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源数据的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研究
——以常州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乡村为例

2022-06-21余苏超苏同向

园林 2022年6期
关键词:度假区吸引力景观

余苏超 苏同向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从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角度出发,以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21个具有游憩服务资源基础的乡村为例,基于多源数据,选取交通到达吸引力、游憩服务吸引力、景观特色吸引力、乡村居民参与水平和乡村建设发展机会5方面因素对景区内乡村的游憩吸引力进行评价,探讨以乡村为研究单元的景中村建设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整体偏低,且游憩资源分布不均匀;旅游度假区内景中村可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游憩吸引力5类,从整个景区来看,环湖的乡村游憩吸引力分布较为平均,形成了4处高吸引力的景中村组团;游憩服务和景观特色为影响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交通到达、乡村居民参与水平和乡村建设发展机会获取共同对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起调节作用。

长荡湖;景中村;游憩吸引力;多源数据;层次分析法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美丽乡村”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发展路径与模式探究成为乡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成果中,旅游对乡村发展与振兴的带动效应已成为各界共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探索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方式[1]。

景中村(Scenic Area Village,SAV)是指位于景区规划建设范围内,保留村落风俗风貌,具有优越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乡村社区聚落。得益于其与风景游憩地之间的密切关系,景中村更易从周边的游憩活动中获取发展机会,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当前景中村的振兴过程中却存在难题:部分景区的建设与景中村的发展相对割裂,旅游产业无法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2-3];个别乡村刻意迎合旅游业发展而忽略乡土特色文化,导致乡村原真性丧失,乡村资源浪费[4]。乡村振兴是系统性的[1],上述问题的产生在于解读景中村的过程中未构建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框架。

以旅游振兴乡村需要基于乡村自身的游憩资源与能力,游憩吸引力正是对游憩资源水平、能力大小等游憩相关要素的综合反映,能够对乡村游憩质量作出预测,指导乡村游憩建设实践。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市当前旅游建设的重点,景区内外分布大量乡村,对该区域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参考性。因此,文章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的景中村为例,借助多源数据与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对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进行评价分析,有利于为景中村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进而丰富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

1 研究背景

1.1 乡村游憩吸引力研究

游憩吸引力(Recreational Attraction),亦可称为旅游吸引力,是游憩者依据游憩资源分布状况选择游憩区域和游憩方式的隐形因素[5],能够以量化指标的形式反映游憩地吸引游憩活动发生的能力。有学者认为乡村游憩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6]。因此,以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为评价目标,构建系统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对乡村现有旅游资源要素的整合评价,指导乡村的游憩建设。

当前,对乡村游憩吸引力的研究按照游憩吸引力的影响要素可分为两类。一类基于推拉理论,从供需的角度出发,认为游憩吸引力是游憩目的地旅游资源所产生的拉力与游客游憩需求带来的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7],此类研究着重探究游憩吸引力的形成机制与量化表达;另一类认为乡村游憩吸引力源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共同作用,相关学者以乡村游憩资源的要素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乡村游憩吸引力的量化评价。如夏婷等[8]依据游客在乡村环境下的游憩偏好,从景观类型偏好和游憩活动类型倾向两个维度构建了游憩目的地的吸引力评价体系;刘奔腾等[9]以内部空间吸引力、外部空间吸引力和历史文化吸引力三个子系统构建评价体系,进行传统村落的乡土景观吸引力评价;单福彬等[10]改进了传统评价方法,构建了包括单体文化吸引力评价、不同文化吸引力比较、区域文化整体吸引力衡量在内的多层次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

综合来看,学界已有较为丰富的乡村游憩吸引力评价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现有成果仍存在两点问题:(1)缺少针对景中村这一乡村类别的评价研究;(2)评价指标采用传统社会经济数据,未能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下的乡村发展需求与游客出行特征。而利用多源数据弥补传统数据的不足,更有针对性地评价景中村,继而有效解决上述的两点问题。

