教育质量。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获得继续教育机会比较

(五)职业环境。在幼儿教师的职业环境方面,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幼儿园管理评价与园内同事关系。结果显示,对于幼儿园管理评价,90%以上的公办园与80%以上的民办园教师给予了“很人性化”或“比较人性化”的正面评价。总体而言,S市幼儿园教师都对自身幼儿园的管理评价给予肯定。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民办园教师对于幼儿园的管理评价给予“很不人性化”的负面评价数量要比公办园多(公办园2.38%,民办园6.52%)。而在公办园与民办园中各有超过90%的教师认为园内同事关系表现为“融洽”。由此可见,S市幼儿园教师职业环境较好。

综上所述,虽然S市的民办幼儿园教师总体职业收入略优于公办幼儿园教师,但他们的工作时间比公办幼儿园教师更长,劳动强度更大。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我们发现民办幼儿园教师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比公办幼儿园少,随之带来的便是民办幼儿园教师比公办幼儿园教师所在行业的竞争性小以及科研成果少等问题。然而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他们对于幼儿园管理以及同事关系都相对满意。虽然近两年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地位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还是不容乐观。这对以后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改变幼儿园教师的生存情况,我们急需做出努力。

二、建议与对策

(一)幼儿园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缓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通过实行有效的民主管理、合理的评估和鼓励机制,创造和谐和积极的人际交往条件。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和通过访谈的了解,S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教师人际环境普遍良好,但是在幼儿园的管理方面,仍有部分教师给出了负面评价。为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应保持对教师的友善态度、对教师的尊重、对教师的理解、对教师的信任、对教师的鼓励并对其工作进行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协助教师成功地完成任务,创造和谐、平等、开放和充满活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此同时,使工作内容合理化,采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减少无实际意义的工作,以适当减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在评价教学优良度和相关职位晋升方面实现平等、公平和公开,这样就能让每个幼儿园教师都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积极性。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园教师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感与使命感,让她们在工作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并改善自身的不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二)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和职业待遇。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经常被视为带孩子的“保姆”,她们的专业性并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承认和尊重,待遇偏低。与其他教师相比,既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又要付出相当大的体力劳动,而幼儿园教师繁重的工作和工作待遇、社会地位却不成正比。从调查结果来看,S市幼儿园教师福利待遇不尽人意,并且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社会对其职业认知有误解。因此,社会应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一是应制定相应政策以提高和稳定幼儿园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明确最低工资标准。二是政府应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和支持,并酌情增加幼儿园教师的物质奖励和经济报酬。三是国家必须严格制定、及时颁布和有效实施相关法律,该计划旨在改善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四是幼儿园在规范的制度管理基础上,也要考虑到幼儿园教师的情感需要,增强其职责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在现代社会,“专业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教师也必须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一是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弥补缺陷、共同学习。“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一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验、智慧和特长。幼儿园可以成立合作小组,集中优势资源,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通过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精神,促进集体共同进步。二是幼儿园教师自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少幼儿园教师认为工作只是一种生存方式,每天都在应付式地完成教学任务,缺乏不断发展的意识而导致自身能力得不到提高。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大,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难以胜任工作,因此幼儿园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进一步地完善和实行幼儿园内部的教育评估制度。正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教育评价是为了“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一个“各方面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这是一个教师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评价教育实践,查明、分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实现教师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应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它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体教育过程的进行”。通过客观评价来了解自己所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量公办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神数据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