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后头部慢波的比较与鉴别

2022-06-26殷全喜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波幅节律癫痫

殷全喜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山东省菏泽市 274031

后头部包括枕区、顶区、颞后区等区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基本节律α节律主要分布在枕区为主的这些区域。出现在这些区域的慢波一般称之为后头部慢波,或称后头部慢节律,包括慢α节律变异,青少年后头部慢波,后头部(顶-颞-枕区)节律性慢活动,闭眼后诱发的枕区节律性δ活动,枕区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等。虽然统称为后头部慢波(或节律),但是由于出现的形态、方式、频率、波幅、具体部位不同,那么它们的临床意义也就不尽相同。尤其是后头部节律性慢活动和枕区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之间更容易混淆。弄清楚这些慢波(节律)的特征、临床意义,对于EEG阅图及做出正确的EEG诊断十分必要。

一、后头部慢波的不同类型

1.慢α节律变异[1-4],见图1。

1947年,Goodwin首先报道了一种正常的α节律的变异(slow α rhythmic variant,SARV),其α节律为正常频率的一半,通常为4~5 Hz。在极少数情况下SARV可以以3∶1甚至4∶1的比例存在,产生2~3.5 Hz的波形。SARV通常是对称和同步的,与正常的α节律交替出现,睁眼可以使SARV抑制,在许多患者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HV)可以使其增强,发生率在0.8%~3.5%之间,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曾有不少学者试图找出SARV与各种情况(包括头部损伤和情绪不稳定等)之间的联系,但均未有所发现,SARV现在被认为是一种良性变异。在快速眼动(rapid eyes movement,REM)睡眠期可以见到SARV,在这些患者的REM睡眠中没有发现α节律,但发现了与α谐波相关的波。在这些观察中,SARV只出现在REM睡眠的紧张性阶段。SARV具有α节律的相同特征,是一个良性的变异现象。

2.青少年后头部慢波[5-6],见图2。

图2 左图,男,7岁,健康儿童,两枕区常见孤立的对称与不对称的75~100 μV的慢波(箭头所示);右图,男,6岁,健康儿童,两枕区常见孤立的大致对称的75~100 μV的慢波(箭头所示)

青少年后头部慢波(posterior slow waves in teenagers)是位于枕区或枕、顶区单发的、散在的、孤立的慢波,是青少年(泛指儿童至20岁年龄段)清醒时EEG记录中最常见的正常慢波。频率为2.5~4.5 Hz规则或不规则的δ波,波幅一般<100 μV,波幅的高低要和主要节律的波幅相比较,只要青少年后头部慢波的波幅不高于主要节律波幅的2倍,>100 μV或者更高都属于正常现象。这些δ波也可以观察到叠加的α活动,它们可以对称或不对称,但是不对称的波幅不得大于50%。青少年后头部慢波可以交替出现,但是不可以恒定性一侧减弱或缺如,会随着睁眼而被抑制,并在嗜睡时随着α节律而消失,很少在2岁前出现,主要出现在8~14岁,尤其是女性,20岁后逐渐消失。青少年后头部慢波和其他异常慢波活动之间的区别应该基于波形的复杂性、持久性、对称性和波幅。

3.后头部(顶-颞-枕区)节律性慢活动,见图3。

图3 左图,男,5岁,健康儿童,两顶区出现50~75 μV的4.5Hz的慢活动,可以扩展到中央区和枕区,两侧大致对称(箭头所示);右图,女,14岁,健康儿童,两顶区、颞后区出现节律性50~75 μV的4.5~5 Hz慢活动,两侧大致对称(箭头所示),枕区为30~50 μV α活动和低波幅快活动

Petersén等[7]在1971年对1~15岁187例健康儿童EEG的研究中,发现有25.2%的儿童出现了后头部节律性慢活动(posterior rhythmic slow activity,PRSA),它是出现在顶-颞-枕区的节律性2.5~4.5 Hz活动(rhythmic 2.5~4.5 Hz activity in posterior derivations)。PRSA的特点是频率2.5~4.5 Hz,波幅50~100μV占90.4%,>100 μV的占9.6%,分布于顶-颞-枕区,有时位于颞-枕区,偶位于中央区。只有一个孩子仅仅出现在枕区,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在2~8岁年龄组中,女孩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孩。该活动从1岁开始增加,并在5~7岁时达到最大值,可以被提醒刺激所阻断,HV时可使其增强。确切地说这类型的PRSA应该称之为顶区著后头部节律性慢活动。

4.闭眼后诱发的枕区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1,8-11],见图4。

图4 左图,男,3岁,枕叶良性癫痫,闭眼后两枕区著顶区、颞后区出现>300 μV的3.5 Hz的OIRDA (箭头所示);右图,男,6岁,感冒后剧烈头痛,闭眼后1 s两枕区著、两中央区、两颞后区出现>100 μV的短程4.5 Hz的慢活动(箭头所示)

