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探讨

2022-06-17郝红涛

新型工业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扣件无缝道岔

郝红涛

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4000

0 引言

跨区间无缝线路相较于普通线路有效消灭了钢轨接头病害,延长了行车设备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大量减少了物资消耗和劳动力使用,降低了维修费用,具备高速重载行车、改善行车条件等优点。跨区间无缝线路是铁路轨道进步方向。跨区间无缝线路受列车冲击、不良天气、错误作业方法影响也会出现伤损、几何尺寸超限、胀轨跑道等问题,需要全面的安全技术管理、严格的现场作业标准,保证其优势的充分发挥。

1 无缝线路的位移观测、分析

1.1 位移观测技术要求

位移值读数误差不超过±1mm,无缝线路实际锁温计算误差不超过1度;必须按一月一次的周期进行观测,同一地点的观测周期误差不超过±2天;按要求及时对无缝线路换轨、放散、调整、大中修等施工地段进行加密观测,及时完成施工完毕后观测标尺的粘贴工作;观测小组人员每月定时对冻结接头、短轨接头等进行观测并建立相关记录。在检查中发现观测桩破损、观测标尺脏污、脱落及零位移标记不清等问题要及时维护;位移观测仪1年至少校核一次,并做好记录,误差较大时(2mm及以上),及时进行维修。

1.2 位移观测分析方法

实行现场分析、室内分析、一般分析和特殊分析制度。

1.2.1 现场分析

首先是观测人员的分析。当无缝线路观测发现轨条或无缝道岔不均匀位移,测量人员首先要分析自身原因,如读数有误,仪器、观测桩和标尺有无问题,逐一排除,并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向上级汇报。上级接到观测小组问题通知后到现场复核,共同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检查扣件扭矩、轨缝状态、石碴状态、观测桩和无缝观测标尺等有无问题。

1.2.2 室内分析

当无缝线路观测发现位移累计超过10mm或由于位移变化达到无缝线路放散或调整条件时,一是检查当月内超限地段作业项目,有无大起道、连续松动扣件,有无其他大型施工记录,二是复核有无锁温计算错误。

1.2.3 一般分析

一般分析一月一次,主要是找出实际锁温超限处所,爬行量较大处所以及锁温变化规律。

1.2.4 特殊分析

特殊施工如:顶立交、大机筛、成段换枕等,需要加密观测特殊分析,另外,发现线路方向严重不良、断轨故障、位移异常都需要特殊分析。

1.3 单元无缝岔区管理(适用于以站区一端一行作为管理单元)

道岔以站区一端一行为作管理单元,进行单独管理,锁温不与两端长轨条发生联系。原则上计算位于同一根钢轨上的位移,道岔曲股不予计算。限位器处观测桩作为辅助桩只观测位移,其中道岔的岔头或岔尾桩与相邻长轨条首桩或末桩距离50m<L≦200m的,两股钢轨上的位移单独计算;道岔管理单元内观测桩之间长轨条长度超过50m的,进行计算;一行一端的最外方道岔的岔头桩或岔尾桩与无缝线路头桩或尾桩L<50m时不予计算。

1.4 单组无缝道岔管理

道岔内只计算两股基本轨所在的实际锁定轨温,限位器处观测桩作为辅助桩只观测位移,其中直基本轨通过岔头、岔尾桩位移差计算。曲基本轨道岔内曲下股暂未焊联,曲下股不计算实际锁定轨温,锁温计算表对应栏划“×”,道岔内曲下股焊联,通过岔头和岔尾曲下股观测桩位移差计算[1]。

1.5 位移观测桩的设置

1.5.1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设置

跨区间无缝线路根据单元轨条距离等条件设置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间距不大于500m,单元轨条的长度不足500米的倍数时,适当调整位移观测桩间距;并且在单元轨条起、讫点,距单元轨条起、讫点100m各设置1对观测桩。

