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心灯:贵阳阳明祠

2022-06-16龙辉

参花(上) 2022年6期
关键词:扶风龙场王阳明

说来惭愧,在贵阳生活多年,竟然没有去拜谒过阳明祠,颇有枉为王阳明“粉丝”之感。前些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去一观阳明祠究竟。毕竟,对往圣的崇敬也不能总在心中。

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距离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不远。到了大门口,遵照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扫码测温登记后,我问那位小姑娘是否有宣传册子。在去过多处人文景观之后,我发现若是没有导游的讲解,那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根本没法领会景观的精髓所在。比如到了苏州园林,若只是随兴走马观花,那么也不过是见到些很有点奇异的花花草草罢了,以我之凡夫肉眼,其背后的人文意蕴、艺术手法等精彩内容是不可能“看”得出来的。因此我每到一处人文景观,无论大小,都会习惯性地“蹭”导游,最低限度也会索要景观的宣传册,这样对景观就会有一些比较确切的了解。

小姑娘说没有宣传册,但可以到门口扫二维码,有智能讲解。我出来一扫,果然弹出了介绍内容,大概有两百字左右。我略微看了一下,发现短短几行字里竟然出现了两个错误。在介绍的第二段中说:“阳明祠是后人为了纪念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1472—1528)而建立的祠堂。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其一,论及心学渊薮,当然是“亚圣”孟子,但说到心学的真正创始人,自然是南宋儒家著名学者陆九渊,就算到了明代,在王阳明之前,还有开创了“白沙学派”的明代心学奠基人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也就是说,无论怎么算,“心学创始人”这个头衔都排不到王阳明头上,若要强调王阳明为创始人,只能说是“阳明心学创始人”。其二,关于王阳明的去世年份,有一个小细节,按农历来说,王阳明逝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若是不加详察,便直观地查询换算,嘉靖七年确实便是公元1528年,但当时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实际对应的公历年份已是公元1529年1月9日,因此说王阳明逝于1528年自然是不对的。

阳明祠作为贵阳市有名的人文景观,常年来往游客为数不少,为免误导,我便“多管闲事”地指着扫出来的介绍,问那位小姑娘这些内容是否归他们管。小姑娘看了看我,有点心虚地说不归她们管,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便大致跟她说了下情况,小姑娘无奈地摇了摇头说管不了。我便也只好笑笑,四处看看。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阳明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但在明代嘉靖年间,受泽于王阳明的贵阳士民便已开始自发祭祀,刚开始时祭祀场所并无定点,贵阳士民们或遥祭修文龙场(王阳明贬谪地),或亲赴龙场祭奠,直到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监察御史王杏巡按贵州时,发现“每郊行,闻歌声蔼蔼如越音(越音: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古属越地)”,便问之士民。贵阳士民回答说:“龙场王夫子遗化也。”王杏感叹道:“师教入人之深若此。”于是欣然应王阳明门人汤冔、陈文学、叶梧等数十人之请,赎白云庵旧址建立阳明祠,并置有资供阳明祠管理的膳田。

到了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贵州巡抚阮文中、按察使冯成能将阳明祠迁建于城东抚署,左、中为祠,后为山斗堂。清雍正时又将阳明祠改为贵山书院,仍然祭祀王阳明。

清嘉庆时期,设于贵山书院的阳明祠已圮毁。嘉庆十九年(1814),贵州巡抚庆保在扩建扶风寺竣工后,见有空基,便发动贵阳士绅捐献修建阳明祠。可惜祠堂尚未完工,庆保便被调往广西。在庆保离开贵阳后,一马姓人家以建祠妨碍他家祖坟为由,捏词兴讼,修建工程便被迫中止。五年后,在贵州提督学政张輶努力下,偕贵山书院山长王小亭、正本书院山长贺今甫、正习书院山长傅小泉合力续修而成。

