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大棚豇豆品种比较试验及栽培技术

2022-06-29代小青郝秀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结荚花序豇豆

代小青 郝秀明

(济宁市任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

豇豆又叫长豆角,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豇豆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南北种植品种多样化,近年来有许多豇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屡见报道。豇豆喜高温、强光照,不耐寒,山东春季上市数量少,价格高。早春大棚种植豇豆上市早,能有效弥补市场不足,效益高。

济宁市任城区早春大棚豇豆种植规模大,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致富的主产业。当地豇豆主栽品种为之豇28-2,该品种抗寒性较差,产量不高,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急需引进适合当地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的豇豆新品种。2021年从国内 广泛筛选,引进3个豇豆品种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与本地主栽品种之豇28-2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栽培的豇豆品种,并总结形成了高产栽培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4个,分别为绿豇1号(浙江省宁波市蔬菜研究所选育)、之豇19(浙江省农科园艺所选育)、高产4号(汕头市种子公司选育),以本地主栽的之豇28-2(浙江农科院园艺所选育)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于2021年在济宁市任城区胡家湾家庭农场钢架大棚内进行,4个品种分别为1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计12个小区,小区面积16m2,1月20日无土育苗,营养土配制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7:3:1配制,适当加入少量的腐熟有机肥。将配好的基质装入50孔标准穴盘并浇透水,每穴播2-3粒种,播深2cm,用电热线或锅炉等加温设备加温。2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10-15d扣棚升温。定植前土壤深翻耙细,做成畦连沟宽1.6m,畦面宽1.0-1.2m,畦面呈龟背形。畦中开沟,基肥每亩施优质的有机肥2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硫酸钾10kg。每畦栽2行,小行距45cm,穴距30cm,每亩2800穴。安装硬管滴灌,畦面覆盖幅宽1.8m除草地膜,用塑料绳垂直吊蔓,高度2.2m,栽培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试验期间调查纪录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和抗病性,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1.3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以spss19.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比较

从表1可看出,1月20日4个品种同时播种,播种后7天开始出苗,绿豇1号与之豇19开花最早,比对照之豇28-2早5天,之豇28-2开花最晚,绿豇1号、之豇19这2个品种结荚最早,比对照早5天,对照之豇28-2结荚最晚。初收期收获最早的是绿豇1号,比对照早收获5天,其次为之豇19与高产4号, 比对照早收获4天,从播种期到初收期的时间看,绿豇1号时间最短,为55天,其次为之豇19与高产4号,为56天,对照之豇28-2时间最长,为60天。绿豇1号、之豇19与高产4号这3个品种生长势都强,之豇28-2生长势中等。

表1 不同豇豆品种生育期比较

2.2 植物学性状比较

从表2可看出,绿豇1号、之豇19这2个品种花色为白色,高产4号与之豇28-2品种花色为紫色,绿豇1号、高产4号荚颜色为绿色,之豇19、之豇28-2荚颜色淡绿色。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这3个品种荚外观都是光滑有光泽,之豇28-2荚外观皱缩。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对照之豇28-2这4个品种荚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绿豇1号荚长最长,为67.6cm,其次高产4号,为65.6cm,再次之豇19,为64.3cm,对照之豇28-2荚长最短,为61.9cm。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与对照之豇28-2荚粗存在极显著差异,之豇19、高产4号这2个品种荚粗差异不显著,绿豇1号荚粗值最大,为0.88cm,其次之豇19,为0.85cm,再次高产4号,为0.84cm,对照之豇28-2荚粗值最小,为0.78cm。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与对照之豇28-2平均单荚重差异极显著,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这3个品种平均单荚重差异不显著,高产4号平均单荚重值最大,为30.6g,其次之豇19,为36.4g,再次绿豇1号,为35.9cm,对照之豇28-2平均单荚重最小,为30.6g。4个品种均无鼠尾。

