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的字义演变探究

2022-06-27邸青青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法化引申义本义

邸青青

内容摘要:“和”的本义是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读作hè。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内部变迁,“和”不光发生了词义引申,还经历了词性变化及实词虚化。本文从历时角度,结合古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通过考察“和”的字义演变及其新旧义的内在联系,梳理其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各个义项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

关键词:“和”字 字义演变 本义 引申义 语法化

“和”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繁杂且读音颇多,但其各义项间的联系混乱且不具有概括性。多数学者是集中在语法和语用方面对“和”进行研究,而对意义演变的历时研究并不多见。“一般来说,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的时候,这才是造字时候的本义。”[1]所以,探求字的本义不仅要分析字形,还需要有文献语言资料来加以佐证是否确有使用,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证据。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和”与“龢”分成不同意义的两个字,对“和”做出的解释是“相譍也。从口禾聲。”[2]翻译为白话文意思是“和,言论相呼应。”这个意思后来读hè;“龢”指调和、和谐。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相應也。从口。禾聲。古唱和字不讀去聲。戶戈切。十七部。”[3]“和”的词义演变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由本义引申出动词性“连同,连带,共同,伴随”;二是由本义引申出形容词性“谐调的,无冲突的”,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词义引申。其中语法化对“和”的实词虚化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和”字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意义

从“和”字最初的字形“龢”来看,本义具有名词性,属于实词范畴。本文认同“和”是“龢”的简化异体字的观点,故此处只讨论“和”字。依据象形字典,其本义是“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故认为“和”的本义具有动词性,属于实词的范畴。而引申义是指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衍化出来的其他相关意义。[4]因此,本义和引申义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

(一)动词: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读作hè。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这是中孚卦的第二爻的爻辞。阴,指幽暗之处。和,指应和。意思是隐蔽处传出仙鹤的叫声,雏鹤也叫着和它相应。

2.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诗·郑风·荐兮》

3.音声相和。——《老子》

4.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5.咊(和),相譍也。——《说文·口部》

出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意思是“和,言论相呼应。”此处许慎给出对“和”解释已经由“声音相和”开始转向“言论相和”了。

6.《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汉书·黄琼传》

7.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更法》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是由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此处的“和”指“响应言论”,有“附和”之意。

从以上这些例句可以看出,“和”的这一基本义项在先秦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在为数不多的文献典籍中几乎都大量出现,作为“和”字的第一个义项在先秦时期被广泛使用。

(二)形容词:谐调的,无冲突的。读作hé。

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衍化出来的有相关性的意义叫作引申义,引申义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辐射式引申。[5]这一义项由“和”的本义链条式引申而来,由动词词性引申出形容词词性,读音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读作hé。社会中的现实现象发生变化,会引起相应的词义发生变化。因此扩大出了“谐调的,无冲突的”的意思。如:

1.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国语·郑语》

2.同寅协恭,和衷哉。——《书·皋陶谟》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4.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左传·隐公四年》

5.風习习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汉·王逸《九思·伤时》

此处也有学者把上述例3、例4这一类中的“和”归为名词词性,分别解释为“适中、恰到好处、刚柔的常道。”以及“和平、停战”之义。

二.“和”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意义

(一)动词: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读作hè。

这一时期“和”字延续了先秦两汉时期的用法,本义依旧存在。多见于文人或者上层社会范围使用。如:

景安告景皓慢言,引豫,云相应和。——《北史》

此句意思是,元景安向皇上告发景皓不敬的言辞时说,元豫也曾表示响应。“和”在此处有应和、言论相互响应之意。

(二)形容词:谐调的,无冲突的。读作hé。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词义更加清晰明了。然而在这一阶段,该义项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如:

1.岂谓上灵无鉴,复使圣躬违和。——《魏书·献文六王传·彭城王》

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晋书·王羲之传》

关于“谐调的,无冲突的”的文献较少,主要是将言论协调合拍之意引申为协调的、无冲突的之义。依旧沿用形容词词性。

(三)动词:将粉状固体和液体均匀揉合。读作huó/huò。

这一义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一个义项,由“和”转变为形容词义项“谐调的,无冲突的”后,又转变回动词的义项。这一义项相对来说并不多见。此处声调的改变巩固了词义引申的结果,标志着词义的引申衍生而正式分化为几个词。例如:

