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内镜评估结直肠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2-06-29马鸣扬王洁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细胞核微血管腺瘤

马鸣扬 王洁玮 李 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50)

在过去二十年间,消化内镜技术已经从普通白光内镜向放大内镜方向深入发展。细胞内镜(endocytoscopy,EC)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放大内镜技术,可以提供超高倍观察图像。配合染色及窄带成像技术,内镜医师通过肉眼即可对结直肠病变进行组织、细胞以及微血管的形态学判断,从而实现在体实时活检的目的[1-2]。EC系统评估结直肠病变的研究目前主要来源于日本及欧美国家,其中对于结直肠浸润性肿瘤、息肉、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评估展现了EC诊断准确性高、病理结果等待时间短等优势[3-5]。本文旨在对EC评估结直肠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EC硬件发展

自2003年至今,EC已更新至第四代。随着不断增长的内镜观察需求及技术上的进步,EC由最初的定焦探针式发展为如今可变焦的集成内镜式,放大倍数也从450倍增长至520倍[6-7]。第一代EC为两种模型机(PrototypeⅠ和Ⅱ),诞生于2003年,二者均为探针型,从普通肠镜的活检孔道中插入进行观察,放大倍数及视野分别为450倍、1 125倍,300 μm×300 μm、120 μm×120 μm[6]。Prototype Ⅱ虽放大倍数高于Ⅰ,但观察病变深度浅,视野小。第二代EC(XCF-260EC1)为集成内镜式双镜头EC,定焦放大450倍,视野400 μm×400 μm,观察深度50 μm。第三代EC(CF-Y0020-1)为集成单镜头EC,放大倍数从80倍连续变焦至380倍,观察视野700 μm×600 μm。最新第四代EC为集成内镜,放大倍数达520倍,观察深度为35 μm[8]。

2 EC检查前准备

染色对于EC检查至关重要,良好的染色可凸显细胞核、组织及腺腔的形态,从而增强观察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染色方法为0.05%(质量分数)结晶紫+1%(质量分数)亚甲蓝双染法(CM双染法)[3]。Ichimasa等[9]研究发现CM双染法优于单独使用亚甲蓝进行染色,整个染色过程持续约1 min,用水冲去浮色,避免过度染色,可使细胞及细胞核形态充分展现。此外,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被称为虚拟染色技术,利用不同光束波长不同的原理,对反射光进行过滤,从而观察黏膜血管[10]。有研究[2]表明,将 NBI与EC结合,节省了染色时间,是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超高倍放大图像下判断黏膜表面微小血管,为EC诊断提供了新思路。无论选取何种方法,使用EC观察结直肠病变时都需要将镜头与黏膜接触,从而得到清晰图像[6]。

3 EC诊断结直肠息肉及肿瘤

Sasajima等[6]对结直肠病变的EC图像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正常黏膜:腺体排列规则,形态一致,细胞核沿基底膜规则排列。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HP):锯齿状腺体清晰。低级别腺瘤:管状腺体大小均匀,细胞密度低,梭形细胞核沿基底膜规则排列,极性稍紊乱。高级别腺瘤:腺体不规则地分支,出现细胞异型性,细胞核增大畸形、极性消失。浸润性癌:腺腔结构消失,细胞核明显增大畸形。Rotondano等[11]首次对EC图像进行分级:EC0a:规则圆腺腔;EC0b:规则锯齿状腺腔;EC1a:狭缝样腺腔伴纺锤状细胞核;EC1b:规则腺体,核大深染;EC2:腺体形状不一,核大畸形;EC3:腺体结构消失,核大畸形。Kudo等[12]总结EC图像特点后提出了较成熟的EC分级:EC1a:小而圆的腺腔伴正常纺锤形细胞核;EC1b:锯齿状腺腔伴颗粒状细胞核聚集;EC2:狭缝样腺腔伴略肿胀的纺锤形或圆形核;EC3a:不规则腺腔伴中度肿胀的深染细胞核;EC3b:腺体结构消失伴高度肿胀的异常细胞核聚集。其中,EC1a和EC1b代表非肿瘤性病变,EC2代表腺瘤或黏膜内癌,EC3a代表黏膜内癌或轻度浸润的黏膜下癌,EC3b代表广泛浸润的黏膜下癌或者更高级别的癌。在后续研究中,Kudo等[13]又对EC分级进行了补充(图1),将EC3a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对应的图像特征分别为:略增大的深染椭圆核,核分层略增多、轮廓分明;大量异常增大核,核分层明显增多,轮廓圆钝。Mori等[14]开展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表明EC分级对肿瘤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达到94.1%(95%CI:87.6%~97.8%),不亚于病理活检。

