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构建“数智控碳”平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2022-06-21周吉许自豪刘熙李杰玲

中国国情国力 2022年6期
关键词:普惠监测数字

周吉 许自豪 刘熙 李杰玲

“数智控碳”的核心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通“端到端信息孤岛”,精准监测碳排放、高效分析碳数据、科学支撑碳决策。面对做强数字经济主引擎的现实需要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建议将“数智化减排控碳机制”纳入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构建“数智控碳”平台体系,打造精细智能的碳达峰碳中和数字治理场景。

一、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双碳”政府管理平台已投入使用,碳普惠平台建设全面提速,企业推出了一系列平台解决方案。

(一)各地高度重视“双碳”政府管理平台建设

国内已有超过5省10市上线了“双碳”管理平台。从运行机理看,普遍包括“看碳、析碳、降碳”功能。“看碳”主要反映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情况;“析碳”重点对企业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降碳”用于提供智能决策支持。从作用对象看,已有政府平台分为三类。一是能源大数据监测平台。基于能源大数据,利用“能-碳、能-电、电-碳”关联算法估算碳排放量,开展采集分析、量化赋能、模型预测、结果评价,实现碳排和用能的动态监测、统一管理、共享交换。二是全周期碳管理平台。对碳排放全流程统计分析和预警,实现碳排放分析和重点企业碳监管,探索产业“碳转型”、项目“碳评估”、区域“碳考核”等管理创新。三是多元场景应用平台。依托动态监测数据,对接智慧城市、碳交易等平台,面向政府、企业、园区、个人等减碳场景开发碳管理应用(见表1)。

(二)面向公众的碳普惠平台成为市场新蓝海

政府、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碳普惠平台建设。从机制看,碳普惠平台运营,是以方法学核算低碳行为减排量,以“碳积分”量化低碳行为价值,以市场化完成低碳行为兑现。从场景看,已有平台基本涵盖公共出行、日常消费、资源回收等主要生活场景的低碳行为量化。如支付宝“蚂蚁森林”、抚州“绿宝”碳普惠平台、四川“早点星球”基本形成了“碳积分-现金券-消费品”的市场闭环。从效果看,平台用户规模、交易量、减排量正在进入增长爆发期。“蚂蚁森林”用户已超6亿人,减排2000万吨;北京绿色出行平台累计减排2.45万吨;苏州碳普惠平台日均活跃用户达百万,日均减排近千吨;抚州市级碳普惠平台用户47.6万人,累计减排量3.93万吨(见表2)。

表1 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政府管理平台一览

表2 国内主要碳普惠平台一览

(三)企业相继推出碳达峰碳中和平台设计方案

企业发布的方案主要面向能源管控、工业降碳和城市管理需求。能源管控领域,国网信通、网易、浪潮提出的方案相对成熟,其中国网信通方案已经在国家电网总部、上海、河北、湖北等网省公司应用。工业降碳领域,阿里巴巴、中国燃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分别发布企业级碳排放平台解决方案。其中阿里能耗宝已服务1100家中小企业,中国燃气与东风汽车达成了合作意向。城市管理领域,东方国信、软通智慧等推出智慧城市与碳减排政务管理平台融合方案,为政府决策以及产业链减碳控碳提供支撑(见表3)。

结合国内实践,笔者分析认为“数智控碳”的本质,是通过数智化治理手段,赋能碳达峰碳中和政府管理、全民行动和企业低碳发展,同时,平台为未来碳排放监测设备预留接口,为零碳、负碳产业发展提供场景。“数智控碳”的关键,是用能、碳排、碳普惠等重点领域的数据共享和接口互通,以及碳减排场景下的企业平台互联、商业模式运作。通过跨平台协作,实现全领域减排控碳效能提升。

二、加快构建江西“数智控碳”平台体系的建议

碳排放存在多领域、多场景、多主体的“三多”特征。数字技术能够汇集、整理涉“碳”信息,通过场景化提升控碳精度和效率。目前,江西“生态云”平台已列入国家推广清单,抚州市“绿宝”碳普惠平台逐步成熟,省级“绿宝碳汇”平台运行平稳,建议加快推进“数智控碳”平台建设,构建“1+1+N”平台体系,抢占“双碳”数字平台和下游延伸产业风口,探索数智化赋能碳达峰碳中和的“江西模式”。其中,“1+1”是指省级数智控碳平台和碳普惠平台,满足政府动态监控、分析、管理和决策需求,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N是指重点企业、重点城市控碳平台,以及跨平台应用组成的平台矩阵。

(一)建立省级“数智控碳”平台

构建以政府为主要用户的省级“双碳”数智管理平台,开发能源监测、碳排放监测、碳汇分析模块,实现多行业数据、多尺度分析、多维度管理。一是能源监测模块。汇聚各类能源数据,在线监测全品类能源供应、消费、流向和趋势状况,实现“用能可视”。二是碳排监测模块。跟踪企业用能数据、估算碳排量,对重点企业采用AIoT(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动态监测碳排放浓度,绘制“碳排放全景地图”,实现“碳排可视”。三是中和分析模块。基于土地利用、生态资源分布等数据,核算耕地、林地、湿地、草地碳汇,生成碳汇“一本账”,依托LEAP模型等算法生成碳中和曲线,实现“碳汇可视”“碳中和节点可视”。