1.作白饼法:面一石,白米七八升作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中着火上,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

2.作毡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

在以上文献资料中,1中的“和”读作“huó”,2中读作“huò”。二者都是动词,且意义相似度极高。若用英文来区别,当读“huó”时可译为“mix”,读“huò”时可译为“blend”。

三.“和”字在唐朝時期的意义

(一)动词: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读作hè。

“和”在唐朝时期的其意义非常明显,本义依旧沿用,故此处只做简单的列举和说明,不再赘述。

1.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南史·陈本纪下》

2.明年,帝亲将左右临穴歌讴,令浚和之。——《北齐书》

3.同列张沈和之曰:“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大唐新语》

虽然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数量并不庞大,但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唐朝时期“和”的义项依旧承袭了原字本义。

(二)形容词:谐调的,无冲突的。读作hé。

这个义项依然保留了之前的用法,且与以往书籍相比出现频率有所增加,开始频频在诗文中出现。如:

1.金灶新和药,银台旧聚神。——北周·庾信《仙山》

2.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唐·孟郊《择友》

3.情不交,则万邦不和。——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

由以上所举用例可以看出,此阶段这一义项已经不再拘泥于传记文章,渐渐开始在诗歌中体现出来。

(三)动词:将粉状固体和液体均匀揉合。读作huó/huò。

这一时期“和”作为“将粉状固体和液体均匀揉合”的义项开始逐渐增多,运用范围开始逐渐扩展到诗文中。如:

1.一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2.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船铁和青铜。——唐·杜甫《岁晏行》

(四)动词:连同,连带,共同,伴随。读作hé。

这是“和”字在这唐朝时期产生的新的义项,此时已经开始有逐渐虚化的倾向,但此时语法化的程度还很低,“和”还具有明显的动词意义,表示动作行为包括的对象。潘允中先生曾分析过,“‘和’原是个动词,在中古时期产生了一个新义,有连同的意思。”[6]如:

1.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卢纶《塞下曲·其四》

2.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

此处的“和枝采”就是连同树枝一起采回。

3.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杜荀鹤《山中寡妇》

此处的“和根煮”就是连同根一起煮。

从句法结构上看,“和”已进入“S+Vl+Nl+V2”格式中第一个动词的位置,这是“和”虚化的关键一步,是虚化的基本条件。此时,由于句中有两个动词,语义的重点通常在后一动词上,长此以往,前一动词的意义就渐渐地弱化。

(五)介词:与、跟;对、向。读作hé。

中晚唐时,“和”在意义上开始泛化,从具体事物开始转向抽象事物。更进一步开始虚化,由动词词义“连同,连带”之义,逐渐向介词虚化。此时,“S+Vl+Nl+V2”格式中的“Vl+Nl”就成为V2的状语,“和”就虚化成了介词。如:

1.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哄中门。——韩僵《偶见》

此句中,“和笑走”就是带笑走,“和笑”是“走”的伴随状语。

2.烟乖魂共远,春与人同老。——韩僵《幽独》

句中的“烟和魂共远”是指烟跟魂共远,“和”是“跟”的意思,“烟”是主语,“和魂”作状语。

3.看人左右和身转,举步何曾会礼仪。——《敦煌变丈集校注·丑女缘起》

此句中的“和身转”就是指连身转。

(六)连词:表示并列,与、跟。读作hé。

连词“和”是在介词“和”的基础上引申而来。当“和”连接的两项是并列成分,且一起作某一成分时,“和”就是连词。如:

1.雀儿和燕子,合作开元歌。——《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2.溪光何以报,只有醉和吟。——郑谷《郊园》

例l中“和”连接“雀儿”、“燕子”两个并列成分,一起作主语。例2中“和”连接两个并列的谓词性成分“醉”、“吟”,“醉和吟”整体作“有”的宾语。

因此,本文认为“和”的连词用法起于唐代,是由介词“和”链条式引申而来。但也有学者认为“和”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都是从宋元时期才开始。

