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3名老年人皮肤瘙痒情况及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2022-06-27凌财树王玉连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皮肤病问卷皮肤

凌财树,王玉连

0 引 言

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最常见的症状,皮肤瘙痒既可以是原发皮肤病的表现,也可以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为了帮助解决老年人的皮肤问题,有不同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潘全民等[1]曾经调查过163名老干部的皮肤瘙痒情况,并进行了对症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李志英等[2]对428名皮肤病患者的瘙痒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瘙痒程度越重,对生活质量负面影响越大。为了解老年人的皮肤瘙痒发病情况,以便采取相应保障措施,我们对某军休所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一次瘙痒情况调查,并对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收集某军休所523名老年人资料,其中男393名(75.14%),女130名(24.86%);年龄87~101岁,平均(90.51±2.46)岁;体重52~81 kg,平均(66.72±11.25)kg。

1.2 研究方法利用上门巡诊,对被调查对象逐一进行查体和问卷调查,包括瘙痒程度评估和填写生活质量评价表。先由医护人员向老干部解释此次调查的目的,并征得老干部及家属的知情同意,而后向其讲解调查表填写标准和要求,待老干部或家属完全理解后,让本人或其家属完成量表填写。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1 瘙痒程度评估方法利用瘙痒评分尺对瘙痒程度进行线性评分[3]。在标尺上等份划出0~5格,分别标记0~5分,其中0分:无瘙痒;1分(Ⅰ级):轻微痒感,生活与睡眠均正常,皮肤未见抓痕;2分(Ⅱ级):有瘙痒但尚能忍受,生活正常,对睡眠有轻度的干扰,皮肤可见散在表浅抓痕;3分(Ⅲ级):瘙痒程度为中等,瘙痒感略明显, 但仍可以忍受,生活正常,对睡眠有干扰,可见皮肤表面抓痕,有新发的皮损出现;4分(Ⅳ级):瘙痒较重,无法忍受,无法入睡,对生活及工作均有影响,皮肤表面可见较深的划痕或血性的抓痕,皮损程度严重,伴其他症状;5分(Ⅴ级):瘙痒剧烈无法忍受,严重干扰睡眠,导致患者无法入睡,对其正常工作及生活有严重影响,皮肤可见血性抓痕,皮损程度严重且广泛,伴其他相关症状。

1.2.2 生活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调查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4]。DLQI问卷共10个问题,分别是:(1)生理、(2)心理、(3)生活、(4)穿衣、(5)社交娱乐、(6)运动、(7)工作学习、(8)家庭朋友、(9)性生活、(10)治疗。涉及症状感受(1)+(2)、日常活动(3)+(4)、休闲运动(5)+(6)、学习交际(7)+(8)、性与治疗(9)+(10)5个方面。10个问题采用4级统计分法:无影响为0分,有一点影响为1分,比较明显影响为2分,非常明显影响为3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3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每份问卷总得分0~1记为无影响,2~5记为轻度影响,6~10记为中度影响,11~20记为重度影响,21~30记为极重度影响。10个问题又分为5个方面的影响,每个方面总分为6分,得分为相关2个问题得分之和。例如:症状感受得分=生理(1)+心理(2)。DLQI分值越高,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5]。

2 结 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3份,采取逐个进行体检和问卷填写的方法以保证调查质量和问卷回收率。最后所有问卷全部完成回收,所有问卷均有效。

2.2 瘙痒症状相关的皮肤病发病情况523例被调查老干部中符合瘙痒性皮肤病相关诊断标准者378例(72.28%),其中男性295例(78.04%),年龄88~100岁,平均(92.15±1.56)岁,体重62~81 kg,平均(69.38±9.55)kg;女性83例(21.96%),年龄87~101岁,平均(89.36±3.78)岁,体重52~75 kg,平均(60.57±4.45)kg。被调查人群总体患病率72.28%,男性患病率75.06%,女性患病率63.8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4,P=0.013),而在患病年龄和体重方面两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4、0.628,P=0.868、0.346)。378例瘙痒相关性疾病中,前3位是老年性瘙痒症、糖尿病性瘙痒、慢性湿疹,见表1。

2.3 瘙痒性皮肤病瘙痒程度分析378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瘙痒程度主要集中在Ⅲ~Ⅳ级,其中Ⅰ级41例(10.85%),Ⅱ级81例(21.43%),Ⅲ级102例(26.98%),Ⅳ级93例(24.60%),Ⅴ级61例(16.14%)。

2.4 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通过对瘙痒程度评估发现被调查的378例瘙痒性相关疾病的患者中,瘙痒对生活质量无影响的28例(7.41%),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的350例(92.59%),其中轻度影响95例(25.13%)、中度影响103例(27.25%)、重度影响87例(23.02%)和极重度影响65例(17.20%)。瘙痒程度越重,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

378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患者DLQI总体平均分为(11.41±5.27)分。DLQI平均分位于前3位的是老年性瘙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性瘙痒和糖尿病性瘙痒,见表1。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度影响的是老年性瘙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性瘙痒和糖尿病性瘙痒。

表1 378例瘙痒患者病种构成及DLQI评分

DLQI问卷10个问题涉及的5个生活方面包括症状感受、日常活动、休闲娱乐、学习交际和治疗愿望,得分值分别为(3.85±0.21)分、(3.04±0.10)分、(2.15±0.21)分、(1.98±0.36)分、(2.03±0.45)分。症状感受和日常活动方面DLQI评分高于其他3个方面的DLQI评分,可见瘙痒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日常生活影响更大,比如烦燥易怒、缺乏耐心、失眠、纳差、穿衣不顺等。