后来,到了清光绪二年(1876),贵阳名士唐炯、罗文彬来谒阳明祠,看到阳明祠“规模狭隘,久益荒落”,鸟鼠栖息其间,实在有负往圣祭祀门庭,便捐资扩建。此次扩修工程自光绪三年(1877)年开始动工,直至光绪八年(1882)才全部完工,历时五年之久。

可惜后来世事多变,唐炯、罗文彬等人的心血毁于战火。在经历多次战祸后,阳明祠已如当时之山河破碎,碑刻尽毁,今日所见阳明祠乃是照着光绪遗构修复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明祠既是依山而建,参观游览便要往上走、抬头看,正好仰望有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誉的王阳明。阳明祠的正中是扶风寺,现在修葺中,右侧是民国五年(1916)建立的尹道真祠,祭祀的是东汉桓公时期贵州著名学者、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尹珍。左侧便是“王阳明先生祠”, 这是阳明祠的主体建筑,单檐硬山顶架梁结构,五楹。有六扇门,每扇门上方为四套环格棂,下方为浮雕花草图案;窗格则装饰透雕花草图案。

进门口两边的对联为“文明肇启龙冈,旧迹千秋,化雨犹及施我辈;道统何殊鹿洞,名山一席,扶风自昔赖先生”,言简意赅地点出了王阳明的学问旨趣以及为何与贵阳结缘。

“道统何殊鹿洞”,鹿洞,指的是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的朱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王阳明的心学与朱熹的理学相“殊”,但同是儒家道统,其实又何必有“心学理学”的门户之见呢。

“名山一席,扶风自昔赖先生。”王阳

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曾“到此一游”,他写有《栖霞山》诗(栖霞山就在扶风山北面):

宛宛南明水,回旋抱此山。

解鞍夷曲磴,策杖列禅关。

薄雾侵衣湿,孤云入座闲。

少留心已寂,不信在乌蛮。

王阳明在贵阳文明書院讲学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几个月内便与众学子结下深厚的师生谊情,在他结束贬谪生涯,升任庐陵知县离开贵阳时,众学子依依不舍,集体将其送至龙里才告别。在王阳明去世之后,贵阳士民自发祭祀,辗转成就了阳明祠,也成就了扶风山,因此才有“名山一席,扶风自昔赖先生”之说。

“文明肇启龙冈,旧迹千秋,化雨犹及施我辈”说的是王阳明因得罪当朝权宦刘瑾,被贬谪到贵州修文龙场驿做一个没有品级的驿丞。当时的龙场驿位处“万山丛棘中,蛇虺成堆,魍魉昼见”,没有住的地方,吃食更是欠奉。但王阳明却不为所动,积极请学于农,创办龙冈书院,教化当地百姓,并于第二年(1508)悟道,领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更重新领会《大学》的“格物致知”之旨,这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AEC2C78E-E1B4-4A27-9936-26B9DBE299F8

王阳明悟道之后,应新上任的贵州提督学政副使席书邀请,前往贵阳文明书院执教传道,首倡“知行合一”主张,教化贵阳学子,“化雨犹及施我辈”,后人能有机会领略阳明心学风光,全仗此中因缘。

进入祠堂,迎面便是堂中龛台,台上是阳明先生的汉白玉燕服坐像,高度为两米左右,上方悬挂有“兼三不朽”四个大字的牌匾。龛台两边悬有阳明先生草书自撰联:“壮思风飞冲情云上,和光春霭爽气秋高”,字是根据阳明先生墨迹摹刻。

祠堂左侧还立着两方阳明线描坐像碑,一大一小。大的是朝服像,先生身着蟒袍、头戴七梁笼巾冠,冠上饰以貂蝉;面目清癯,略带笑意,须髯过肩,左手摸赤带,右手托玉笏。阳明先生在世时受封新建伯,明隆庆年间追封为新建侯,因此这尊朝服像穿的是侯服。小的是燕服像。燕服,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休闲服。燕,通“宴”,安闲、安逸之义。阳明先生神情安详,双手合拱于大袖中,微微前倾,就像在家中与生徒闲谈一样。小像线条简洁灵动,颇具艺术价值,堂中龛台上的汉白玉坐像就是根据此像制作的。

