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试验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及路径研究

2022-06-28龙云安周建娇

商业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协同心理健康心理

龙云安,肖 潇,鞠 莹,周建娇

(西华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随着社会需求增加,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然而,我国心理健康产业起步较晚,缺乏技术支持,发展缓慢,导致其市场规模较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自贸协同”是我国自贸区与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心理健康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建设上的短板,利用自贸区的带动引领效应及制度创新优势,探索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及路径,可以有效带动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对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颇丰。Pierce(2005)指出随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心理健康产业将经历一个逐渐趋同的过程,发达地区的带动效应能提升欠发达地区心理健康产业发展的能力;Manuel(2019)等指出心理健康产业与自贸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协同空间,心理健康产业可利用自贸区的平台优势实现结构升级;GukasN(2020)等认为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同时促进心理健康产业结构升级;KumarA(2020)等利用心理健康产业中采购绩效管理系统这一模式的优点,认为自贸区的经济结构和环境、产业供应链流程等一般指标能衡量心理健康产业供应链中的组成部分;Katayanagi Mitsuaki(2020)研究了东日本大地震对受灾沿海社区就业状况和心理健康产业状况的影响,发现地震对当地居民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从而会促进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

国内学术界对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围绕心理健康产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谬锦春(2015)认为心理健康产业的开放发展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利用自贸区的政策优势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林楠(2017)认为自贸区的成立与建设为心理健康产业成长壮大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开放倒逼产业改革;刘洋等(2020)提出,在心理健康产业发展健康地理和健康旅游的基础上,建立健康地理产业,健康旅游产业,心理健康产业一体化的健康保障协同模式;唐钧(2020)认为广义的心理健康产业应是具有综合意义的概念,可以结合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功能协同发展,发挥1+1>2的效果。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心理健康产业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对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因此本文将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的“模式、路径”展开研究:(1)模式方面。对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开放的内在逻辑和针对性模式的分析;(2)路径方面。针对心理健康产业“自贸区→协同区→协同一体化”协同开放新格局,以及保障体系与政策体系的具体路径进行系统设计。

二、心理健康产业发展与问题

我国的心理健康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家政府却十分重视,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取得了许多成效。2019年6月,国务院指出心理健康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出,有必要改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增加基本社会心理服务平台比例,加强医疗机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能力,推动心理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国心理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级,并持续扩大,心理健康类企业的注册数量也在这几年迅速增加。以我国心理咨询业市场为例,据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新增心理咨询企业3.58万家,同比增长57.28%,是近十年新增企业最多的一年;2020年新增心理咨询企业3.52万家,市场规模已达到480.4亿元;2021年1-8月我国新增心理咨询相关企业达2.35万家。2016年到2021年8月我国心理咨询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如下图所示:

2016-2021年8月中国心理咨询相关企业的注册量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为心理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积累提供了空间。尽管我国心理健康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但仍面临着各种严重问题,如心理健康产业服务系统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专业人才缺失等。迫切需要建立心理健康产业服务新模式、新路径,建立健全心理健康产业体系。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制度创新优势促进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心理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带来了新机遇。因此,心理健康产业可以利用自贸区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对外开放平台,通过适当的经济政策和运行机制,推动自贸区带动心理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的协同。

三、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分析

(一)“政-产”两位一体协同模式

“政-产”两位一体模式是指以自贸区作为参考,从心理健康产业政策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确保两位一体。该模式不仅需要各政府部门、心理健康企业和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之间的协作,还需要产业的力量与资金进行优化配置,通过系统化的手段为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模式实施期间以心理健康机构为主体,以大众群体作为最基本配置手段,按照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支持。自贸区为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创新范式,促进心理健康产业“政-产”两位一体协同模式的有效运行和协调发展。利用该模式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心理健康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零散化”转向“系统化”。打破传统“零散化”产业模式,形成独特的产业特色,构建起立体化、特殊化的心理健康产业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产业制度为中心,以平台、团队、出版物、热线、网站等为基础保障的“1+N”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功能综合的心理健康产业服务模式。