1.5.2 无缝道岔位移观测桩设置

无缝道岔应以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间线路为管理单元布置观测桩。

1.5.2.1 无缝道岔设3对观测桩,在间隔铁或限位器处设1对,在岔头、岔尾处各设1对,以行车方向顺序编排桩号。限位器处观测桩作为辅助桩,用“X”表示。

1.5.2.2 无缝道岔的一端(如岔头)与无缝线路相连(以单元轨条的末端为例),根据岔头至无缝线路尾桩的线路长度L按以下要求设桩和管理。

(1)当L≤50m时,无缝线路尾桩作为岔头桩;

(2)当50m<L≤200m时,设岔头桩,岔头桩与无缝线路尾桩间的线路纳入无缝道岔单元一起管理;单组道岔为管理单元时,无缝线路尾桩在无缝道岔管理单元内编号为0#或3#;

(3)L>200m时,无缝线路尾桩延伸至岔头前50米处并作为岔头桩。

1.5.2.3 两组无缝道岔相连(以对口道岔为例),视其间线路长度L按以下要求布桩。

(1)当L≤50m时,在两组道岔中间设桩作为两组道岔的共用岔头桩;

(2)当50m<L≤200m时,在两组道岔岔头处分别设岔头桩,两岔头桩之间的线路纳入任一组无缝道岔一起管理;

(3)当L>200m时,两岔头桩之间的线路作为一个单元轨节单独管理,并按单元轨节有关管理要求设桩。

1.5.2.4 岔后曲股焊联的道岔。道岔与道岔相连,岔后曲下股桩设在相邻道岔辙叉的曲叉根处;道岔与股道相连,观测桩设置要求同1.5.2.2。

1.5.2.5 同一管理单元内有多组道岔时,观测桩号按行车方向顺序编号。

1.5.2.6 观测标尺的粘贴位置

(1)限位器处在直基本轨和直尖轨粘贴观测标尺;

(2)岔后曲股焊联的道岔,道岔后在两个直股和曲下股粘贴观测标尺;岔后曲股未焊联的道岔,道岔后在两个直股粘贴观测标尺,曲下股不粘贴观测标尺。

1.5.3 位移观测桩的埋设

埋设位置:区间应设在路肩上,站内可设在站台上,特殊情况可设在两线间。观测桩内侧应距线路中心不小于3.1m,观测桩距道床坡脚和路肩边缘均应大于300mm,路肩宽度不足时,埋于路肩中心。同一区间的观测桩应在一条直线上,观测桩顶面应高于路肩顶面30~50mm。在选定的桩位上开挖400×400×800(mm)的基坑,用混凝土将预制观测桩浇注在基坑内。

桥梁上布设方法:如遇桥梁应尽量避开,实在不能避开,按以下方法布设,在指定桩位对应的步行板支架上刷写测量位置标记(红色),对应钢轨上刷写标记。

1.6 位移及锁温超限处理

凡发现实际锁温超出锁定轨温范围、发生严重的不均匀爬行等问题,必须现场核对分析,及时处理,原则上一月一清,不留隐患,特殊情况,采取控制措施,尽快处理,但必须做到底数清楚,严格掌握。

经分析属于观测环节(如仪器、观测桩和标尺)、设备不良方面问题(如扣件扭矩、轨缝状态、石碴状态)、需要放散调整解决的问题,由相应部门协调安排整改,并上报计划后进行仪器检测、设备设施维护、应力放散调整作业等。

2 无缝线路日常检查

按相关规定对无缝线路进行经常性检查巡视工作,检查和巡视人员应熟悉无缝线路的特点,掌握每根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夏季应重点观察桥头桥尾、曲线地段、道口前后、道岔前后线路、缓冲区等薄弱地段和维修作业地段、垫板集中地段的方向变化情况,夏季根据气温情况及时安排高温巡视。冬季注意检查铝热焊缝、临时处理处所和缓冲区轨缝情况,重点做好防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2]。

3 无缝线路在铺设初期的整修工作

全面调整几何尺寸:组织足够的作业组,消灭轨距、水平、高低、方向不良处所,采用起道、拨道、改道、直轨等作业方法,保证无缝线路几何尺寸达标、框架稳定。相关作业时的轨温条件要符合规定。

