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州唱响“世界生态硒地”品牌

2022-06-20罗津程慧萍袁捷陈慧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江西农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赣州市基地农业

文/罗津 程慧萍(本刊记者)袁捷 陈慧(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硒的国家之一,有72%的地域缺硒或贫硒,而硒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被称为“生命的火种、健康的卫士”。赣州是“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硒土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多地、多处土壤中富含硒元素,是发展富硒产业的上好之地。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说道:“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如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仍言犹在耳,催人奋进,激发出赣南儿女奋斗追梦的强大热情,汇聚成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升腾起新“硒”望。三年来,赣州市全面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打响富硒品牌,切实将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力争推动富硒农业成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唱响“世界生态硒地”品牌。

依托资源优势 做好富硒产品

赣州大地的富硒土壤分布广泛且含量丰富,孕育了大量天然富硒农产品,如此资源优势恰好适合发展富硒产业。赣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有好‘硒’就得用起来,对富硒产品的开发势在必行。为此,赣州市牢牢把握主动权,成功争取到江西省富硒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地赣州,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江西省地方标准1 个、团体标准2 个、企业标准2 个。”

为规范管理富硒产品认证市场,促进赣州市富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和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了《赣州市富硒产品认证监管管理办法(试行)》,对赣州市各富硒产品检测和认证机构开展的认证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监管。通过加强对富硒产品认证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全市有效期内富硒认证产品多达442 个。

不仅如此,赣州市政府还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注重将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出台了《赣州市富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补方案》,对涉硒经营主体在富硒产品认证和示范基地建设上给予奖补,对富硒产业的发展资金支持更是从2016 年的20 万元提高到今年的3500 万元。

赣州市大余县牡丹亭旅游食品有限公司是率先打造富硒产品的企业之一。说起富硒产品,董事长王小萍谈起了自己的经验:“一般来说,含硒食品每公斤含硒量要达到50 微克以上,富硒食品每公斤含硒量要在150 微克以上,且含硒食品比不含硒食品的生产成本要高百分之十。尽管如此,公司依旧致力于打造并推广富硒食品。因为食用硒的市场认可度很高,所以富硒食品前景很好。”

如今,该公司的经典招牌产品“多味花生”已打上了含硒的标签,且从2019 年9 月起公司也逐渐开始生产富硒牛奶饼干进行售卖,在各大商场和一些火车站的商店都能看见牡丹亭富硒产品的身影。据统计,去年公司共生产含硒产品2000 吨,产值1.5 亿元,未来公司将朝着8000 吨产量的目标奋进。

同样致力于打造富硒产品的还有大余县蒙氏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拥有脐橙种植基地面积510 余亩、约4 万株,作为赣州市食用农产品示范基地,其土壤中的硒元素平均每公斤大于0.3 微克,在此生长的脐橙营养丰富、果肉饱满、汁多化渣、清甜可口、橙香四溢。公司总经理梁树香也表示脐橙的线下线上销售状况良好,不愁销路。

现下,越来越多的赣州富硒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赣州富硒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多管齐下探索 打响富硒品牌

虽然赣州市的富硒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企业少等诸多短板,最关键的是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品牌。为此,今年以来,赣州市坚持以“抓基地、强支撑、建平台、拓品牌”为重点,全面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积极打响富硒品牌。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公布的2022 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中,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成功入选了“2022 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全省共有7 个乡镇入选。小密乡位于赣州市会昌县北部,是有名的果业大乡、蔬菜大乡、花卉之乡,也是全市富硒产业发展的重点乡。目前正积极推进会昌县小密硒谷市级高标准富硒产业园建设,并打造“独好会昌·小密硒谷”项目。

据悉,“独好会昌·小密硒谷”项目总用地面积3 万亩,预计总投资3.2 亿元,由会昌县振兴集团、小密乡会同赣南科学院共同建设打造,正在规划建设富硒产业培训中心、富硒产品检测认证分中心、科研专家楼、富硒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独好会昌富硒产品旗舰店。目前,已建成赣南科学院富硒科研工作站、京东数字农场等,独好会昌富硒产品线下馆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营。通过发展定制农业,该项目已完成1000 亩富硒水稻、50 多家上市公司的产品订单,在解决销路的同时进一步打响了品牌。

