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新机场规划契机下上海市北部路网形态研究初探

2022-06-25王啸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5期
关键词:路网货运上海市

汪 勇,王啸君,彭 建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125]

0 引 言

2019 年12 月,《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以下简称《刚要》)发布,《纲要》指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国家层面给于南通新机场的新定位,即南通新机场有望被整体纳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规划新机场选址于江苏海门四甲及周围乡镇,规划面积约20 km2。本文基于南通新机场新的规划契机,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市北部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上海市北部路网形态研究探索。

1 市域北部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1 西线S 7 越江通道

S7 沪崇高速是上海市规划高快体系中的重要干道,是联系崇明与市域浦西地区的直接连接通道。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S7 线位存在越江上海线位与越江江苏线位的比选。

1.2 S 12 崇海通道

S12 崇海通道又称沪崇苏高速,在崇明岛北部向西北延伸,与江苏省海门市相接,全长47.2 km,是市域北部的重要省际高速公路。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S12 降级为主要公路,并改名为新北沿公路,同时其南通方向接线调整为陈海公路线位。

1.3 S 16 蕴川高速

S16 蕰川高速是上海市骨干道路网高速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中、长距离及省际交通。S16 公路起点位于G1503- 蕰川公路节点,向北沿蕰川公路敷设,至沪太路后继续沿沪太路至江苏省界,与江苏省规划S48 沪宜高速对接,全长约17.6 km。

1.4 S 22 嘉安高速

S22 嘉安高速定位为高速干线公路,位于上海市域北部,横穿嘉定区、宝山区,西起G1501 公路西北段,东至蕴川路,全长约32.2 km,沿线与G15 高速公路、S7 高速公路(规划)、S16 高速公路(规划)相交。图1 为上海市域北部区域概况。

图1 上海市域北部区域概况

南通新机场开通后,S12 崇海通道与S7 越江通道组合,实现机场客流组合运输。本次研究主要聚焦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的分析,包含不同形态布局下机场高速、S7 与S22 在不同形态中的功能定位。

2 相关规划解读

2.1 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

崇明区内S12 崇海通道走线为沪崇苏高速,由西侧长江口至G40 沪陕高速,其中陈海公路作为岛内支线接S12 沪崇苏高速。上海市区内S7 越江通道走规划推荐线位,至宝山罗泾镇,S22 嘉安高速走市北郊环切线[2]。图2 为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

图2 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

2.2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

S12 崇海通道走线为沪崇苏高速,由西侧长江口至G40 沪陕高速,其中陈海公路作为省道高速支线接沪崇苏高速。越江通道S7 走规划推荐线位,至宝山罗泾镇。陈海公路作为崇明岛内省道高速支线接崇海通道[3]。图3 为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图3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2.3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S12 崇海通道走线调整为走陈海公路线位,由西侧长江口陈海公路至G40 沪陕高速,原沪崇苏高速降级为新北沿公路,定位为一般公路。越江通道S7走规划推荐线位,至宝山罗泾镇。陈海公路作为崇明岛内主要公路接崇海通道。S22 嘉安高速走市北宝钱公路线位,并存在南北分岔比选[4]。图4 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干线道路规划图。

图4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干线道路规划图

规划路网的实施将在上海市域北部大路网上形成平行于苏通大桥的新客运通道,但是,在具体线位上:S22 存在南北线位比选,即北线或南线;机场高速存在南北线位比选,即新北沿公路或陈海公路;S7 存在东西线位比选,即东线或西线。

3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研究

基于不同规划下的上海市域北部干线路网形态的比选,分析不同形态下S22、S7 等干线在不同选线中的功能定位[5-6]。

3.1 路网形态一

(1)路网形态

S22 郊环外扩,S7 上海越江,新北沿公路作为机场高速。形态方案为S22 采用宝钱公路线位与S7、S16 相连,使S7-S22-S16 节点简化为S16、S7 两条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关系相对明确。S7 向北与S16高速相交,而后向东越江进入崇明岛。新越江通道位于上海境内,路网形态规整,干线功能清晰,较为推荐。

(2)功能分析

G15、S16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7 承担越江客运功能;S22 承担郊环外扩功能,服务嘉定宝山地区,疏解罗泾与外高桥货运交通;新北沿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公路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图5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一。

图5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一

3.2 路网形态二

(1)路网形态

S22 郊环外扩,S7 上海越江,陈海公路作为机场高速公路。形态方案为S22 采用宝钱公路线位与S7、S16 相连,使S7-S22-S16 节点简化为S16、S7 两条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关系相对明确。S7 向北与S16高速相交,而后向东越江进入崇明岛。新越江通道位于上海境内,路网形态规整,干线功能清晰,较为推荐。

(2)功能分析

G15、S16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7 承担越江客运功能;S22 承担郊环外扩功能,服务嘉定宝山地区,疏解罗泾与外高桥货运交通;陈海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公路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兼顾带动沿线南门等组团发展。图6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二。

图6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二

3.3 路网形态三

(1)路网形态

S22 走北线,分担S7 越江功能和G15 货运功能,新北沿公路作为机场高速公路。形态方案为:S22在S16 的西侧并入S7,共同形成沪崇越江西线,S7、S16、S22 形成“K”形路网形态;S7 及S22 与S16 相交后共同出省。新越江通道位于上海境内,路网形态规整,但局部干线功能混合,不推荐。

