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桂山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经营对策

2022-06-29陈晓龙王继春李梁华文浩宇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1期
关键词:桉树林地林场

陈晓龙 王继春 李梁华 文浩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大桂山林场,广西 贺州 542800)

引言

森林资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所有林木、林地、植被、动物、微生物和构成森林环境的水资源、土壤资源、气候资源等。狭义的森林资源概念,通常是指各种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常讲的森林资源主要是林地和林木两方面。林地条件是指森林所占用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林木条件是包括树种、林分结构、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是自治区十三家直属林场之一,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及附属产品。近十年来,林场把握林业发展的趋势,加快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杉木、桉树等用材林,加快发展珍贵乡土树种、针阔混交林,以及油茶经济林,森林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进行森林资源变化分析,研究森林资源发展趋势变得十分重要。

1.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广西大桂山林场位于东经 111o20′5′′~111o54′39′′,北纬23o58′33′′~24o14′25′′,地处广西东部,地跨贺州、梧州两市,大部分面积落在贺州市的八步区和平桂管理区境内,少量面积落在梧州市苍梧县境内。林场属于中低山地貌类型,林场境内海拔一般为200~600 m,最高海拔大桂山1204 m,最低海拔80 m。林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我国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林场年平均气温19.3℃,极端最高温39.7℃,极端最低温-2.4℃,年积温6243℃;年平均降雨量2056 mm,年蒸发量1275 mm,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54天。林区优越的气候资源十分适宜森林经营培育。

1.2 社会经济概况

大桂山林场创建于1957年,行政上隶属于自治区林业局管辖,是自治区直属国有十三家林场之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林场下辖茶冲、清水、六排、东叶、仁义、和平、北娄等七个分场,贺州、梧州、藤县、蒙山、恭城等5个造林部。总场设有办公室、党群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计划财务科、监察审计科、营林科、产业科、市场营销科、林政资源管理科、安全生产与防火办公室、林业调查设计队、营林项目质量监理部、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林场现有职工1109人,其中在职586人,离退休523人。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 116 人,初级职称47人。林场经营总面积118.3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3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9.94%。林场主要经营商品木材、花卉苗木、油茶、灵芝等林下种植、林产品及农资贸易等业务,资产总额约33亿元。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主要对大桂山林场从2013年到2019年的土地利用及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主要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以及森林覆盖率变化分析;蓄积量变化:主要包括总蓄积量变化分析;林种结构变化:主要包括林分各林种的面积变化分析;树种结构变化:主要包括林分各主要树种的面积变化分析;龄组结构变化:主要包括林分各龄组的面积结构变化分析;林地单位面生产力变化:主要包括各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分析。

2.2 研究方法

用对比分析方法,对 2013 年和 2019年大桂山林场的林地和林木资源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比较,进而得出林场在各类土地、蓄积量、林种结构、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和林地单位面生产力等方面的动态变化情况,寻找其中规律,结合经营措施,提出合理的经营对策,使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格局更趋于合理,森林质量逐步提高,为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大桂山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3.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分析

由表2.1可以看出,林场2013年土地总面积为43193.3 hm2, 而 2019 年土地总面积为 43196.48hm2,面积略有增加,增加了3.18hm2,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界限修正的结果。从2013年到2019年,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505.4hm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了68.52hm2,无立木林地面积减少了493.73hm2。主要原因是林场对部分灌木林、无立木林地等进行了造林,营造杉木、桉树等用材树种以及米老排、闽楠、刨花润楠等珍贵乡土树种,造林面积大于采伐面积,人工未成林转化了部分成为有林地,有林地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从2013年的86.56%增加到2019年的89.54%,增长了3.9%。提高的原因是森林面积的增加。

表2 .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动态表 单位:hm2

3.2 蓄积量变化分析

林场2019年活立木总蓄积量3903185m3,与2013年3211979m3相比,总蓄积量净增了691206m3,增加率为21.52%。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林场森林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马尾松、阔叶树等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

3.3 林种结构变化分析

由表2.2可以看出,林种结构变化的特点是: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面积减少,用材林面积增加。与2013年相比2019年防护林面积减少48.58hm2,特种用途林减少149.28hm2,经济林减少了79.58hm2,用材林增加了149.28hm2。主要原因是:防护林减少是因为林场将部分没有防火功能的防火林带区划为用材林,特种用途林减少是因为调整了大桂山林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将不集中连片的森林公园(特种用途林)范围区划为公益林,经济林减少是因为林场把部分经济林改种了桉树、杉木、闽楠、刨花润楠等用材树种。

表2 .2 各林种面积变化表 单位: hm2

林种结构变化后,2019年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的面积比例为6.5:13.0:78.8:1.7。

