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思政背景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6-25董娟娟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思政同学

董娟娟,云 芳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因此,立德树人便成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老师的事,更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及育人目标,深入挖掘该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商务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的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是主旋律,起核心推动作用,同时也需要发挥其它学科的育人功能,在不同学科专业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科教育中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从专人到全员的创新发展[1]。

1.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网络的普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造成了思政工作难度增加。传统的思政教学及单一的思政课程已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无法保障教学效果;把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既完善了思政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思政课程及专业课程的优化升级及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协同育人。

2.提升商务英语教学效果

相比其他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各国不同的人及文化,更易受外来思潮的影响,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和深入,同时,国际经济形势也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服务经济所需的素质和品格。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高尚品德、人文和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敬业与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又要注重学生思政的引领,培养学生的商务意识和商务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商业伦理观,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社会所需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思政教育融入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

1.思政元素挖掘

《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了解当代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商务案例的基本分析方法,通过项目驱动、案例分析、仿真实训、角色扮演、小组会议、视频制作等方法手段,应用商务基本理论知识,用英语语言分析商务案例,模拟简单的商务活动,以巩固商务知识,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目标,首先要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思政元素,再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无痕地融入教学过程。本文以笔者所在院校使用的教材,由严明,王艳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商务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 为例,探讨如何从教学材料中挖掘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各环节,实现三全育人。

表1 《体验商务英语》主要章节思政元素

2.教学模式改革

要把丰富的思政元素无痕地融入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必须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以笔者目前所在学院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为例。目前,我们主要采用超星尔雅推出的电脑端“乐学在线”和手机端“学习通”等移动学习平台,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见图1。按照课前预学、课中共学、课后拓展,“知、引、析、仿、练、拓”三阶段六环节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以产出导向理论为依据,采用多维互动教学策略,利用微课、3D 仿真实训软件、直播设备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超星一平三端平台实现全程教学管理,适时采集统计数据,做好学习引导与预警,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指导,精准帮扶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学生。

图1 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

混合式教学强调两点,一是学习共同体建设,二是强调合作式学习[2]。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和激情。线上学习是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线上的翻转课堂、讨论、资料查找等,扩充了学习内容,增加了知识面,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

(1)课前预学。教师通过学习通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微课及资料学习,并完成线上测试。此过程,学生能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并进行自主性和合作式学习。教师课前批改作业,掌握学生自学效果及知识基础。

(2)课中共学。师生面对面传授知识。利用学习通平台组织开展签到、投票、评价、讨论、测验等活动,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技能操练及模拟实践,教师听取并点评小组汇报,在此过程融入思政元素,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3)课后拓学。学生在移动端完成教师发布的拓展任务,成果分享,调查反馈、教师点评、在线答疑、同学互评、以及师生的交流、探讨。利用超星一平三端平台实现全程教学管理,适时采集统计数据,做好学习引导与预警,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指导,精准帮扶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学生。

3.教学实践

下面以《体验商务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 Unit1 Brands 为例,分析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引领价值取向。

(1)分析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内容

Unit1 Brands 这一章节主要讲解品牌管理相关词汇、术语及市场策略等,包括Brand management(Vocabulary),Successful brands(Listening),Building luxury brands&Store brands(Reading1&2),Taking part in meetings(Skills)四大模块+Case study 综合运用技能。包含的思政元素有: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技强国、四个自信、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

(2)教学实施

本次课选取第二篇阅读Store Brands 为教学案例,讲述的是全国最大的食品零售企业Real 的首席执行官带领企业创建自有品牌的故事。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品牌相关词汇的表达并认识到品牌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以及成功的品牌包含哪些要素。

课前,教师发布关于自由品牌介绍的课外阅读文章和视频供同学们线上学习,并要求同学利用微信、QQ 等社交工具在朋友圈做问卷调查:“Do you buy store brands when food shopping?Why or why not”? 指定一组同学汇总调查数据并分析结果,准备Presentation。

课中,听取小组的presentation,并邀请班级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然后引导同学阅读Store Brands 这篇文章,通过学习文中内容‘But we’re internationalizing now,’ Mr Saveuse says.‘In Poland and Turkey,we’re competing against Carrefour and Tesco,in Tussia and Romania against Carrefour-that has forced us to focus on true own-brand as a way of building our presence.’引导同学们认识到: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的价值及形象。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靠自有品牌;同理,一个国家要振兴经济,也要靠民族品牌。引入“华为”案例探讨:美国为什么要对华为实施制裁?面对美国的打压,华为是怎么应对的?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华为的崛起成了苹果的最大竞争对手,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及技术地位,美国打压华为也是中美竞争的一个焦点,美国想在经济、科技等领域争夺主导地位,想方设法遏制中国,而华为面对美国的一次次制裁和打压,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5G 通讯领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通过讨论与教学互动,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在大国的博弈中,科技是软实力,只有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科技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当下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知识武装头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布置作业:小组讨论孟晚舟事件的感想,并围绕孟晚舟回国的新闻准备2 分钟的主题演讲。同学们通过对孟晚舟事件的讨论,会进一步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及家国情怀。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1.提升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及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让学生耳濡目染,给学生树立榜样和正确的引导。教育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必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教师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认真刻苦等品格融入课堂,融入课题,融入文章,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4]。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态,还要学习跨学科交叉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与时俱进,让课堂丰富和充实。

2.改革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见图2。应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在此评价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考核,从不同维度评价学生项目完成、案例探讨、小组展示、时事点评等环节,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三者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观,体现德才兼备的价值取向。

图2 多元动态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商务英语课堂,思政元素融入商务知识学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不仅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及商务知识的学习,锻炼了商务技能,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商业伦理观,具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品格塑造四着相结合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思政同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中高职衔接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