闭眼后诱发的枕区节律性δ活动(eye-closure induced occipital intermittent rhythmic δ activity,EC-OIRDA)也被称为Phi节律,是闭眼后2 s内出现的一种短暂的(1~3 s)、至少连续三个单形性δ波,双侧枕区同步,其频率为2~4 Hz,波幅为100~250μV,多见于5~7岁,且在一份EEG中至少出现两次。Belsh等[12]认为闭眼后诱发的ORDA与HV无关,也不是由眨眼或光刺激引起。而Silbert等[13]认为HV和思睡可使其增强。闭眼可以引起光敏性患者丘脑-皮质回路的兴奋性降低,也被认为会减少光阵发性反应的阈值[10]。EC-OIRDA主要见于癫痫患者,也见于其它疾病患者。癫痫患者中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Cesaroni等[11]报告了1例Gastaut型儿童枕叶癫痫,只要闭上眼睛OIRDA就会出现,睁眼就会消失。癫痫患者中,在EC-OIRDA中常伴有棘波放电。在非癫痫患者中,有临床诊断为大麻致弥漫性脑病、肾衰竭、非典型中枢神经系统沙门氏菌病、高热痉挛症等。

5.枕区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8,14-15],见图5。

图5 左图,女,6岁,失神癫痫,顶枕区常见阵发性、节律性>300 μV的3.5 Hz δ活动,两侧对称,可扩展到中央区、颞后区(箭头所示);右图,男,7岁,部分性(枕叶)癫痫,两枕区常见阵发性节律性长程>150 μV的3.5~4 Hz慢活动,两侧对称(箭头所示)

枕区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occipital intermittent rhythmic δ activity,OIRDA)分布在枕区,或枕区为著扩展到顶区,或枕区为著扩展到顶区颞后区,或枕区著各脑区,两侧对称同步出现或一侧优势或单侧出现间歇性(阵发性)、正弦波样、形态规则的节律性 2.5~4 Hz(少数报告为2~4 Hz),波幅多在100~300 μV,甚至更高,短至长程出现的δ活动。睁眼时可被抑制或衰减,HV可诱发出现或增强,思睡可使其增强。

OIRDA常与原发性全面性癫痫有关,如全身强直阵挛、失神癫痫、部分性癫痫。失神患者OIRDA的频率通常为3~4 Hz,而部分性癫痫则多为2.5~3 Hz。OIRDA的存在似乎表明是预后良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未经治疗的儿童失神癫痫有32%出现OIRDA,儿童患者的OIRDA中,81%的患者有癫痫活动。OIRDA可能是一种癫痫发作间期模式,尤其应视为典型失神癫痫的EEG模式,多为儿童异常EEG图形。

二、不同类型后头部慢波的鉴别

SARV外观看上去,负相为α节律,正相则为与α节律有谐波关系的θ节律。而青少年后头部慢波则是以单个的、散在性、孤立性的形式出现。SARV和青少年后头部慢波与其他几个类型也很易鉴别,其他几个类型的后头部节律性慢活动,则是以节律形式出现的δ活动为主要频率的慢活动,波形规整,类似正弦样波,波幅多在100~300 μV,甚至更高。PRSA的波幅<100 μV。OIRDA与α节律没有任何关系[4]。

EC-OIRDA与OIRDA鉴别点是,EC-OIRDA是闭眼诱发的一种节律性慢活动,而OIRDA则是自然描记时出现的一种节律性慢活动。其他方面包括分布、形态、频率、波幅、临床意义没有差别,ECOIRDA可能不是一个完全不同于OIRDA的EEG现象。

顶-颞-枕区的PRSA与OIRDA的鉴别点是,PRSA出现在25%的正常儿童,其分布主要在顶-颞-枕区,Petersén等[7]研究的187例健康儿童中,仅有1例仅见于枕区,90%的波幅<100 μV。而OIRDA的分布主要在枕区,波幅为100~300 μV,甚至更高。顶-颞-枕区的PRSA是一种儿童发育过程中的正常EEG表现,而OIRDA则主要见于癫痫,尤其是失神癫痫。PRSA和OIRDA之间的共性是慢活动都是节律性的,频率基本相同,对刺激的反应性基本相同。但是PRSA和OIRDA之间无论是波的分布、波幅高低还是临床意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可混淆。

小 结

SARV是一种α节律的良性变异,是一种正常的EEG现象。青少年后头部慢波、PRSA(顶区著),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EEG现象。EC-OIRDA和OIRDA可能是一种癫痫发作间期的模式,尤其应视为典型失神癫痫的EEG模式,多为儿童异常EEG图形。

猜你喜欢

波幅节律癫痫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A股ETF引伸波幅显著上升
爱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