3.4 树种结构变化分析

由表2.3可以看出,主要树种变化的特点是:马尾松、桉树、其它阔叶树,杉木面积大量增加,珍贵乡土树种面积增加。与2013年相比2019年马尾松、桉树、其它阔叶树,面积分别减少了159.6、819.53、1285.62hm2,杉木增加了3857.3hm2,珍贵乡土树种增加667hm2,其主要原因是:林场树种结构调整,采伐马尾松、其它阔叶树、桉树后,大力发展种植杉木用材树种及刨花润楠、闽楠、米老排等珍贵乡土树种。

表2 .3 乔木林主要树种面积变化表 单位:hm2

3.5 龄组结构变化分析

龄组结构反映了林分龄级的均衡水平,是森林资源能否实现永续利用的主要指标之一,各类林分的龄组结构合理与否,是决定林场,尤其是大林区的森林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基础。由表2.4可以看出,林场龄组结构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幼、中龄林增加,近、成、过熟林比重减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林场对桉树经营模式调整,延长培育年限,桉树主伐年龄从前期的5年,调整为7年,因此,桉树的龄组区划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林场这几年营造了大量杉木及珍贵乡土树种,中幼龄林面积增多。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的面积比例由2013年的1.3:2.5:2.5:3.7变为2019年的1.4:3.6:2.2:2.6。

表2 .4 各龄组面积变化表 单位:hm2

3.6 林地单位面积生产力变化分析

林地生产力由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平均公顷蓄积量体现。如表2.5所示,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由2013年的88.7m3/hm2,增加至2019年的103.4m3/hm2,增加了14.7m3/hm2。马尾松、其它阔叶树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有提高,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减少,桉树单位面积蓄积量略有减少。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林场大量新种杉木林,幼龄林面积增多;桉树单位面积蓄积量略有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上一期人工调查与这一期激光雷达技术测量林木数据的差异性有关。

表2 .5 主要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表 单位:m3/ hm2

4.大桂山林场森林资源动态经营情况

4.1 有林地比重大,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林场有林地面积 38293.4hm2,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88.65%,森林资源面积比较大。森林覆盖率是反映全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林场森林覆盖率从2013年的86.56提高到2019年的89.94%,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4.2 活立木总蓄积量较快增长,单位面积蓄积量较高

全场活立木总蓄积量3903185 m3,比2013年增长了21.52%。林场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03.4 m3/hm2,超出广西平均水平64.5 m3/hm2(广西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连清”) 60.3%。

4.3 林种结构不合理

2019年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的面积比例为6.5:13.0:78.8:1.7。防护林和经济林比例较低,用材林比例过高,影响到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

4.4 树种结构有待调整

林场树种以松、杉、桉、其它阔叶树为主,尤其是桉树面积达到9302.17 hm2,其它阔叶树14485.38 hm2,珍贵乡土树种仅为1595.2hm2,比例分别为23.74%、36.98%、4.07%,珍贵树种、经济树种较少。

4.5 林地生产力还有待提高

尽管林场乔木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相比广西平均数较高,但杉木、桉树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还相对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经营水平,提高其生长量和林地生产力。

5.大桂山林场森林资源动态经营对策

根据上述森林资源特点,结合当前国家对林业的积极政策以及先进的经营理论,为了促进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发挥出森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最大效益,研究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经营对策。

5.1 降低无立木林地数量,提高森林覆盖率

林场2019年无立木林地面积有1258.77hm2,占土地总面积43196.48 hm2的2.9%,如果可以把无立木林地全部转化为有林地,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2.9个百分点。因此,要加大对采伐迹地、其他无立木林地的造林更新力度,使之转化为有林地,确实提高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5.2 调整林种结构

根据森林分类区划,分类经营,将森林实现多目标功能,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林场贺江两岸的森林为保护水源的重要防护林。林场虽然把大部分贺江两岸森林面积划分为生态公益林,但还有四分之一面积为商品用材林。因此,要把贺江两岸森林基本全部划分为保护水源的防护林。还应把林场高速公路、铁路、二级公路两旁的商品用材林转化成护路林,从以上两点来扩大防护林的面积,降低用材林的比例。

5.3 加快调整树种结构

在树种结构调整中,要减少桉树面积,适当减少其它阔叶树面积,增加珍贵乡土树种、经济林树种的面积。因此,林场要利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央财政造林补贴、珠江防护林工程和油茶“双千”计划项目实施,在每年的造林更新中,逐渐增加种植珍贵乡土树种、油茶经济林树种。加大对低劣、残次的阔叶树改造,营造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加快树种结构调整,提高森林质量。

5.4 龄组结构调整

从两期二类调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林场龄组结构正趋向合理变化,但还要提高近、成、过熟林的面积比例。因此,首先,要严格控制采伐量,按照年伐量应低于用材林年生长量的原则进行采伐;其次,采伐要合理,原则上只采伐用材林的成熟、过熟林。

5.5 科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

实行良种良法良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以国家储备林建设及中央财政补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杉木及珍贵树种等中幼林抚育施肥,加强抚育间伐。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林业机械化等先进科学经营措施,精细化培育桉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猜你喜欢

桉树林地林场
森林里的纵火犯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Summer Is Coming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