全面扣件整修、全面复紧螺栓:各类型扣件齐全稳定、位置正确,并且按其相关规定达到距离、扭矩标准,具备条件的对轨距和不良方向进行改正。相关作业时的轨温条件要符合规定。

匀补砟:对有砟铁路的缺砟地段视具体情况进行风动车卸砟、人工补砟、匀砟作业,保证铁路道床饱满整齐,并且断面尺寸达标,保证无缝线路基础稳定。相关作业时的轨温条件要符合规定。

应力放散、调整:对达到应力放散和调整条件的地段,按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并报批,及时安排应力放散、调整,消除隐患和问题,提升无缝线路稳定性。

4 无缝线路维修养护维修要求

无缝线路受季节性、轨温条件、设备状态影响巨大,须根据季节性特点、实际锁定轨温、测量轨温、设备实际状态,针对性地安排相关维修工作。无缝线路应以一次锁定的单元轨条为管理单元,无缝道岔应以单组道岔为管理单位。无缝线路季节性作业项目安排详见表1。

表1 无缝线路季节性作业项目

无缝线路地段尽量减少扣件松紧作业,一般不安排松开扣件涂油。如安排扣件整正和涂油,必须涂长效油脂,应根据作业轨温严格作业条件,采取规定作业方法。需成段松开扣件的作业,如成段更换长轨、应力放散、应力调整等要同步安排涂长效油脂。

保持锁定轨温准确、均匀、可靠,符合设计要求,维修作业时,严禁放散应力,以防止长轨条不均匀爬行或不正常的伸缩,以免出现改变原锁定轨温的现象。作业后要恢复无缝线路的技术状态,对破坏道床稳定性作业的,要组织回填整理工作,恢复道床应有断面并夯拍,尽快恢复道床阻力,保持无缝线路稳定。对松动扣件螺栓作业,要做好复紧工作,防止长轨爬行而改变锁定轨温。加强质量回检工作,注意轨向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胀轨跑道发生[3]。

5 应力放散与调整

5.1 线路放散施工过程控制

天窗点内用截面70mm2铜导线搭接钢轨,轨温表贴于轨腰测量轨温;在拢口标记处垂直切割钢轨,抬起钢轨垫上枕木头。待扣件全部松动并撞完零应力后,根据现场轨温计算拉伸量,并在钢轨上标记,预留足够宽度焊缝,再次切割钢轨,并安装钢轨拉伸机;扣件全部松动、滚筒、撞轨器、钢轨拉伸机安装完毕后,按计算撞轨位移量撞轨拉伸;撞轨过程中认真排除影响钢轨爬行的各项因素,确保钢轨均匀位移,各处位移量到位后才能停止撞轨,去掉滚筒,拆除撞轨器,整正胶垫,锁定放散区段扣件,按照焊接程序及焊接标准进行钢轨焊接作业;及时组织对放散地段位移观测标尺进行重新粘贴,并进行焊缝探伤;将工机具、材料清除到限界外,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方可开通线路。

5.2 线路放散施工技术标准

实际锁定轨温控制在设计锁定轨温允许范围内;铝热焊缝应在两根轨枕中间,铝热焊接质量应符合铝热焊工艺质量要求,放行列车时,焊缝轨温应低于300℃,新焊缝探伤在推瘤和打磨以后进行,焊缝处温度应冷却至40℃以下或自然轨温,探测面不应有焊渣、焊瘤或严重锈蚀等;放散地段轨距偏差控制在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范围内,扣件齐全、位置正确、扭矩达标,大胶垫歪斜不得超过5mm;旧料如数回收,运至指定地点,堆码整齐。

