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对PCI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2-06-24赵伟新王朋飞夏贵山敬广霞储勤军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咪定美托心肌梗死

赵伟新 王朋飞 夏贵山 敬广霞 储勤军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危重症疾病,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极高,并且会产生心脏破裂和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1,2〕。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会对PCI治疗造成严重影响,大大降低PCI治疗的临床效果,因此对行PCI治疗的患者进行适当镇静处理显得尤为重要〔3〕。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肾上腺素具有高度亲和性,在临床上常用于镇静和镇痛处理〔4〕。研究报道显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改善PCI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5〕,但是对于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行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的心肌损伤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以此对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年龄60~85〔平均(72.78±10.89)〕岁。男47例,女34例。平均体重(54.18±10.87)kg,平均手术时间(160.85±53.77)min,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高血压10例。右美托咪定组年龄61~85〔平均(73.41±11.54)〕岁。男49例,女32例。平均体重(55.09±11.28)kg,平均手术时间(163.46±56.81)min,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9例。两组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例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6〕;②发病12 h之内即接受PCI治疗者;③未接受相应的溶栓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出现心源性休克者;②陈旧型心肌梗死者;③肝肾功能减退者;④伴有恶性肿瘤或重度感染者。患者均与院方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研究的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治疗方法 右美托咪定组接受急诊PCI治疗前均给予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600 mg和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300 mg,并且在PCI治疗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48),注射速度为0.4 μg/(kg·h),注射10 min。随后将右美托咪定的注射剂量调整为0.2 μg/(kg·h),注射时间持续到PCI结束。对照组同样于术前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同时在PCI治疗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江西抚州鑫健源有限公司,规格500 ml)作为对照,注射速度为0.2 μg/(kg·h),注射时间同样持续到PCI结束。PCI治疗后患者均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

1.3观察指标

1.3.1心肌灌注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灌注指标包括ST段回落(STR)和校正TIMI帧计数(CTFC) 术后2 h对STR进行测定,规定STR≥50%为ST段回落,STR<50%为ST段无回落,统计ST段回落患者例数并计算相应百分比。在患者行PCI治疗后1 w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测定患者LVEF。

1.3.2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在PCI后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3~5 ml,室温放置1~2 h后,5 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即为所需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进行测定,试剂盒均购买自美国R&D Systems科技有限公司,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心肌灌注指标及LVEF水平比较 右美托咪定组STR、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肌灌注指标及LVEF水平比较

2.2两组心肌损伤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K-MB、TNT和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右美托咪定组CK-MB、TNT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肌损伤水平比较

2.3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SOD、MDA及CAT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右美托咪定组SOD、CAT活性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右美托咪定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2.4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IL-6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右美托咪定组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表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肌损伤,并且心肌损伤的程度与PCI治疗的临床效果呈负相关〔7〕。研究显示心肌损伤程度较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更高,心肌损伤的改善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8〕。右美托咪定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剂,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能调节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9〕。研究报道右美托咪定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对炎症因子的分泌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0〕。临床研究报道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改善PCI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11〕。

本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治疗后患者的STR、CTFC和LVEF均得到明显改善,研究报道显示STR和CTFC能反映患者的心肌灌注水平〔12〕,而LVEF能直接反映患者的心肌能力〔13〕。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能降低CK-MB、TNT和NT-pro-BNP水平,CK-MB、TNT和NT-pro-BNP与心肌损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作为心肌损伤水平的标志物分子〔14〕。因此右美托咪定治疗可能通过降低CK-MB的酶活性,减少了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激活,使得TNT和NT-pro-BNP等心肌损伤蛋白合成减少,进而抑制心肌损伤的发生。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治疗能显著降低MDA、CRP、IL-6和TNF-α水平,同时升高SOD及CAT水平,SOD在体内能分解细胞产生的超氧化物,减少超氧化物对细胞造成的损伤〔15〕。CAT则能对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进行分解,减少过氧化氢对细胞产生的氧化损伤,在心肌梗死患者中CAT活性明显增加〔16〕,这与本研究的发现一致。研究显示MDA的合成与氧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在氧自由基产生的同时也会伴随MDA的大量合成,在心肌损伤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能检测到MDA和氧自由基的异常表达,而心肌梗死和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较为接近〔17〕,推测本研究当中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也与MD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CRP、IL-6和TNF-α均为促炎症因子,在炎症反应发生的过程中,CRP、IL-6和TNF-α的合成和分泌量均会明显增加〔17〕,右美托咪定对行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在右美托咪定的作用下,患者的心肌细胞所产生的氧自由基和超氧化物得到及时清除,减少了氧自由基和超氧化物对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使得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明显下降,心肌损伤程度的下降有利于提高PCI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右美托咪定能减少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分泌,进而降低炎症反应的水平。研究显示炎症反应的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损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水平来提高PCI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18,19〕。

综上,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水平,使得心肌损伤程度下降,进而提高PCI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咪定美托心肌梗死
CMR 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