四.“和”字在宋明清时期的意义

(一)动词: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读作hè。

这一时期的“和”字词义与唐朝时期的词义基本保持一致。“和”不仅仅表示“声音相和”,表示“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的语义来源也比唐朝时期更加广泛。如:

1.和,调也。——《集韵·过韵》

2.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乐府诗集·杂曲歌辞·焦仲卿妻》

3.拊石而和之。——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4.当哭相和也。——清·林觉民《与妻书》

从文献来源上可以看出,这一义项在此阶段不仅限于官方史书,包括《乐府诗集》《与妻书》等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使用,范围广泛。现代汉语中我们依旧沿用其本义,如,一唱一和、曲高和寡等。

(二)形容词:谐调的,无冲突的。读作hé。

此义项在近古汉语中出现的比较频繁,词义有扩大的情况。《广雅》和《广韵》中都对“和”进行了释义。如:

1.和,谐也。——《广雅·释诂三》

2.和,不坚不柔也。——《广韵·戈韵》

3.至于夔,(舜)则独无所让,而又称其乐之和美者,何也?——宋·王安石《夔》

在《广雅·释诂三》中,就把“和”释义为“谐”。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也常常将“和谐”并用,但实际上二者近义而有所不同。“和”示不同聲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三)动词:将粉状固体和液体均匀揉合。读作huó/huò。

这一阶段,“和”基本沿袭了前朝“将粉状固体和液体均匀揉合”的义项,同时有个别特定词出现了比喻义的引申。如:

1.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新唐书·柳仲郢传》

2.松脂蜡和纸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

例1中的“和熊”读作“huó xióng”后指“母亲教子勤学之典”。与之相似的还有明清时期出现的“和丸”一词,例如例3中的“和”读作“huò”,比喻母亲教子勤学。

在现代汉语中依旧沿用了“将粉状固体和液体均匀揉合”这一义项,且读音未发生改变,仍读作huó,如:和面、和泥;读作huò,如:和弄、和稀泥。

(四)动词:连同,连带,共同,伴随。读作hé。

1.因挣扎走了几步,身体愈觉困倦,坐不得一刻,就和衣而睡。——明·明教中人《好俅传》

此句出自明教中人《好俅传》第六回,成语“和衣而卧”就出自这里。“和”表示“连着、连同”,指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2.设有违误,纠察灵官奏请分别示罚。其最重的,徙植津亭驿馆,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见蹂于马足车轮。——清·《镜花缘》

从以上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和”仍然保留动词之义,但从宋朝开始,语法化程度越来越高,开始逐步演变出介词词性,并引申出新的义项。

(五)介词:与、跟;对、向。读作hé。

“和”的义项发展到宋朝时,随着“和”字进入到句中的状语位置,就加速了虚化速度,其语法化程度已逐渐趋于完备。此时,“和”作为典型的伴随介词的例子已非常常见了。如:

1.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宋·秦观《阮郎归》

2.当时闻语,和俺也恓惶。——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3.你和他从头里传消息,沿路上曾撞着谁?——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

4.盼今朝得傍你蟾宫客,你和俺倍精神金阶对策。——明·汤显祖《牡丹亭·如杭》

(六)连词:表示并列,与、跟。读作hé。

宋代以后,“和”作为连词的虚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如:

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2.念中相见,不托鱼和雁。——黄庭坚《点绛唇》

(七)名词:总数。读作hé。

“和”的这一名词性义项是从动词义项“连同、连带;共同,伴随”引申而来,表示总数的加和。这一义项现代汉语中依旧沿用。如:

勾股和,即勾与股相併之数。——清·梅文鼎《勾股举隅·和较名义》

综上,根据上文对“和”的字义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和”的词性分为实词和虚词。“和”的义项发展至今,其各项意义已趋于完备,很多义项我们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也有一小部分义项随着社会应用的需要和语言内部的发展而逐步消失了。从上述分析看,“和”的各义项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之处。词义的演变是一个从古至今并将继续持续下去的一个过程,通过对“和”在各时期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义项的发展脉络,探索词义的演变规律,并根据社会现象推导出其未来发展行将进行的演变。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3.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2.

[4]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3.

[5]王静.“很”的语法化过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557—560.

[6]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法化引申义本义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