图1 Kudo EC分级[13]

Kudo等[2]将EC与NBI结合,根据结直肠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建立了EC-V分级:EC-V1:微血管形态正常且模糊,提示正常黏膜;EC-V2:微血管网密集且清晰,提示肿瘤性病变;EC-V3:微血管网杂乱且稀疏,提示浸润性癌。该分级对T1期结直肠癌、增生性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88.6%和99.0%。EC-V分级与Pit pattern分型相比,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在诊断结直肠黏膜表面病变时有较好表现。

息肉为结直肠常见病变,根据病理学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为结肠癌癌前病变[15],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息肉恶变风险也与大小密切相关,当病变大于2 cm时癌变概率也会增加。一项对直径大于或等于5 mm的结直肠病变的随机研究[14]表明,细胞内窥镜的诊断准确率并不低于活检。目前内镜医师对于结直肠息肉均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使没有癌变倾向的息肉和低级别腺瘤也被切除。为了探究EC评估良性息肉的准确性,Utsumi等[16]使用EC分级对微小息肉(≤5 mm)中腺瘤性息肉(EC2)和非腺瘤性息肉(EC1b)进行评估,结果表明,EC可以对二者进行在体实时评估,降低了病理学评估成本,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出血风险。Kataoka等[17]利用EC+NBI技术鉴别增生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发现EC下增生性息肉微血管较腺瘤更模糊,对此解释为增生性息肉微血管在更深层位置。Kudo等[18]使用第四代EC,对低级别腺瘤进行观察,发现正常腺体征(normal pit,NP)为其特有表现,可以借此与高级别腺瘤进行鉴别,从而避免活检对组织的创伤以及因反复取材导致的结缔组织增生,影响追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进行。

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SA/P)在过去被认为是具有恶变倾向的增生性息肉,因镜下形态与增生性息肉相似而难以区分,其与传统锯齿状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TSA)均为癌前病变,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19]。Kutsukawa等[4]使用EC对687例锯齿状腺瘤的腺腔和细胞核形态特点进行归纳,与病理学结果对比,研究显示,EC下增生性息肉为星形腺腔伴小圆细胞核,SSA/P为卵圆形腺腔伴小圆细胞核,而TSA为锯齿状或绒毛状腺腔伴纺锤状胞核,但此研究并未明确定义腺腔开口大小。Ogawa等[20]发现腺腔扩张是SSA/P的特征之一,SSA/P和增生性息肉管腔横截面积的均值分别为4 152 μm2和2 117 μm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表明,管腔面积截止值为3 068 μm2,区分SSA/P和增生性息肉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3%,准确度为78.0%,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使用EC区分SSA/P与增生性息肉准确度较高,但花费时间也较长,平均评估时间为5 min。

对于恶变风险较低的幼年性息肉,Takeda等[21]将EC下观察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总结出幼年性息肉四联症:微红表面、表面糜烂、隐窝开口扩张、隐窝密度降低。该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幼年性息肉的发育倾向,为内镜下治疗提供参考。