(2)功能分析

G15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16 功能复合,既分担G15 货运功能,又承担S7 客运功能,定位模糊;S7 承担越江客运功能;S22 功能复合,同时分担S7 越江功能和G15 货运功能,定位模糊;新北沿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图7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三。

图7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三

3.4 路网形态四

(1)路网形态

S22 走北线,分担S7 越江功能和G15 货运功能,陈海公路作为机场高速公路。形态方案为S22 在S16 的西侧并入S7,共同形成沪崇越江西线,S7、S16、S22 形成“K”形路网形态;S7 及S22 与S16 相交后共同出省。新越江通道位于上海境内,路网形态规整,但局部干线功能混合,不推荐。

(2)功能分析

G15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16 功能复合,既分担G15 货运功能,又承担S7 客运功能,定位模糊;S7 承担越江客运功能;S22 功能复合,同时分担S7 越江功能和G15 货运功能,定位模糊;陈海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兼顾带动沿线南门等组团发展。图8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四。

图8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四

3.5 路网形态五

(1)路网形态

S7 越江主要服务江苏,机场高速需要借用S16通道,S22 郊环外扩,新北沿公路(S12 崇海高速)作为机场高速。形态方案为S22 采用宝钱公路线位与S7、S16 相连;S7、S16 向北与苏昆太高速连成一线,而后向东越江进入崇明岛,与新北沿公路(S12 崇海高速)相接。S7—S16—S22 可形成边长5~6 km 的三角形。新越江通道位于江苏境内,路网形态规整,但局部干线功能混合,与机场联系不便,不推荐。

(2)功能分析

G15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16 作为组合机场高速通道之一,与S7 承担江苏越江客运功能;S22 承担郊环外扩功能,服务嘉定宝山地区,疏解罗泾与外高桥货运交通;新北沿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图9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五。

图9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五

3.6 路网形态六

(1)路网形态六

S7 越江主要服务江苏,机场高速需借用S16 通道,S22 郊环外扩,陈海公路作为机场高速。形态方案为S22 采用宝钱公路线位与S7、S16 相连;S7、S16 向北与苏昆太高速连成一线,而后向东越江进入崇明岛与陈海公路相接。S7—S16—S22 可形成边长5~6 km 的三角形。新越江通道位于江苏境内,路网形态规整,但局部干线功能混合,机场联系不便,不推荐。

(2)功能分析

G15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16 作为组合机场高速通道之一,与S7 承担江苏越江客运功能;S22 承担郊环外扩功能,服务嘉定宝山地区,疏解罗泾与外高桥货运交通;陈海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兼顾带动沿线南门等组团发展。图10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六。

图10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六

3.7 路网形态七

(1)路网形态七

S7 越江主要服务江苏,新北沿公路(S12 崇海高速)作为机场高速,并且部分借用S16 通道,“K”形路网形态。形态方案:S7、S16、S22 形成“K”形路网形态;S7 及S22 与S16 相交后共同出省;新北沿公路(S12 崇海高速)作为机场高速,并且部分借用S16通道。新越江通道位于江苏境内,路网形态不规整,且局部干线功能混合,机场联系不便,不推荐。

(2)功能分析

G15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16 作为组合机场高速通道之一,与S7 承担江苏越江客运功能;S22 无法与S7 组合直接越江,也无法直接分担G15 货运功能,定位模糊;新北沿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图11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七。

图11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七

3.8 路网形态八

(1)路网形态

S7 越江主要服务江苏,陈海公路作为机场高速,并且部分借用S16 通道,“K”形路网形态。形态方案为S7、S16、S22 形成“K”形路网形态;S7 及S22 与S16 相交后共同出省,陈海公路作为机场高速,并且部分借用S16 通道。新越江通道位于江苏境内,路网形态不规整,且局部干线功能混合,机场联系不便,不推荐。

(2)功能分析

G15 承担货运通道功能;S16 作为组合机场高速通道之一,与S7 承担江苏越江客运功能;S22 无法与S7 组合直接越江,也无法直接分担G15 货运功能,定位模糊;陈海公路承担机场高速功能,联系上海市区,兼顾带动沿线南门等组团的发展。图12 为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八。

图12 上海市域北部路网形态八

3.9 路网形态综合分析

综合总结市域北部8 种路网形态,推荐采用路网形态一或二,即S22 采用宝钱公路线位与S7、S16相连,S7 向北与S16 高速相交,而后向东越江进入崇明岛,至于崇明岛内未来的机场高速选线,需后续进一步分析。表1 为路网形态分析总结表。

表1 路网形态分析总结表

4 结 论

本次研究基于南通新机场的规划契机,从长三角一体化角度,解读上海、江苏两地各版规划意图,对上海市北地区路网结构形态进行初探性研究。

(1)研究显示,S12、S22 和S7 等规划路网存在不同规划比选,北部路网呈现8 种不同的组合形态,总体推荐路网形态一、二。

(2)沪苏两地规划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本研究从长三角一体化角度,对上海市北地区路网结构形态进行初步方案分析,可为相关规划决策单位提供技术参考。

猜你喜欢

路网货运上海市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自动提取路网与公路路网的校核比对
高速公路路网复合通行卡(CPC)管理方案探讨
高速公路路网内复合通行卡(CPC)调拨方法研究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货运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