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方法探究

2022-06-16毛兴

参花(上) 2022年6期
关键词:音准声部气息

一、引言

群众合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是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群众合唱活动规模逐步扩大,渗透到全国各个地区,在提高群众音乐素养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合唱艺术是一种群众参与的娱乐活动,可以起到陶冶情操、丰富内涵的作用,但由于合唱成员很少有人接受过专业训练,合唱技能有所不足,对新时期群众合唱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在群众合唱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引导群众持续学习和完善,重点学习合唱技巧,在强化群众音乐素养的基础上,赋予群众后续合唱动力。综合分析研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相关内容,有助于积累研究经验,为后续的群众合唱训练方法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群众文化高水平地发展。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的重要性

群众合唱是将群众划分为不同声部,共同演绎某首歌曲,声情并茂地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展现出来,顺利完成合唱任务。群众合唱活动要求成员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服从指挥,在协调配合下進行合唱训练,通过有效的合唱训练,能切实提升合唱整体水平。

在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积极组织合唱训练十分必要。由于合唱成员多为老年人,很少接受过专业、系统化的声乐培训,因此乐理知识储备不足,对合唱一知半解,更多的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形成合唱团,所以合唱水平并不高。对此,通过有效的合唱训练,可以提升群众对合唱知识的了解,了解自身音色、音调和气息方面的不足,通过有效的训练来提升成员的整体合唱水平,力求实现音色一致化,避免个人音色过于突兀影响到整体合唱效果。更为关键的是,合唱训练在提升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人际关系,带给群众良好的艺术熏陶,切实提升合唱训练成效。[2]

三、基层群众合唱训练中的弊病

合唱艺术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合唱训练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合唱训练成效不如预期,浪费资源,遏制群众的合唱参与热情。就目前合唱训练中的弊病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声问题

合唱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发声是其重点内容,如果某个成员存在发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合唱的整体效果。究其根本,是由于成员对合唱意义理解不够透彻,成员高位、气深以及直声几方面的呈现效果不符合要求,产生不和谐的情况。[3]因此,要高度重视合唱成员发声训练,如果训练不到位,将会影响到成员整体合唱表演的效果。

(二)气息问题

气息是保证合唱效果的一个基本前提,在合唱训练过程中,有部分成员的气息控制不稳定,导致在合唱时气息不足或是音准不够。目前的合唱群体成员以老年人为主,多为热爱音乐的群众,很少接受过专业训练,所以成员的自我意识强烈,更多的是按照自身理解和经验进行气息练习,或是根本不会进行气息练习。另外,群众合唱训练缺乏专业教师指导,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在后期合唱表演中音色突兀,长音技巧运用不当,发声力度不足,以及跳音不灵活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合唱整体效果。[4]

(三)意识问题

合唱参与者多是中老年人,尽管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但合唱训练却仍然未能受到足够关注。主要表现在成员对合唱训练认知水平不足,部分群众认为合唱就是多人整齐歌唱,相较于个人歌唱而言声音更加洪亮即可。也正是这种错误意识的影响,导致合唱成员协调性不足,呈现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实际上,合唱训练要求每个成员都发挥好自己的特长,唱好自己的声部,挖掘团队共性,实现整个团队协调配合,共同演绎好一首曲目。[5]

另外,当前很多社区十分重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定期组织文化活动鼓励群众参与,让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充实精神生活。而合唱活动作为一种群众参与性较强的文化活动,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社区在组织合唱活动时,普遍存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内向、害羞,或是不愿意参加。

四、基层群众合唱效果提升策略

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了提升群众合唱效果,应该在充分了解合唱训练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托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期提升训练成效,助力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