黏膜下深层浸润结直肠癌(massive submucosal invasion cancer,SM-m)指肿瘤浸润超过1 000 μm的病变,伴淋巴转移的风险增加[22],内镜下切除不能达到根治,应考虑追加外科手术扩大病变切除范围。因此,准确判断病变深度对于治疗方式及预后有重要意义。Kudo等[3]使用Pit pattern分型和EC分级对89例SM-m患者进行评估,诊断准确率为96.3%,高于单独使用Pit pattern分型的93.8%(P=0.004)。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desmoplastic reaction,DR)被认为是癌细胞从黏膜肌层向黏膜下深层侵袭的标志,检测有助于预测结直肠癌在黏膜下层的深浸润[23]。Sugihara等[24]发现通过EC发现的细颗粒结构(fine granular structure,FGS)可以提示DR,进而预警SM-m,准确度达87.3%。Sako等[25]结合病理对118个T1期结肠癌EC图像进行分析,发现镜下观察97.1%的腺体融合病变(fused gland formations on endocytoscopy,FGFE)的病理结果都出现了SM-m,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建议出现FGFE的患者行外科手术并清扫淋巴结。此外,Nakamura等[26]使用EC-V分级观察微血管,发现SM-m的病变特点为血管扩张,微血管网消失,血管直径改变,串珠征。在诊断癌变浸润深度方面,一项Meta分析[5]表明,使用EC优于Pit pattern分型,预示着EC比放大内镜更具潜力。

结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分为颗粒型和非颗粒型,其中,非颗粒型中的假凹陷型黏膜下浸润倾向最高,应予以高度重视[27]。Kudo等[12]使用EC分级对非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浸润深度进行评估,诊断准确率为90%。但当判断隆起型病变浸润深度时,效果不如Pit pattern分型,这可能是因为隆起性病变表层与深层距离较远,EC观察深度有限造成。

4 EC诊断炎症性肠病

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缓解是评价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EC的出现使得在体实时观察病变而无需活检成为可能,Bessho等[28]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的EC评分系统(endocytoscopy system score,ECSS),从隐窝形状、相邻隐窝距离、血管可见度三方面对病变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虽然该评分不能评估传统病理学中炎症细胞浸润等项目,但因其与组织病理学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病理的简化替代标准。在另一项对40名IBD(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1例,克罗恩病患者19例)患者的初步研究[29]中,发现EC和肠道疾病活动的组织病理学Riley评分之间的一致性为100%,两名研究者之间观察水准近乎一致(Kappa = 0.76~0.88)。Nakazato等[30]选取内镜下愈合即Mayo内镜评分=0的64例患者,检测ECSS评估病理组织学缓解(Geboes病理组织学评分≤2)的诊断准确性,证明了ECSS可以用于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组织学愈合情况。另外,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可以全自动识别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相关的EC图像,大大提高了检查的效率[31]。

最近有研究[32]表明,Mayo内镜下评分=1的溃疡性结肠炎也有较高复发率。Maeda等[33]使用EC观察了黏膜内血管及隐窝,对Mayo内镜下评分=1的患者进行评估,发现黏膜内毛细血管及隐窝活跃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30.5%复发。

炎症性肠病随病程的延长可能出现癌变,因此发明新的检测方法,准确地在早期发现肿瘤性病变至关重要,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EC诊断炎症性肠病伴癌变,但有研究[34]表明,异常隐窝灶是结直肠癌早期的先兆,或许能为在炎症性肠病中发现黏膜癌变提供参考。

5 EC的局限性

虽然EC在提供结直肠病变的实时病理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限制其发展。第一,因为放大倍数提高,内镜医师需要小心将镜头贴近黏膜表面并对焦,从而获得清晰图像,加上观察前使用染色剂染色,致使EC检查时间延长[8,35]。第二,EC目前的黏膜观察深度为50 μm,只能通过观察表面结构对浸润性病变做出判断[2]。最后,目前对于EC的研究大多为单中心回顾性,样本量较少。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更多证据等级较高的EC分级方法指导诊断及治疗。

6 小结

EC作为新一代超高倍放大内镜,可以从隐窝、细胞核及微血管形态等方面对结直肠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要实现EC内镜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缩短其检查时间,并开展更多试验总结结直肠病变图像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EC在未来有望实现对病变进行近似于病理诊断的在体实时评估,成为内镜诊断技术的又一利器。

猜你喜欢

细胞核微血管腺瘤
高血压靶器官微血管病变及其治疗进展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指向科学思维的“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
人参bZ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