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侧位颅骨X线片同一性认定的研究

2022-06-22林汉光蒋丰慧洪晓纯唐剑频

中国司法鉴定 2022年3期
关键词:颅骨变异编码

林汉光,蒋丰慧,洪晓纯,陈 锐,唐剑频

(1.广东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广东 东莞523808;2.广东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东莞523808;3.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广东 东莞523000)

法医学鉴定工作中,高度腐败或白骨化尸体的身份相对不清,而死者的个体识别也是案件侦破的重要线索,法医临床鉴定中也需对被鉴定人提供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身源和同一性认定。法医学同一性认定的手段主要通过DNA和医学影像资料分析等方法。法医临床学和法医人类学实践主要应用医学影像资料进行同一性认定,操作快速且简单。医学影像资料的同一性认定和个体识别已成为法医临床学鉴定工作内容之一,目前主要研究较多的是正位颅骨X线片、CT片和牙片的同一性认定。侧位颅骨X线片的解剖部位的形态学特征不易观察,应用侧位颅骨X线片进行同一性认定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究侧位颅骨X线片的解剖学形态特征,探讨颅骨侧位X线片的同一性认定。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侧位颅骨数字化X线片(Digital Radiograph,DR)172例,男性109例,女性63例。纳入标准:20岁~60岁广东汉族健康个体,无颅脑外伤或手术史。排除标准:需观察的颅骨解剖学结构或骨性结构显示不清。

1.2方法

根据文献确定侧位颅骨X线片测量性状的测量点、非测量性状,应用ImageTool软件对颅侧位X线片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前囟点(b)-乳突点(ms)/眉间点(g)-颅后点(op)×100、鼻根点(n)-颏下点(gn)/前囟点(b)-颏下点(gn)×100、前囟点(b)-人字点(l)/前囟点(b)-鼻根点(n)×100、前囟点(b)-人字点(l)/枕外隆凸点(i)-人字点(l)×100、前囟点(b)-人字点(l)/鼻根点(n)-枕外隆凸点(i)×100、枕外隆凸点(i)-人字点(l)/鼻根点(n)-枕外隆凸点(i)×100、枕外隆凸点(i)-人字点(l)/前囟点(b)-鼻根点(n)×100、鼻根点(n)-枕外隆凸点(i)/前囟点(b)-鼻根点(n)×100、人字点(l)-颅后点(op)/枕外隆凸点(i)-颅后点(op)×100、人字点(l)-颅后点(op)/枕外隆凸点(i)-人字点(l)×100、枕外隆凸点(i)-人字点(l)/枕外隆凸点(i)-颅后点(op)×100、鼻根点(n)-鼻尖点(rhi)/鼻根点(n)-上牙槽前缘点(pr)×100、鼻根点(n)-上牙槽前缘点(pr)/鼻根点(n)-颏下点(gn)×100、鼻根点(n)-鼻棘点(ns)/鼻根点(n)-颏下点(gn)×100、鼻根点(n)-鼻棘点(ns)/鼻根点(n)-上牙槽前缘点(pr)×100、蝶鞍长度(Stl)/蝶鞍深度(Std)×100、眉间突度指数、鼻根点凹陷、眶口倾斜度、蝶鞍形态、垂体窝形状、额窦形状、枕外隆凸、蝶窦形态等24项,测量点和需观察的解剖结构及观察方法见图1,应用数字对侧位颅骨X线片的观察指标特征进行分类和描述。

图1 颅骨侧位X线片解剖结构观察方法及指标

1.3 数据分析

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比较各项指标的性别差异。按照文献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变异度和个体识别概率(Discrimination Probability,DP)、匹配概率以及累积变异度和累计个体识别概率(Cumulative Discrimination Probability,CDP)。其中:DP=1-∑P =1-,P表示每一项指标不同分级编码的分布频率,两个个体在某一指标的分级编码相同概率;CDP=1-∏QQ表示第项指标的值(相同概率)。