在“独好会昌·小密硒谷”中,有大量专注于富硒产品打造的企业。如金蛋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蛋鸡养殖,依托良好的富硒环境发展林下经济,实现边种果树边养鸡。“这些鸡都是喝着山泉水长大的,且有独立的产蛋房。”据公司负责人王琼芳介绍,目前共养殖了8000 只鸡,每天可下2000 个富硒鸡蛋。鸡舍也配备了风扇,每天会有专人进行打扫,环境干净又舒适,产出的鸡蛋营养又卫生。目前,该公司的鸡蛋供不应求,未生产出来便被抢订一空。

在赣州市,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富硒采摘基地。会昌县龙辉七彩采摘基地负责人李伟告诉记者,基地目前有29 个品种,其中小番茄有6 个品种、水果黄瓜有3 个品种,基地的“阳光玫瑰”广受消费者青睐,即使售价达80 元/公斤,但依然有很多游客等不及葡萄成熟就想前来采摘。下半年,李伟计划将基地种植品种拓展到70 个。

大力推进富硒基地项目建设只是赣州市聚力发展富硒产业的一个缩影。为破解品牌宣传中技术支撑及平台搭建等方面瓶颈的制约,赣州市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等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稳步推进国家级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赣州市富硒农业与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力度和科研成果转化率,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富硒品牌。

做大富硒产业 带动农民致富

近年来,赣州市将富硒产业发展纳入全市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单项考核分值最高。同时,赣州市还成立了富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常态化研究部署推进全市富硒产业发展工作,组织了全市富硒土壤普查,编制了《赣州市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 年)》。赣州市农业农村局更是将富硒产业发展工作列入为中心工作重点推进。

据统计,去年赣州市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 亿元,该市圈定富硒产业发展区,打造集中连片富硒基地337 处;在全省率先出台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和创建工作方案,首批认定了富硒示范基地110 个;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富硒产业生产经营,全市培育涉硒农业经营主体近400家……一组组数据见证了赣州市富硒产业的飞速发展。

富硒农业的兴起,既要为食者谋健康,也要为耕者谋福利。发展富硒产业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因此,赣州市坚持以发展富硒农业为抓手,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把更多农业效益留在当地,实现乡村振兴有产业、农民致富有路子。该市还通过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到富硒产业的生产经营中,重点培育出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和三产融合于一体的富硒农业龙头企业。

江西馨阳岭实业有限公司作为赣州市富硒产业龙头企业,旗下产品馨阳岭富硒茶产于崇义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负氧离子浓度值最高的风景旅游地区,创制时间可追溯到宋代。公司所产品种馨阳岭白茶(白化茶)、馨阳岭剑绿、馨阳岭毛尖等都是茶中佳品,其中馨阳岭牌馨阳岭白茶荣获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

公司负责人郭显桃向记者介绍:“普通富硒茶的硒含量到每千克0.5 ~3.0 微克即可,我们的富硒茶现有含硒量已经达到了每千克 1.26 ~1.68 微克,远远超过了富硒含量最低值。不仅如此,我们公司还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自有茶园种植面积共565 亩,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茶叶2000 多亩,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下一步,郭显桃计划新建一个富硒茶研发中心,并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关于富硒茶抗肝癌的效用以及提升茶叶中含硒量稳定性的技术,进一步探索开发富硒茶的功能,研究其如何具体应用,打响富硒茶的知名度,并且更加积极主动地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就业与创收,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赣州市将继续砥砺前行,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硒+X”战略,大力发展富硒功能农业、现代食品工业、特色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和三产融合于一体的富硒农业示范企业,推动富硒农业成为赣州市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赣州市基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赣南老区展新貌剪影
赣州市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