5.3 放散施工安全措施

使用铜导线搭接钢轨时,要对轨底进行彻底打磨除锈,确保导电性能良好,负责搭接人员必须穿戴专用绝缘手套、绝缘鞋;切割钢轨时,前方严禁人员停留,防止火花及切割片飞出伤人,切割手要穿戴好专业劳动保护用品,钢轨焊接时要穿戴好专业劳动保护用品;氧气瓶和乙炔瓶在使用或存放时必须相距5m以上,距离明火10m以上,各种设备及仪表工具都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打、磕碰、划伤。搬运及作业时,防止人身被设备、机具伤害;所有作业人员及所携带的机具均应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放散长度原则上不超过1600米,超过后要采取两端拉伸,禁止在轨条“卡死”情况下硬撞,禁止在焊缝处撞击或在钢轨上钻眼,禁止任意切割长轨条淬火端头[4]。

5.4 无缝道岔应力放散要求

在无缝道岔应力放散时,以每组道岔为一个单元,相关道岔的中心位置保持不变;直、曲基本轨应力放散应彻底、准确且均匀;基本轨扣件全部拆除,在轨底与铁垫板间放置2块聚四氟乙烯板,辙叉范围内的扣件锁定,辙叉前后的扣件拆除,与基本轨连接的钩锁器螺栓应拆除。

6 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应急处置

6.1 紧急处理

发现胀轨跑道时必须立即设置停车防护并拦停列车,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各级抢修单位立即组织人员、机具赶赴现场进行紧急处置,补充均匀石砟,阻止病害问题扩大。放好预先淋湿的防胀海绵再重复进行浇水降温。其降温范围为胀轨跑道区段两端延长各50~70m为起止点,降温时从两端由外向内对两股钢轨同时进行。

轨温下降多,应力消除明显,将钢轨鼓出部分拨回原位,抓紧补充均匀石砟,提高线路稳定性,经检查确认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开通线路。

在胀轨跑道程度较严重、浇水降温不奏效时,应果断采取切割方案,使用拨道机具将胀出的线路拨回原位,整理回填夯实道床,再重新锁定线路,经检查确认后,放行列车速度首列不超过15km/h,并继续看守、整修线路,逐步提高行车速度。电气化区段、轨道电路区段实施切割方案时应有供电、电务人员到场配合,在胀轨地点前后联接横向导线和纵向导线,确保电气回路畅通。

6.2 临时处理

使用切割方案进行紧急处理后,有条件时应在原位焊复,否则应在胀轨地段设置缓冲区(长度不短于50米,保持二轨三缝),按放行列车条件规定放行列车。

6.3 永久处理

进行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后,在符合轨温条件时,安排应力放散和调整,恢复原来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技术状态。对胀轨跑道情况按规定内容做好登记,待故障恢复后应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重复发生。

7 无缝线路技术资料管理

无缝线路应建立完善相关技术资料,便于无缝线路日常分析整修及技术经验积累,包括:无缝线路技术卡片、位移观测桩台帐;无缝线路(道岔)位移、轨缝观测记录(包括加密观测记录);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计算表,位移和实际锁定轨温超限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无缝线路胀、断轨情况登记表;无缝线路拉伸放散实况表;重点钢轨接头管理台账及检查记录;钢轨、辙叉伤损登记本;无缝线路管理细则、防胀(断)措施及其他长效文件;防胀、防断重点地段及应急处理预案;其它台账,包括无缝线路插入短轨台账、调谐区台账及非标无缝线路台账等(可存储电子版)[5]。

8 结语

完善的养护维修手段才能保证跨区间无缝线路结构完好、质量均衡。做好无缝线路在铺设初期的整修工作,能够保证无缝线路框架结构、技术性能达标,是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在养护维修日常管理中,安排专门小组定期进行位移观测、分析,严格遵守作业轨温条件和维修要求,及时安排应力放散和调整,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持跨区间无缝线路稳定状态,减少故障次数和时间,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畅通。

猜你喜欢

扣件无缝道岔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循环荷载作用下扣件钢轨纵向累积位移试验研究
有砟线路道岔运输及铺换一体化施工技术与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横向挡肩式高性能减振扣件技术研究及应用
跨座式单轨整体平转式道岔系统研究
基于区域特征的缺陷扣件视觉检测
烟台站轨道结构优化引起的道岔改造信号过渡方案探讨
探究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探究
天衣无缝/画龙点睛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