(二)技术创新协同模式

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创新要素集聚作用,深化与国内外企业、地区的心理健康产业合作,推动与心理健康企业和机构互联互通,引进国际先进心理健康医疗技术,丰富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库,推动创新资源与各地区的心理健康产业中心、心理健康医疗机构、社区心理服务点对接,打造心理健康咨询合作热线,形成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最终覆盖整个区域的心理产业发展,以此增强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潜能。在心理健康产业医疗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开展心理健康产业的医疗合作创新改革,建立医疗技术培训基地,构建国际化心理健康医疗中心。同时,也可建设特色心理健康产业园,积极探索运营合作新模式,为产业创新融合、服务管理等提供更全面的方案和更优质的配套设施。

(三)平台共享协同模式

依据自贸区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产业共享平台,打造产业内资源、信息自由流动。建立全国心理健康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对自贸区和其他地区的产业资源要素包括技术、信息、服务、知识等新要素进行细化分类,并纳入资源共享平台,统一管理、开放共享、自由获取。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数据库将零散信息结合起来,能使心理健康产业在各地区、各部门高效工作,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搭建管理共享平台,以“共建共享、部门联动、分工合作”为基本准则,采集心理健康产业各级业务管理数据和企业、公众社会数据,消除数据流动互通壁垒,促进资源基础信息在各级部门间充分共享和交换。平台共享协同模式整合了自贸区内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能够减少心理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

四、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自贸区与心理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有很大可行性。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平台规划和加强人才培养制度构建多样化的心理健康产业分工和协作路径,实现我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和繁荣。具体协同发展路径有以下三条:

(一)完善心理健康产业制度保障

加强政府协调、促进各方利益均衡。政府必须站在协同委会的整体利益高度,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建立起集中管理体系。通过细分心理病种市场、病人区域来源、产品目标人群和定价来制定突破性策略,促进心理健康产业与自贸区的协同在有效制度和法律法规框架下运行,确保市场秩序、经济运行正常。不同区域地方政府执政期间不能过度追求产业结果与地方政绩,而忽视产业效率建设。

(二)制定平台规划,共建共享

运用平台思维,通过自建与整合,轻度多点与重度介入制订心理医疗合伙人制度,提供平台式服务,目标打造心理健康领域的“国航”。针对政策、制度、执行、评价以及市场、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共信息,发布集聚在共建的信息平台,把共享信息平台建设成强大的发展动能。统一制定平台建设规划方案,实现共资、共建、共享,按照市场规则,自由自愿获取平台资源。以具有强大带动力的自贸区为主导,将线上互联网心理咨询与线下诊所、科室和医院结合,打造线上线下闭环。

(三)强化人才互动与绩效管理

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等,支持高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加大心理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定向免费心理医学生培养、医疗机构派驻等,建立定期轮训制度,或通过政府购买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利用自贸区大数据共享、云平台的优势提高心理健康产业中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正式设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以此推动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产业政策宣传和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开发心理健康产业新路径。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是学龄教育上对临床心理方向进行权重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情境下对心理咨询教育或培养体系的健全。互联网的兴起过程中伴随而生的也有一些优秀的线上心理行业IP,只有通过筛选符合标准的心理行业从业者,才能在心理健康机构和平台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在人才群体划分上,要扩大人才可进入的市场范围,加强心理学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为心理健康产业体系建设作出贡献。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心理服务体系,在医院、学校设立心理咨询部室,在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培养储备一批心理应用人才,推动形成我国心理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推进中医药文化与心理健康产业融合

充分利用我国中医药文化资源,把心理健康产业打造为新的强劲增长极。树立“一个品牌”,在每年的国际中医药博览会中增加“中医心理治疗”高峰论坛,邀请全国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和生产治疗心理疾病中成药企业代表参加,把高峰论坛打造成全国心理健康产业研讨的品牌高地。组建“一个团队”,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从高校心理学教授、心理行业组织、对中医心理治疗有研究的相关人士,组建心理健康产业发展研究团队,拟定心理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三)加强市场融入心理健康产业体系建设

我国心理健康产业体系建设方面,问题在于人群基数庞大又需求复杂,要求心理健康产业体系建设上需要有更加丰富的服务和产品提供。建立分级多层次的服务网络,并有配套的资源供应;规划建设心理健康产业园,承接全国知名心理公司心理设备制造企业;出台政策支持心理咨询企业和心理设备生产供应企业;支持心理疾病药物研发,鼓励相关企业主攻我国心理疾病治疗细分市场。心理健康体系建设过程需要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因此,应该为获得职业认证并参与到心理健康服务建设中的从业者提供足够的支持或经济补贴。

猜你喜欢

协同心理健康心理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