2结果

2.1 颅骨侧位片24项指标的分类与编码

用数字对每一项指标进行描述和分类,24项指标的分类与编码结果见表1。

表1 侧位颅骨X线片24项指标分类与编码结果

续表1

2.2 各项指标分类编码的频率分布及变异程度

经过分析,24项特征的变异度和个体识别概率的各项指标的变异度和个体识别概率在0.415 3~0.880 9之间,24项指标的评分分布情况、变异度及个体识别概率见表2。经χ检验,b-ms/g-op×100、b-l/n-i×100、i-l/n-i×100、l-op/i-op×100、l-op/i-l×100、i-l/i-op×100、额窦形状、眉间突度、鼻根点凹陷、眶口倾斜度、枕外隆凸等11项指标的值小于0.05,其余13项指标的值大于0.05。

表2 各项指标分类编码频率及变异度

2.3 所有样本的24项指标联合编码结果

24项指标理论上至少有9.03×10种组合形式,累积个体识别概率为0.999 999 999 998,24项指标评分的匹配概率为2.306 6×10。172例样本的24项指标联合编码观察到172种表现(见表3)。

表3 各样本24项指标联合编码结果

续表2

续表3

3讨论

法医临床学和法医人类学的个体识别(同一性认定)主要是应用影像学资料进行身源推断和鉴定对象一致性的判别,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正位颅骨X线片、CT进行同一性认定。本研究在以往文献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特征认定法和数据分析法,通过侧位颅骨X线片的非测量性状和测量指标进行同一性认定,建立了包括测量性状间比值、非测量性状的解剖结构特征共24项指标。与文献[7]的研究结果比较,本研究观察指标具有较好的变异度和个体识别概率,同一性认定的鉴别效能较好。本研究采用测量性状间比值作为分级依据有效降低了摄片体位、距离的影响;利用数字描述各指标的特征,易于比对和操作;而文献[7]通过测量颅骨侧位X线蝶鞍角等进行同一性认定,指标相对较少,且测量角度易受体位影响。

比较24项指标的男女性特征,其中b-ms/g-op×100、b-l/n-i×100、i-l/n-i×100、l-op/i-op×100、l-op/i-l×100、i-l/i-op×100、额窦形状、眉间突度、鼻根点凹陷、眶口倾斜度、枕外隆凸等指标特征在男女性别上有统计学差异;Qaq报道侧位颅骨X线片的颅腔面积、蝶窦面积、鼻根点凹陷角度、上牙槽前点角度存在性别差异,与本文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说明侧位颅骨X线片能够反映部分解剖结构的形态和测量性状的性别特征,应用侧位颅骨X线片可以进行性别判定。

24项指标个体的变异度和个体识别概率在0.415 3~0.880 9之间,b-l/i-l×100、i-l/i-op×100、l-op/i-op×100的变异度和个体识别率均在0.8以上,在不同个体的差异较大,个体识别能力也较好;n-gn/b-gn×100、n-rhi/n-pr×100、n-pr/n-gn×100的变异度、个体识别率较低。文献报道同一民族的个体间变异程度不高,与本研究中颅骨侧位X线片的鼻根凹陷程度观察结果一致。当然,我国南北方不同民族的五官特征存在差异,需进一步研究颅骨侧位X线片具有民族特异性形态特征的指标。

本研究24项指标的联合编码结果显示172例样本没有相同的编码结果,累积变异度和个体识别概率高。以上说明,本研究选取的头颅侧位X线图像24项指标具有较好的个体识别鉴别能力,也可应用于侧位颅骨X线片性别判定。

4结论

本研究应用颅骨的测量和形态特征指标对侧位颅骨X线片进行同一性认定,探索了应用医学影像资料进行同一性认定的可行性,该方法相对简单、快速。应用数字对用于同一性认定的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为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和法医影像学同一性认定的结果评价提供了基础。

猜你喜欢

颅骨变异编码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变异的蚊子
病毒的变异
打仗是件残酷事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
头皮扩张修复颅骨植皮后骨外露合并毛发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