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用装备物资智能化管理在公安应急保障建设中的应用

2022-06-22侯健漆乐庭高波赵琛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

警察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警用物资装备

侯健 漆乐庭 高波 赵琛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

引言

当前,在全国疫情冲击下,各类风险叠加、联动、传导、共振效应进一步增强,公安机关维护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加大,对应急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特别是警务保障部门需要通过推进警用装备物资智能化管理,确保应急装备物资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高效的储备、调配和投送,为各项应急处突任务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建设目标与总体架构

(一)建设目标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打造南京市局警用装备物资保障中心,为高效开展突发事件处置应急保障工作提供智慧支撑。

1. 利用RFID技术建立“一物一档”管理模式

基于各业务数据以及警用装备数据支持,对装备、资产、车辆、服装等嵌入RFID智能化芯片,建立装备“一物一档”管理模式,实现警用装备物资乃至全局固定资产从采购、入库、配发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警用装备物资动态保障,重点装备物资实时预警,各单位装备物资和资产配置信息高度共享,切实提升实战保障能力。

2. 通过自动化手段提高全局装备物资管理效能

通过推进警用装备物资智能化管理,从本质上改变传统装备物资管理模式,利用自动化存储设备加快装备物资存取节奏,提高作业效率,并实时监控运作效率、质量、效益、综合等方面情况,革命性地实现警用装备物资品种数量精准、质量性能稳定、保障模式多样、反应时间高效。

3. 依托大数据理念建立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

紧紧围绕当前应急保障实战需要,加强南京市局警用装备物资保障中心与“智慧警保”平台的互联互通,并以此为基点向全局辐射,规范应急装备物资分类、资源储备、生成规划、调拨使用等信息资源,全面建成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局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

(二)框架结构

警用装备物资智能化管理主要集成了软交换技术、呼叫中心技术、多媒体调度、广播技术、监控技术、视频会议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无线图像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无线集群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实现多网融合,统一调度,并通过专网实现与市政府的其他系统互联,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天气情况下都可采用现有终端实现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1. 交互终端

交互终端主要是系统数据的信息展示、数据操作等功能。用户通过Web、APP端入口进入系统,接入用户包括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

2. 智能应用

智能应用包括回溯分析、智能预警应用。回溯分析应用提高装备物资调拨数量、品类以及调拨仓库相关的使用情况分析。智能预警应用包括装备物资库存预警、报废预警、更新预警等功能。

3. 应用支撑

应用支撑层位于基础应用与智能应用之间,为智能应用提高运行和数据来源。应用支撑搭建了包括装备仓储管理、应急事件管理在内的各类数据管理系统,为单位日常业务活动提供基础支撑保障。

4. 基础应用

基础应用实现对数据生命周期的维护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组织架构、角色权限、配置等,实现数据质量管理,确保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相关性和精确性。

二、技术支撑

(一)硬件支撑

使用局域网,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和服务器。为方便手持RF操作以及车载终端、RFID通道门自动识别,在中心内部使用无线AP满足数据传输和用户的使用需求。此外,还增加打印机等相应的辅助设备,实现报表、条码、仓位打印等功能。

(二)开发平台

采用JavaEE的技术架构,工作流基于BPMN规范,使用模型驱动架构(MDA)的开发平台,快速响应需求,构建稳定的信息系统。针对本项目的软件体系结构,每一层采用的软件技术如图2所示。

1. 展现层

以HTML/CSS/JavaScript技术体系为基础,采用JSP、Velocity模板技术实现RIA客户端;对于图表及业务流程图,采用echart技术,实现丰富的图形展现。

2. 流程层

基于BPMN2标准实现系统内部业务流程的定义和流转。

3. 接入层

提供统一的Restful接口。系统在接入层通过标准Restful接口与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进行交互,完成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服务接入层每个服务的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采用“实体进、实体出”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4. 服务层和组件层

采用Java语言,采用Spring框架实现业务服务和公共服务,采用Hibernate实现对象关系映射,通过JDBC与后台数据库建立通信。

(三)关键技术

警用装备物资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RFID的装备智能化技术、人脸识别等。

1. 基于RFID的装备智能化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获取相应数据,进而实现物品自动识别追踪和数据交换。通过在每个特定的警用装备中按照电子标签并设置对应编码,由部署在特定区域内的手持或固定式阅读器(PDA)发出无线电子信号,标签在接收到无线电子信号后发射内部存储的标识信息,阅读器通过天线接收并识别标签发回的信息并将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机,主机汇总信息后反馈给装备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警用装备的实时监控管理。

2.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装备仓库的门禁管理,该系统装设在装备出入库(柜)处,能够自动识别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从而实现装备库(柜)的实时监控功能和异常报警功能。具备人工解锁装置和应急备用用电辅助装置,当发生系统断电或未知异常时,能够通过人工干预或其他方法保障该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成果应用

(一)业务系统

1. 基础数据采集

基于“智慧警保”平台数据库对已有数据进行核实和对新数据进行采集,数据主要包括装备基础数据、历史应急预案案例库数据等。

2. 装备日常管理

装备日常管理主要包含两条相互映射与作用的主链,分别是包含采集、处理、流通、管理、分析的信息加工链与包含入库、出库、移库、盘点、拣选、分发的业务环节链。

3. 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主要是收集历史应急事件信息及相应的处置方案,包含案例名称、事件起止时间、事件类型、事件等级、相关联的处置方案、警力配置、物资需求情况、物资储备情况、调拨方案、运输路径规划以及事件处置后的反馈结果等信息,进而实现对应急事件保障方案执行过程的结构化描述。

4. 应急事件管理

在事件发生时或者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时,能够按照一定的信息对案例库进行搜索,制定相应的案例库检索规则和检索算法。基于案例库系统内置的检索规则和算法,检索出与输入信息最为匹配的案例,为生成相应的应急事件处置方案或应急预案提供支持。

5. 应急装备物资动态保障

在应急事件发生后,能够通过获取的现场警力、物资配备、物资可用信息(包括重要物资位置、数量、能力、状态等数据)、事件发展态势等信息,结合应急处置预案和实时的物资储备信息等要素,同时兼顾分级保障体系和区域协作策略等要素,通过一定的计算规则,制定最优的应急装备物资保障方案。同时,对装备物资调拨记录进行维护,主要包括调拨记录的新增、修改、删除、明细查看等,为装备物资调度提供支撑。

(二)实践成果

扎实开展警用装备物资智能化管理的探索实践,于2020年建成南京市局警用装备物资保障中心并投入使用,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易耗、易损装备和物资扁平化配备、一站式调配。截至目前,已累计采购配置警械、防护防暴装备、观察通信及照明器材、生活保障物资等30余万件,调拨达8万余件、民警申领配发2万余件,并依托平台向基层一线配发14000余套新型单警装备,全省首家完成备货并实现基层一线全员换装,有力提升了应急保障能力和基层实战水平,在建党百年大庆维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保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同步加快推进南京城南(江宁分局)、城北(江北分局)、城东(市局王家湾库)3个智能化应急分库和所队一级智能化警用装备室建设,着力打造“1+3+N”全局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实现对各类警用装备物资标签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应急状态下警用装备物资的保障效能,未来将在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推进警用装备物资智能化管理能够为保障公安机关科学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为提升公安机关应急保障水平提供理论、技术及应用支持,对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维护社会稳定职责、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警用物资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防晒装备折起来
被偷的救援物资
警用执法车辆计量检定测试系统设计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警用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