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人郎

2022-06-28任珊

科学导报 2022年37期
关键词:面人冼星海面塑

任珊

一年前,当95后郎佳子彧决定把“面人郎”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时,父亲提醒他:“做手艺人是一份很有挑战性的工作,甚至都不一定能养活自己。”

如今,郎佳子彧以自己的方式消除了家人的担忧——他不仅过得好,还在用年轻的方式分享着传统文化。

“面人郎”又叫面塑,这项技艺正是郎佳子彧的爷爷郎绍安所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总在家里看到父亲郎志春用面团捏出的各种作品。5岁时,他正式跟随父亲学习手艺,喜欢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可以短时间就能把一个小面团变成一个可爱的物件。

再大一点,郎佳子彧已经开始在“面人郎”中融入更多想法与思考。

高考那年,面对骤然增大的学习压力,他创作了《花季》——一副学生模样的小面人,被困在课桌前,双手和头从桌板里穿出来。这也是郎佳子彧自己设计的第一件作品。

2020年疫情期间,一件以钟南山院士为主要形象的面塑作品“百毒不侵 诸邪退散”引起众多网友关注。钟南山端正地“站”在中心,两边是火神与雷神,象征着钟院士担当起抗疫大任,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保驾护航。

2021年的夏天,蔡元培、朱自清、冼星海、邓稼先、屠呦呦、钟南山6位北大校友“齐聚”在一片草坪上,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聚”,小到蔡元培眼镜的镜腿、冼星海手中小提琴的琴弦,都惟妙惟肖。

捏面人俨然成为郎佳子彧认知社会、思考问题和表达自我的方式。

“还能再做一个面人冰墩墩吗?我有一对双胞胎孩子,如果我只带回去一个冰墩墩,麻烦就大了……”今年冬奥会期间,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人民大会堂体验面塑制作时想要一对冰墩墩的短视频火了,给他做冰墩墩面人的,正是郎佳子彧。“这样的认可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国际场合,我们展示的是中国文化和中国青年的风采。”郎佳子彧说。

北大毕业生、国家非遗传人、最强大脑选手……郎佳子彧身上的标签有许多。当他硕士毕业,决定把“手艺人”当作终身事业时,周边人还是多有不解,“家人也建议说捏面人这门手艺能传下去就可以了,没必要把爱好当职业,因为这样不一定能过上太好的生活。”

但这位95后非常“拧”,他和两个同学成立了工作室——他想让“面人郎”这项小众的非遗项目换一种方式得到传承。

郎佳子彧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平台,发布做手工艺的视频、教程或是作品分享,也尝试与品牌结合,用商业化方式向社会传播推广。

“非遗首先得让大众特别是95后、00后看到,才有机会去喜欢。”郎佳子彧说,希望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年轻人,能理解文化的脉络,喜欢上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面人冼星海面塑
指尖上的妙手天成——虎年面塑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帮助与报答
帮助与报答
捏个萌猪迎新春
孙空空 捏面人
方晔:浙江面塑文化“守艺人”
师徒恩怨
面人王
面人王
冼星海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