1.2 乡村研究中多源数据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基于多源数据进行研究已成为趋势,并取得直观的研究成果[11]。以乡村为对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游客在乡村环境下的游憩活动特征的探究,利用多种网络信息分析其游憩偏好及影响因素[12-14];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探究,解析其演变的驱动力[15-16];对乡村生态安全的评估和风险防范;以及对乡村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状况的评价,为乡村治理与发展提供对策[17-18]。这些研究对于乡村建设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利用多源数据对乡村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评价,并用以指导游憩发展规划的研究较少。在智慧出行背景下,游憩活动对移动端互联网形成依赖,多源数据在游客与目的地的信息流通中成为游憩吸引力的作用媒介。因此,多源数据可以作为游憩吸引力评价的重要支撑[19]。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

长荡湖位于常州市金坛区东南部,跨金坛、溧阳两地,总面积约86.67 km2,其中90%以上在金坛区境内。景区依托长荡湖湿地资源与苏南地区乡土文化构建长三角渔乡风情主题度假旅游区,其内部及周边涵盖大量苏南传统村落,乡土气息浓厚,乡村景观资源丰富。但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过程中未能有效整合乡村游憩资源,实现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

研究参照《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9 - 2030)(修改)草案公告——用地规划图》和《金坛区镇村布局规划(2020版)》,选取G233国道、G4221沪武高速、S240省道、S35阜溧高速及金坛区区界共同围合成研究范围(图1),为避免规划与治理权限差异对研究的影响,景区位于溧阳市域范围内部分不纳入本次的研究区域。

图1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评价研究范围Fig. 1 Study area of recreational attraction of scenic area village

2.2 研究乡村选取

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研究范围内涉及儒林镇、尧塘镇、指前镇、金城镇及西城街道的部分区域,包括13个行政村和79个自然村,其中有集聚提升类村庄3个、特色保护类村庄1个、城郊融合类村庄1个、搬迁撤并类村庄21个和其他一般村庄53个(图2)。为实现乡村游憩资源在当前信息化游憩活动中的潜力评估和挖掘利用,以遥感影像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分布为初步筛选条件,在除去21个拆迁撤并类村庄的基础上,共选取21个已有POI集聚且具有一定游憩资源基础的乡村作为研究的评价对象。其中,北庄村与北庄村棚上、叶兴村与叶丰村、五叶集镇与蒋家桥、下新河集镇与河南村由于地理位置紧邻,空间格局交融,因此在评价研究中将对应乡村两两当作整体看待(表1)。

图2 景中村分布与POI分布热力图Fig. 2 Distribution of scenic area villages and heat map of POI distribution

表1 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景中村信息Tab. 1 The information of scenic area villages in Changdang Lake tourist resort

3 研究方法

3.1 评价数据来源与获取

基础数据获取在参照《金坛区镇村布局规划(2020)》《金坛年鉴(2020)》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引入多源数据——POI数据、路网(Open Street Map,OSM)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弥补传统社会经济数据的不足,以此构建具有科学性和时效性且符合智慧出行特征的乡村游憩吸引力评价体系,实现对景中村的定量评价。

POI数据即代表真实地理实体的点状数据,包含空间和属性信息[20],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地图的开发与使用中。基于高德地图的API接口,获取响应URL并使用JAVA程序,实现对2021年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的POI数据的爬取,共得到889条与游憩行为相关的有效数据,并划分为交通服务资源、游憩服务资源和景观特色资源三大类。

OSM数据是开源地图数据,包含坐标、道路名称、道路类型、最大行驶速度等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具有较高的拓扑关系和空间精度[21]。从OSM官网下载2021年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的路网数据,并结合GIS平台实现空间校正与地图的裁切匹配。绘制景区轴线图,结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对景区内外交通进行处理分析,实现交通到达吸引力相关值的提取。

遥感数据的获取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与无人机航拍影像,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影像监督分类,提取土地利用数据与乡村建成风貌状况数据。

居民旅游参与意愿、旅游参与能力等数据源自实地调研中的问卷调查,作为网络多源数据的补充。选择沿街商铺经营者和一般乡村居民作为受访者,进行现场纸质问卷发放,受访者依据自身情况,按照Likert五点评分法为问卷内容赋值。各乡村问卷发放量视乡村规模作相应调整,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率79.7%。

3.2 评价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取参照已有研究成果并作改进。现有研究将乡村游憩吸引力的构成概括为乡村景观资源、游憩服务和游憩环境三部分[22],景观资源即景观质量的好坏与资源的丰富度;游憩服务反映游憩目的地服务供给对游客需求的满足状况;游憩环境包括目的地可达性与感知度等。而在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现象普遍的当下,居民对旅游建设的参与意愿与能力一定程度影响乡村游憩体验,进而改变游憩吸引力;而乡村从多方获取发展机会将提高游客对于游憩目的地的期望,从需求端产生推力来提升乡村的游憩吸引力。

