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芎注射液对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 及Treg 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2-06-28郭东梅罗晓丽

西部中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亚群外周血葡萄糖

魏 傲,李 强,丁 玲,谭 宪,郑 曦,辜 琴,郭东梅,罗晓丽

1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00;2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根据我国最新心血管病研究报告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除了恶性肿瘤外,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引起AMI 发生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细胞免疫紊乱密切相关,不同的CD4+T细胞参与了这一过程[2]。AMI患者机体促炎/抗炎同时存在,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可促进炎症反应。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具有抗炎作用,Th17/Treg 细胞亚群失衡是促进AMI进展的重要因素[3]。相关研究显示,针对冠心病及AMI 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调脂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参芎注射液为代表的中成药物,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4],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探讨参芎注射液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 者 外 周 血Th17/Treg 细胞亚群及相关下游炎性通路的影响,为阐明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NSTE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 例。观察组中男45 例,女30 例,平均年龄(62.4±9.8)岁;平均病程(5.2±0.9)天;基础疾病:高血压41 例,糖尿病35 例,高脂血症38 例。对照组中男4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9±9.2)岁;平均病程(5.0±1.1)天;基础疾病:高血压39例,糖尿病37例,高脂血症39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的NSTEMI 诊断与治疗指南[5]者;2)患者书面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3 排除标准排除:1)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2)合并急慢性器官感染者;3)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Ⅳ级者;4)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调脂及稳定斑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益佰制药公司,批号:20140804,规格:200 mL/瓶)静脉滴注治疗,每次200 mL,每日1次。两组连续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

1.5.1 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亚群水平 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4 mL,经肝素抗凝后,去抗凝血200 μL于EP管中,将其加入等体积的RPMI-1640 培养基(美国eBioscience 公司),接种于培养板,同时加入佛波酯(30 μL,1 μg/mL)、离子霉素(16 μL,50 μg/mL)及莫能霉素(16 μL,0.1 mg/mL)(以上试剂购自美国eBioscience 公司),培养箱中孵育4 h。取100 μL上述培养液,加入抗人CD4和CD25单克隆抗体(美国Invitrogen公司)10 μL,震荡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15 min,加入100 μL 细胞固定液。再次室温避光孵育15 min后,经1500×g离心5 min,弃上清后,加入100 μL破膜液,同时加入IL-17单克隆抗体(美国Invitrogen公司)10 μL和Foxp3 抗体10 μL,震荡混匀后,采用FACS 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上机检测。

1.5.2 外周血炎性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ELISA 法测定不同组间外周血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具体操作依据IL-17、IL-6 及TGF-β 酶联免疫试剂盒(中国南京建成生物公司)说明书进行。

1.5.3 临床疗效[5]显效:相应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或基本消失,硝酸甘油使用剂量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即较治疗前减少50%~80%,硝酸甘油使用剂量较治疗前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

1.5.4 心功能指标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与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的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

1.5.5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头痛、腹部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h17 细胞和Th17/Treg 细胞比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Treg 细胞水平显著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和Th17/Treg及Treg细胞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亚群水平比较(xˉ±s)

2.2 外周血Th17/Treg 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外周血IL-6 和IL-17 显著低于治疗前,而TGF-β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IL-6 和IL-17 及TGF-β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ˉ±s) ng/L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40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67%(68/75);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25 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80.00%(6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A 和LVEF 值明显升高(P<0.05),而LVEDD 值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VEDD、LVEF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ˉ±s)

2.5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 例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观察组出现2 例不良反应,其中头痛1 例、皮疹1 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MI 的发生机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既往研究[6]表明,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导致AMI发生的重要启动因子。AMI属中医“胸痹”范畴,病机主要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引起心脉瘀阻,心气衰微,治疗时应强调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相关研究[4,7]显示,参芎葡萄糖可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及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但机制仍然不清楚。

研究[8]显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与炎症反应的激活及放大密切相关。Th17 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辅助型CD4+T淋巴细胞亚群,它通过特异性分泌IL-17,参与了众多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9]。Treg 细胞也是CD4+T细胞亚群之一,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细胞损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0]。近年来,相关研究[11]显示,Treg 细胞与Th17细胞在功能上相互拮抗。在生理状态下,两者维持平衡状态,保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而一旦机体遭遇应激原刺激,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引起Th17细胞与Treg细胞亚群的平衡失调,进而促进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12]。研究[13]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Th17 细胞水平显著升高,而Treg细胞亚群显著降低,通过调节Th17和Treg细胞亚群平衡,在维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参芎葡萄糖由丹参素和川芎嗪组成,具有显著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及改善微循环障碍等作用[14]。特别是对于脑梗死及心肌梗死患者,参芎葡萄糖可显著改善微循环,促进脑及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同时起到降低细胞凋亡和保护脑及心脏功能的作用[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升高Treg细胞亚群水平,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下游炎性通路的级联放大。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降低NSTEMI患者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如下:1)抑制Th17 细胞活化,可显著降低IL-17 水平,抑制下游炎性通路的激活。2)促进Treg 细胞亚群升高,可引起TGF-β 水平增加,进而显著抑制机体NF-κB 活化,降低心肌细胞的损伤与凋亡。AMI 引起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可最终导致患者心功能进行性降低,主要表现为E/A 和LVEF 值降低,而LVEDD 值升高。给予NSTEMI 患者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评价其心功能,结果显示:1)参芎葡萄糖对NSTEMI 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与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2)参芎葡萄糖可显著改善NSTEMI 患者临床疗效,但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说明参芎葡萄糖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参芎葡萄糖可显著改善NSTEMI 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亚群的水平,从而降低机体炎性通路的激活与放大,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亚群外周血葡萄糖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T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