(二)做大碳普惠平台影响力

发挥绿宝碳汇、低碳生活服务平台等碳普惠平台用户规模优势,探索碳积分商业模式,形成积分累计、价值兑换、终端消费的碳普惠闭环。一是积分累计。制定碳普惠管理办法,明确低碳行为减排量的管理流程和使用规则。出台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场景下的碳普惠方法学,规范减排量核算规则,将碎片的低碳行为数字化。二是价值兑换。制定碳积分兑换规则,开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签发、转移登记和消纳,汇集积分数据。推动省内碳普惠平台标准互通、数据互通,将分散的低碳价值集中化。三是终端消费。打造江西统一、线上线下融合的核证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和积分兑换市场,探索低碳旅游和农产品的绿色营销模式,通过会议碳中和、商业奖励和市场交易等消纳渠道,将潜在的低碳价值市场化。

表3 国内企业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平台解决方案一览

(三)构建数智控碳平台矩阵

拓展升级城市大脑、赣服通、工业互联网、数字人大等平台功能,加强与省级平台数据共享,打造城市治理、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代表监督等不同领域的减排控碳版块。一是开设“双碳+城市大脑”版块。把碳排放监测作为城市大脑建设的重点,将“双碳”作为关键模块纳入城市管理平台,汇集企业、楼宇、交通等多场景数据,推动区域排放可视化。二是开设“双碳+赣服通”版块。把赣服通作为低碳生活平台的流量入口,打通赣服通与碳普惠、资源回收等平台数据接口,开发“一键低碳回收”“一键闲置转卖”“一键活动碳中和”等个人场景应用,推动低碳生活便利化。三是开设“双碳+工业互联网”版块。面向能源、工业等行业打造“碳产”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行业碳盘查、碳核查、碳交易、碳改造、碳评价管理闭环,推动数字赋能低碳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和企业降碳科学化。四是开设“双碳+数字人大”版块。聚焦省人大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职能和监督需求,在数字人大平台已有架构的基础上增设“双碳”版块,开通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代表建议等功能,推动碳服务监督体系化。

三、探索数智化助力江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发挥数智控碳平台在碳监测、碳分析、碳评估等领域的基础作用,加快建立数智化减排控碳机制,以数智化手段推进改革创新、制度重塑、效能提升,探索数智化赋能碳达峰碳中和的“江西路径”。

(一)建立“数智控碳”推进机制

健全完善统筹协调、责任落实、试点示范、全社会参与等机制,确保数智控碳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一要强化省级统筹。把“数智控碳”平台体系建设纳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点任务来推进,推动一批创新试点接入省级平台。二要优化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等领导小组牵头作用,出台应用场景培育政策,建立健全统计、监测、评价等制度,实现监测预警、评估考核、数据回流的全链式闭环管理。三要加强示范应用。选择南昌、吉安等有低碳基础的城市,加快引进和开发城市、企业、园区数智控碳解决方案,培育一批数智控碳服务商。

(二)丰富“数智控碳”应用场景

推动企业、园区等场景下的“双碳”数字样板间建设,催化更多应用落地,构建“数字控碳”应用生态圈。一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工业、电力、建筑等重点行业企业积极探索“绿色化+智能化”低碳转型模式,推动形成一批示范企业。二要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能力。依托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拓展现有平台的双碳管理功能,跟踪评估清洁能源替代和能效提高水平。鼓励园区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和园区循环化改造。三要普及数字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同步推进城市大脑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精准映射、虚实融合等优势,跟踪评估生产、交通和生活等多场景下的碳排放情况,形成城市数智碳监测体系,实现各类碳数据动态关联共享。

(三)开发“数智控碳”亮点功能

开发数智控碳平台碳监测、碳账户、碳画像等功能,提供监测、分析、评价、预测等全周期数字化服务。一要绘制多维度碳地图。加强重点行业碳排数据收集,横向涵盖能源、工业、居民、建筑、交通等多领域,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网格,形成多维碳排放大数据,实现碳排放“全景看、一网控”。二要开设全场景碳账户。提高绿宝碳汇平台数据感知能力,完善节约纸张、用电用水、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低碳行为核证功能,建立个人碳账本,实现行为记录、量化核证等功能,为碳金融、碳信用等功能开发提供基础。三要建立多指标碳效码。围绕企业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碳中和情况,动态立体描绘企业“碳画像”,形成融合三个标识于一体的“碳效码”,实现企业碳效查询“一码了然”。

■秋山写意|付秀宏/摄

(四)开展“数智控碳”监测评价

加强碳排放、碳减排、碳汇等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为量化达峰中和路径提供数据支撑。一要拓展监测广度。加强固定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环境空气温室气体浓度等在线监测,提升碳排放基础及过程数据的监测监管效率,实现碳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二要提升分析准度。开发能源数据导入接口,开展用能总量、趋势等多维分析,为碳资产管理、碳排放权交易等服务提供支撑。三要提高研究深度。依托“双碳”大数据,鼓励江西省科学院、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加强双碳综合评价指数研究,补齐区域碳评指标缺失短板。

(五)强化“数智控碳”支持保障

强化正向引领和反向倒逼相结合,优化政策供给。一要用好财政杠杆。综合采用研发补助、贷款贴息、项目奖励等方式,支持大数据、区块链等减碳降碳数字技术开发。将各类数智控碳工具纳入政府绿色采购目录。二要引入金融活水。引导金融机构关注“数智控碳”细分赛道,采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数字减碳领域信贷规模,增加长期信贷支持。三要强化技术供给。加强大数据汇聚、监测管理、建模分析等技术研发,提高碳数据管理、分析和预测能力。加快区块链技术在碳交易、碳轨迹追踪和碳捕集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构建碳数据信任体系。

①LEAP模型(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即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是一个基于情景分析的自底向上的能源—环境核算工具,由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美国波士顿大学共同开发。

猜你喜欢

普惠监测数字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答数字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