故研究将景观资源、游憩服务、游憩环境、居民参与及乡村发展机会均作为乡村游憩吸引力的组成部分。利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等构建评价体系,最终以景中村游憩吸引力为目标层,以交通到达吸引力、游憩服务吸引力、景观特色吸引力、乡村居民参与水平和乡村建设发展机会5个维度为准则层,以游客感知可达性、公共交通便捷性、游憩服务概况、乡土景观资源、居民参与意愿、乡村内生发展机会等12个方面为要素层,并基于多源数据提炼出28条指标构建景中村评价模型。

3.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评价体系中指标的权重是每个指标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度,即各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相结合,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在参考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领域多位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利用yaahp软件进行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表2)。

表2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Tab. 2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dex weight of recreational attraction of scenic area village

3.3 评价指标值的处理与计算

3.3.1 指标数据标准化

考虑到所采用的指标包含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采用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便于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见公式(1)(2)[18]。

式中:yij为第i个村庄的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ij为实际值;xijmax和xijmin分别为第i个村庄的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3.2 评价得分计算

利用线性加权法,对景中村游憩吸引力大小进行测算,见公式(3)[23]。

式中:Zi为评价目标乡村的综合得分;yij为第i个村庄的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当指标数据齐全时,为1,当数据不全时,可计算部分指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参考。

经过计算,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部及周边具有游憩相关职能潜力的景中村在准则层各专项得分及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表3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评价测度结果Tab. 3 Evaluation results of recreational attraction of scenic area villages

4 结果分析

4.1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从长荡湖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的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评价综合得分来看,得分最高的乡村为指前集镇(0.7727),最低为西湖庄(0.0791),综合得分平均值为0.3677,变异系数为0.5611。这表明该区域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整体相对偏低且差异较为明显,其中58.8%的乡村游憩吸引力得分低于平均值。

从评价体系准则层各专项得分的具体状况看,交通到达吸引力、游憩服务吸引力、景观特色吸引力、乡村居民参与水平和乡村建设发展机会的得分变异系数均超过0.5,变异系数最高为游憩服务吸引力(0.8113),最低为景观特色吸引力(0.5586)。这表明游憩吸引力相关要素资源在各景中村间分布不均匀,且游憩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最为显著,而乡村内部的景观资源差异化较小。该现象的成因在于景中村环湖分布,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基本相同,故对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差异化分布影响较小;而乡村规模、社会经济差距导致了游憩服务资源的分布不均。

4.2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分析

运用GIS平台软件的自然断点分类方法将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的景中村游憩吸引力划分为高水平(0.5148~0.7727)、较高水平(0.3236~0.5147)、中等水平(0.2400~0.3235)、较低水平(0.1331~ 0.2399)、低水平(0.0791~0.1330)5个等次,并绘制游憩吸引力等级空间分布格局图(图3)。

如图3所示,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环湖分布较为平均,湖东侧乡村的游憩吸引力略高于湖西、北两侧,且围绕指前集镇、下新河—涑渎集镇、五叶集镇和柚山村为核心形成了4处高吸引力的景中村组团。

图3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等级空间分布格局图Fig. 3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creational attraction of scenic area villages in Changdang Lake tourist resort

导致上述游憩吸引力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在于长荡湖东侧乡村数量、聚集程度、路网密度均要高于湖西、北两侧,乡村游憩相关要素在此处更易形成集聚;4处高吸引力乡村组团的核心均为行政村的中心村,区位条件良好、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具有开展乡村游憩活动的资源优势。受金坛区滨湖新城规划建设影响,湖东北侧的部分乡村拆迁撤并,故该区域未明显形成游憩吸引力。

4.3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影响因素分析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评价体系中,游憩服务吸引力与景观特色吸引力的权重分别为0.3333和0.2947,权重之和超过0.6,且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综合得分与游憩服务吸引力专项得分排序情况具有一致性,表明乡村内部游憩服务资源与景观资源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而游憩服务吸引力的决定作用强于景观特色吸引力。这是由于长荡湖景区为避免过度建设而影响湿地生态,景区的部分游憩服务功能将由附近乡村承担,获取游憩服务支持成为游客到访景中村的主要目的;同时,若乡村聚落内存在具有乡土特色的人文景观,将极大程度增加游客到访的可能性。