表2 不同豇豆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2.3 产量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在4个品种中,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这3个品种平均小区产量与对照之豇28-2平均小区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这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高产4号平均小区产量最高,为93.5kg,其次绿豇1号,为93.0kg,再次之豇19,为92.5kg,之豇28-2平均小区产量最低,为78.5kg。高产4号亩产量最高,为3897kg/667m2,高产4号比对照增产19.21%,其次为绿豇1号,亩产量为3876kg/667m2,比对照增加18.57%,再次为之豇19,亩产量为3854kg/667m2,比对照增加17.89%,对照之豇28-2亩产量最低,为32694kg/667m2。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3个品种与对照之豇28-2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3 不同豇豆品种产量比较

2.4 抗性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在4个品种中,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叶霉病抗性为抗,发病率都低于对照之豇28-2,之豇28-2抗性为中抗,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锈病抗性为抗,发病率都低于对照之豇28-2,之豇28-2抗性为中抗,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对照之豇28-2炭疽病抗性都为抗。

表4 不同豇豆品种抗性比较

3.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如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

3.2 播种育苗

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种子处理用适乐时种衣剂10ml兑水150ml,混合均匀后倒在1kg种子上迅速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可有效预防苗期立枯病及其他土传真菌性病害发生。营养土配制:草炭、蛭石、珍珠岩按7:3:1配制,适当加入少量的腐熟有机肥。将配好的基质装入50孔标准穴盘并浇透水,每穴播2-3粒种,播深2cm,用电热线或锅炉等加温设备加温。播种到幼苗出土期间,温度保持25℃以上,3-5天后出苗。子叶苗生长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晚上15℃-18℃,定植前1周进行炼苗。

3.3 整地定植

2月中下旬定植,定植以苗龄30-35d为宜。定植前10-15d扣棚升温,定植前土壤应深翻耙细,做成畦连沟宽1.6m,畦面宽1.0-1.2m,畦面呈龟背形。畦中开沟,基肥每亩施优质的有机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硫酸钾10kg。每畦栽2行,行距45cm,穴距25-30cm,每亩2800-3333穴。

3.4 定植后管理

3.4.1水肥管理

在开花结荚以前,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管理上以控为主,一般不再追肥,干旱时可适当浇水。水肥过多茎叶徒长,造成花序节位上升,数目减少,形成中下部空蔓。当植株第一花序豆荚坐住,其后几节花序显现时结合追肥浇1次水,每亩施硫酸钾5kg,三元复合肥10-15kg。结荚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隔1-2周再灌水追肥1次,以保持植株健壮生长和开花结荚。进入豆荚盛收期,需要的水肥较多,可再进行1次灌水追肥,每亩施尿素10kg,磷酸二铵20-25kg,硫酸钾5kg。水肥供给不足,会造成植株生长衰退,出现落花落荚。

3.4.2植株调整

为了调节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荚,采取整枝打尖措施:

①抹侧芽:将主茎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去,保证主蔓健壮。

②打腰杈:主茎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在早期留2—3叶摘心,促进侧枝上形成第一花序。盛荚期后,在距植株顶部60-100cm处的原开花节位上,还会再生侧枝,也应摘心保留侧花序。

③摘心:主蔓长18-20节摘除顶尖,促进下部侧枝花芽形成。

④吊蔓:用塑料绳垂直吊蔓,吊绳高度2-2.2m。

3.4.3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种类病虫害有叶霉病、锈病、炭疽病、豆荚螟,防治方法如下:

①叶霉病: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1500-2000倍液的康生,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每亩药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②锈病:发病初期,喷600-800倍液白克,14%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每亩药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③炭疽病:喷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每亩药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④豆荚螟:农业防治有清除落叶落荚,减少虫源,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现蕾期开始喷洒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灭杀毙及40%氰戊菊酯6000倍液等。生物农药如强敌312粉、虫螨克、阿维菌素、阿维·甲氰等。

3.5 采收

大棚豇豆播种后55-56d,就可以采收嫩荚,一般2-3天采收1次。采收的豇豆容易老化,要及时上市。

4.结论

试验通过引进3个豇豆品种与对照品种在设施栽培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豇1号、之豇19、高产4号3个品种荚长、荚粗、单荚重等植物性状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可作为本地区设施栽培推广品种,可在当地适当开展种植。

猜你喜欢

结荚花序豇豆
穿龙薯蓣的花序特征研究
榆阳区大豆大田种植优质品种观察推选
豇豆先生变魔术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豇豆魔王
清淡豇豆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腌酸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