3 讨 论

与因瘙痒而主动就医的常见病种相比,前者主要有药疹、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等[2],驻干休所老干部的瘙痒性疾病主要为老年性瘙痒症、糖尿病性瘙痒、慢性湿疹、慢性肾功能不全性瘙痒、神经性皮炎等。在共病引起皮肤瘙痒方面,慢性肾功能不全性瘙痒与李婷婷等[6]报告的尿毒症性瘙痒程度相当,都为重度瘙痒。说明引起居家老年人皮肤瘙痒的问题多继发于慢性系统性疾病,提示社区医护人员要关注长期慢性疾病的皮肤管理。对干休所老干部的皮肤瘙痒情况调查,在致病因素、合并症和对生活影响程度等方面,本研究结果与潘全民等[1]的结果相差较多,可能原因是本研究调查对象年龄更大,共病更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皮脂腺、汗腺萎缩,皮肤血供下降,皮肤屏障受损及神经调节功能减弱,进而出现各种皮肤症状,其中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本次对某军休所523名老干部皮肤瘙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患有瘙痒性皮肤病或伴有皮肤瘙痒症状的患者有378例,占调查总人数的72.28%,这表明皮肤瘙痒在老干部中普遍存在。对老年人来说,引起全身性瘙痒的病因比较复杂,除了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大疱性疾病等原发性皮肤病可以引起皮肤瘙痒外,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慢性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性疾病等也可以引起皮肤瘙痒[7]。此外,药物也可以引起皮肤瘙痒,由于老年人通常合并一些基础内脏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因此药源性瘙痒也是不可忽略的[8]。

本次调查的378例皮肤瘙痒的患者中,老年性瘙痒症有82例,占比最高,为21.69%。老年性瘙痒症是指发生于老年人的、病因不明、但无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可能与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含水量下降、皮肤干燥、神经退化及免疫功能下降等有关。此外,皮肤瘙痒症与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老年人喜欢过度热水烫洗、碱性肥皂沐浴,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9-10]。本次调查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这可能与女性平时更注重保护皮肤有关,比如注意定期皮肤清洁、保湿润肤、防晒等。

瘙痒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发生于疾病发展的任何阶段,也可以是系统疾病的早期唯一的临床表现。本次调查中糖尿病性瘙痒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性瘙痒发病率也较高,分别为20.11%和19.05%。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糖尿病患者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干燥,使皮肤保湿功能降低,屏障功能减弱,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或者瘙痒;此外,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循环减弱,皮肤供血相对减少,细胞功能代谢功能降低,不能及时排泄代谢物而引起瘙痒;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也是引起皮肤瘙痒的重要因素[11-12]。有研究表明多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且多为顽固性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睡眠,甚至引起抑郁,增加患者死亡率[13]。目前慢性肾功能不全性瘙痒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肤干燥、钙磷代谢紊乱、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及某些炎症因子升高等因素有关[14-15]。

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由英国Finlay教授制定,是一种适用于16岁以上人群回答的自测简化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适用于皮肤病患者的调查问卷。该量表于2004年引入我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能比较真实地体现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调查中,伴有瘙痒症状的患者多数瘙痒症状较重,瘙痒程度主要集中在Ⅲ~Ⅳ级,92.59%的患者认为皮肤瘙痒影响了生活质量,皮肤瘙痒目前被认为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16]。 皮肤瘙痒时往往会引起人本能的搔抓,引起“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反复搔抓皮肤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可出现湿疹样变、苔藓样变或留有炎症后色素沉着,皮肤搔抓后皮肤破损可引起皮肤继发感染。长期遭受皮肤瘙痒的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有患者有自杀的想法[4]。失眠及不良情绪又可以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加重瘙痒症状[17-18]。

皮肤瘙痒性皮肤病及皮肤瘙痒相关性疾病在本次调查的老年人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要重视老年人的皮肤瘙痒问题,及时进行预防和干预,缓解瘙痒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精细化、精准化诊治老年人皮肤瘙痒性皮肤病,提出以下防治对策:①患者的健康教育,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避免搔抓行为,建议患者穿纯棉、宽松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热水烫洗及使用碱性肥皂沐浴,正确使用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状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规律作息等。②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如为所内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老年皮肤保健与皮肤病预防知识更新培训,有利于医护人员尽早识别老年人皮肤病表现,及时为患者采取相应处理。③加强科室间沟通,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皮肤科要与内、外科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并合理治疗伴有瘙痒症状的系统性疾病等,原发病的治疗是缓解瘙痒症状的关键环节。④合理用药。不同原因引起的瘙痒及不同程度的瘙痒选择不同药物及治疗方法,进行合理化、个体化治疗。比如对于轻度瘙痒可以单独外用薄荷、樟脑制剂,中重度瘙痒可适当外用止痒药膏联合抗组胺药,对于重度瘙痒抗组胺治疗不佳者选用中医中药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等[19-20]。⑤关注患者心理健康。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行为干预,缓解患者因瘙痒引起的负面情绪,如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适当运动、聆听舒缓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等[21]。

猜你喜欢

皮肤病问卷皮肤
第二层皮肤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心情不好会导致患皮肤病吗
皮肤再生之迷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水的“皮肤”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