而交通到达吸引力、乡村居民参与水平、乡村建设发展机会对景中村游憩吸引力仅起调节作用。交通到达状况是景中村吸引游客到访的先决条件,到达目标乡村的可达性、交通服务设施质量将直接影响客源市场与游憩目的地之间的人员流动,本文研究中高水平及较高水平游憩吸引力的乡村都紧邻交通要道;长荡湖周边乡村居民人口偏老龄化,游憩建设参与意愿与能力普遍较低,因此村民的参与对游憩吸引力的作用不明显,仅起调节作用;乡村发展机会的获取可带动乡村景观、服务等资源的聚集,进而间接调节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评价的实质是对乡村地域发展潜力及乡村旅游建设基础的评估,其结果可为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已有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引导,为在景中村范畴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

本研究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景中村为例,基于智慧出行的游憩特点获取多源数据,构建评价体系,从交通到达吸引力、游憩服务吸引力、景观特色吸引力、乡村居民参与水平和乡村建设发展机会5个方面对景区内的乡村游憩吸引力进行评价,研究结论如下:

(1)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整体相对较低,且游憩相关要素资源在乡村之间的分布不均匀,差异化较大,游憩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最为明显。

(2)依照游憩吸引力可将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的景中村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5类。从整个旅游度假区范围来看,环湖的乡村游憩吸引力分布较为平均,湖东侧乡村吸引力略高于湖西、北两侧,且环湖形成了4处高吸引力的景中村组团。

(3)影响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的要素中,游憩服务吸引力和景观特色吸引力为主要因素,交通到达是吸引游客到访的先决条件,与乡村居民参与水平、乡村建设发展机会获取共同对景中村游憩吸引力起调节作用。

5.2 建议

基于景中村的游憩吸引力评价结果与反映出的问题,对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景中村的规划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充分挖掘乡村游憩资源,整体提升长荡湖周边乡村的游憩吸引力。多数乡村并非缺少游憩资源,而是未在旅游建设中发挥乡土资源的游憩价值,因此需对这部分隐藏资源进行发掘,如可利用农田、经济林等打造农业生产型景观,利用农事生产活动打造深度体验式旅游项目等。同时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相关设施在服务乡村居民与游客之间的职能转换,缩小资源在乡村间的分布差异,实现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的整体提升。

(2)因地制宜开展旅游建设,打造乡村特色旅游产业。旅游可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但并非所有乡村都适合发展旅游,盲目追求旅游建设将难以取得预期成效。本研究中对景中村游憩吸引力的评价分级可作为乡村旅游建设的参考依据,具备较高水平以上游憩吸引力的乡村更适合发展旅游产业,中等水平游憩吸引力乡村可依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建设。唯有依据乡村实情,在把握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才能提升并保持旅游竞争力。长荡湖地区乡村旅游的建设重心应放在湖东一侧,同时引导游憩资源在湖西、北侧的聚集,可选取柚山村、五叶集镇、指前集镇等吸引力核心村作为旅游建设重点村落。

(3)乡村内外联动,各要素协同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系统性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也要依靠各要素的合力。乡村要从外部获得发展支持,需要规划部门做好游憩建设的资源引导工作,包括完善游憩公共服务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乡村内部应鼓励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寻求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长荡湖周边乡村居民以中老年为主,缺乏对乡村旅游的了解,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及能力普遍不高。因此,要鼓励适宜乡村群体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提供技能培训增加其参与能力,最终实现景中村由内而外的自我振兴。

5.3 研究展望

现阶段,移动端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游憩出行方式,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游憩特征获取多源数据对乡村现有资源进行评价。然而在评价之后,对于景中村该如何利用已有资源,保持自身乡土特色,增强自身吸引力,平衡到访游客与当地居民诉求,获得游客与居民的双重认可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同时,针对无旅游活动开展基础的传统村落,该以怎样的方式实现振兴仍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

注: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度假区吸引力景观
北京环球度假区正式开业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旅游度假区名录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