(一)选择合适的演唱曲目与队员

合唱训练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提升合唱效果。对此,首先应该做好演唱曲目和合唱队员的选择,协调沟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曲目的选择方面,要多方考量合唱成员整体演唱水平,如果曲目较为简单,无法反映出演唱团体整体水平;难度较大,则成员难以灵活驾驭。但部分合唱曲目的选择较为单一,多选择革命歌曲或是经典老歌等,曲目一成不变,此种情况很难充分调动起年轻人参与的积极性。而老年群体掌握流行歌曲的难度较大,进一步加剧了新老歌曲选择的矛盾。所以,应该依据成员歌唱水平和学习水平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合唱曲目,以便于提升群众合唱水平。[6]

关于合唱成员的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声音明亮、松弛、音色统一的成员,成员之间融合度好、有共性,可以发出和谐的声音去演绎曲目,避免某个成员声音过于突兀,影响到整体合唱效果。

在上述环节完成后,确定各个成员的演唱声部,主要是结合队员演唱水平和音色特点划分声部。男高音声音雄壮、高亢,男低音饱满、低沉,女高音声音清脆、明亮、高亢,女低音音域宽广、声音浑厚,依据曲目调性和传递的思想来合理搭配。[7]

(二)加强群众合唱的指挥、训练与管理

1.合唱指挥。合唱训练中,指挥是关键,作为合唱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指挥要求较高。即便是业余的合唱队伍,也要尽可能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准。因此,群众合唱的指挥在深入解读作品的基础上,承担起教师的职能,传授合唱知识和技巧,答疑解惑。

2.合唱训练与管理。群众合唱队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多数合唱成员由音乐爱好者构成,成员的共同信念是唱好歌。但实际上,由于合唱队伍的成员受教育程度不一,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合唱队伍训练难度较大。对此,要求指挥充分发挥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将合唱成员之间紧密结合,在统一领导指挥下共同完成合唱作品。

群众合唱日常训练中,主动参加合唱的成员多是歌唱兴趣较高,喜欢合唱,并具备一定合唱能力的,因此后续训练中要紧紧把握成员的兴趣爱好进行针对性训练,巩固兴趣,便于留住和吸收更多的成员。通过有效的合唱训练,有助于成员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激励成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切实增强队伍整体的合唱水平。

(三)培养团结的合唱意识

合唱是一门集体艺术,所有参与者均是作品演绎的主角,因此追求的是合唱成员整体共性,而不是单一成员的个性发展。所有成员均遵循统一指挥,调整声部和演唱状态,更加自然地融入合唱中,提升合唱流畅性,彰显集体美感。因此,在统一指挥下,通过训练来增强团队成员整体的合作意识。如多声部和弦训练,边听边唱,掌握轻声高位置,调整音调、气息以及力度,实现培养成员合作意识的目的。

(四)进行多样性的发声训练

合唱训练中,发声训练至关重要,合唱共性要点在于高位、气深以及直声方面。因此,可以从基本的发声训练着手开展,选择合理的训练方式来提升发声合理性。

1.游戏式发声。此种发声方式,实质上是在训练中组织游戏活动,创设轻松、欢快的情境,将实际生活元素融入合唱训练中,实现情和知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训练,便于更好更快地地掌握合唱发声技巧。此种训练方式可以细化为音准训练、呼吸训练。人们时刻都在呼吸,但歌唱时的呼吸是有规律的,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选择合适的呼吸节奏,才能更好地发声。而采用游戏方式让群众去感受歌唱中的呼吸节奏、技巧,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此种方法在歌唱呼吸训练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锻炼成员歌唱时的气息深度,灵活把握呼吸的着力点。[8]

