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灾情特征

2022-06-24陈裕强夏云黄扬东蔡锐青谢泽嘉周炯斌林巧美

广东气象 2022年3期
关键词:揭阳市年际经济损失

陈裕强,夏云,黄扬东,蔡锐青,谢泽嘉,周炯斌,林巧美

(1.揭阳市气象局,广东揭阳 522000;2.揭西县气象局,广东揭西 515400)

雷电灾害泛指因雷击或雷电电磁脉冲入侵造成和影响人员伤亡或物体受损、物体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酿成不良的社会和经济后果的灾害[1],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2]。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以上,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人数达10 500人,雷击灾害严重威胁着社会公共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有不少学者对雷电灾害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汛期是雷电灾害的高发期,社会经济损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领域性,电子电器设备和供电系统受灾的比例最大,发生地点在农村的占比远超过城镇[3-5],且雷电灾害集中出现在5—9月[6-8]。本研究利用2014—2020年度揭阳市雷击资料,对揭阳市雷击灾情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雷击事故资料来源于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历史统计资料数据库,以及揭阳市统计年鉴等,该数据涵盖了电力、企事业、石化、通信、交通等行业,有较强的代表性。

本研究主要应用数理统计、文献查阅、调查访问等方法。

2 时间分布特征

2.1 年变化

2014—2020年揭阳市雷电灾害总计为137宗,平均19.6宗/年,其中2014—2016年均超过平均值,2015年最多达到38宗,2017—2020年雷电灾害事件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0年最少为8宗。从图1可以看出,雷电灾害次数呈明显的波动特征,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排除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防雷减灾意识的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成效显著,这与彭相瑜等[9]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图1 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年际变化

2.2 月变化

统计可知,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图略),3—8月雷击事故呈现逐月明显上升趋势,9月份以后逐渐下降,揭阳市雷击事故集中出现在4—9月份,共132宗,占全年雷击事故的96.4%;8月份雷击事故最多共33宗,其次是7月共28宗,3和12月各有1宗,11、1和2月无雷击事故发生。由此可见,揭阳市雷电灾害事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雷电灾害事件多发生在汛期,这与揭阳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汛期多受来自海上的天气系统影响,对流旺盛,雷暴天气频繁发生有关。

2.3 日变化

由图2可知,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其中66.4%的雷击事故发生在13:00—20:00(北京时,下同),17.5%的雷击事故发生在21:00—次日07:00,16.1%的雷击事故发生在08:00—12:00。从小时分布特征来看,14:00—17:00雷击事故出现频率最高,共65次,其中15:00达到高峰为31次,这是由于这个时间段太阳辐射最强,热对流旺盛,容易激发强对流天气。

图2 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日变化

3 空间分布

由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进行地域分布(图略)可知,揭阳雷击事故主要出现在农村,农村和城市发生的比例分别为77%和23%。从行政区域分布(图3)来看,雷击事故分布具有山区多、平原和沿海少的特点,雷击事故出现最多的地区为普宁,达到37.2%,其次是揭西,达到29.2%,揭阳市区和惠来相对较低,分别为16.1%和17.5%。这个分布特征与揭阳市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相似,普宁和揭西一带境内多山脉,是广东省3大暴雨中心之一,由于这一带迎风坡对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有明显抬升作用,容易激发强对流云系的发生发展。由此可见,雷电灾害事件发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普宁、揭西为揭阳市雷击事故的高发区。

图3 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行政区域分布

4 行业分布

统计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可知,电力行业、企事业办公场所、通信行业和交通行业等4大行业雷击事故占总数的89%。雷击事故比例最高的是电力行业,约占31%,原因是与电力行业的输变电设备露天分布较广、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有关;其次是企事业办公场所,约占27%;通信行业和交通行业分别占16%和15%(图4),通信行业雷击事故主要发生在移动基站,交通行业主要发生在各级高速公路收费站,石化、村落和户外占比较小,为11%。

图4 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各行业分布占比

5 直接经济损失

2014—2020年揭阳市累计发生雷击事故137宗,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1.59万元,平均3.73万元/宗,其中最高的一次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万元,出现在2015年4月20日。揭阳市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平均73.08万元/年,2015年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最高,达到142万元;2017年最低,仅3.18万元。揭阳市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7.721 1万元/年的速率逐年下降,通过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图5)。

图5 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6 雷击人员伤亡

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共5宗,共造成人员伤亡7人,其中死亡5人,受伤2人,有4人是在田间劳动或避雨时被雷击死亡,另外3人在没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被雷击中造成1死2伤。这些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均出现在4—9月,其中7月2宗,4、6、9月各1宗。雷击伤亡事故全部发生在农村,可见农村是雷击人员伤亡的重灾区,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防雷意识较为薄弱,对雷击伤害的重视不够,防雷科普存在不足;另外,汛期为农忙季节,农民在田间活动的密度和频度比较高,田间相对空旷,因此农村雷击伤亡事故较多。

7 结论

1)2014—2020年揭阳市雷击事故具有明显的年际、月际和日变化特征,平均19.6宗/年,2015年最多达到38宗;雷击事故集中出现在4—9月份占96.4%,其中8月最多共33宗;66.4%的雷击事故发生在13:00—20:00。

2)揭阳市雷击事故主要出现在农村,占77%,雷击事故分布具有山区多,平原和沿海少的特点。雷击事故出现最多的地区为普宁,达到37.2%,其次是揭西,达到29.2%,这个分布特征与揭阳市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相似。

3)揭阳市雷击事故出现最多的行业为电力行业,约占31%,其次为企事业办公场所,约占27%。

4)揭阳市雷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平均73.08万元/年;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7.721 1万元/年的速率逐年下降(通过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

猜你喜欢

揭阳市年际经济损失
参观消防站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揭阳市助爱回家慈善会助力曲江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北太平洋海温Victoria模态与ENSO年际关系的非对称特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揭阳市的《源流》订阅量大幅增长
ENSO强度模拟差异对全球变暖下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化预估结果的影响❋
下雪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