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的设计要点
——以十八梯城市隧道为例

2022-06-26刘源保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18期
关键词:防空洞边墙拱顶

刘源保,骆 成,鲁 杰

(1.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赣州管理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52;3.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1 工程概况

城市中新建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的情况比较常见,风险也很大,对此工程界在浅埋暗挖隧道方面也已有充分的研究和实践[1-2]。但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周边建筑环境中时,仍有大量的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总结和优化。

十八梯片区道路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分为地上和地下道路。地下道路等级为车库连接道,设计时速为15~20 km·h-1,AK0+184-AK0+328.058段为下穿建筑的暗挖段。该隧道具有以下特点:(1)拱顶距既有建筑的基础底距离仅3.48 m,约0.33B,隧道围岩等级为V级,属较大影响区;(2)隧道底板下有4.5 m×3.2 m的新建电缆隧道,隧道开挖后需施工电缆隧道后才能封闭底板,导致隧道不能及时封闭成环,增加了隧道风险;(3)既有防空洞边线距离十八梯隧道开挖边线2.73 m,导致隧道边墙处荷载的不对称;(4)隧道洞身处于V级的泥岩,开挖跨度大于5 m,无自稳能力。桩号AK0+240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断面布置

针对隧道的上述特点,本文详细分析隧道的支护结构受力和施工方案,及对既有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2 设计关键指标与施工工艺

根据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和经济性分析,确定了十八梯下穿暗挖段隧道的结构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十八梯下穿暗挖段隧道围岩支护设计参数

下穿暗挖段施工工序如下:

(1)开挖隧道主体;

(2)施作拱顶和侧墙的初期支护;

(3)开挖电力隧道;

(4)电力隧道回填至隧道底板处;

(5)二衬施工。

施工过程遵循“预支护、预加固、早封闭”的原则。隧道设计与施工中要考虑既有建筑和紧邻的防空洞的保护与影响,这构成了本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3]。

3 计算分析

为了有效分析施工中结构受力、地层变形等,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计算了开挖施工过程[4]。主要分为以下3个步骤:

(1)施加自重荷载,模拟土层在既有建筑物重力荷载作用下应力的重新分布;

(2)超前预支护预加固;

(3)隧道开挖支护后地表建筑物变形及隧道初支和二衬的受力特点。

计算主要包含3部分:(1)隧道开挖前初始应力状态;(2)预加固前既有建筑物的竖向位移;(3)二衬后既有建筑的最终沉降量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受力计算[3]。

3.1 隧道稳定性和既有建筑物的沉降计算

计算选择采用地层结构法,考虑锚杆和超前注浆小导管加固部位的围岩粘聚力不变、内摩擦角值提高20%。计算选用Midas NX程序进行模拟;局部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

图2 二维有限元网格局部示意图

计算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1)既有建筑的沉降。既有建筑物竖向位移如图3所示。在没有开挖时,隧道拱顶处竖向位移收敛于13.95 mm,既有建筑竖向位移收敛于15.96 mm;施加支护结构后,隧道拱顶竖向位移收敛于2.89 mm,如图4所示。既有建筑竖向位移收敛于0.75 mm。

图3 隧道开挖前围岩和既有建筑物竖向位移示意图

图4 隧道支护后既有建筑物竖向位移示意图

(2)隧道初期支护力学特性。由于边墙左右荷载不对称,靠近防空洞一侧的荷载为另外一侧的1.94倍,初期支护最小安全系数为1.85,见表2。新建隧道支护受力如图5、图6所示。

图5 初支轴力图

图6 初支弯矩图

表2 初期支护计算结果

3.2 二次衬砌计算

二次衬砌采用结构-荷载法计算。

3.2.1 荷载承担系数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土柱压力,承担比例与其刚度(EI)有关,设计中V级围岩二衬承担总荷载的60%,初期支护承担的40%[5]。

3.2.2 新建隧道不对称荷载的影响

由于原防空洞的存在,新建隧道的荷载是不对称的,墙部的位移大小与其受力成正相关,十八梯隧道左侧边墙水平位移是靠近既有防空洞边墙的水平位移的0.58倍,则靠近防空洞一侧的荷载为另外一侧的1.72倍。

3.2.3 计算结果

由于防空洞的存在,十八梯隧道左右边墙两侧水平力不对称,衬砌的右边墙的弯矩是左边墙的1.72倍,二衬内力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二衬内力计算结果

4 施工方案及监控量测

十八梯隧道出口段采用CD法施工,由于该隧道拱顶距既有建筑物基础底距离仅3.48 m,约0.33B,为保证既有建筑的安全性,因此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6];监测主要内容见表4。

表4 监控量测主要项目

由于城市近接暗挖隧道风险较高,且存在地层和结构受力的非对称性,施工中建议采用建立基于物联网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云平台分析和管理数据并及时预警,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保障工程安全。

5 结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化发展,隧道近接施工也成为目前市政隧道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依托十八梯城市隧道建设方案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提炼了既有建筑物下穿隧道的设计要点:

(1)穿越既有建筑物时,应及时预支护预加固强支护,防止建筑物和构筑物有害变形;

(2)受不对称荷载的隧道应考虑不对称荷载的影响,衬砌厚度应根据荷载非对称性科学设置;

(3)穿越既有建筑物时,应尽可能减小对围岩的扰动。

猜你喜欢

防空洞边墙拱顶
继承“传统”中蕴藏的“智慧”(六)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消力池贴坡式混凝土边墙稳定复核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防空洞纳凉有讲究
河谷地形对面板混凝土堆石坝边墙施工期挤压形变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多波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室内堤防空洞缺陷检测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