我收回目光,在阳明先生像前站定,澄心念虑,向这位“三不朽”圣人鞠躬拜礼,看着阳明先生那沉邃的目光,我似乎受到催眠,陷入了沉思。

我想起了他做地方官时,“为官以德”,第一要务总是贯彻他的“明德亲民”主张,重教育、兴教化、淳民风,比如在离开贵州之后,作为庐陵知县,面对民风健讼、盗贼横行的庐陵县难题,王阳明一是出具七次《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各具重点,导引民生向善,教化民众对邻居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对家人要“敦行孝义,为子弟倡率”等;二是采取“不放告”的办法,“自今非有迫于躯命,大不得已事,不得辄兴词”。实在万不得已要诉诸公堂,也要一状一事,不得超过两行,每行不得超过三十字;三是通过派遣大夫下乡治疗流行疾病、组织德高望重的“父老”下乡劝谕教化、发明创制防火之法等措施,积极改善民生,从根源上整治庐陵县“健讼”“偷盗”等不良风气。仅用七个月,王阳明便将庐陵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我想起了他的“师德”,桃李满天下,在教育上成就斐然,明季大儒刘宗周曾盛赞:“世未有善教如先生者也。”阳明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将重心放在讲学上,从无门户之见,就算是门下弟子王道转投朱子学阵营,倒戈相击,他也毫不介意,始终很有风度有一说一,“只是纯粹的学术交流”。在教育上也很讲究方法,既能“随机导引,因事启沃”,又能真正做到“因人而施,各成其材”。比如面对上根弟子如王龙溪,他就用启悟的方法指引;若是桀骜不驯如王心斋者,就用敲打的方式;面对董萝石这样年長但实心信从者,则以鼓励为主。王阳明去世后,王心斋开创泰州学派,王龙溪所在的浙中王门亦大放异彩,其众门人子弟齐心协力、各展所能,使得王学风行天下,成为明代中后期思想主流,并走出国门,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朝鲜等中华文化圈国家。

我还想起了他的卓越“事功”,他以一介文官身份,受命于危难之际,镇抚南赣盘踞多年的匪乱,平定声势浩大的宁王之乱,不战而屈人之兵妥善解决广西思、田二州民变,等等。他的每一次用兵都以灵活不拘成格见长,而且神速、高效、彻底,达到文人用兵的极致。

我更想起了他自“百死千难中得来”的“致良知”思想,这是能统率他心学思想的“头脑”所在,犹如一盏心灯,照亮万古长夜。做人无他,明白天理不应从身外去求,而是反观求之于心,因为心即理。心本无善无恶,意之发动才有善有恶,如何判断善恶,就要靠各人心中的“良知”,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分辨出了善恶,还得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善便存,恶便除,将良知“致”于你所遇到的万事万物上,这便是“致良知”,也是“知行合一”。“良知”不是万能,但它是我们做人处世、安顿心灵的定盘针。将致良知的功夫做到极致,达到王阳明晚年“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的境界,便可以“尽性”,尽性便能“知天”,从而圆满实现天人合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忽然被保安拍醒,说是快下班了。我无暇再观看其他景致,便恍惚着走出了祠堂,此时天色已微暗,然而我头上却像顶着一盏明灯,指引着前路。与此同时,耳畔似乎又响起阳明先生那句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作者简介:龙辉,就职于贵州省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曾在《文史天地》《百家讲坛》《山西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徐文)AEC2C78E-E1B4-4A27-9936-26B9DBE299F8

猜你喜欢

扶风龙场王阳明
家在扶风
贵州水城龙场锐钛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玉人别离
扶风小学师生走进法院 零距离感受法律
扶风吕宅村汉墓出土的五铢钱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