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2022-06-18龙术芬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鉴赏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龙术芬

摘要: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课程。但是,传统的鉴赏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缺陷,使其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针对教学缺乏互动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多样化、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前言:

对于音乐鉴赏,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它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他们的情感组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有意识、有规律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内容。通过音乐的赏析,既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能促进其情感的发展,从而使其在文化课后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一、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内容的盲目扩张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融合的理念,这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应用学科综合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拓宽学生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有些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误区,盲目地将课程内容扩展到历史、文化、戏剧等方面。这类课程延伸常常脱离主题,与音乐教育无关。这对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介绍云南彝族民歌的时候,有的老师给学生讲了很多云南彝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课程内容缺乏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错误的,背离了本课程的本意。

2.学生的参与性缺失

音乐鉴赏作为一门与其它学科迥异的艺术专业,其教学方式也具有自身的特色。音乐的学习是一种直接体验,单凭教师的解释,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体会到音乐之美,就得让学生亲身参与。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其没有足够的关注,造成了短期的、表面的学习。尽管学生也在课程中完成了课程的教学,但是他们不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

3.教室里的气氛凝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讲义来事先制定好教学思路,而忽略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习的结果。在音乐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气氛。设计出更生动、更具创意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又能使他们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同学们在音乐课上得到充分的放松,既能缓解考试的紧张感,又能提高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

4.知识体系单一

音乐鉴赏课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光靠讲授是不行的。同时,要把各种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体系通常以传统的音乐教学材料为基础,与一些有关的歌曲进行评价,而其教学内容又是单一的,因此很难激励学生,而且教学效果也会大大降低。

二、教学策略

1.深入文化知识渗透

音乐鉴赏课并不只是一味地去听,更要深入到与音乐有关的文化内涵中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文化渗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应该被老师们所提倡。通过对音乐的有效渗透,使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文化渗透一定要与主题联系在一起,层层递进,才能让鉴赏更深。

(1)追溯背景,提升境界

在鉴赏音乐作品时,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根据所涉及的作品的背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其背后的创造,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为建设高效率的课堂提供更多的帮助。每一首歌曲的创作都有其独到的背景,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紧密相连,从而为艺术鉴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多搜集有关音乐创作的相关知识,以使学生对其有更深的了解与鉴赏。

比如,教师在鉴赏《长江之歌》的时候,就让同学们仔细地去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了解这首歌。《长江之歌》作为《话说长江》的主题曲,是一部大型的电视纪录片。歌曲的曲调充满奋进激昂,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老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提升鉴赏水平,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视频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创作环境,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增强认知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一般都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因此,在鉴赏课中,我们倡导多元对照的教学方法,以强化认知能力,并全面提升鉴赏性与听觉技巧。通过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作品的风格与特征。

如:鉴赏“独特的民族风”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不同的对比,引入多种民族的歌曲,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老师们可以根据教材,来聆听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西藏民谣《宗巴朗松》、新疆民谣《牡丹汗》等。以文字形式概括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与特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对作品的音乐有更深入的感受,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对音乐做出评价,并有效率地完成鉴赏学习。

2.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创造出更具弹性和趣味的音乐鉴赏课,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我们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形成发散性的思考,进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让他们在鉴赏音乐时可以自如地交谈,从而发展个体的审美思维与能力。其次,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还可以运用情景式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就音乐而言,高中生很难对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进行深度挖掘。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把音乐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再创造情境,用音乐引导学生去想像,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去感受不同的情感,感受不同的音乐,培养他们的独立的审美观。

3.用心聆听,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反應

鉴赏音乐最直观的方法是聆听。唯有不断聆听,才能使音乐素养得到升华与充实。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就得经常去体验。要懂得音乐的艺术设计,感受其背后的魅力,要不断地去认识、去理解它;这种才能并非天赋,而是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鉴赏音乐的能力。比如,通过鉴赏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强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能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

总结:

当前,我国教育界对高中教育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应兼顾各方面的教学。音乐是一门在新时期中存在感很低的学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这对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不利的。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重视问题的解决,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易凌燕.抓住核心问题构建高中音乐鉴赏课高效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227-228.

[2]刘杰.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88-88.

猜你喜欢

鉴赏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