音准训练同样是发声训练的重难点所在,对很多老年群体而言难度较大,由于其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于谱子认知水平不高,因此专业训练方法并不合理,甚至可能挫伤群众的合唱训练积极性。合唱训练中可选择柯达伊手势训练方法,即一种音阶视唱手势,将音调高低转化成不同的手势,表现出明显的听觉差异。基于此种训练方式,有助于群众形象、深刻地掌握音准,通过手势变化情况来调整发声位置、嘴型,直到找到音准。柯达伊手势训练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发声训练方式,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应契合实际情况合理化运用,帮助合唱成员去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2.情境式发声。发声训练中采用情境式发声方式,可以令原本枯燥、单一的训练方式更加趣味化,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创设不同的训练情境,以此来激发群众的训练热忱,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提升训练成效。呼吸训练中,使成员假设自己置身于自然环境中,通过调动多重感官,想想自己正处于山间田野,看着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缓慢呼吸,腹腔充满空气后缓慢呼气。想象着面前有一朵蒲公英,缓慢地吹落蒲公英的种子,帮助蒲公英的种子飘向远方。False训练中,发声者将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深层次感受曲目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激发情感共鸣,以此来更加生动地演唱曲目。

3.母音U训练。具体的发声训练中,可以采用轻声带假音的方式,用假音去寻找头声,扩大共鸣。使用母音U发声训练,克服喉音、大声喊唱等问题,确保合唱时声音始终和谐统一。

4.直声训练。合唱训练中,重点要追求合唱共性,通过直声训练方式来彰显共性,以此来获得清晰、明亮的音质。训练过程中,直声作为训练基础,在正式曲训练和表演中带入情感,听起来有共性、有活力,声音更加流畅、统一。

5.和声训练。在以往的和声训练基礎上,组织成员进行听音训练,如三度、五度、六度听音训练,从旋律音程逐渐过渡到和声音程,单声部训练过渡到双声部合唱训练。

(五)合理有效的气息及音准训练

1.气息训练。合唱气息训练效果直接影响到合唱效果,通过有效的个人气息训练方式,有助于提升训练效率。气息训练中,首先要控制好气息力度,依据歌曲旋律有意识地控制呼吸,增强合唱音区记忆。其次,学习长音技巧,通常歌曲的末尾会选择长音处理,这就需要演唱者在长音时将情感融入其中,一气呵成,类似于吹气球方式托起声音,呈现更加饱满的声音。最后,跳音练习,即高低音转换灵活,气息缓慢呼出的基础上,短暂用力支撑,维持喉头稳定,听其独自快速吐气,感受到横膈膜的跳动状态。

2.音准训练。音准训练,即锻炼合唱成员的音准,在日常基础训练中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努力消除紧张情绪。音准训练中,采用中等速度进行训练,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进而出现音调不准的情况,合唱过于突兀。练习时定调不适合,合唱队伍应该将练习的曲目调子调高或调低练习,有一定基础、有把握后再恢复原调练习。先选择较为简单的曲目练习,训练过程中声部整齐,然后要求各个声部准确。音调训练中,选择哼唱方式来帮助合唱队伍集中注意力,但是要注意嘴型保持微张状态,配合合适的呼吸节奏来发声。选择没有伴奏的合唱曲目,用于训练成员的乐感、听觉,提升训练成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大背景下,应正确看待合唱训练的重要性,选择合理措施进行全方位训练,逐渐提升合唱队伍整体水平,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明.创造合唱完美艺术形象的多种因素——论业余群众合唱的排练与指挥[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09):122-124+135.

[2]刘刚.开展群众性合唱活动的意义与建议——以云南省文化馆为例[J].民族音乐,2021

(03):84-85.

[3]杨静.欢乐大家唱——从群众性声乐、群众性合唱的普及和发展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思路、新做法[J].戏剧之家,2017(11):282.

[4]胡洋.论区域性合唱发展的不平衡现状——以广东省合唱发展为例[J].戏剧之家,2020(36):

91-92.

[5]柴璇.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对老年合唱的辅导工作研究[J].北方音乐,2020(22):214-216.

[6]普俊兰.开展群众性合唱活动的意义与发展建议——以玉溪市文化馆为例[J].民族音乐,2017(04):51-52.

[7]黄育奇.群众合唱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J].北方音乐,2018,38(17):235.

[8]王舒.对烟台市中老年业余合唱团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大众文艺,2014(23):150.

(作者简介:毛兴,女,本科,张掖市甘州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声乐>)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音准声部气息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自然的气息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春的气息”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