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常态化培训效果研究

2022-06-27王晓瑞孙继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心肺师范生问卷

王晓瑞,孙继英,秦 溪,王 虹,塔 娜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2)

公民急救知识普及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针对青少年意外事件频发的现状,教师作为青少年的密切接触者,其第一现场急救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事故处理质量和青少年存活几率。因此,坚持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与生命关怀协同培养原则,增加急救技能培训,提升急救素养十分重要。将随意性的急救教学变成目标性教学,是师范生培养模块中权重变化的新现象,体现了对(准)教师综合素养和应急处理水平的高标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严要求,引领教师教育向生命关怀回归。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数据显示,意外伤害占我国儿童死亡原因的26.1%,有4 000万中小学生遭遇过意外伤害,其中1 360万人需要门诊治疗,335万人需要住院治疗,120万人正常功能受损,40万人致残[1]。青少年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易受到意外伤害的一个群体。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多发地[2]。幼儿、小学生年龄较小,危险评估能力较弱;而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虽然对危险有所了解,但因内心渴望不受束缚且缺乏生活经验,极易因突发状况遭受意外伤害。因此,儿童青少年发生意外情况时对他人救助的依赖性较高,需求量较大。

校园是儿童青少年集体生活的场所,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很有可能是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第一目击者。如果能为伤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助,就有极大可能为后面医护人员的成功抢救争取时间,尽可能减轻伤害,降低因伤害导致残疾、死亡的几率。因此,对师范生进行职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国内研究以在岗教师和全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为主,且大多数研究聚焦于幼儿教师队伍,少数着眼于中小学及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综合学者专家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在态度意识方面,参与调查的在岗教师和大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占比较大,但是尚不能做到知、信、行统一,对于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且途径多为书籍和网络。我们亦从已有研究成果中看出,专家学者对教师急救知识与技能培养的重视,但是研究中的培养对象缺乏针对性,且与之相关的建议与具体措施较少。因此,在教师职前培训体系中增加急救知识与技能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常态化培训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利用自制问卷了解师范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知晓程度、态度以及学习需求,以此为依据,制订面向师范生群体的职前规范化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实施干预策略,分析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天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二年级一个班为研究对象,共51人。发放问卷51份,收回有效问卷5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调查对象中,女生占90%,男生占10%,年龄均在20岁左右。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调查内容包括急救知识、技能和态度3方面,共15道题,如是否愿意系统学习急救知识,是否愿意参加急救实训,急救知识知晓程度(如心肺复苏的实施方法、青少年常见的止血包扎方法等)。同时,与5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正。

1.3 培训形式与内容

1.3.1 利用多媒体教学 对参加培训者实行集中培训,由天津师范大学红十字会急救队成员和指导教师组成急救培训团队。针对青少年意外事故的主要类型对被培训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理论教学,利用PPT演示课件将理论有重点地呈现,注重实效性与生动性的有机结合。

1.3.2 操作训练 创设模拟情境,为提高真实性,采取示范与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中,采用真人真练和模型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操作训练。例如,止血、包扎训练采用真人真练的形式,被培训者亲身感受,相互纠正;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时,使用上半身人体模型进行练习。急救培训团队在整个过程中随时为被培训者提供指导。

1.4 定量评价

项目组成员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了师范生急救素养现状调查问卷,用于培训前后效果分析。两次调查时长相同、地点相同、参与人员相同、问卷题目相同,并且当场收回。

1.5 质量控制

急救培训方案、PPT演示课件均由急救培训团队教师设计完成。正式培训前,项目组成员和培训团队多次试讲练习,不断改进与完善,以确保培训顺利展开。本研究所有数据由项目组成员两人一组分别录入,共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培训前后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没有变动。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培训前后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学生对意外情况的态度比较

培训前有4名学生选择“事不关己,默默走开”,培训后没有学生选择此项;培训前有20名学生选择“想帮助,却没勇气、没技能”,培训后选择此项的有8名学生;培训前没有学生选择“冷静救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培训后有31名学生选择此项,见图1。

图1 培训前后学生对意外情况的态度比较

2.2 培训前后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

培训前知识与技能掌握率为41.1%,培训后知识与技能掌握率为52.4%,上升了27.4%。培训前急救知识掌握率为35.3%,培训后急救知识掌握率为56.2%,其中,中暑与扭伤知识掌握率较高,烧烫伤知识掌握率仍较低。培训前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率为39.2%,止血技能掌握率为47.1%,包扎技能掌握率为39.2%,海姆立克急救技能掌握率为41.2%,培训后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率为49.0%,止血技能掌握率为41.2%,包扎技能掌握率为39.2%,海姆立克急救技能掌握率为68.6%,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急救内容要贴近青少年常见意外事故

学生作为主要的受教育者,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将影响其对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3]。青少年意外伤害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为教育界敲响警钟。普及急救知识、开展现场救护是减少意外伤害和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4]。因此,师范生职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生活对学生的活动有一定限制,所以师范生要有针对性地学习青少年群体高发意外事件(例如扭伤、中暑、流鼻血等)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

3.2 将急救素养培育纳入课程教学大纲

生命无价,生命关怀不仅仅是个人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是其对社会责任的践行。关爱生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为保护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做出积极贡献。师范生在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中,不仅要学习本领,还要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互救意识。这种尊重一切生命的态度,无疑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内在体现。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学生在大学接受教育,不仅仅学习书本知识,更是在学习做人。大学承载着育人的使命,将急救素养培育纳入课程教学大纲是时代与人文精神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

3.3 培训要兼顾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针对包扎项目掌握率培训前后没有变化、止血项目掌握率培训后不升反降的情况,笔者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培训中的包扎与止血项目主要采用操作训练的形式,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如此操作的原因,且身体记忆又没有完全形成,极易错误操作,甚至对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产生怀疑。这也使我们意识到,培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培训时间有限的情况,将目光放长远,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培训。

3.4 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

针对师范生开展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职前培训,促使其对急救知识从无到有,从有到熟练掌握并应用[5]。以《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为依据配置心肺复苏模拟人,将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6]。将能力培养与体育课、军训相结合,开设救护、逃生、求生技能训练、专题讲座和演习,提高学生急救知识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为院内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6]。

线下培训时可以让师范生在模拟情境直接操作,但存在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缺点。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师范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新的思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线上培训打破时空限制,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3.5 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常态化

将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将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课堂教学,使危急时刻正确救人、自救成为学生的必备技能;(2)医院与志愿者组织合作开展相关培训,经常性地组织全民急救知识宣传;(3)政府加强宣传,呼吁市民主动学习急救知识,对特殊行业从业人员(如司机、地铁工作人员)做硬性要求。急救知识普及极为重要的一环是个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相关部门的常态化措施才能得以实施。

猜你喜欢

心肺师范生问卷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问卷大调查
最美的花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