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校外少先队工作新定位的思考

2022-06-18甘尚民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

甘尚民

摘要:少先队活动应是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且都要在活动课当中有所体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立足于初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新时代校外少先队工作新定位,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教育;校外少先队;工作定位

引言: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印发,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再次成为辅导员老师议论的焦点。如何结合实际,用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少先队活动?怎样的少先队活动才算是好的少先队活动?这也是困扰了笔者很久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少先队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新时代校外少先队工作新定位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从实际队情出发,引发队员的活动兴趣

当时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要求少先队员绘制红色小人书。大家缺少素材,就一直来征询辅导员的意见。笔者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于是,就提出了广西精神这个主题的素材,而且一直在强调河池精神。反复的强调引发了队员特别想去看一看的意愿。

接下来就是活动目标的设定。笔者所认为的活动目标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辅导员老师对于整个活动要达成的目标的预期;二是队员对于活动所对应的红领巾奖章争章目标的自我计划。第一个内容笔者基本参照了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因为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设定还是很科学的,避免一次活动的目标设定过于宽泛或长远的问题。对于本次活动的目标,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引导少先队员能够通过寻访,了解河池这段红色历史,了解和体会这种引领广西的精神力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队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争做传承河池精神的小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河池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个内容争章目标计划的制定就交给队员和中队委员会来进行,队员们制定的一般都是比较细致的行动层面的可以量化的计划。

2用組织育人的新架构保障少先队教育

活动中心建立少工委,成立大队、中队,把队员吸引到组织中实施建队育人,有助于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家队一体、社队一体的少先队工作氛围。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身份的主任同时担任少工委双主任,委员分别由中心的党员团员代表、家长代表、周边居民代表,社会实践基地代表和社会热心人士代表等组成。由于在活动中心参加培训的队员很难同一时间聚集在一起,可以于每年6月在线上开展新一届大队职能部成员的竞选,为暑期开展系列实践体验活动做好准备。大队的总辅导员由活动中心指定。中队组建主要分固定中队和短期中队两类:固定中队主要是指定期在中心参加学习,相对比较稳定的每周在中心定期学习的社团班,还有区队长学校培训班、每月区红领巾理事会成员培训班等少先队培训班。短期中队主要是指利用暑期开展系列实践体验活动而组建的短期性中队。组建的中队由队员们自主定队名,自主设定中队目标,提升组织归属感。

3用助力成长的新力量支撑少先队教育

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大致有这么几点考虑:第一,少先队活动应是既突出政治性又突出青少年性的,这是《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政治性应该摆在第一位,这是少先队的本质属性,是少先队活动的基调和目的;青少年性则是少先队活动有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特征,少先队活动得让孩子喜欢,要吸引他们。第二,少先队活动应突出实践育人的特色。这是中共中央《意见》当中强调的。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少先队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实践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占到60%以上。实践教育是队员们最乐于参与的、最具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所以,辅导员一定要摆脱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发扬带着孩子在实践中探寻真理的少先队优良传统,在活动中教育队员,在活动中培养队员,在活动中帮助队员。如何吸引更多优秀师资充实到少先队校外教育组织中,少工委要发挥党建带团建、队建作用,整合资源服务于队员的成长。聘任中心全体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并列入单位年末绩效考核。区域内学校大中队辅导员参与社区少工委、活动中心少工委、校外志愿辅导员工作,形成机制。区级规定每人一年内必须有一周时间担任社区少先队活动志愿者。此外,可以从广西志愿者网上招募大学生及高中生志愿者,也可由活动中心微信公众号向社会招募家长及各界人士为志愿辅导员。

4用凝聚队员的新磁场落实少先队教育

多样化阵地不仅满足队员社会化发展需求,也成了对队员产生凝聚、吸引、影响等各方面磁场效应的教育场,吸引更多队员在校外阵地练本领、增才干。活动中心所有场地及教室均是固定阵地,探索在活动中心建立少先队队室。活动中心少工委根据活动需求设立若干少先队校外教育活动实践基地,主要开展思政、体锻、科创、探索、野趣等活动。根据时势教育需求及队员实际问题,生成一次性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阵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抖音等少年儿童们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少先队活动,展示队员活动成果,发布招募公告等。

5用幸福成长的新载体充实少先队教育

校外少先队活动为队员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队员幸福的新向往。中心少工委专题研究校外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在暑期、节假日及双休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校外实践活动,引领队员快乐自主发展。例如7月初举行“暑期快乐大本营”活动启动仪式,公布活动计划,提供活动菜单。利用暑期有计划开展校外少先队实践体验活动,以中队或小队为单位开展各类实践体验活动。双休日,固定中队结合培训任务在中队集体中开展自我教育等活动。

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的初衷就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但是笔者发现活动的惊喜很多也来自家长。家长们的全程参与,形成家校互动,家长在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后续延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还发现,不少家长提到与孩子共同接受了教育,感受到了少先队活动的魅力。

结论:

少先队的育人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科学地开展少先队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载体,把大道理变成队员能够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做得到的小道理和小实践,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佳凝,姚于蓝.联结、整合、融合,奔跑在实践上的研究——以绿翠小学为例的基于服务学习的少先队志愿活动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9(29):31.

[2]王亚,常星明.团旗队旗相映红——上海市闵行区君莲学校少先队活动特色实践[J].少先队活动,2019(10):12-15.

[3]季鸫蓉.一所小学的“凡人史记”——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注重榜样教育的少先队实践活动探索[J].少先队活动,2019(10):16-17.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研究
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能力
初中田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